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晋末长剑 > 第八十章 家人

第八十章 家人

    王衍录尚书事后,一下子忙了很多,没法再像以前那样随处乱跑了。但他依然关注着邵勋的一举一动,得知他在汴梁巡视后,立刻派了使者过来催促。


    邵勋接到消息时,正在牧泽龙骧府一带巡视。


    粗粗修缮的村落之中,一大一小两个男人正在对练。


    年长者三十来岁,乃本府府兵,年少者十三四岁,是他的儿子。


    三十许人的中年汉子手持大盾,少年郎手持去了矛尖的长矛。


    前者好整以暇,后者气喘吁吁。


    少年郎步伐一迈出,中年人就猜到了他接下来的攻击方向——即便猜错了也没关系,丰富的战场经验让他能在电光火石间想出不止一种应对方法。


    这些应对方法看起来不过脑子,全靠身体本能反应,但仔细看下来,却都是最合理的应对方式。


    这个汉子的搏杀之术,已经深刻印入了肌肉乃至骨髓之中。


    二人对练的晒场之外,农人们已经在地里种下了豆子。


    他们操着河北口音,见到熟人时会互相打招呼。河南的地挺肥的,不比河北差,好生安顿下来的话,即便是给人当部曲,也能糊口——在哪里不是当部曲呢?


    有时候他们也会看向那对不停对练着的父子,目光复杂。


    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练习杀人术了,长大后顺理成章接替府兵之职,确保家里这些免赋役的地不被收回。


    他们的孩子呢?农人抬起头,发现自家一大一小两个孩儿正在小河边,一个割草,一個放羊,顿时叹了口气。


    “不错,赏布一匹。”浑厚的嗓门在院中响起。


    农人踮起脚尖看了眼,却见陈公的亲兵捧着一匹白麻布,送到了对练的父子手里。


    父子二人千恩万谢。


    “我巡视了五六家,技艺大多不成章法,就你深谙刀矛之术,还有搏杀经验,哪来的?”邵勋问道。


    府兵沉默了一会,道:“十余年前,曾在张方帐中为小校。”


    在行家面前,说谎是没有意义的。


    陈公也是从死人堆里滚出来的。


    七里涧讲武,单骑突阵,擒将而回。


    大夏门之战,摧锋破锐,将箭矢插进偷袭他的贼人嘴中。


    另外还有殿中擒司马乂,洛水横刀立马等光辉事迹。


    他就是个纯得不能再纯的武人,眼光毒着呢,说不定心底已经有所猜测了。


    “张方被杀之时,你在场吗?”邵勋又问道。


    “在。亲眼看见郅辅掣头颅而出。”


    “为何不杀郅辅?”


    “郅氏行商多年,我家三代人都是商队护卫。”


    “原来如此。”邵勋没问他怎么又变成流民,跑去南阳,只道:“如今的日子,可还满意?”


    “满意,满意。”府兵连声说道:“我家说是护卫,其实就是舞刀弄枪的僮仆罢了,一代代不得解脱。今为府兵,还有田宅,往日想都不敢想,愿为明公效死。”


    邵勋想了想,让亲兵取来一根弓梢,连同三副弓弦一起递了过去,道:“此为河南桑木弓梢,送给你了。你的箭术,终究太差,以后好好练。”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那些正在地里忙活的农人,道:“他们供你衣食,就要护着他们。不求富足,起码一家平安做得到吧?”


    “遵命。”府兵带着儿子一起拜倒。


    “起来吧。”邵勋起身离开,又叮嘱了一句:“府兵这么好的条件,不身备三仗,诸般器械都能耍弄,就太可惜了。好好练箭。”


    离开农家,行至村头柳树下时,邵勋停留了一会。


    这几日,银枪中营六千六百兵开始北调,移驻汴梁。


    他们的家人也一起搬过来,以后就是浚仪、开封二县之人了。


    乞活军撤走后,浚仪一度空空荡荡,开封县其实也没多少人。有了府兵及银枪中营将士之后,一下子多了万六千余户、超过七万口人,人气渐渐旺盛了起来。


    达官贵人也开始购地置宅。哪怕本人一时没法过来,也要派一个儿子过来打理家业,汴梁的人口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这都是他带来的转变。


    做时间的朋友,一点一滴积累、改变,很好。


    ******


    从汴梁到洛阳,坐船最便捷,乘马车最安全。


    邵勋决定率亲军走陆路,向西穿过荥阳,过成皋关。


    五月二十七日清晨,刘灵像头人形巨熊一样,提着案几、胡床等笨重行李,健步如飞。


    邵勋则在院中与两个儿子说话。


    长子金刀生于永嘉二年(308)正月,今年九岁,乐氏所出,大名邵璋。


    次子獾郎生于永嘉四年(310)二月,今年七岁,卢氏所出,大名邵珪。


    这两个儿子都已经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


    乐氏、卢氏各自拿出家传批注版本的书籍,聘请名师教导。认字的时候,时不时出外踏青,一边背《诗经》,一边认植物,然后写出来。


    武艺方面也在学,只不过没有上量,还处在打基础兼熟悉器械的阶段。


    教武艺的都是各自家族的宾客武师。


    这些宾客真实战斗力未必多高,但动作标准,一板一眼,乃学院派武师,和战场上亡命搏杀出来的野路子武师不同。


    他们还没到那个阶段。


    现在主要是打基础,动作一定要正确,这有助于保护他们的身体。


    以后年岁大了,上战场历练之时,有的是机会淬炼提高。


    自两天前跟随嫡母庾文君来到汴梁后,三天时间内,俩小儿都要习文练武,从未落下——明天可以休息。


    至于说习文练武的成果怎么样,邵勋沉默了。


    好吧,其实不算差。


    俩小儿至少是普通人的智商,由于名师教导,智力开发了一些,可能有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并未达到邵勋期待的高度。


    不过他现在已经接受这个事实了。


    天才可遇不可求,中上之资的人,好好教育,也能当好守成之君。


    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多生几个、狂生一堆,优中选优……


    “金刀,你今年九岁,也该懂事一点了。”邵勋点了点儿子的额头,道:“学习苦,有种地苦吗?练武累,有战场厮杀累吗?不习文练武,就是个废物。阿爷若文不成武不就,当年连见你娘一面的资格都没有,你都不会出现在这个世上。”


    “说什么呢!”乐岚姬羞笑着拍了邵勋一下。


    看着毕恭毕敬站在面前的儿子,再看着一本正经训斥儿子的男人,她就觉得很是温馨。


    一个家庭,本就该这样。


    她这辈子登上过高峰,也摔落进了尘泥,非常珍惜现在的日子。


    金刀也偷笑了起来,结果又吃了一记爆栗。


    “这几日功课暂停,随为父进一趟京,路上要多看、多学。”邵勋说道。


    “好。”金刀眼神中露出雀跃的神色。


    比起窝在家里习文练武,出门可太好玩了。


    “獾郎。”邵勋又把二儿子拉了过来,问道:“《千字文》乃为父所书,伱都不好好学,是何道理?”


    獾郎先看了看大哥,金刀下意识一抖。


    “父亲。”獾郎作了一揖,道:“孩儿愚笨,今后会倍加努力。”


    金刀暗暗松了口气。


    邵勋注意到了两兄弟之间的小动作,不过没说什么。


    大儿子灵活好动,经常拉着二儿子一起玩,然后被各自母亲乃至嫡母庾文君用戒尺惩罚,他都清楚。


    “罢了。”邵勋叹了口气,说道:“自己玩去吧。”


    俩小儿欢呼一声,并肩跑到了院落一角,盯着立在木梁上的金雕。


    金雕锐利的眼睛看着他们,似乎在思考能不能把他们抓上天,然后扔下来摔死,大快朵颐。


    五岁的念柳一溜小跑走了过来,似乎想和金刀、獾郎一起玩,又怯生生地不敢张口。


    金刀年岁大,知道念柳也是父亲的儿子,是他的三弟,于是笑嘻嘻地拉着弟弟的手,道:“你会写‘桑葚’二字吗?我们出去摘桑葚吃。”


    “好。”三兄弟呼啦啦离去,出了院门。


    杨勤点了二十名甲士,小心翼翼地跟了出去。


    邵勋看着三兄弟远去的背影,笑了。


    小孩子之间的感情是最真挚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今天能好得冒泡,明天就闹别扭了,后天又能和好……


    希望他们长大之后,还能记得今日一同摘桑葚吃的事情吧。


    掺杂了太多利益的权宦之家,兄友弟恭太难得了。


    “夫君。”庾文君将最后几件衣物交到婢女手里,走了过来,轻声道:“行李收拾得差不多了,用完膳就走吧。”


    乐岚姬、卢薰二人立刻行礼,然后悄然离去。


    “怎么不太开心的样子?”邵勋捧着妻子的脸,有些心虚地问道。


    “没有。”庾文君淡淡地说道。


    “真的没有?”


    “真的没有。”


    邵勋哑然。


    庾文君轻轻起身,道:“快去用膳吧。”


    邵勋嗯了一声,想说“我能解释的”,却又不知怎么解释。


    到最后只憋出一句:“此番上洛,就你我二人。”


    他现在的地位,不缺女人,也不用舔女人,甚至都不用关心女人在想什么,没那个必要。但庾文君这个样子,总让他心里不太得劲。


    庾文君背过身去,差点笑出声来。


    皇后的建议,果然还是有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