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让你当好圣孙,你养一群女妖?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请工部重新绘制烈乾帝国疆域图

第一百一十二章 请工部重新绘制烈乾帝国疆域图

    众人一脸懵。


    不是?


    这是不是转变的太快了??


    说句不好听的,这两天大家都要备上白袍子,都准备要去哭了。


    结果……


    现在不光是两个人没事儿……


    紧接着两个人直接去打亦力把里了??


    而且……


    已经打了?


    动员了清,干两地的边军,已经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两地的边军,没有圣旨……


    是陆远!


    指定是陆远!


    这虽然这份军报大家没看,而且永乐帝也没说是谁,但大家知道,肯定是陆远。


    就是就是就是就是就是。


    整不好就是假传圣旨了。


    大家立即望向永乐帝,想看看永乐帝什么反应。


    而永乐帝现在似乎根本就不想别的。


    稍微一琢磨,便是望着外面的内阁与兵部的人立即道:


    “你们进来!”


    太子爷知道自己这老爹是想要做什么了。


    当即,便是望着永乐帝道:


    “爹,这事儿不用您亲自看,您先休息。


    我们去内阁商讨,明儿个一早就把章程拟定出来。


    上朝之前拿给您看。”


    永乐帝并非是铁人。


    之前是因为两个孙子的事儿,所以永乐帝根本没法休息。


    现在知道两个孙子没事儿,并且生龙活虎的吵着要打亦力把里。


    这口气松下来,永乐帝也是感到疲惫不已。


    最终,永乐帝先回去休息。


    而太子爷跟赵王,则是领着屋外内阁与兵部的大臣们前往内阁议事。


    今夜谁也不想回家了。


    都在这里熬老头吧。


    等内阁与兵部的大臣们回到内阁,然后传阅这封军报后。


    众人便是懵了。


    陆远跟陆青这两人……


    真的需要支援吗?


    真的是要朝廷给予帮助吗?


    他们真的是要打亦力把里吗?


    这是所有看过奏报的人,心里所寻思的事儿。


    因为这份奏报,前面看起来言之凿凿,信誓旦旦。


    但是呢,后面根本就不说他们准备怎么干。


    这让内阁,让兵部怎么配合?


    没法配合啊!


    也不说是调动的是两省中哪里的部队。


    也不说他们准备从什么方向进攻亦力把里。


    这是最离谱的。


    这就好像是什么呢。


    就好像是一个人给伱认错了,一脸诚恳,我错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啦。


    我真的知道错啦。


    你看他道歉积极,诚意满满。


    你准备原谅他了。


    然后,问他一句,你错哪儿了?


    他来一句,不知道。


    你说这军报发回来,除了跟皇爷报了个平安,你还干啥了?


    啥也没干,啥也没说啊。


    这内阁跟兵部都不知道接下来两个人要怎么进攻。


    要去哪里进攻。


    从什么方向进攻。


    这最重要的粮草都不知道怎么安排。


    都不知道从哪个地方调集。


    这亦力把里跟烈乾帝国交界的边关可多了去了。


    你是从藏西北那块儿进,还是从干肃,清海进?


    还是先进入鎏金,然后从上面拐进亦力把里?


    这什么都不知道。


    这怎么配合?


    来个人教一下。


    现在大家看着这个军报的感觉就好像是……


    他们两个根本就没想要朝廷跟内阁还有兵部配合。


    这封军报的大体意思,并不是要粮食,要兵。


    大体意思是……


    我们很好,不用你们管,你们知道我们要打亦力把里就行了。


    接下来,你们朝廷的人就老实儿待着行了。


    能给我们运点儿粮就运点儿,运不上来就拉到,不需要你们。


    老实儿的待在后面,别给我们添乱就行。


    尽管说,大家不愿意这么想。


    但是这军报的意思,大家左看右看,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份军报整的大家有点儿头晕脑胀的。


    特别是,这上面的字儿,写的更是歪歪扭扭,跟鬼画符一样。


    大家就没看见这么难看的字。


    一定是陆远写的。


    难不成……


    是陆远忘记了?


    嗯……


    不对。


    不能是。


    若是半年前,那大家绝对相信,一定是陆远这个二傻子忘记了。


    但是现在,不可能。


    这陆远精的跟猴儿一样,不可能落下最重要的军情。


    所以,陆远不是不小心,他是故意的。


    他就是故意的,故意不说,故意不让朝廷来配合。


    所以……


    这意思就是……


    他陆远……就想用九万边军,加一千汉王亲兵团去打亦力把里?


    这肯定不行啊!


    干肃,清海那边儿的边军……


    不能说弱吧,反正是不强。


    因为烈乾帝国最强的边军,是辽东的边军。


    虽然说前段时间,皇爷御驾亲征把鎏金王朝给打服了。


    最后还册封了新王。


    从此烈乾皇朝与鎏金皇朝之间,不说远的,最起码十年内没有战乱之忧。


    那次北伐之后,不管是内阁,还是兵部都上书跟皇爷说过。


    辽东铁骑可以换防了,这北方已经没有大患。


    可以将辽东铁骑换到西北。


    毕竟就这么来看,现在对烈乾皇朝有危险的敌人,只剩下亦力把里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说这事儿,皇爷每次都不同意。


    也不给批复,就好像皇爷根本听不见,看不见一样。


    大家也不知道皇爷是怎么寻思的。


    但反正,以帝国的军队来说,在西北的边军战斗力真是不强。


    西北的边军基本上只是在城墙内守着就好。


    从不出去与亦力把里正面决战。


    特别是,近几十年,除了在洪武二十多年的时候,这亦力把里举兵来犯一次。


    西北的边军就没打过仗了。


    而洪武二十多年的那次,也没打起来。


    他们的大汉在半路上死了,就又回去了。


    这陆远跟陆青带着这九万边军,就想往亦力把里打?


    这怎么可能呢……


    而其中这九万部队,还不是全部的战斗人员。


    他们既然不要朝廷在后面帮忙,这九万部队中自然是要有后勤的。


    所以,九万部队,可能也就是五万作战部队。


    这……


    这不太行吧?


    此时众人一筹莫展的望着太子爷。


    看看太子爷是怎么个意思。


    这好比是一场考试的话……


    最起码,你得先给出题吧?


    这连题都没有,那怎么考?


    而太子爷看着众人望向自己的眼神,也是一阵无语道:


    “你们看我干啥啊?


    我怎么知道?”


    翌日。


    清晨五点多。


    永乐帝便已经是起床了。


    这大太监一边服侍永乐帝穿衣,一边道:


    “哎呦,皇爷您这三天三夜没睡,这咋不多睡一会儿。


    那儿不是有太子爷跟赵王盯着吗。”


    永乐帝则是皱眉直接道:


    “别废话,摆驾内阁。”


    等永乐帝乘着龙撵来到内阁后。


    一进去就看见一帮大臣们熬红了眼睛,头发都被抓的乱糟糟的。


    看到这一幕,永乐帝当即便是皱眉道:


    “这章程怎么还没拟定出来?


    拟定到哪儿了。


    拿来给朕看!”


    这事关自己两个孙子的事儿呢,怎么这么慢?!


    而此时的太子爷跟赵王两个人,则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顿时,一脸尴尬道:


    “还……还没拟定出来……”


    永乐帝一怔,当即就要发火。


    但是,太子爷则是连忙道:


    “爹,这事儿真不怪儿臣,也不怪这些个大臣们。


    实在是……这前方传回来的军报没说清楚……”


    永乐帝一脸问号,这是什么意思?


    ……


    早上七点,内阁开了早膳。


    大臣们整齐聚其他小房间中,或是吃着方便面,或是喝着羊肉汤。


    这熬了一夜,不来点儿重油重盐的,真是抗不太住。


    内阁正堂这里,太子爷跟赵王两人也是如此。


    正在低头吃着东西。


    而永乐帝则是歪坐在中间那把椅子上,一只手擎着陆远发回来的这份军报,仔细端详着。


    你别说。


    还真是。


    这永乐帝太高兴了,又加上太过于疲乏,所以倒也没看出来什么。


    现在变是看出来了,这军报不对劲。


    你说,自己这孙子,要真是说想要朝廷的帮助。


    怎么连他们准备去哪里进攻都没写?


    连这个都不写,那朝廷在后面除了干瞪眼,还能干啥?


    应该是忘了吧?


    永乐帝真的只能这么想。


    说起来,这也是陆远第一次上战场。


    或许,就是没想起来?


    反正……


    不管了。


    当即,永乐帝便道:


    “从地图上来看,他们出击最大的可能是从西先卫或者哈密卫这两个地方。


    通知干肃的粮道补给哈密卫,清海的粮道补给西先卫。”


    如此情况,只能靠猜了。


    先把这粮草运送上前,然后等后续的军报再次传来之时,再做调整。


    而在朝廷众人看着陆远这不明所以的军报一头莫展时。


    在西北这边,大决战都结束好几天了。


    距离那天肃王府的清晨决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七天。


    早在十二天前,乘坐着装甲车的陆青便是将整个干肃,与清海一带的边军都聚集到了西先卫。


    甚至,其中还有不少王爷的府卫。


    总兵力达到了十二万之众。


    不过,并没有用上十二万。


    在六天前的大决战,西先卫已经聚集了六万多人时,陆远便是率军发起了决战。


    其实也不算是决战。


    因为,这亦力把里的人,早就被汉王亲兵团圈养了一个多星期。


    特别是,他们的主帅,阿迪里在汉王亲兵团齐聚西先卫的时候,趁乱逃了。


    这西先卫这里的十万大军早已经是群龙无首了。


    所以,当陆远发动决战,六万边军冲锋时,基本上没有遇到太大的反抗。


    一天时间就解决了。


    然后俘虏了亦力把里将近八万人。


    没错,六万打十万,最后俘虏了八万人。


    这八万人是个问题。


    张嘴吃饭是个问题。


    那怎么办……


    杀了?


    不可能。


    这自古有一个极其可怕的诅咒。


    那就是所谓的,杀降不祥。


    从最著名的杀神白起开始,到后面所有杀降兵的将领都没有好下场。


    都死的老惨了。


    所以,陆远肯定不会杀降兵,要杀让你妈来杀。


    那这八万人怎么办?


    很简单,这后面不是还有六万大军还没来吗?


    没来就别来了。


    已经是不赶趟了。


    那就由这六万大军负责这八万俘虏。


    把他们分化开来,各州府的士兵分别领养几千人看管。


    然后再快马加鞭,军报奏给朝廷。


    具体怎么处理,让自己爷爷定夺,反正自己不管。


    然后接下来的六天时间。


    陆远跟陆青两人,便是各自带着五百汉王亲兵团士兵,外加三万边军,两路进发。


    陆远是从西先卫直接南下去扫平亦力把里最大的部落,朵豁刺惕部。


    而陆青则是北上,从哈密卫进别失八里城,找肃王。


    最后两人一同进发王城。


    六天时间。


    双方的路程都推进过半了。


    路上没遇见什么抵抗。


    虽然说,这次西先卫一战,杀敌四万,俘虏八万。


    按照道理来说,亦力把里的正规军还有十万。


    若是在整个亦力把里动员一下,那绝对还能再凑出来个几十万。


    在这种时候,扛着锄头的农夫也是兵啊!


    特别是对于这种非农耕文明的王朝来讲,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上次阿迪里逃走之后。


    这亦力把里这边似乎是彻底被吓破了胆。


    陆远这边的线路,途径遇到的城池,要不是部落直接跑路,只剩下百姓或是空城。


    要不就是部落首领早早的就在城门外跪降,迎接王师。


    陆远已经扫平了朵豁刺惕部,准备往北去亦力把里的王城了。


    而陆青那边,推进速度也丝毫不慢。


    陆远从《军神》上看到,陆青的部队已经从别失八里出来了,现在也是直奔亦力把里的王城。


    说起来。


    陆青这家伙打仗也真是一把好手。


    陆青真可以说不愧于他的头衔。


    两人的路线中,陆远是要简单一点儿的。


    因为朵豁刺惕部,其实没剩下多少兵了。


    这次亦力把里出兵,大多数都是从朵豁刺惕部出的。


    陆远这一路来,路上基本上没有遇见什么大型抵抗。


    而陆青那边就不太一样了。


    因为之前的败兵都在别失八里城汇合了。


    这些败兵集结别失八里,还要靠着城墙再一次抵抗。


    陆青那条路线是要比陆远难一些的。


    而现在双方的距离来看。


    陆青距离王城还有四百公里,也就是八百里地。


    而陆远则是还有七百里地。


    在各种条件陆远都占优的情况下,陆青这家伙竟是只差陆远百里地。


    此时,在房车中合上《军神》的陆远暗道不行。


    正所谓,先入咸阳为王上,后进咸阳扶保朝纲。


    下一秒,陆远便是拉开窗户,对着外面的骑马跟在自己房车两侧的传令兵道:


    “装甲部队,骑兵,全速全进,明天日落前在亦力把里王城东南二十里扎寨。”


    ……


    七日后,年三十晚上。


    此时整个皇城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前三日下了一场大雪,将这个皇城都笼罩了。


    这都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不过,今年这雪似乎是大了一点儿。


    辽东那边儿本就遇了雪灾,如此这般。


    倒也不好说这场大雪,是吉兆,还是凶兆了。


    一声洪亮的“皇上驾到”,在汉王府大门口响起。


    汉王府众人都是连忙出来迎接。


    永乐帝看着跪在最前的汉王妃,还有顾清婉与苏璃烟两人则是笑着连忙摆手道:


    “快起来快起来,地上凉。”


    年三十按理来说,是大家都去皇宫吃饭的。


    不过,今年有点儿不太一样。


    这汉王府,汉王不在家,陆远也不在家。


    这汉王家中,就只有汉王妃加世子妃。


    所以,今年这年三十的饭,永乐帝带着太子,赵王,还有一众家眷来汉王府过。


    来给汉王府热闹热闹。


    总不能让人家婆媳自己守着这么大的王府吧?


    汉王妃对于皇帝能来自己家吃饭,那自然是高兴坏了。


    连忙笑着谢恩。


    最近大家的情绪都是挺好的。


    自从七八天前知道陆远在肃城无事后,大家就彻底放心了。


    尽管说,陆远并没有回来,反倒是集结大军去攻打亦力把里了。


    但是这事儿,大家还是放心的。


    毕竟,这没有生命危险。


    至于这能不能打下来亦力把里,对于汉王妃跟顾清婉来说,倒是没那么重要。


    对于两人来讲,只要陆远没事就好。


    这次陆远带兵去打亦力把里,就算打不下来,就算战争失败。


    有那么多汉王亲兵团的人在,也一定可以安稳的撤回来。


    所以,大家很是放心。


    毕竟,汉王亲兵团的实力,现在可是天下公知了。


    七天前,那消息传回来,直接引爆了整个皇城,随后便是在中原一带彻底传开。


    陆远,陆青加一百名汉王亲兵团,跟肃王的几千兵马打了四天四夜,无人死亡,歼敌上千。


    这现在皇城,海津一代的天桥说书的,都快说成花了。


    永乐帝现在也是挺高兴的。


    虽然说,这七日一份军报都没有。


    但从最开始以为两个孙子都要在肃城出事。


    到现在两个孙子剿灭肃王叛军,还生龙活虎的要去打亦力把里。


    永乐帝自然是不会计较这两个孙子竟然不跟朝廷商议,独断专行直接绕过朝廷跟兵部去集结边军。


    当然,惩戒是要惩戒的。


    因为,不过,小惩大诫,到时候训两句,意思到了就行。


    至于两个人能不能打下亦力把里。


    这些天永乐帝跟兵部也在研究,得出来的结论是……


    有点儿够呛吧?


    毕竟,西北的边军战斗力不是特别强。


    虽说还有一千多的汉王亲兵团,但是,亦力把里那边儿是大把的沙漠了。


    这重型装甲车再往里可就不太好进了。


    不过,大家还是一致觉得,就算亦力把里打不下来。


    那最起码也能把亦力把里打老实了。


    或许,更好的情况还是帝国的版图,能往西扩张个二三百里到沙漠的位置?


    反正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坏消息。


    因为朝廷这两天已经是派兵去增援了。


    朝廷已经在给兜底了,所以不会出现什么大麻烦。


    永乐帝看着汉王妃亲切道:


    “今年汉王,世子都不能陪你过年了,朕领着人来你这儿热闹热闹,可别没了年味。”


    汉王妃则是笑着连连点头谢恩。


    最终。


    年夜饭就是在汉王府的正点吃的。


    这是正经的家宴,所以在家宴上,不管是永乐帝,还是太子爷,赵王都不提政事。


    饭到中后旬,赵王的两个嫡女,站在中间背诵着诗词。


    大家带着笑意听着,拍手叫好。


    “待会儿吃完了饭,你们去别处打那个叫……麻将是吧?”


    快吃完饭的时候,太子爷则是望着殿中的女眷说道。


    这年三十,自然是不能吃过年夜饭就睡觉的。


    怎么着也得过了夜,等礼部放完烟花,大家一起看完烟花后,这才散去。


    现在距离凌晨还早呢,还有两个时辰呢。


    那就女眷们去打打牌,这正殿留给永乐帝这几个人。


    正好在商议商议西北的事儿。


    汉王妃则是笑着连连点头。


    自己儿子发明那麻将,由自己发扬光大,现在风靡整个皇城的贵妇圈呢。


    而太子爷也是望着汉王妃笑道:


    “这东西是你家发明的,汉王妃可手下留情,别赢我家这口子太多。”


    而对于太子爷的话,汉王妃则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笑道:


    “还说呢,这麻将是远儿发明的没错。


    可这麻将谁也没你家这个会打。


    这前两日刚从我这儿赢了七十两呢!”


    而坐在太子爷旁边的太子妃则是忍不住掩嘴轻笑,满是得意的神色。


    随后,汉王妃便是起身望着太子妃笑道:


    “那咱现在就走?”


    当即,太子妃便是连忙起身,随后便是带着赵王妃,还有孩子们一起来到大殿中央。


    齐齐跪拜道:


    “儿臣妾告退。”


    实际上,最开始汉王妃跟太子妃是很不对付的。


    因为各自儿子的原因。


    两个女人属于是谁也看不上对方。


    见面说话,也都是阴阳怪气的。


    但是自从前些日子,两人的儿子一同在肃城出事。


    两人都很有可能丢了儿子。


    这两人便就成了难姐难妹。


    毕竟,这两个女人的男人,一个是天天跟着皇帝在内阁,一个是直接领兵去西北了。


    两人属于是互相帮衬。


    我有点儿小道消息了,我去告诉你。


    你有点儿小道消息了,你来告诉我。


    平时也会凑在一起,互相说着让对方宽慰的话。


    这一来二去的,嘿,这之前不对付的两个女人,竟是玩到一起了。


    此时的永乐帝看着面前如此家庭和睦的画面,也是心情大好,连连点头。


    而就在汉王府跟太子妃一行人准备退下时。


    一名小太监从外面狂奔而来,一边来,一边大声嚷嚷道:


    “皇爷~~


    西北捷报!!


    太孙,汉王世子在西先卫大破贼军。


    俘虏八万贼人。


    现下,太孙北上别失八里城追击肃王。


    汉王世子南下扫平亦力把里最大部落,朵豁刺惕部!


    太孙与汉王皆承诺一个月后彻底收复亦力把里一百六十万领土。


    特请工部重新绘制烈乾帝国疆域图,将亦力把里纳入帝国版图。


    也请内阁拟定将领封赏名单!”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