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187 下官还有更大的黑幕要交代,你听我讲啊

187 下官还有更大的黑幕要交代,你听我讲啊

    春寿惊醒,抽出手指,上面有隐隐的血迹。


    怀里小橘呜呜的低吼着,似乎很紧张。


    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3个瘦的像骷髅一样的汉子,走了进来,脚步虚浮。


    月光下,竟是看的清清楚楚。


    “这有人。”


    领头的汉子,露出了一种释然的眼神。


    盯着春寿打量了一番,嗓子沙哑:


    “小孩好,嫩。”


    “这还有个猫,也能剐下3两肉。”


    ……


    三个汉子慢慢的围了上来,手持棍棒。


    他们也很饿,所以动作快不起来。


    春寿嗖的抽出短刀:“你们不要过来。”


    月光下,刀锋摄人心魄。


    领头的汉子停住了脚步,犹豫了一下,沙哑道:


    “小孩,你把猫给我们。我们让你走,怎么样?”


    “不行。”


    拒绝的如此坚决,三人相互对了一下眼睛,决定来硬的。


    如此虚弱的身体状态,和持刀少年硬拼,会有伤亡。


    但他们已经饿了两天了,再不进食也要死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


    春寿开始哆嗦,发抖了,他已经知道这帮人想干什么了。


    小橘发出一声凄厉的叫声,蹿了出去。


    猫大约是这个星球,陆上最灵活的动物,没有之一。


    它以闪电般的速度,蹿到了领头汉子的脑袋上,来了一爪。


    “畜生。”


    汉子挥舞了一下棍棒,然而徒劳无获。


    甭说是饿的发慌,都打出慢动作了。


    就是吃饱了肚子,想打到猫都不容易。


    小橘宛如闪电,在破屋子里来回蹿,给其中两人都造成了伤口。


    ……


    而春寿,也终于鼓起勇气,和正面压迫而来的一个黑脸汉子顶上。


    短刀,毫无迟滞的捅入了黑脸汉子的月复部。


    拔出,后退,手哆嗦的厉害,但是却紧紧握着短刀。


    黑脸汉子原地站住,摸了一下,有血,但不多。


    摇晃了一下,栽倒在地。


    人在危险情况下,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


    春寿就是如此,握着短刀冲向了两个汉子,表情狰狞。


    又是一刀,直接斩断了领头汉子的三根手指。


    俩人终于崩溃了,向外逃!


    刚出屋子,嗖嗖飞来了几根箭矢,俩人中箭倒地。


    月色下,一队骑兵肃立不动。


    衣服前面,有个大大的“圣”字。


    春寿也不敢乱动,手臂下垂,握着刀不松。


    领头的一员骑兵下马,到破屋子里扫视了一圈,出来问道:


    “小孩,这人是伱杀的?”


    “是。”


    “本地人?”


    “是。”


    “家里还有人吗?”


    “都死光了。”


    骑兵笑了,大步走了过来,拍拍他的脸:


    “好胆,做我干儿子,加入白莲教吧,米饭管够。你叫什么?”


    “春寿,不过我得带上这只猫。”


    “行,马厩老鼠太多,正好帮着抓一抓。拿着,慢点吃。”


    春寿把饭团子扒开,自己吃一半,给小橘吃了一半。


    然后,努力的跟在骑兵后面。


    白莲大军中又多了一名少年兵。


    而他的这个贵人,是洪教主新建的精锐,护教亲军的一员十夫长。


    ……


    郧阳城外,日日杀声震天。


    几十个长矛阵一起前进的场景,颇为震撼。


    伴随“入白莲,吃白米,奉弥勒,坐天下”的怒吼,让人热血沸腾。


    “恭喜教主,有如此强军,打进紫禁城指日可待。”


    “嗯,紫禁城我不敢说,但打下襄阳、武昌还是问题不大。”洪教主矜持的说道,志得意满。


    军阵初具规模,若是清军还不来攻打,他就要提兵东征了。


    打下襄阳府,就是东征的第一步。


    襄阳的军事地位,简直不必赘叙。


    他的战略目标中,郧阳府是第一步,作为大本营。


    襄阳府是第二步,武昌府是第三步,荆州是第四步。


    完成了这四步,称个湖北王也是名副其实了。


    之后,是北上中原逐鹿,还是东征打下富庶的江南,又或者是进攻西南,他还没想好。


    总之,和清军的决战只是时间问题了。


    800里加急一来一回,然后清军调动,最快也是一个月。


    本省的清兵嘛,他并不惧怕。


    也就荆州旗营算精锐,其余绿营兵早就烂透了。


    他都不必出动自己的两支王牌“火枪圣军”、“护教亲军”,光凭新建的长矛阵,都能打败绿营兵。


    ……


    “尔等要多派秘谍耳目,潜入附近州县,打探消息。待大军一到,就里应外合。”


    “遵命。”


    各堂主,发自内心的佩服教主大人,除了装神弄鬼,搜罗女人之外,教主竟然还是大清兵圣。


    就连降官司马尚都说:


    “教主练兵,看似简单,实际有大学问。”


    将一群泥月退子练成长矛军阵,真的很不容易。


    当然了,没人敢提出疑问,为何军阵只有持矛向前的动作,其他啥都没有。


    这触及到了洪大昌的知识盲区。


    作为一个野生的民间军事家,他真的很不容易了。


    没有前辈可以摸着过河,没有战场经验,全凭几本翻烂了的古籍兵书还有三国演义。


    结合自己的天赋,在白纸上虚空推演。


    密密麻麻的小人,纸上对垒,画了一张又一张。


    这才得出了“贴脸开枪法”,和“长矛猪突法”。


    还要过问粮饷问题!


    即便如此辛苦,他还是坚持爱好,身体力行的教育大清官绅阶层的妇女。


    堪称是两手抓,两手硬!


    ……


    在郧阳府整训兵力的时候,他也没忘了四处出击。


    士绅,商贾,县城,全部是攻击的目标。


    所用兵力多是新入教徒,没有一口饭是白吃的。


    白莲教徒做事很干脆,杀掉,抄家。


    所到之处,穿绸缎的甭想活着。


    襄阳府谷城,毗邻郧阳府。


    处于白莲军的攻击路线之上,知县拒绝了劝降,还杀死了使者。


    于是,白莲全力攻城。


    足足1天1夜,没停止过进攻。


    新入教徒死伤惨重,城墙上的鲜血都往下流。


    云梯甚至因为染血过多,滑的无法攀爬。


    最终,直到城中守军疲惫,弓都拉不开了,城破。


    入城后,为了释放愤怒。


    屠城,除极少数工匠,还有乞丐,流民,囚徒,其余一概杀光。


    缴获粮饷、物资,全部送回郧阳府大本营。


    消息传到洪教主耳中,他意识到了白莲教的大问题,缺乏攻城的能力。


    或者说,缺乏重火力!


    “火炮,火炮。传令下去,重金搜罗铸炮人才,朕啊不是,本教主不吝赏赐。”


    “遵命。”


    帐下信徒领命而去,骑马高呼,将旨意传达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洪大昌自觉尴尬,掩饰道:


    “哎,最近不知为何,本教主总是口误。”


    “妾身猜是教主日夜操劳,太过疲惫所致。”


    “这才区区郧阳府,事务就如此繁多,将来打进了紫禁城,朕都不敢想。”


    身穿苏绣袍的女子莞尔一笑:


    “自然有大臣们,王爷们帮着您分担。”


    “淑妃,你居然有此见识,不简单。”


    ……


    刘千没有返回江南,而是在武昌城外租下了一处屋子。


    吸取了上次荆州城的教训,他不敢常驻城中。


    形势一旦紧急,湖北巡抚定然会下令封锁城门。


    可不能做了殉葬品!


    城外就灵活多了,屋子后面是大山,旁边是大河。


    随时溜之大吉,撤回江南。


    情报来源,主要是两个渠道。


    郧阳、襄阳府逃难的士绅,商人,百姓所叙。


    花银子从武昌衙门里买邸报,甚至理由都不用找,人家就帮你找好了。


    “这位爷您一看就不是泥月退子,家财万贯,定然关注战事进展,万一白莲逆匪杀来了,好及时卷着金银细软逃命对吧?”


    “啊,对对对。”


    明码标价,一书多卖。


    武昌城的士绅,商贾多如牛毛,谁不关心前方战事呢。


    白莲可不是好惹的,书里讲的很清楚。


    他们最爱杀有钱人,根本不考虑拉拢。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得远远的,绝不待在城中傻乎乎的。


    一些危机意识较强的士绅,已经开始撤出武昌城了。


    先去长沙住一段日子,看形势发展再决定,转进或回家。


    ……


    刘千又放飞了一只信鸽,看着扑棱棱的小东西消失在天边。


    他感慨:


    “回去后,我一定要建议主公,建个信鸽基地。”


    “这玩意,效率太高了。”


    他带了6只信鸽,已经快用完了。


    不过,只能是单向传信。


    若是想双向传信,就必须在武昌当地也养育信鸽。


    暂时是指望不上的。


    不过,刘千也琢磨出了一个思路。


    可以在扬州府,湖州府,江宁府设置信鸽基地。


    找一片僻静处盖屋,放上几个人手,就可以实现。


    对于情报组织而言,高效的传达情报太重要了。


    说能抵得上3000火枪精锐,都不为过。


    ……


    苏州织造署,福成蹦跳如雷。


    摔了一屋子的瓷器,骂了半天。


    整个人披头散发,状如疯狗,下人们噤若寒蝉。


    “钱峰这个毒蛇,他居然把我爹揪出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江北传来的最新消息,钱峰这个钦差再接再厉,又烧了一把大火。


    两淮盐务的账册,被他找出了12处纰漏。


    抓人,审讯,然后再抓人,牵出来一串。


    福成的老爹,也因此获罪。


    他曾在两淮盐务当过一年的六品官,手底下管着4个盐场,自然是不会干净。


    钱峰的折子里,弹劾他老爹犯下了收脏银2万3千两,还和私盐贩子有勾结。


    福成不敢想,皇上会怎么处置他老爹。


    而钱峰,最近每天的睡眠甚至达不到3个时辰。


    他已经收到了湖北的紧急军报,知道白莲起事了,而且规模很大。


    这让他心急如焚,为社稷,为皇上担忧。


    打仗,是需要数不清的钱粮的。


    他,自诩都察院脊梁,朝廷忠臣,自然要为君父分忧。


    对两淮盐务,开始大刀乱剁。


    甭管什么人,背后牵连着哪位王公大臣,一概抓之。


    抓到了直接审讯,拿到口供,就让胡知府见证签字。


    然后就抄家,所得银子解送京城。


    折子前脚到,银子和人犯后脚到!


    让说情的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猪,就已经烤熟了,摆上桌子了。


    你就是再心疼,也只能含着泪来一口,赞一句香!


    ……


    “胡知府,来吧。”


    “啊,啊?”老胡恍恍惚惚,站在牢房外透气。


    “此犯官已经交代了,你来做个见证。”


    钱峰威严的眼神,令老胡不敢抱怨。


    走进牢房,见到了一个刚被用过刑的犯官,躺在血泊中。


    牢子抓着他的手,在血泊里蘸了蘸,然后按在状纸上。


    胡知府机械的捡起状纸,读了一遍:


    “是这样吗?”


    犯官挣扎说道:“是。”


    他不敢不承认,因为钱峰简直不是人。


    直接给朝廷命官上大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刑不上大夫的古训,他是提都不提。


    老胡提起笔,宛如千钧重,在状纸上写下:


    “以上内容和犯官所说完全相符,本人已认真看过确认过。”


    签名,用印。


    这样的流程,他已经做了十几遍来了。


    可想而知,他在京城的名声会臭到什么程度。


    完了,前途,别了,紫禁城!


    钱峰瞥了一眼这个昔日的都察院同行,眼睛里如同看一条狗。


    他太清楚,都察院同僚多是什么成色了。


    一部分,是抓小放大,刷存在感。


    一部分,是沦为党争的工具,专门咬人。


    老胡这种,是打算走第三种路线,紧跟时事,不咬人,也不盯着鸡毛蒜皮,专门迎合上意。


    ……


    “下一个。”


    牢子们不敢怠慢,立即提着一瘦子进来了。


    这位很嚣张,进了牢房也是昂着头。


    “老实交代?还是本钦差帮你回忆?”


    “呸,钱峰你个狗奴才,我虽然是小小的五品盐官,可我族兄弟是两广总督李侍尧,我姐姐是嘉亲王府里的侍妾,你敢打我?你敢打我?”


    吼声如雷,牢房内外都听得清清楚楚。


    许多犯官的眼睛里,出现了一种叫做希望的光芒。


    钱峰冷笑一声,提起笔,蘸了蘸红色朱砂,


    在簿子上一勾,吐出三个字:


    “斩立决。”


    “你不能杀我,你怎么和总督大人和嘉亲王交代啊?救命啊,饶命啊,我错了,我是你孙子还不成吗?”


    “百姓生活困苦,朝廷缺粮缺饷,你们却一个个脑满肠肥,熟视无睹。大清若是亡了,你们会是什么下场?拖出去,杀。”


    咔嚓,血喷三尺。


    一颗头颅咕噜噜滚到了众犯官面前。


    顿时,一群人炸了窝。


    “钱大人,下官交代,下官如实交代。”


    “钱大人,下官还有更大的黑幕要交代,你听我讲。”


    ~


    钱峰的狠辣,让扬州城人人自危。


    这么说似乎也不对,是扬州城官吏商绅人人自危,百姓还是很开心的。


    都说来了一位青天大老爷。


    各种陋规,恶人,都消失了。


    衙内、差役、大官人、泼皮之类的全部销声匿迹,不敢出门半步。


    生怕被钱峰撞见,来一句斩立决。


    众人私下都说,钱峰是海瑞转世,来报复社会了。


    海瑞,字刚峰。


    钱峰,也有个峰,很可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除了不敢骂皇帝,其他的都做了一遍。


    ……


    扬州百姓甚至开始期盼,这位钦差大人最好永远留在扬州,做知府。


    那样,好日子就有盼头了。


    很显然,钱峰这种肆无忌惮的做法,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京城里,各种攻击弹劾他的折子如同过江之鲫。


    甚至钦天监都出来了,从天象之说攻击他不祥。


    数日前,乾隆已经准备把他暂时雪藏了,扔到西南偏僻县去做个知县,安抚京中的愤怒。


    结果,白莲教一反,圣心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无他,要银子呀。


    户部穷成了狗不理,内库舍不得动。


    那这湖北平教匪的军费,总要有个出处。


    周边4省协饷,是肯定的。


    但远远不够,钱峰疯狂抓人,抄家,就等于是助攻了。


    这个道理,乾隆懂,军机处大臣也懂。


    但是,王公大臣们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钱峰的老宅所在的街道,一把火烧成了白地。


    顺天府也不敢过问,只胡乱判作是意外失火,火借风势,把御史的破屋子给烧了。


    消息传到宫里,乾隆没有表态。


    骂名不能让朕担着,还是再苦一苦钱峰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