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 第79章 打着灯笼找不到的好事儿

第79章 打着灯笼找不到的好事儿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陈昂让张爱国和刘忠诚把车子里的塑料筒装满了水,一个桶子分进去一个增氧管,再试一下。


    结果没有任何问题,那翻腾的水花看的陈昂心里都跟着乐开了花。


    搞定这些后,陈昂带着张爱国直接回家。


    到了家里,陈昂对张爱国说道:“现在老老实实去睡觉,等睡好了,姐夫带你干一票大单子!”


    “干什么大单子?你就会忽悠我,到现在,一毛钱我都没看到!我可是你亲小舅子,你和我姐就这么忍心啊!”


    “你小子大手大脚,让你看到了钱,那还有个好?放心吧,你的钱,你姐都帮你存着呢!”


    “没给我就不是我的钱,没有钱我就看不到动力啊!你说存着,我还说压根没的事儿呢。我跟你说……”


    “你闭嘴吧,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听得我耳根子都受不了。你好好睡觉,这一单大买卖成了,回头我就让你姐把属于你的那份儿钱给你!”


    “真的啊?!”张爱国喜出望外,再度肥猴附体。


    “睡觉!”


    “好咧!”


    往床上一缩,张爱国蒙头就睡了过去。


    而陈昂,也伸了个懒腰,躺下来,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想。


    实在是昨晚没合眼,太累太困了。


    一直睡到下午两点左右,两个人爬起来。


    开上农用三轮车,他们先是去百货大楼的铺子溜达一圈儿。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铺子里,周芳、孙丽霞、张娜是忙的浑身是汗。


    因为一些兄弟们的商品到了之后,张翠翠都是按照低于复县市场价,对外销售。


    又因为兄弟们搞来的的东西都是精挑细选的好东西,质量和保鲜度也是最高的,老百姓眼睛一点都不瞎,加上过去来买家电的回头客都相信这家店,很快就都围攻了过来。


    这些商品不比家电,普通家庭都能买的起,甚至来闲逛凑热闹的,也过来买一些,自然,忙起来,那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姐夫,要不要帮忙?”张爱国撸起衣袖,跃跃欲试。


    “帮你个头,咱们还有咱们的事儿,先走!”


    “靠!姐夫,你一点都不懂得怜花惜玉,就看着几个女人累的半死啊!”


    “闭嘴吧你,我心里有数儿!”


    看到如此火爆的情况,陈昂更是对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儿,充满了信心。


    上了车,陈昂没有急着去昌海县,而是回到了自家杂院,找到了自己的母亲,让母亲闫晓丽叫上两三个街坊邻居去帮忙。


    做完了这个事儿,才带着张爱国上路。


    为了应对这次长途旅行,陈昂特别准备了一大桶柴油。


    去的路上,由张爱国开车。


    这小子开车是一把好手,由于没出过远门,看什么都是新鲜,嘴巴里叽叽喳喳个没完,陈昂真想把耳朵给堵上。


    两点二十走的,因为不熟悉这个年代的老路,兜兜转转来来回回,快六点,天都黑了大半儿,才到了昌平县最北边靠海边的一个村子,‘王崴(wai)子村’。


    村名儿很瘪嘴,据说是王姓的人最多。


    据说这个村以前有一个很大的龙王庙,不过抗日战争的时候,作为据点,被毁掉了。


    到了地方,找了户海边的人家一打听才知道,现在坞口上的渔船都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想要收海鲜,只有到了明天才有戏。


    按照对方的描述,这里的渔民差不多在凌晨12点以后出海,早上五六点就归港了。


    由于在昌海县,海鲜不值什么钱,所以来收购的贩子几乎没有。


    归港后,每个渔船的女主人都会用编织筐装满海鲜,用扁担挑着,翻山穿过一个山洞,徒步一个小时,去隔壁的镇上卖。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的女人,都是女战士。


    卖完换了钱,就在镇上买点猪肉什么回来。


    海鲜换肉,基本就剩不下什么余钱了。


    虽然靠海吃海,家家户户都有渔船,但这个时候的渔民,说实话,真的赚不到什么大钱。比一些土地多的老农民,那可是差上太多了。


    得知陈昂他们是远来收海鲜的商贩,这可把这户人家高兴坏了。


    这个坞口从有了第一条渔船到现在,就没有商贩来过。


    主要是地方偏僻,距离县城又远,县内的大老板又何必舍近求远?


    如今有商贩主动来这个坞口收,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儿啊!


    而且看陈昂开着这么气派的车子,就觉得陈昂是大老板,认为身份不简单,打心底觉得,收海鲜的事儿,多半做不得假。


    把陈昂和张爱国接到家里来,女主人给安排了一顿海鲜大餐。


    这都是平时捞上来卖不出去的,只能拿回来自己吃。


    要是吃不了,就四处‘分岁’。


    ‘分岁’是地方的方言,意思是分给邻居吃。


    附近的渔村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民风,邻里邻居,今天你有口好吃的分给我家,明天我有口好吃的,就分给你家,处的比亲戚还亲。


    不一会儿,海鲜大餐送上来了。


    一盆的螃蟹!


    没错,是拿盆装的!足有洗脸盆那么大,超级夸张。


    一盆的虾爬子(皮皮虾)!


    几个巴掌大的对儿虾。


    这可是纯野生的大对儿虾,放在现在,很难很难遇到了。


    还有杂七杂八的海螺和一些鱼。


    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张爱国就收不住了。


    这都是他平日里没接触过的美味,拿起来就开造。


    由于从没没吃过螃蟹,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对着螃蟹壳子一顿啃咬,螃蟹上的刺儿把嘴唇都扎破皮儿了。


    等人家告诉了吃法,张爱国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就开始横一个,竖一个,吃的那叫一个过瘾。


    陈昂也吃了两个。


    对于海鲜,他不陌生,但回到这个年代吃海鲜,味道真的不一般。


    鲜!


    特别特别的鲜!


    有一种味蕾大开的感觉。


    是那种毫无人工添加,毫无污染的鲜。


    “婶子,你家有网兜子吗?”


    “有啊,多得是!咱渔民,就跟网打交道。”


    “回头给我弄几个,收货用,不白要,我给钱。”


    “给什么钱?那东西又不值钱,送你就行。哎呀,你能来我们这边收货,那就已经是我们的贵人了!”


    就在女主人说着好话的时候,同村的几个女人鱼贯而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