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八零辣妈飒爆了 > 第1056章 几个记者

第1056章 几个记者

    几天后,林麦和方爷爷等人动身回江城。


    方卓然本来想等林麦留学一事安排得妥妥当当了,他再向单位提出辞职。


    可他突然就想也回江城,跟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于是提前提出了辞职申请。


    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麦,让他们等回了江城,等他两天,他很快就来江城和他们团聚。


    .........


    这次要把劳斯莱斯给开回江城,还要把阿黄带回江城,林麦等人就没乘飞机,而是开车回去。


    街坊们得知林麦一家要回江城,都来送行,都挺舍不得的。


    方爷爷方奶奶笑着安抚那些街坊,说他们以后还会回来的。


    豆豆躲在角落里,看着林麦驾驶着劳斯莱斯,带着方爷爷他们走了,心里充满了惆怅,林阿姨一家离她越来越远了。


    回到江城,休息了两天,林麦就带着方爷爷等人去四美镇小住,她则顺便去福利院看看。


    去年,林麦让莫建安给达不到进福利院的贫困孤寡老人盖的宿舍也盖好了,红薯粉条加工厂也已盖好。


    在今年六月就投入了使用,那时林麦分身乏力,也就没有前来剪彩。


    趁着这次回乡下,检查一下宿舍和红薯粉条加工厂运行得怎样,当然,福利院她也要巡视的。


    院长亲自陪着她巡视。


    当时正是早餐时间,福利院的孤寡老人都在吃早餐。


    林麦见老人们一人一碗鸡蛋羹,满意地直点头。


    院长怨念颇重道:“自从咱们养鸡场规模越来越大,郑副总就让我给老人每天早上安排个鸡蛋,我照做了。


    却有无良记者抹黑我们福利院,说老人吃得差,没有牛奶喝,也不是顿顿吃肉。”


    院长气愤道:“政府福利院有政府出钱,社会捐助,我们啥也没有,全靠自己,老人吃得不比政府福利院差,凭什么指责我们?”


    林麦安慰她道:“那些人毕竟是少数,影响不到咱们。”


    院长又陪着林麦去参观隔壁宿舍。


    宿舍楼清一色全是五层楼,爬不动的老人住一楼,爬得动的住上面。


    大多老人只有五六十岁,还是爬得动的。


    房间分单人间,双人间,两种房间收费也不同。


    食堂里的饭菜品种也比福利院好许多。


    这些老人全在红薯粉条加工厂工作,有工资收入。


    宿舍和饭菜又很便宜,基本就是成本价,每个老人都负担得起。


    而且住在一起不孤单,还能互相照顾,老人们都很满意。


    美中不足的是,宿舍区没有卫生所,看病得往外跑。


    林麦让院长安排一所卫生所,方便老人们有个头疼脑热好看病。


    林麦最后去了红薯粉条加工厂,老人们干的活儿都不太累,需要搬运的体力活儿则由年轻的小伙子在干。


    林麦十分吃惊,问:“怎么还能招到年轻人进厂工作?”


    这个年头,农村人都喜欢去沿海打工,收入高。


    不到过年,在农村都见不到几个年轻人,所以林麦反应才那么大。


    院长笑着解释:“自从你在这片乡镇建了不少农场和养殖场,那些给你干活的农民收入都还不错,吸引了不少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


    在工资不是低太多的情况下,谁愿意背井离乡出门打工?”


    林麦点点头,问:“这些加工的粉条卖得好吗?”


    院长点头:“卖得不错。郑副总说,等江城的市场稳定了,他就要开拓外省的市场。


    他说,华夏国爱吃红薯粉条的人多了去,应该不难打开市场。”


    两人正谈着话,只听有人怒斥:“你们谁呀?往里乱闯!


    这是车间重地,不许闲杂人等进来,出去出去!”


    林麦扭过头,看见有几个扛着摄影机,貌似记者的几个男青年硬往里面闯。


    负责看守车间大门的两个老太太完全拦不住,其中一个还被推倒在地。


    林麦见那个倒地的老太太想要挣扎着爬起来,她几步就窜了过去。


    严肃地对那个老太太道:“千万别动,你一个老人家被年轻人推倒在地,谁知有没有事,我这就派人送你去医院。”


    说罢,让院长安排了两个人送那个老太太去就医。


    老人家嘛,去医院检查,总能查出一些毛病的,到时,这几个男青年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那几个男青年气势汹汹,围着林麦道:“你什么意思?还不许我们这些记者进去采访?


    是不是怕我们查到你利用这些可怜的孤寡老人挣钱的黑料?”


    林麦不跟他们解释,直接派人去报了警,罪名就是,擅闯车间重地,并且伤及了工作人员。


    派出所就在镇上,没有十分钟,两个公安就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来了。


    那几个男青年抢着告状,一口咬定那两个看门的老太太不让他们进去采访。


    他只轻轻推了一下,那个老太太就倒在了地上,分明就是碰瓷。


    两个公安脸色异常严肃,转头问林麦是怎么一回事。


    林麦指着那几个男青年道:“那个老太太没有碰瓷,就是他们推倒的!


    看守车间重地的老太太不让他们进来是有原因的。


    都跟他们说了这是车间重地,生产的是食物,闲杂人等不能随便进来。”


    她指了指车间的工作人员,不论年纪大的大爷大妈还是年轻的小伙子,全都穿着干净的工作服,戴着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在工作。


    “你看我们的员工全都全副武装之后,才能进车间工作。


    我们生产的是食品,是要吃进嘴的,这卫生安全一点都不能马虎。”


    她指着自己和院长身上穿的工作服、戴的口罩:“就连我们进入车间巡视,也要按要求做好防护,这几个记者就特殊了?”


    两个公安都是本地公安,林麦造福四美镇一片的乡亲,这些他们全都知道。


    现在还开福利院和收留不够进入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他们心里谁不敬佩!


    内心本来就偏向林麦,听了林麦的话,收拾那几个记者更是师出有名。


    再加上那个被推倒在地的老太太还真是受了伤,身上几处骨折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是个老太太,没有一年时间,是养不好伤的,而且很可能还有后遗症,比方走路不利索了等问题。


    公安同志以那几名记者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硬闯车间重地,并且推伤了老太太为由,将他们全都拘留了。


    林麦当场就打电话给公关部,让公关部行动起来,在报纸上揭露这几个无良记者的行为,特别要扯上这几个记者所在的报社。


    两天后,那几个无良记者的行为在江城闹得满城风雨。


    老百姓都不是傻子,一看就是有人在借这几个记者的手想搞林麦。


    做好事还被黑,年纪大的骂几句缺德,不少年轻人直接跑到那几个记者所在的报社抗议,还往报社里面扔各种垃圾。


    那几个记者全都在几家小报社工作。


    这几家小报社因为竞争不过几家大报社,都快关门大吉了,因此一直在想办法摆脱困境。


    一个记者跟社长说,林麦在四美镇的红薯粉条加工厂涉嫌压榨老年人,他想去调查,社长一口就答应了。


    这可是个大新闻,自家报纸说不定可以因为这条爆炸性的大新闻,咸鱼翻身呢?


    其他几家报纸的社长也是这么想的。


    可没想到,林麦一通反攻,让他们报社臭名远扬,报纸销量更差了。


    几家报社的社长都后悔不迭,不该招惹林麦的。


    他们把责任都怪在了提出申请,去采访红薯粉条加工厂的记者身上,把他们给开除了。


    那几个记者拘留结束,还想回单位工作,却发现他们已经被开除了。


    他们没有一个是善茬,迅速展开了反攻。


    组团找到湖省电视台,表示要爆林麦的黑料。


    湖省电视台非常谨慎,事先看过他们要爆料的新闻,见万无一失,准备播出。


    不过在播出之前,台里领导还是派记者去实地卧底调查。


    虽然是万无一失,可还是怕搞错了。


    他们可是省级电视台,万一出现重大失误,他们这些领导下场就惨了。


    幸亏派了一个年轻的记者假装志愿者混进了林麦的福利院,不然差点就爆错了新闻。


    真相根本就不是那几个记者爆料的那样,林麦不仅压榨红薯粉条加工厂的老人们,还压榨福利院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老人。


    那几个爆料的记者给电视台的领导看的那张照片,是一个失去膝盖以下双腿的大妈坐在地上清洗红薯的照片。


    事实真相是,那个残疾大妈觉得自己还不老,清洗红薯的工作她完全能胜任,可以自食其力。


    因此自愿从福利院退出,去红薯粉条加工厂工作。


    那个大妈的情况,只能住一楼,可宿舍区已经没有一楼的空房间,所以大妈还没来得及搬到宿舍区去。


    暂且还住在福利院,等宿舍区有一楼的空房间,她再搬过去。


    却没想到被那几个记者给偷拍了,当作黑料反映给了湖省电视台。


    那几个记者是恶意爆料,电视台的有关领导可不愿意放过他们。


    在做节目时,特意强调,是有人恶意爆料林麦的福利院存在剥削老人的现象,结果经他们调查,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节目里大大表扬了那个自食其力的残疾大妈,同时谴责了那几个记者的恶行会让行善之人寒心。


    中央有关部门也下场撕了那几个记者一顿,说他们的行为实在叫人不齿。


    林麦的红薯粉条加工厂经此一闹,闻名全国。


    再加上严把质量关,销量好像坐了火箭似的,噌噌噌地往上窜。


    那几个记者就惨了,声名狼藉,失了业,还找不到工作,于是结伴去找群光广场的黄总,让他赔偿他们的损失。


    如果不是黄总指使他们那么做,他们也不会落到今天这地步。


    黄总迫于无奈,只好每人给了一大笔封口费。


    可是他们的谈话被黄总的一个助理偷听到了,助理拿这件事敲诈黄总。


    口说无凭的事,黄总才不怕,只要自己不承认,就是那个小助理在说谎。


    报警直接把那个助理送进了派出所,小助理也就把真相给公布于众。


    虽然有媒体去采访那几个记者,可那几个记者拿了封口费,自然是不承认的。


    没有证据,就不能把黄总怎样,可明眼人都知道,他的小助理所说的全都是事实。


    因为黄总的缘故,群光广场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抵制。


    台湾老总只好撤了他,换了一个总经理。


    新来的总经理没有再跟星光广场搞暗战了,老老实实地做生意。


    虽然生意远不如星光广场,但也能生存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