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310章 工业诸事

第310章 工业诸事

    和钟大成说了些话后。


    温越又在众人的陪同下,去看到了建设在青牙堡外的几个工厂。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火药厂了,火药厂在青牙堡建成前就已经初有雏形,等到随着温越重视火铳火药方面后,火药厂各是专门分开了几个工厂。


    如今,火药厂和原先几个作坊,因为堡内空间狭小,全部都搬迁到青牙堡外。


    连着几个先建的被服厂、木材厂、铁器厂等都搬到了青牙堡外西南位置。


    那边是下风口,不易污染。


    温越现在过去看时,这些厂房都是新设,到处凌乱,只有工匠们在忙活着。


    但看这些工匠似乎工作热情没有以前高涨,温越朝钟大成询问。


    钟大成急忙道:“大人,这些工厂都是刚刚设立的,工匠们人手不足,且又因为各自工作不太熟悉,所以干活起来慢。”


    温越皱眉道:“即便加大工钱,这些工匠也不努力干活?”


    钟大成委婉道:“大人,您之前给他们定下的工钱已经很多了,若是再加,恐怕不妥,再者,这些工匠都已赚得许多钱财,衣食已然不愁。”


    这是一个头疼问题,涉及到一个经济学。


    后世常常可以听到某大国陷入了经济滞涨,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消费不出去。


    如今青牙堡便是如此,赚到钱了,却没有地方消费。


    青牙堡能提供的吃穿外,最多的消费地方,就是看戏。


    而除了打点一些茶水钱外,看戏基本也是免费的。


    所以得另外再给军民们制定消费地点,将资金流动起来,这是个难题,处于边境,温越一时间也没有想到好办法,只能等以后再慢慢解决。


    并且,相比于解决经济这个问题。


    青牙堡的工匠人数不足,先是需要解决的。


    人数不足,就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就没有急迫感。


    青牙堡境内用于工业的人数,大约一千五左右。


    其中原先青牙堡的正式工匠约莫五百人,这些工匠的任务一是打造军用器械,另外是打造一些民用器械。


    另外还有普通工人,如定装火药,组装武器盔甲的人数三百余人。


    在石瓮堡那边的铁场,有矿工以及运输铁料的共五百多人。


    另外还有负责集硝的高二长,也指挥着两百多人。


    现在各个工厂分别开始新建后。


    在分工上,高二长自不用说,他和那领着两百多人,一起都进入火药厂的分部,集硝厂。


    定装火药的普通工厂同样也是进入火药厂的分部,弹药厂。


    不过随着青牙堡军扩军,温越掌控的地盘扩大,火药厂的人数需求也在增加。


    另外还有负责修路的工人,铁厂开采量的扩大等,人数需求继续扩大。


    除此之外,新建的木材厂,砖厂,被服厂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以导致拥有娴熟技艺的工匠遭到了疯抢。


    甚至许多从艺才几年的学徒,也在被哄抢。


    这就导致了竞争力下降,工匠们的工作热情不高。


    毕竟不需要竞争,到哪都不凑饭吃,不像以前不认真工作,可能就会挨饿受冻,全家老小的生活全在一个人的身上。


    现在工匠们每月赚到的钱财,都可以抵一口之家三四个月使用了。


    这工匠数量的缺少,也是令温越颇为头疼的事情之一。


    想要增加工匠,从普通的军户中挑人出来是最快的做法。


    现在每家每户都有田地,以古代百姓对田亩的看重,家里既然有了田地,那么自然是要耕耘那一亩三分地的。


    工匠虽然赚的富足,但没有老师耕作田地来的实在。


    不过人都是有矛盾性的。


    温越其实不想要从军民中挑选工匠,因为那样,他们还要学习,从学徒开始做起,成为一个能用的工匠不知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最好的,就是技术娴熟的那种,进入工厂就可以直接干活的。


    只是这样技术娴熟的工匠从哪里来?


    思来想去。


    温越对钟大成说道:“钟大成,日后招纳流民以工匠优先,可以加大这方面的优待。


    “至于如今在工厂里的工匠,除了优待外,另外考核也应更加严格,提高标准数量。


    “再者,对屯堡内愿意学习工匠技艺的居民,给予支持和补贴。”


    钟大成点头应是,一一记下。


    这些都是权宜之策。


    工匠这事一时半会解决不掉,只能先放在一边。


    好在新开设的许多工厂,如砖瓦厂、石料厂、伐木场并不太多需要工匠,另外煤厂、铁厂等需求量大的都是强壮劳力。


    参观完火药厂后。


    温越来到了稍远外的另一座大工厂,这里守备严密,有着精壮的青牙堡军士在巡逻。


    这便是新建造的军械厂。


    专门用来打造各式武器和盔甲的,由罗田森负责。


    在天启二年的时候。


    罗田森被温越从神机营要到了青牙堡,当时他就会打造火铳,精湛工艺为工匠之首。


    不过被温越问着,他是否会打造燧发枪的时候,罗田森一问三不知,双眼茫然。


    温越摇头失望,虽没有再提这事,但心里还保持着希望,让罗田森一直仔细琢磨燧发枪的制造。


    之所以温越一直让罗田森琢磨燧发枪的制造,究其原因,还是现在的火铳不便。


    如今青牙堡使用的短火铳威虽然强大,但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使用非常不便。


    比如在风雨天气,大雨会将火绳浇灭,火绳点燃困难。


    在大风天气,火门处的火药会被大风吹掉。


    冬日也可能因为潮湿,点燃不了,种种情况下,都不能击发,只能成为烧火棍。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火绳枪变成燧发枪,直接解决恶劣条件下,火铳难以射击的问题。


    温越进入军械厂后,看到罗田森,便就直接问道:“罗田森,我让你思考燧发枪,你可有结果?”


    罗田森恭敬站立,面露愧疚,摇头道:“大人,卑职惭愧,您说的那种叫做燧发枪的火铳,卑职还是没有一点头脑。”


    其实说起来,燧发枪构造也简单,温越穿越前作为特种兵,对于枪械非常熟悉。


    这燧发枪与火绳枪的区别,就是用燧石代替火绳进行击发,将火绳枪的击发结构给改变了。


    其击发结构大致为扳机、弹性良好的钢片、机芯、阻铁、击槌、击砧这六个部件。


    同时还得要有一个能够活动的火门,可以保护内部,不被风雨侵湿。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温越还知道机枪、冲锋枪等等枪械的构造呢,但没有精密的机床,完整的工业体系,想要手搓大炮,基本不可能。


    即便是小说中都不敢这么写。


    所以温越只能集思广益,培养其他工匠,慢慢琢磨,自己提供一点思路。


    别小瞧了古人,古人的聪明才智可不比现在弱一点。


    “嗯,你不必内疚,这事非一日之功,你也有其他事情在身,想不出来也很正常。”


    温越说道:“正好,徐侍郎派了一名弟子过来,他颇通火器枪械之道,过几日便到,等他来后,你好好与他沟通就是。”


    徐光启去年给温越的书信,是说等着今年开春就可以过来,这让温越非常兴奋。


    但是前不久温越又收到了徐光启的信,说编书到了关键事情,一时间走不开,实在抱歉。


    他就先派了一名弟子过来,可能也是知道温越处在边关,最需要的是什么,信中介绍这名弟子颇通军械火器打造,希望能帮助温越一臂之力。


    温越有些失望,也能理解。


    “太好了,有了徐侍郎高徒相助,大人交代卑职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罗田森大喜,去年徐光启在他面前展示的神乎其乎的技艺,让他记忆犹新。


    有他的徒弟相助,虽然技艺可能没有徐光启那么好,但也是一股大助力了,这下子大人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应当可以完成了吧?


    这件事情敲定后。


    温越又参观了一下这新建的军械厂,可见厂子还是初见,许多地方都是凌乱,但各种器械上已经有些工匠在干活。


    这些工匠不像其他地方的工匠,干活都是非常认真。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打造出来的武器,火铳等,每一把都是用在将士们的手上,用来杀敌,保卫家园。


    这让温越十分满意。


    不过温越观看了军械厂后,还是看出了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就是火铳和盔甲等打造,从头到尾,都是由同一个工匠师傅打造出来的,没有一点分工。


    这样的工作效率很慢,且没有标准化,全凭工匠师傅们的手艺。


    日后等地盘扩大,军士们招收的更多,这样武器装备的生产终究不是办法,得需要进行分工才能量产。


    除此之外,工匠师傅们打造的种类也单一,除了兵器外,就是火铳,没有大炮的打造。


    当然,这是温越的命令。


    打造大炮耗费的铁料太多,并且需要专门的人才没有打造,温越麾下还没有能够打造火炮的人才,只有会打炮的人才。


    等将来铁料开采的多人,部队再壮大,这打造火炮的人才也该寻找了。


    温越心里想着,目光不经意从一个工匠身上扫过,忽然想到了什么,却又是什么都想不起来。


    被温越死死盯着的这名工匠,正在钻孔火铳,他看见温越突然盯着自己不动,以为自己是犯什么错误了。


    工匠心惊胆颤,跪在地上:“操守大人,不知小人犯了什么错……”


    “哈哈哈,你没犯错,你做得很好,让本官想起了这件事情。”


    温越哈哈大笑,记起了一直忽视的问题。


    其他人见此,都是惊疑,不知温越为何突然愣住,又为何突然哈哈大笑。


    温越转头看向罗田森,说道:“罗匠头,你有没有想过,这铳管除了用人力外,还能用其他方法打造?”


    罗田森一愣:“用其他方法?”


    “没错。”


    温越含笑道:“比如说用水力和蓄力,岂不是会比用人力钻孔更快?”


    听到这话,罗田森愣了半晌,随即眼睛一亮:“大人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是啊,之前卑职怎么没有想到,用水力和蓄力比人力要快上不少啊。”


    温越点头:“嗯,那你便就去试试,本官希望在月底的时候,能听到好结果。”


    罗田森大声道:“是,大人,卑职绝不辜负大人期望。”


    *****


    几日后。


    徐光启的学生到了,温越在中前所的议事厅中召见了他。


    据这人自报家门,他叫做袁诠台,是跟着徐光启最早的学生之一。


    而温越一看袁诠台,就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强悍的技术型人才。


    这人年纪将近四十,胡须杂乱,不修边幅,带着一副厚厚的叆叇,也就是古代的眼镜。


    他身上虽然穿了一件九品文官服,但上面脏兮兮的,有着不少油渍,袖子也被挽到了手腕处。


    说是官员,更像是一个老练的匠师。


    这要放在后世,就是一个技术宅。


    温越和他寒暄几句,说会给他提供丰厚的月俸,他不以为意,一点也不感兴趣。


    直到温越和他提起,有关燧发枪的事情,他才来了兴趣,立即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全无刚才呆呆样子。


    “大人,你所说的燧发枪,听着新奇,这世上似乎没有。”


    袁诠台思考着,说道:“不过细细想来,倒也不是难事,需要细细琢磨。”


    说到这里,袁诠台朝温越抱拳道:“大人,让下官研究这新火器也未尝不可,但是请大人给下官多一些草料,还有一批能够做实事的匠工,还有一个大一点的房屋,做研究所用,并且下官研究的时候,不希望有人来打扰,另外这房屋要采光好,下官有眼疾……”


    他啰啰嗦嗦的说了一大堆,说了好久还没有停下。


    温越也没去阻止,任凭他去说。


    等又过了一会后,袁诠台才停下,似乎觉得自己提了太多要求,有点过分,又补充道:“大人若能保证下官一半……”


    话还没有说完,温越一摆手道:“袁诠台你不必说了,我都答应便是。”


    “什么?”袁诠台有点发懵,望着上方的温越。


    袁诠台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像以前也不是没有人因为他是徐光启的弟子,慕名请他帮忙。


    可是都受不了他提出来的苛刻条件,最终都没有落实。


    眼前这操守大人,却这么爽快,一时间都让袁诠台不真实了。


    温越笑道:“本官做事向来以办实事为准,只要袁诠台你能替我研制军械,即便再要求再多,再麻烦也不为过。


    “当然了,这都先是要袁诠台你有真才实学,若有则一切好办,若没有,万事难成。”


    袁诠台着急道:“大人请放心,下官绝不是空口说白话之人!”


    温越大笑:“哈哈,我也相信徐侍郎的弟子,不是空口白话之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