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动态

第一百四十四章 动态

    十月之后,农事已毕,各地开始了操练,无论是府兵、募兵还是农兵。


    邵勋照例带着亲军、银枪中营及万胜军三营在平阳西边的山里围猎。


    河东、平阳、西河、岢岚、太原、上党等郡的酋豪也各带数百人,一起参加。


    围猎的间隙,则是军事训练。


    邵勋亲手给银枪中营六千士卒颁发一匹绢的赏赐。


    张硕远远看着邵勋在军校、士卒中谈笑风生的模样,沉默许久。


    这是邵师一手拉起来的部队,逢年过节经常亲送礼物,他甚至喊得出不少将校、老兵的名字,让他们激动不已。


    他当中营督军这么多年,军士们平日里令行禁止,可你若要他们非选一个的话,答案没有任何悬念。


    邵师不怎么管府兵,他就抓着银枪、黑矟二军,这是他的军队,他有绝对的权威。


    当然,这不是说张硕有什么反意,他不会反,也不愿意反,从来没有过这种念头。


    这只是一个正常人的心理罢了,就是邵师拉着副督赵玮的手,和颜悦色说话的时候,心里总有点酸溜溜的。


    赵玮是长安人,初来梁县时十一岁,是永嘉元年(308)那批168名长安学生兵之一。


    五年学业完成后,从军已历十三年,自队副做起,参加过多次大战。


    因为能力出众,甚至爬得比前面四期的很多人还快,已是银枪中营副督。


    其妻刘氏,乃是梁王之舅刘善的孙女。这般背景,却不是他能比的了。


    与赵玮说完话后,邵勋随意指导了一会训练,然后便走了过来,叫上张硕,在一处山坡上停步。


    “家里怎么样了?”邵勋问道。


    张硕一颤,道:“邵师,我……”


    “怎么了?”邵勋笑了笑,拍了拍这个学生的肩膀,道:“新妻不满意?”


    “不是。”张硕憋了半天,只憋出这两个字。


    “你爱士女,我也爱士女。知书达理,温柔贤淑,长得还好看,更有眼色,懂得照顾你心情。”邵勋说道:“你原来叫什么名字?”


    “张大牛。”


    “你怎么娶到东海王氏女的?”


    “成为银枪中营督军之后。”


    “这不就对了。”邵勋说道:“你若还是张大牛,他们会嫁女给你吗?他们内心连我都看不大起,会看得起你么?”


    张硕面红耳赤。


    “既然娶了新妇,就好好待人家。”邵勋笑道:“其他人还羡慕伱呢。”


    邵勋于太安二年(302)收了第一批东海武学生,总共116人。


    下一年没办,永兴元年(304)收了第二批洛阳籍武学生,计104人。


    永兴二年(305)是127名太原武学生。


    光熙元年(306)则是155名梁郡武学生。


    永嘉元年(307)是168名长安武学生。


    现于银枪三营、黑矟二营以及地方郡县爬上来的基本都是这五届学生。


    他们入学时小则七八岁,大则十五六岁,但绝大多数都是11-13岁年龄段。


    邵勋是永嘉五年(311)才当上平东将军,在此之前驻地是梁县和襄城。


    这五批学生成家立业时,所娶之妻要么是宜阳诸坞堡中颜色相对出众的民家女,要么在洛南诸县、襄城郡娶妻,因为地位低下的缘故,妻室基本都没有门第,只有极少数是家里落魄的寒门士女,比如金正之妻李氏就是了,小金娶妻后甚至还要照顾妻族之人,不然人家可能吃不上饭。


    这几批人在历次战斗中死了很多,活下来的基本都是募兵系统的中坚军官,或者地方上的太守、县令以及幕府僚佐。


    他们现在的地位不低了。


    升官发财之后,对以前的老婆满意吗?未必。


    有换老婆的冲动吗?或多或少有。


    谁都爱士女,不仅仅是邵勋说的漂亮、有文化、会打理家业之类,还有三百年来积累的风气。


    这是时代特征、社会风气,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底。


    但换老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绝大多数人出于良心拷问、舆论压力、前途受阻等因素,不愿或者不敢,但如果他老婆死了呢?


    要不后世怎么有句话说中年男人三大喜事是升官、发财、死老婆呢?


    张硕之妻死了,所以他立马娶了东海王氏女,这就是邵勋说很多人羡慕他的原因。


    这批人就这样了,除了少数幸运儿之外,绝大多数人不可能与士族联姻。


    但他们普遍三十多岁了,较为年长的孩子也十几岁了,到了娶妻嫁人的年纪。


    事实上最近两三年已经有过几桩了,主要是第一批东海籍学生。


    以他们如今的地位,高级士族难,但与中低级士族联姻是存在可能的。


    首批武学生大概已经有几十桩儿女婚事了,绝大多数是相互间联姻。


    上战场之前,大家相约活下来的人帮忙照顾对方家庭,很多人干脆给儿女订了娃娃亲,加深彼此间的联系,但也不是没有与士族联姻的。


    这是第二代,还好。


    到了第三代,与士族联姻的人会大增。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邵勋也没打算严防死守。


    历史上两晋南北朝武人集团崛起,与士族联姻是普遍现象,但联姻归联姻,军功集团依然矗立在那里,并未被士族吞并。


    有些集团,不是看你出身,而是看你站在哪一边。武将子弟从事文职,那以后就会站到士族一边。


    士族子弟从军,以战功起家,那他就是军功贵族。


    两个集团获取利益的方式不一样,甚至存在争端冲突,和你出身什么关系已经不大了。


    邵勋现在想改革,武人集团整体力量还比较薄弱,因此他对这种行为比较警惕,等到他子孙上位时,又没必要这么严格了。


    事物是动态发展的,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这是他一贯的观点。


    “别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邵勋看着自己的学生,说道:“你离了朝夕相处的同袍,在有些人眼里就没价值了。正因为你还是武人,还是我的门生,还能领银枪中营,你才有价值,别本末倒置。”


    “是。”张硕低下头,应道。


    “好好练你的兵。”邵勋挥了挥手,道:“他们还在等你呢。”


    张硕行了一礼,下山去了。


    邵勋站在山坡上,将整个谷地尽收眼底。


    长子金刀、次子獾郎策马归来,马鞍下还挂着猎物,看样子没有放空。


    他的儿子都是从小习文练武,基本的技艺是有的,甚至可称不错。


    十四岁的三子念柳虽然穿着猎装,看起来英气勃勃,但他没打到猎物,跟在两位兄长身后稍稍有些难看。


    武人们都看在眼里,虽然不可能大规模议论,但相熟之人私下里多半会交换看法。


    他的儿子不可能个个成才。


    他们的人生还很长,需要经历各种磨难,需要积累阅历、见识、感悟,需要学习各种手段。


    “小雀,回来!”一袭红衣的符宝策马驰过。


    一只金雕从天而降,落在她左臂的皮套上。


    符宝的马鞍下挂着两只野兔,显然有所斩获。


    接过金雕后,撒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策马远去。


    邵勋笑骂了一声。


    在这一刻,十六岁的符宝不知道成了多少武人子弟心底的白月光。


    虎头走在最后面。


    十一岁的他还没到二次发育的时间,但身形已经初具规模。


    王衍说他“手不释卷”、“博涉经史”,反正邵勋没看出来。


    书是读的,但生性好动,更喜武艺、兵略。


    与金刀、獾郎比起来,文的气质少了些,武风更浓郁。


    王景风那傻妞尝以此自夸,被王衍找机会骂了一通。


    老登正在给虎头营造学富五车,又有长才雅量的名声呢,你给我来这个?确定不是拆台?


    不过,在邵勋看来,硬吹是没用的。


    王夷甫不应该把虎头吹成他心目中完美的形象,而应该就虎头本身的才具,做些适当的修饰、美化。


    虎头其实和嫡长子梁奴关系很好。


    或许,这与王氏姐妹和庾文君走得很近有莫大的关系。


    虎头十一岁,梁奴九岁,两人从小一起玩,至今还经常一起读书、吃饭、玩乐。


    王衍使那么大劲,最后怕是没什么卵用。


    没有人比王氏姐妹更清楚邵勋对顶级世家的态度。


    邵勋很快下了山坡。


    诸部酋豪正在指挥人搭帐篷、清洗猎物,见到邵勋时,纷纷拜倒于地。


    “明年随我去盛乐行猎。”邵勋双手虚扶,让众人起身。


    “听闻盛乐黄羊颇多,一定随大王而去。”太原酋豪乔衷第一个表态。


    “入秋之后,塞外黄云白草,于此间驰马行猎,最是痛快不过。”岢岚太守刘昭慢了一步,连忙说道。


    此二人表态后,其他人争先恐后,纷纷说起于盛乐、五原乃至朔方行猎的妙处。


    邵勋畅快地大笑,然后盘腿而坐,命令亲军取酒来,与众胡一起痛饮。


    与他们打交道,其实也挺累的。


    但邵勋是个无情的政治机器,有时候不自律,有时候又自律得可怕。


    况且胡人这股势力实在太庞大了,虚与委蛇、着意拉拢是必须的。


    酒喝到一半时,南方有军报送来:乐凯围攻襄阳两月有余,不克,撤退之时为荀崧、陶侃追击,辎重尽失,只有人逃了回去。


    对于这个结果,他还算满意。


    襄阳若那么好打才奇怪了。


    乐凯坐镇南阳多年,能力确实有一定的提升。人还在就行,大不了整顿个一两年,再战便是。


    邵勋的目标始终在北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