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120 归国前,我还有一些大胆的、不成熟的想法

120 归国前,我还有一些大胆的、不成熟的想法

    藏书楼的官员,脸都绿了。


    好几次想说:


    “畜生,这是孤本,放下你的脏爪子。”


    然而,没敢开口。


    史密斯咧着大嘴,哈哈大笑。


    提着一个麻布口袋,跟着后面。


    装满了,就扎紧。


    然后换个口袋,继续装。


    负责四库全书编修的侍读学士,纪晓岚也来了。


    他刚想骂人,就被拉到了一边,告知了皇帝的意思。


    于是,


    他就迅速的淡定了下来,


    还走过去,主动询问:


    “贵国需要哪些方面的书籍?这藏书楼本官熟悉,可以帮着指点。”


    于是,


    使团的效率更高了,10个麻袋都装不下了。


    黄大圣眼尖,抓到了一本大清舆图。


    “不行不行,舆图乃是军国机密,不得外传。”一个书办赶紧阻拦。


    “听不懂,我听不懂。”史密斯一把夺过去。


    强盗行径,在场众人目瞪口呆。


    纪晓岚悄悄退出藏书楼,低声问道:


    “觉不觉得有些邪性?”


    “嘘。”


    能做到礼部尚书的人,自然眼光更深远。


    尚书大人,


    笑呵呵的找来了4辆马车,帮着搬运麻袋。


    ……


    等使团一行人走了,


    藏书楼的负责人,一位员外郎哭着说:


    “尚书大人,这些书可都是我大清的无价之宝。不能被蛮夷拿走。”


    尚书则是冷笑一声:


    “就你懂的多?就你会心疼?”


    “伱什么档次,有什么资格替朝廷心疼?”


    “朝廷的银子,又不是你家的。”


    “滚!”


    这一场闹剧,微不足道。


    总之,皇帝很愉悦,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甚至,可以媲美历次武功。


    所以,群臣就要识趣,不能触霉头。


    回到驿馆,


    关上房门,史密斯和黄大圣,激动的抱在一起。


    一会笑,一边哭。


    虽然谁也听不懂对方说的啥,但是不影响交流。


    无非是,发财了,赚麻了,牛哔了。


    当晚,


    又是演戏的一天,使团人手一本书。


    不时的赞叹一句:


    “大清文化,博大精深。”


    “我爱大清。”


    仆役们都记录下来,层层上报。


    最终,


    乾隆也是看到了,非常欣慰。


    对贴身太监说:


    “这些蛮夷还是挺上进的,真心钻研我们的文化。”


    “不过朕就担心,以他们的文化水平,能理解吗?朕听说,他们甚至认不全汉字。”


    太监,


    自然是这片土地上最会说话的一类人,


    谄笑着说道:


    “万岁爷安心,古人说,活到老学到老。他们学个几十年,总会有些悟性的。”


    “有道理。”


    ……


    次日,


    黄大圣找上了礼部官员,说归国的事。


    一边说,一边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我们太喜欢大清了,可是一想到国王的殷切期盼,还有吃不饱肚子的国人,我们又恨不得飞回去。”


    “可以理解。”


    “在归国之前,我们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大胆的想法。”


    原本风淡云轻的礼部官员,一听就警惕了起来。


    不成熟,大胆的,这些形容词,一听就很不妙!


    “贵使有什么想法?”


    “皇帝陛下赏赐太多,我们的船装不下。”


    无耻,不要脸。


    在场所有官员,都在心里痛骂。


    “贵使想添一艘船?”


    “不是。”


    “??”


    “我们想以旧换新,以小换大。嘿嘿嘿。”


    尚书强忍着心中郁气,点点头。


    军机处众人听了,也都是无奈的答应了。


    就好似你进庙求神,九十九拜都拜了,不差最后这一哆嗦。


    除了换船,那些御赐贡品体积太大。


    丝绸布匹啥的,大部分也折现。


    当然了,具体经办的人漂没了1成。


    这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了,看在皇上的份上。


    ……


    离开京城的日子临近了,


    史密斯又搞了一出幺蛾子,跑到皇宫外放声大哭,又哭又捶地。


    礼部官员问他怎么了,


    他哇啦哇啦一大通,黄大圣翻译说,是感念大清皇帝的仁德,舍不得离开。


    想讨一个皇帝用过的物件,


    衣服,文房四宝,配饰,都可以。


    当他想念皇帝的时候,可以睹物思人。


    乾隆一听,


    大为受用,于是赏赐了随身龙纹玉佩一件,手帕一方,还有明黄褂子一件。


    史密斯小心的收起来,这才擦着眼泪离开了。


    开始胜利大逃亡。


    ……


    第一站通州,根据事先说好的,以旧换新,自由挑选一艘船。


    码头上,一艘1000料大船,8成新。


    正在卸货,似乎是一艘商船。


    史密斯点点头,


    从水手的眼光看,船况不错,很适合内河航运。


    黄大圣立即领会,告诉随行的八旗武官:


    “就这艘吧?”


    “好。”


    这位身穿棉甲,威风凛凛的八旗汉子一挥手,


    接下来的手续,由朝廷的兵丁完成。


    直接把船主抓下来,暴打一顿。


    告诉他,这艘船,属于赛里斯友人了。


    而他,则到要去津门港口,那里有一艘破船,归他了。


    ……


    返航的时候,


    是从通州,走大运河南下,最后进入长江。


    朝廷派出了4艘战船,沿途护送。


    要求是送出长江口,就算完成了任务。


    这一路,


    有战船开道,有纤夫拉船。


    使团众人们天天看风景,表面轻松,实则紧张。


    临行前,


    李郁交代了一个任务,记录大运河(通州到扬州段)的一切情况。


    越细致越好!


    包括但不仅限于:


    河道宽度,深度,流速,沿途城镇,码头,堡垒驻军,船只数量,河道走向,水闸关口,沿岸人文。


    每到一处城镇,黄大圣就询问陪同的官员。


    总能得到最详细的介绍,还有吹嘘。


    他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博得了极大的好感。


    他惊讶的发现,李郁说的完全正确。


    大清官吏没有保密意识,什么都敢说。


    一顿小酒,


    甚至指着岸上的关卡,说这里有多少兵。


    从北往南,关卡有津门,临清,淮安,扬州,浒墅关(苏州),北新(杭州)。


    每一处均派驻官吏,驻扎绿营兵丁。


    来往船只接受检查,交纳赋税。


    而且,


    京杭大运河各段的流向不是一致的。


    有的往南,有的往北流。


    更有一些关卡,水位不同。


    船只需要进过闸口,人力抬升。


    一路上,


    他以钓鱼为借口,悄悄的测量了部分水深。


    鱼线上挂的不是饵料,而是铁锭。


    深度,3米到7米不等。


    宽度就靠目测,平均在二三十米。


    ……


    史密斯一路上都不敢说太多。


    只是看着来回穿梭的船只,感叹东方富庶。


    根据李郁的要求,


    他们分别在临清,淮安,扬州,各选了一个时辰,数过往船只数量,以及类型。


    得出了一个惊讶的数字,


    一个时辰内,淮安段经过的船只高达120艘。


    其中战船,渔船占比很小。


    商船最多,客船其次。


    若是在漕运季节,还要更繁忙。


    船只从200料到1000料,多是三桅平底船。


    还要一个现象,


    沿岸码头纤夫多。


    随便找个头目,谈好价钱,1里路一个人2文工钱,拉着船前进。


    尤其是不顺水,又无风的时候。


    中式硬帆,很难借助逆风,横风。


    黄大圣粗粗一算,


    沿河的纤夫,力夫,不少于4万人。


    路过扬州府的时候,


    使团还上岸参观了瘦西湖,繁华的府城。


    史密斯依旧是震惊,惊叹,


    还得到了盐商的几千两馈赠,大概是看在皇上的份上。


    真是富得流油啊,


    一时间,他竟然有些舍不得走了。


    什么马帮,能有这种利润啊。


    一个想靠双手勤劳挣钱的云南汉子,就这样被李郁给带歪了。


    ……


    18天后,进入长江,


    就是另外一副场景,烟波浩渺。


    史密斯依旧是震惊,夸赞,


    他学会了竖起大拇指,睁大眼睛说:


    “太美了。”


    随行官员的腰杆子,都挺直了几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到了崇明,船只补充淡水,给养后,就该分手了。


    史密斯哇哇大哭,


    抱着送行的礼部官员,叽哩哇啦说了好多话。


    翻译过来,大约就是:


    舍不得大清,舍不得皇帝,舍不得离开,这里简直是蛮夷的天堂。


    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在这生活一辈子


    我愿,生是大清的臣,死是大清的鬼。


    礼部官员们频频点头,表示会汇报皇帝陛下。


    本以为就此结束了,


    史密斯又捧出了几盒子珠宝。


    在场最高的一位官员,有些怀疑的问道:


    “你们这是?”


    黄大圣翻译道:


    “请不要推辞,这是我们的一点小小心意。”


    众人对视几眼,决定收下。


    看着赛里斯使节的船,消失在视线中。


    一位礼部官员感慨道:


    “没想到,蛮夷这么快就掌握了我大清的文化精髓。”


    “孺子可教。”


    “是啊,就是这代价有点大。据说,皇上的赏赐,折合白银超过了百万两?”


    “咳咳。”


    “诸位不要妄议,这事不能算经济账,你得算大帐。”


    “是啊是啊。”


    ……


    入夜后,


    赛里斯使团,终于恢复了本来面目。


    降下狮子旗,换掉花里胡哨的衣服。


    打扮的像商船一样,在黑色里返航。


    他们又驶入了长江,并在次日清晨进入大运河,目的地,太湖西山岛。


    史密斯再也不敢露面了,


    躲在船舱里,躺在珠宝上。


    这种枕着金子银子,盖着绸缎睡觉的feel,他做梦都不敢想。


    每天都咧着嘴,梦里都是金灿灿的。


    自己穿着华贵,喷了香水,


    带着一大群女仆,奔跑在爱尔兰的草地上。


    身后,是他的城堡。


    所有见到他的人,都尊敬的叫他史密斯爵士!


    注意,不是sir,是lord。


    午餐时分,


    他左手葡萄酒,右手夹着鱼子酱的土豆。


    喝一杯,倒一杯,吃一个,扔一个。


    被称为爱尔兰最会享受生活的贵族。


    ……


    在浒墅关前,


    他们遇到了前来接应的李家堡来人。


    杜仁亲自来了,怀里揣着好几份官府公文。


    税吏们收了100两,


    就放行了,也算是给了很大的面子。


    在傍晚时分,


    终于抵达了太湖,西山岛。


    黄大圣跪在甲板上,泪流满脸。


    终于活着回来了。


    史密斯也是嘿嘿傻笑,兜里揣着金子。


    脖子里挂着金项链,4条!


    李郁一身白衣,


    站在码头,迎接他们的到来。


    “摆酒,庆功。”


    “今晚不醉不归。”


    西山岛,是李家军的地盘。


    在这里,不必担心安全。


    酒宴上,


    黄大圣用极其亢奋的语调,讲述了他这一路的见闻。


    众人听的一愣一愣的,像是天方夜谭。


    原来,钱这么好骗?


    ……


    众人对于造反事业,更加有信心了。


    老胡听的不能自拔,把鸡骨头都嚼碎了。


    范京一边喝酒,一边轻蔑的冷笑。


    刘武满脸的兴奋,到处找人敬酒。


    张老爹听的直摇头,把肘子放孙子碗里。


    “爷爷,我饱了。”


    “狗儿多吃点,长大了才能做大官。”


    张满库疑惑的看着自己老爹,问道:


    “做什么大官?”


    “李老爷做了皇帝,狗儿就能做大官。”


    “可现在还是大清的天。”


    “你懂个p,坐金銮殿的皇帝是个傻子,这天早晚要改姓。”


    “真的吗?”


    “你瞧见码头上的金山银山了吧?”


    “瞧见了,怪吓人的,听说库房都堆不下了。”


    “不是傻子,能骗来这么多钱?”


    张满库一愣,好像是这个道理。


    “爹活了几十年,早就看透了。咱们老张家的祖坟,怕是要冒黑烟喽,狗儿,以后当了大官,坟前一定要告诉爷爷。”


    “爷爷,我给你烧金箔纸,再搭两个肥猪头,一坛子老酒。”


    ……


    张满库,忍不住骂儿子:


    “不吉利,傻不傻。”


    却被老爹不满的阻拦了:


    “我活了50年,再活个十年,还不知足?”


    “咱乖孙说的多好,金箔纸,猪头,这待遇咱家谱上有人享受过吗?”


    张满库无语,对着一块肥鸡狠狠的发力。


    张老爹,端起一杯陈酿,


    先是贪婪的闻了一口,然后喝掉,把杯子推开了。


    “好酒,好酒。”


    “爹你喜欢就多喝点,那边还有十几坛。”


    “不能喝了,咱是手艺人。”


    “啊?”


    “手艺人靠的就是这稳稳的手,还有明亮的眼睛。酒喝多了,手就抖了,眼睛也花了。”


    “我听爹的。”


    李郁没喝酒,


    而是和史密斯,张筱妹,黄大圣,在书房内谈话。


    “150万两?这么多。”


    “是啊。”


    “好,好,你们干的漂亮。”


    “我可以回爱尔兰吗?”史密斯通过张筱妹问道。


    ……


    李郁点点头,


    告诉他:


    “我会按照原先的许诺,分给你一成。”


    “谢谢老爷,谢谢。”


    史密斯扑通跪地,磕了一个头。


    大清文化影响,果然是厉害啊。


    李郁笑了,没有扶他。


    黄大圣则是很紧张,他没有史密斯那么乐观,他很担心被灭口。


    开玩笑,


    只要现在翻脸,干掉两个人。


    这30万两,不就省下来了。


    史密斯太天真,但是他这个跑过江湖的,可不敢天真。


    就连张筱妹这个女人,


    脸色都有些不对劲,往李郁的一侧挪动。


    大约是害怕被刀斧手,一起剁了。


    李郁坐在椅子上,


    一副没事人的样子,谈笑风生。


    他当然猜到了两人的心理,但是不点破。


    因为,


    他想瞧瞧俩人接下里到底会做些什么。


    如果,


    这次中途有离开的机会,黄大圣早离开了。


    但是船上水手,全部是李郁的人。


    黄大圣的心里,


    对于李郁的恐惧到达了极点,开口道:


    “一成太多了,我只要5万两,其实2万两也行的。”


    沉默,


    李郁没有表态,过了好一会,才开口说道:


    “我是个讲信用的人,对于朋友。”


    “过两天,你们就可以带着钱走。”


    ……


    “谢谢,我回去给您立生祠,天天上香。”


    黄大圣在巨大的喜悦之下,也癫了。


    李郁这才示意,


    继续听他讲:


    “史密斯,你想回国,就需要雇佣一条船。”


    “这一路上,你怕不怕被人做了扔海里?分了你的金子。”


    张筱妹翻译后,史密斯的脸一下就白了。


    是啊,这个可能性太大了。


    那帮见了金子就发疯的水手,绝对做的出来。


    他绝对活不到马六甲。


    李郁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样,开始循循善诱:


    “所以,你需要先当个真正有威信的船长,有一批忠诚的水手才能正式返航。”


    “我建议你携一部分款去南洋,或者濠江(澳/门)。以有钱人的身份出现,招募水手,购买船只,货物。做点海洋贸易,锻炼队伍。”


    史密斯点头如捣蒜,非常认可这个方案。


    “我再送你一幅字,你以后可以挂在船长舱室内。这是一位帝王的终生格言,配得上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楷体的,通俗易懂。


    就是不太吉利。


    ……


    史密斯觉得特别有道理。


    立马答应了。


    腰缠1万两,坐船下南洋,够阔了。


    以有钱商人的身份,去招募那些流放恶棍,无业水手,还有酒馆表子。


    只要有金币,那些家伙就会匍匐在自己靴下。


    用唱诗班一般美妙的嗓音,叫自己“captain,boss,sweety”。


    哦,我的上帝。


    这种受人尊敬的感觉,想想都令人神往。


    史密斯挺起了腰杆,开始带入了身份。


    落在李郁心里,暗赞一声。


    红毛,你读书太少,信我是对的!


    ……


    接下来,


    黄毛,啊不是。


    卷毛,接下来就是你了。


    黄大圣的一头卷发,还是那么的飘逸。


    厨娘手艺不错嘛,改天给杨云娇烫个头,增加点新鲜感。


    李郁微微一笑:


    “卷生,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大胆点,尽管讲。”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