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176 边疆清军和腹心省份清军,其差距,甚至超过人和狗!

176 边疆清军和腹心省份清军,其差距,甚至超过人和狗!

    战马,可不是普通的马。


    血脉要纯正,马场要水草丰茂。


    它们的成长过程中就经历了多轮严格淘汰制,能够适应战场的枪炮、锣鼓声。


    若是换匹民间驮马,或者骡子,立马吓的狂奔尥蹶子。


    西山岛的牲口棚子,上午一串鞭炮,下午一串鞭炮。


    喂草料前,还要擂鼓敲锣。


    就是为了增加大牲口的“抗压能力”。


    做不出战马,起码能充当辎重马。


    代价就是,火枪兵们的饭碗里天天有驴肉、骡肉、马肉。


    以至于许多人私下议论,养牲口的这帮人会不会有什么不可描述的癖好。


    ……


    总之,筹建骑兵让本不富裕的李郁雪上加霜。


    李氏财政,如今逐步转交给了胡灵儿。


    作为绍兴师爷的女儿,嫁妆当中就有一把精致的金算盘!


    李郁从童子营选了4个义女,给她打下手。


    还专门辟出了一间屋子,用于算账,墙壁四周的柜子里,全是厚厚的账册。


    自觉重担在身的胡灵儿,奋战了10天,才算基本厘清了当前状况。


    维持现状的前提下,李氏每月的固定支出是20万两,非固定支出在3到6万两。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而每月的进账,则是在4万两到7万两之间浮动。


    顶着两个黑眼圈的胡灵儿,憔悴的告诉李郁:


    “夫君,你的财政收支是有大问题的。一旦开战,就会陷入巨大的危机。”


    “爹爹说,任何一个团体的健康运转,都是建立在财政充裕的基础上。打仗打的不是良将悍兵,而是源源不断的钱粮!”


    李郁点点头,他很欣赏老泰山的眼光。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新的增长点,让我们能长期、稳定的收税。”


    “煤炭、码头、园区这几个生意都不错,但是分润的人太多。”


    “这是没办法的事,只要一日不和清廷撕破脸,这钱咱就得按时付。用银子换时间,用时间换空间。”


    ……


    胡灵儿沉思了一会,抬头说道:


    “妾身建议,从盐税入手。”


    李郁赞许地点点头:“娘子,细说。”


    “江苏境内以长江为界,江北是两淮盐区,江南是两浙盐区。如今两淮盐运使尤拔世垮台了,江北私盐已经销声匿迹,我们何不趁机拿下苏、松、常三府的食盐?”


    “如何切入?官盐还是私盐?”


    “妾身建议是官盐,控制松江府华亭县两浦盐场,自产自销自收,从上游到下游我们全吃。”


    “如何应对两浙盐运使?”


    “让江浙两省互相弹劾,攻讦。官方关系一旦恶劣,我们就尽可以放手去干。咱江苏的盐场,江苏人说了算,关浙江人何事?”


    李郁笑了,戏谑道:


    “我记得,夫人你是浙江绍兴府人氏吧?”


    “妾身祖籍安徽徽州。”


    胡灵儿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颇有他爹的风范。


    李郁可以指着洛水发誓,这不是他教的。


    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按需说话,随时180度大转弯,十分灵活。


    “这个籍贯问题过于复杂,我们还是搁置争议吧?聊点正事,比如怎么拿下两浦盐场,还有让江浙官面的关系水火不容。”


    “夫君你不是已经在做了吗?”


    “不,我想听伱讲。”


    “浙江的流贼跑到江苏来了,是自发的还是被官兵恶意驱赶来的呢?就这一桩,妾身觉得浙江巡抚说不清。”


    哈哈哈,李郁笑的很开心。


    立即手书一份,令人交给新上任的苏州织造,好兄弟福成。


    “告诉他,别忘了织造的本份,是替皇上监视江南。”


    “遵命。”


    福成自然是没二话的,兄弟能害自己吗?大清朝可不流行插刀教。


    于是,密折一份火速送往紫禁城。


    忠诚!


    ……


    100里外,吴江县城。


    正是杀声震天,枪炮齐鸣。


    苗有林站在一杆大旗下,按剑挺立。


    这一刻,他想到了一句话“大丈夫当执三尺剑,扫平天下”。


    这种兵权在手,掌控众生的感觉太棒了。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权力的愉悦,即使是100个西施来了,都黯然失色。


    他麾下的弟兄,举着盾牌呐喊着做出攻城模样。


    官兵只要一露头,蹲守的火枪手们就会及时射杀。


    那100老兄弟,起了大作用。


    都是积年老匪,转战上千里,和各路官兵打老了仗的兵油子。


    手很稳,枪很准。


    李郁提供的这批火绳枪,除了粗笨,其他没毛病,威力和精确度都很理想。


    城内,县衙。


    知县跪在佛像前,闭着眼睛疯狂祈祷。


    许愿的价码,已经从100两香火钱,上升到了为全寺的菩萨塑金身。


    外面的枪炮声,比除夕夜的鞭炮都热闹。


    陡然稀疏,然后就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知县猛地睁开眼睛,浑身战栗,难道是~


    “大人,大人~”


    一个亲信连滚带爬的跑了过来,由于太急了,半天没说出话。


    知县怪叫一声,就吞了早已准备好的砒霜,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亲信目瞪口呆,一把抓住他,摇晃:


    “大人,援兵到了啊。你快吐出来啊?”


    呕,知县疯狂的吐。然而,他感觉还是有少许砒霜下肚了。


    这可真是要冤死了。


    关键时刻,他的夫人从后宅出来了。


    手里还拿着一根绳子,原本是准备自缢的,现在不必了。


    一声河东狮吼:


    “去茅房,舀一勺来。”


    ……


    知县被按着强灌了一勺黄汤,疯狂的呕吐。


    还好,命保住了。


    来不及换衣服的他,冲到城墙上。


    外面的情景,看的他浑身骨头都轻了2两。


    一支打着朝廷旗帜的绿营兵,排着整齐的队伍杀向流贼。


    一员骁将,赤膊上阵,高举大刀片,身后跟着几十亲兵也是有样学样,冲在了整个阵型的最前面。


    流贼被其骁勇震撼,不敢敌,疯狂逃窜。


    双方的距离越拉越远,从半里逐渐变成了3里。


    最终,官兵放弃了追赶,鸣金收兵,流贼则是消失在了天边。


    知县看的有些遗憾,可还是喜滋滋的下令:


    “打开城门,犒赏援军。”


    全城的士绅都集中了起来,在城门口列队欢迎。


    胡之晃斜披官袍,骑着战马,扛着大刀,英雄气十足。


    身后的兵,队列整齐,肩上扛着火枪。


    再后面,居然有一支骑兵,数量还不少!


    士绅们这才沸腾了,南方少见骑兵,有就是精锐。


    于是,胡之晃得到了异常热情的款待。


    在全城最高档的酒楼,包场。


    喝的不知今夕是何夕,总之十分畅快。


    醒来时,还拥着一对姐妹,模样可人。


    胡游击来者不拒,和吴江士绅们打成一片,很快就混熟了。


    许多士绅还联名给知府写信,请求将这位威武雄壮,能杀敌能喝酒的游击将军留下。


    ……


    苗有林部,和胡之晃部演了一出戏。


    脱离接触后,苗有林部就继续往东前进,一路上恰到好处的干掉了几处汛兵。


    杀死了数位士绅,并抄了家产。


    江南提督战死,提标全军覆没,清廷在江南的军事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苏松镇总兵刘世豪,死守崇明不再出击。


    理由也很充分,他麾下水师折损了许多,光有船,却没炮。


    火炮全部损失在了黄浦江畔!


    所以,他无力再清剿。


    两江总督、江宁将军也意识到了江南的军事空虚问题,只能下令苏州满城耽误起这个责任。


    然而,苏州满城的战斗力大约是大清几十个满城里排名靠后的。


    最能打的20个索伦成年男丁,死在了黄浦江畔。


    剩下的妇孺、少年撑不起重担。


    而理论上的500多成年旗丁,其中一半是京旗!


    他们不擅长作战,只能凑个人头。


    其余各地过来的驻防八旗,相对好一些,尤其是荆州、青州来的。


    他们至少是合格的骑兵,还保留了部分祖先的骄傲。


    在苏州城,定时巡逻。


    用武力震慑可能的潜在敌视分子。


    ……


    城守营离开后,苏州城外也开始不太平了。


    山塘街在城外,不受关闭城门的限制,相对自由,所以一直营业到深夜。


    酒楼、青楼、戏园子非常的热闹,凌晨后,散场的客人才陆续离开。


    可最近,客人们人心惶惶。


    一支自称“棍棒社”的团体,时常尾随这些豪客。


    在僻静无人处打闷棍,洗劫财物。


    偶尔还有被打成重伤,扔进河里的事件发生。


    商户们联合起来,凑份子请来了衙役巡逻,竟也被嚣张的“棍棒社”成员收拾了。


    几次交锋,衙役们死3人,伤5人,狼狈的放弃了这个赚外快的差事!


    繁华的山塘街,变的冷清下来。


    这还不止,大白天的一家钱庄居然被抢了。


    一队蒙面汉子,手持棍棒、尖刀抢走了上千两碎银,钱庄的护院根本不是对手。


    许多人目睹了这一切,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世道不安稳了”。


    他们向府衙递交了状子,却没有成效。


    府衙只能承诺,等城守营归来,就派一支汛兵暂时驻扎。


    饷银由商户们自筹。


    如果还不满意,可以请旗兵来镇场子!


    这种引狼入室的想法,商贾们是不可能接受的,请旗兵入驻,还不如让棍棒社抢呢。


    一筹莫展的商贾们,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往南10几里就是胥江园区。


    何不邀请李大官人的东山团练,来护航。


    据说,东山团练很能打,比一般绿营兵还强悍。


    ……


    于是,商贾们凑了一笔银子,找上了胥江码头的赵二虎。


    一番周折后,终于得到了答复。


    提供驻地,三餐,还有饷银(每人2两)。


    合约半年起步,到期了双向考虑是否续约。


    山塘街的商贾们觉得这个条件不算苛刻,痛快答应了。


    于是,东山团练30人即日就入驻了。


    短短5天,就和各路蟊贼交战多次,斩获了10几颗头颅,挂在街道入口。


    山塘街的生意,肉眼可见的兴旺起来。


    客人们看到固定时间巡逻的东山团练,就不再担心安全了。


    很快,就有其他区域的商贾效仿。


    主动上门付费,请求东山团练驻扎,李郁一一应允下来。


    团练嘛,就该保境安民,维护乡土安靖!


    商人,最害怕失去秩序。


    而自己,是唯一可以提供秩序的那个人。


    如今苏州府城周边,蟊贼多达21股。


    其中的7股,和李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余的则是自发形成的。


    苏十八很尴尬,因为棍棒社是他的盟友。


    惴惴不安的他,差点收拾行囊就想跑路。


    却被范京给拦住了,和他促膝长谈。


    “误伤,这绝对是误伤。”


    “范大人,我是奉主公的命令联络一些江湖同仁,在城外打打杀杀。你说,这这~”


    “成大事不拘小节,一些蟊贼而已,死不足惜,你还真把他们当兄弟了?”


    范京热情的很,主动透露了关于主公宠爱苏卿怜的那些事。


    “主公当真这么喜爱义妹?”


    “咳咳,主公当众盛赞,雪有其白而无其腻,粉有其腻而无其光!兄凭妹贵,以后咱说不定还要仰仗老哥你提携呢。”


    说罢,范京感觉自己有些脸红。


    偷眼看苏十八,也有些尴尬,这什么牛头仁情节嘛。


    ……


    “主公还私下给你准备了一些刀剑,鸟枪,有了武器,你自然能做大哥。还有,那些旗人废物的很,找个机会绑几张肉票,明白了吗?”


    “范大人放心。”


    看着范京大摇大摆离开的背影,苏十八的表情变的有些扭曲。


    恨恨的骂了一句:“臭表子。”


    他决定尽快整合一批江湖势力,做大做强。


    借李郁的势,发展起自己的班底独立出去,省的再被当面nt~r。


    江南人心太变态了!


    东山,一座貌似“寺庙”的建筑群拔地而起,里面多了300个年轻的光头后生。


    没有挂牌,但李家军都知道这是主公亲定的“步兵士官学校”,学员是从各火枪营挑选出来的精锐。


    他们抵达后的第一课,是剃发、换装。


    一身灰色短打,配上那锃亮的光头,乍一看真像是和尚。


    至于说,没有香疤,对外可以解释为刚出家,还不具备受戒的资格。


    第二节课,李郁亲自授课,先给所有学员授指挥剑。


    “从今日起,你们都要转变身份,带入指挥官的角色。”


    “我对你们的要求是,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练出性价比最高的火枪步兵。”


    说着,他拿起炭笔在板上刷刷写下三个字:性价比。


    并解释了一下,何谓性价比。


    “不要最精锐的,不要最贵的,要各方面最平衡,时间和金钱成本最小的。”


    300学员都挺傻了,


    不过出于对主公的敬畏,他们还是认真的听进去了每一个字。


    “如何将一批毫无战场经验的青壮,训练成为堪战的火枪兵?”


    “只需要做到3点,第一点,足饷及时发。第二点,军纪和体罚。第三点,战场脱敏。”


    刷,李郁突然拔剑,用激昂的语调大声说道:


    “诸君,随我一起扬名天下吧!”


    顿时,长剑如林。


    “万岁,万岁!”


    ……


    江北起事,黄浦江杀敌,最终十不存一的战例,提炼出了一些战场结论。


    一,火炮很重要,数量口径占据优势,可以一棰定声!


    二,火枪兵可速成,在工事战壕中打防御战,但不可用于野战!


    三,依托水运搞破袭战,牵制外围清军兵力,减轻主力压力是可行的!


    四,速成火枪兵,可对抗2倍以上绿营兵(前提是保持距离、火炮不落下风)!


    最后,还有一条,


    边疆清军和腹心省份清军,可能不是一种生物。


    其差距,甚至超过人和狗!


    多名参加了战事的灶丁都提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索伦骑兵和巡抚亲兵的恐怖。


    在双方混战时,这些人箭矢如雨下,而且精准打击。


    短时间内,就用尽了一个箭壶。


    中箭者,伤口恐怖,多是当场死亡。


    随后从打开的缺口处,冲进己方阵地,将己方分割成了两段。


    若不是援军及时出现,半个时辰内就会全军覆没!


    兀思买也是见证者,他差点丧命在一支梅花箭下。


    目前还在养伤,心中郁郁寡欢。


    因为他自诩弓马娴熟,骑射双馨,是草原的勇士!


    结果,被索伦兵一箭就射翻马下。


    这还是穿了棉甲的结果,若是没甲,估计这会已经去见长生天了!


    西山岛,


    熟悉的人见到他裹着纱布的样子,都要打趣的问一句:“看来蒙八旗还是不如满八旗!”


    此评价,他觉得是奇耻大辱。


    对着太湖发誓,一定要用满八旗的鲜血洗刷自己的耻辱。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