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217 大战之前,先肃内部

217 大战之前,先肃内部

    见董氏女竟有如此颜色,胡之晃呆了,一双眼睛直勾勾,肆无忌惮的上下逡巡。


    江浦知县夹起一块海参,笑了。


    噫,此事成了!


    果然,回过神来的胡之晃举起酒杯:


    “泰山在上,小婿敬你。”


    连干三杯,绝不养鱼,态度诚恳。


    众人连忙恭维,吹捧,一时间后衙热闹如菜市场,斯文扫地。


    ……


    酩酊大醉的胡之晃,被董氏家丁扶着上了马车,送回府里醒酒。


    董大官人出了县衙,背着手趾高气扬。


    从今往后,他说话声音要大3度了。


    经营生药铺子虽然暴利,可比起他私底下做的私矿生意,又算不得什么了。


    江浦县,和安徽滁县接壤。


    董家在滁县偷偷开了个私铜矿,江浦知县也有2分干股。


    大清朝缺铜,非常缺。仅仅开采了半年,那银子就如同山呼海啸般流入腰包。


    不过,也引来了竞争者。


    滁县的地头蛇就盯上了这块肥肉,准备分一杯羹。


    双方已经爆发了2次械斗,刀枪棍棒都用上了,各有死伤。


    铜矿的产量急剧降低。


    矿工们无心开采,每天都是刀剑不离手,吃饭都得派人放哨。


    所以,才会盯上了胡之晃这么一带兵的粗汉。


    想借力!


    ……


    董大官人去铺子里转了一圈,才慢悠悠的回府。


    刚一回府,就看见管家在门口失魂落魄。


    见主子回来,连忙上前两步:


    “老爷,借一步说话。”


    “搞什么?慌慌张张的,土匪打上门啦?”


    管家一脸尴尬,脸色古怪,压低声音说道:


    “新姑爷有些性急,把二小姐拖进去了。”


    董大官人一脸震惊:


    “啊?”


    “老爷,要不要小的召集家丁,把人打出去?”


    “打你个鬼啊,那是新姑爷。姑爷他是军旅出身,性子豪爽,不熟悉大宅门的规矩,以后慢慢就好了。”


    管家被骂的狗头喷血,讪讪的笑着去照应了。


    他同样的痛骂了一顿丫鬟、老妈子们,告诉她们要尊重新姑爷!不许乱嚼,否则打出去。


    董府,是开明人家。


    第二天清晨,胡之晃起身,溜达打量着这座豪华的院子。


    幸好,跟着李兄弟见多识广,要是2年前的外委把总老胡,真没这么淡定。


    ……


    虽然暂时和大本营失去了联系,可没关系。


    李兄弟让自己做好棋子,一切自有安排。那自己就不必操心了。


    既来之,则安之。


    圣人说的话,肯定没有错。


    吃董家的,喝董家的,玩董家的。


    卧底人生,每一天都是这么的刺激!


    虽然说自己在苏州府已有3房妻妾,却在外谎称单身,似乎有骗子之嫌疑。


    可这是为了大业!


    事关一个帝国能否建立,小节有亏不足挂齿。


    若是大业需要,甭说一个区区商贾之女。


    就算是乾隆爷的十格格,那也得咬牙接手,打入敌巢。


    旁人不理解自己没关系,主公理解就行了。


    完成了全部心理建设的胡之晃,心情悠闲的散步,不时有丫鬟路过。


    纷纷弯腰行礼,捂着嘴偷笑。


    这位新姑爷之急躁,府中人人皆知。


    都说上过战场的男人就是不一样,虽然说粗鲁了些,可勇猛过人。


    过日子也是极好的。


    ……


    “姑爷好。”


    “好,好,你~是?”


    “小的是本府管家,姑爷平日若是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董府不差银子。”


    “那就给我做一套最好的软甲吧。”


    “啊?”


    “本官是带兵的,战场之上,箭矢无眼。兵部配发的盔甲实在是不堪,伱去搞一套吧,低于300两的咱不穿。”


    “小的明白了,就来一套精钢的锁子甲。姑爷放一百个心,此甲费工费力,300两连人工都不够。”


    胡之晃突然问道:


    “咱的新泰山呢?不能被人说咱不懂礼数。”


    “小的带你去。”


    拐了2个弯,胡之晃推门进去了。


    却见新泰山在那抹眼泪,这是什么情况?


    “哎呀,泰山大人,这是何故?”


    “贤婿莫要问了,徒增伤悲。这事太棘手,莫要把你牵扯进来。”


    旁边的管家愤愤不平道:


    “是隔壁安徽滁县那帮人,欺人太甚。老爷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开了个矿,没偷没抢的,被他们砸了三回。”


    胡之晃把茶碗一砸,虎目圆瞪:


    “欺我董府没人吗?”


    “泰山,快快前面引路,咱带兵去。”


    ……


    董大官人又是惊喜,又是擦泪。


    悲伤中带着三分窃喜,简单讲述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其中的原委。


    “咱家这铜矿,一年能挣多少银子?”


    “咳咳,若是没人捣乱的话,刨去官面人情开支大约还能剩个十几万两吧。”


    胡之晃吓一跳:


    “这,这么多?”


    “是,是啊。”


    见新泰山眼神闪烁,遮遮掩掩,老胡顿时猜到了几分,怕是不止十几万两。


    心里暗骂,女婿就是不如儿。


    咱以后正经的一家人了,还防着我。


    铜矿,主公肯定喜欢。先占下来经营好,日后李家军北上,又是一桩泼天的功劳。


    “泰山,这铜矿可是好东西呐。”


    “是啊,是啊。”


    “小婿有一疑问,滁县官府知道否?”


    董大官人正色,说出了实情:


    “两边衙门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过不好插手。一旦插手,铜矿的事就瞒不住了,就得和上面的许多人分润。”


    “不如维持现状,小孩打架,大人都不下场。谁家的孩子打赢了,那是谁家的本事。”


    胡之晃面色凝重,询问道:


    “铜矿是在滁县地界。他们完全可以出面,变成官营。”


    “贤婿这就外行了。首先,户部未必批准。然后,若是批准了,那滁县知县算个球?只能干瞪眼,吃不到。现在这样多好,都是底下人私自开采,衙门里啥也不知道,没一丝责任,光拿银子。”


    ……


    胡之晃坐回椅子里,端起茶碗喝着,不急不躁。


    倒是董大官人沉不住气了,陪着小心询问道:


    “贤婿,你看咱家这矿?”


    “泰山放心,既然这事是神仙旁观,凡人打架。那小婿就简单了,约个时间,摆个场子,咱带兵去教训一下滁县的地头蛇。”


    “不能打官兵旗号,不能用炮。”


    “放心吧,刀盾矛就够了。”


    胡之晃忍不住笑了,上过战场的兵,用在这种械斗就是碾压局。


    怕不是把滁县的地头蛇,打出心理阴影来。


    董大官人眉飞色舞,胡子一翘:


    “来人,摆宴。”


    “今天中午,老夫要和贤婿好好喝一杯。”


    胡之晃的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滋润。


    他终于明白了,主公为啥爱看《红楼梦》、《精瓶梅》了。


    原来书里不是瞎编的,现实生活还要精彩。


    ……


    过了数日,江南来人。


    告诉他“既来之则安之”,不要多想。


    等主公需要动他的时候,自然会派人联络他。


    鉴于胡之晃这枚棋子的重要性,李郁令情报署在江浦县设了一点。


    店就设在董家半里外,专营胡辣汤和烧饼。


    胡之晃作为一个奋斗在异乡、事业有成的河南人,喜欢去吃两口家乡的美食,并成为固定主顾,合情合理。


    店铺的生意不愠不火,却是口味的原因。


    若是口味太好,生意门庭若市。


    就会影响了必要的情报工作,属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偶尔有几个泼皮上门吃白食,想欺负一下掌柜的是外地人。


    好死不死的遇上了身穿武官袍来吃胡辣汤的胡之晃。


    被一顿老拳,满地打滚。


    衙役闻讯赶来,干脆做个顺手人情,套上王法又拖走关了几天。


    从此,店铺倒是清净了许多。


    ……


    胡之晃在江北小镇,过的有滋有味。


    江南,却是阴云密布。


    情报署长,刘千回来了!


    和李郁私下密谈许久,又得了一笔数目不详的经费,然后就再次消失了。


    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他也没有义务和任何人交代。


    作为情报组织负责人,他只对主公一人负责。


    当初的贼气,已经荡然无存。变成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气质,复杂又危险。


    ……


    李家军指挥部(原江苏巡抚衙门),


    “贤婿,常州府的第一军团为何不立即进攻丹阳?”


    “是我不许的。”李郁解释道,“我希望一旦开战,就如泰山压顶。拿下丹阳后,兵锋一刻不停的击破清军沿途所有屏障,一直打到江宁城下。第一军团不能伤亡太重,那就需要更多的火炮,我已经下令调集4个大队的武装民兵,还有水师主力战舰去支援他们。”


    胡雪余点点头,望着窗外滴答滴答的雨:


    “今年的梅雨季,规模和雨量都不如往年。”


    “对,我算过了,入梅已经14天。根据老农总结,入梅时间越晚,持续的天数就会越短。”


    江南梅雨,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战争的因素。


    俩人沉默,默默的盘算着梅雨季最好在3天到6天内结束。


    如此,对于己方是最有利的。


    若是梅雨季拖了长尾,持续个1月就麻烦了。


    “我麾下军队是一支几乎纯火器化军队,遇上阴雨大雨,万万不能出战。”


    “贤婿,纯火器既是优势,却也是劣势。”


    李郁叹了一口气,需要补齐的短板还有很多条,何止这一条。


    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询问道:


    “黄四在何处?”


    卫队长李小五立即答道:“带兵驻守在吴江县城。”


    “派人召他来见我。”


    “遵命。”


    衙役出身的黄四,后被李郁运作到了平望营。


    此人另辟蹊径,麾下兵丁一直是纯冷兵器列阵作战。


    胡之晃曾经戏谑过,说黄四的军阵好似乌龟壳,气质十分稳健。


    ……


    李家军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


    先打江宁,后打杭州。


    浙江绿营兵战斗力稀松,唯独杭州驻防八旗还精锐,拥有数量庞大的火器。


    但他们只要敢离城,李家军就敢从海上袭击杭州周边。


    这个方案,已经通过驻守在嘉兴府桐乡县城的苗有林部,传了出去。


    想必会传到浙江巡抚和杭州将军耳中。


    形成一种战略讹诈!


    在李家军吃大败仗之前,杭州方面的清军都会心怀忌惮。


    而且,在李郁的授意下,苗有林部还悄悄的和浙江官府谈起了和平。


    商贸互通,不主动交战。


    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还可以让出一些小小区域,给官兵刷业绩。


    甭管有用没用,先把水给搅浑了。


    这也怪符合李郁一贯为人的。


    ……


    时间,是关键。


    林淮生筹划西线进攻,范京忙着搞江南立体防御圈(内圈)。


    李郁也没闲着,在战争的空隙他要完成一件大事。


    各村推选出来的壮丁,已经整训一段时间了。


    训练营就设在东山。


    正好给第二届步兵士官学校的学生,提供了一次练手机会。


    考虑到这一次的兵员数量庞大,足有万余人。


    特拨来了500武装民兵,还有20门火炮,放在显眼处震慑人心。


    东山三面环水,属于典型的半,岛。


    在唯一的出入道路,兀思买的轻骑兵临时移驻,训练马术,劈砍,冲锋,顺带应变。


    7天下来,进展顺利。


    整个东山,似乎都变成了巨大的兵营。


    李郁站在高处,看着队列训练和轮番的火绳枪射击,算是勉强有个样子了。


    “是时候,解散他们了。”


    “什,什么?”


    听者怀疑自己的耳朵,难道花了这么大的精力和海量的人力物力,培训的出这些农夫,居然不准备编入民兵?


    ……


    “我要讲话,召集所有人。”


    “遵命。”


    上万人,整齐列队。


    李郁抬眼望去,只见黑压压一片,无边无际。


    他皱起了眉头,轻声嘱咐道:


    “让他们原地坐下。”


    各部军官,立即大声喝令。


    在多日残酷的军纪训练下,这些人本能的听从了命令。


    李郁这才在亲卫的簇拥下,站到了一个两丈高的的小土山上,位于人群当中,演讲正合适。


    据说一个美术生,落榜后就会激发出演讲的潜能!


    “诸位,是自愿参加我李家军的吗?”


    在场人大多沉默,眼神不满。


    “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当兵,第二是转成村公所的联络官。”


    嗡,议论声四起。


    上万人一起窃窃私语,好似蜜蜂炸窝。


    村公所是个什么鬼?没人知道。就连在场的军官们也很茫然,互相交换着眼神。


    直到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自己,李郁才举起了右手,示意安静。


    “当今天下大乱,就好像是东汉末年,皇帝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各地的督抚们割据一方,互相攻打。若不是我李家军顶在前方浴血厮杀,江南早就完了。江南完了,你们也一样完了。”


    “可军队打仗是需要粮饷的,怎么办?”


    “得让江南的士绅、商贾们交税交粮!”


    “村公所设到各村,负责清点本村人的田亩数,督促交税。”


    “而你们,就是我李郁亲封的村公所联络人。”


    “再说的直白点,老乡们,你们当官了。”


    全场安静,所有人都被李郁的演讲抓住了心。


    最后一句话,如雷贯耳。


    所有人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好像天上真的掉馅饼了?


    ……


    李郁突然抖掉披风,


    大声问道:“想不想当官儿?如果有谁不想,立马离开,滚回去种田。”


    全城肃穆,过了半晌。


    才爆发出吼声:“想!”


    呼,这就对了嘛。


    李郁松了一口气,演讲的效果不错。


    趁热打铁,把最核心的东西抛出去:


    “各村的人口,田亩数量,你们作为本村人想必都很清楚吧?以后,江南要按田亩数纳税,士绅老爷也一样。”


    “3天之内,造册送上来,有信心吗?”


    李郁果断的指着一个面露难色的汉子,问道:


    “你,站起来,告诉我,有什么困难?”


    “小的不识字。”


    “没关系,官字两张口,你动嘴就行了,可以指挥村里识字的先生给你写啊。”


    说罢,又有人鼓气勇气问道:


    “士绅老爷,不服我们怎么办?”


    这一句,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


    李郁笑了,环视四周。


    朝着身后的李小五低声说道:“打个旗语,让炮台开炮吧。”


    “遵命。”


    ……


    李小五掏出小旗,开始上下翻飞的打起旗语。


    2里外的山头,原太湖协驻地的制高点,炮台立即打出了回应的旗号。


    李郁拔出佩剑,指着远处的一处树林:


    “诸位看好了。”


    话音未落,炮台上4门重炮陆续开炮。


    炮弹打入树林的效果惊人,树干被打断,齐刷刷的倒下。


    秩序出现了一些混乱,军官们立即拔出短棍,劈头盖脸的砸过去。


    李郁望着底下,大声说道:


    “这样的炮,我有1万门。这样的兵,我有80万。哪个士绅老爷敢不配合,就禀告上来,大兵立即进村给你们撑腰,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


    哗,全城沸腾。


    这一次,所有人都露出了疯狂的、兴奋的表情。


    等他们安静之后,李郁脸色逐渐凶狠:


    “可若是谁,报上来的册子数目不对。想私下做人情,帮着隐瞒,那就甭怪我心狠手辣。”


    “一个村来两人的,互相监督。一个村只来一人的,邻村的帮着监督。”


    “凡是检举有功的,就升官,管两个村。”


    “诸位乡亲,不会还惦记着同村人情吧?你们可是被全村人踢出来当兵的,还不好意思撕破脸?你们难道是天生的贱骨头吗?啊?”


    ……


    诸位读者,新年快乐。新的一年,作者会继续保持稳定优质的内容输出,我们的目标是:灭清,扩张,商业殖民,武装干涉全世界!板载~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