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351 老胡认识你,大刀不认识你

351 老胡认识你,大刀不认识你

    傍晚,


    老鹰山顶燃起3根烟柱。


    清军看见了,苏十八部也看见了。


    八旗斥候骑兵也望见了,随即追踪尾随,并大致确定了这股吴军的人数和行军方向。


    太阳落山后,


    2名镶白旗斥候趁着夜色冒险行军,将情报传回。


    帐内,


    胡之晃和麾下游击、守备、千总,以及数名八旗兵商议对策。


    他豪迈的一拍桌子:


    “吴贼兵不足千,且无火炮无马队,我部足足2500人,优势在我。”


    众人肃然起敬。


    就连八旗兵也觉得,这姓胡的勇猛的很。


    一时间帐内气氛活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


    阿吉噶颇为心急:


    “胡大人,我提议连夜抽精锐出兵蔡塘,缠住这伙贼兵。待主力赶上再一网打尽。”


    “满大人,夜里行军必须是精锐当中的精锐。光一个夜盲症就够头疼了。”


    众人纷纷点头,婉拒了这个疯狂的建议。


    夜间行军只怕是500人出发,50人抵达。


    没辙,


    那就只能好好休息,吃饱喝足,知县押送的粮草、猪羊足够大家放开肚子吃喝。明天一大早赶紧开拔。


    而同样在宿营的苏十八部,营内也充满了紧张和不安。


    “大哥,说好的水师和接应的友军呢?”


    “诸位弟兄,事到如今我就不得不吐露心声了。李郁一直想除掉我,我们渡江之后,就只能靠自己了。”


    “啊?”


    帐内的十几名心腹有一半是北方人,还有一半是江南帮派分子。


    苏十八部几乎都是这样的边缘货色。


    林淮生甚至不允许他们穿吴军军服,打吴军旗帜,活动区域也限制的很死。


    ……


    有人不解:


    “陛下为何对苏大哥如此狠毒?”


    苏十八脸皮一红,尴尬的解释道:


    “说来话长。总之是因为一个女人~”


    帐内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以理解!


    再望向苏十八的眼神也变得复杂起来。


    “诸位放心,如今我们过了江,就是龙归大海。以后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江北打下一片江山。”


    “好。”


    一片乱糟糟的叫好声。


    众人对吴国都没甚感情,没捞到什么好处。


    被苏十八一番鼓动,反而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


    看李郁打江山也不难嘛,就炮轰轰,枪打打,就得了偌大的地盘。


    ……


    凌晨,


    突然下雨了。


    百姓们欢呼雀跃,感慨老天爷赐下甘霖。


    今年春季少雨。


    田地干涸,小麦产量不佳,距离收割季还有大半个月,来场雨水好似救火。


    上午辰时刚过,雨停了。


    清军迅速开拔~


    胡之晃望着绵长的行军队伍,一时间豪气大涨。


    “江浦镇的弟兄们,斩杀吴贼按首级拿赏银,一個5两!”


    绿营兵们纷纷欢呼。


    一时间士气高涨。


    “胡大人,一个首级能换5两吗?淮扬那帮人吝啬的很。”


    “这我不管。”胡之晃眼神凶狠,“反正老子的兵砍下多少颗首级,我就按照5两一级的赏银往上面要银子。知县会签字作证,到时候也劳烦满大人帮着做个见证?”


    “行。”阿吉噶痛快的答应了。


    作为一名行伍出身的旗丁,他本能的和厮杀汉站在一个战壕里。


    ……


    苏十八遇到了麻烦。


    一大早,从蔡塘开拔向西行军,却被滁河拦住了去路。


    “这附近没有桥吗?”


    “大哥,我抓人问过了。上游有一座石头桥。”


    “多远?”


    “20里。”


    往上游,那就得往北走。


    众人傻了眼,他们这才意识到原定的路线才是最正确最安全的。


    只能说,


    刘千这家伙预判了苏十八的预判。


    故意把最优路线指给了他,然后心怀警惕的苏十八果断放弃了最优路线,随机选择了一条路线。


    “大哥,不用那么麻烦。”


    “我们砍些树,再到村子里卸下些门板做几条小船,多渡个十几二十趟,这几百人也就过去了。”


    “是啊,再不行拉个绳子揪着游过去。”


    队伍当中的江南帮派分子并不畏惧这小小的滁河。


    如今的气温,把衣服包起来顶在头上游过去也不会冻死人。


    ……


    鲜有人知,苏十八怕水,他是甘肃人!


    他望了一眼因雨水冲刷泥沙入河而显得有些浑浊的河面,就默默的扭过了头。


    “不,往上游走,”


    队伍当中一阵骚动,但还是遵从了大哥的意志。


    600多人全副武装沿着滁河行军。


    2里,1里,


    众人轻声欢呼,终于看见了那座高耸的石拱桥。


    “快,过桥。”


    几乎在同一瞬间,田野中也出现了3个骑兵的身影。


    “有鞑子骑兵!”


    “有贼兵!”


    双方几乎在一瞬间,做出了反应。


    3名镶白旗骑兵胆大包天,居然催马冲过来准备放箭。


    苏十八部素质再差,也是装备了燧发枪的。


    稍稍混乱之后,走在最前面的一队人紧张装填,自发列队,然后一阵排枪~


    白烟腾起,3名骑兵倒下了俩。


    剩余那人勒马掉头就跑。


    坠马的其中一人并未受伤,战马中弹连累了他而已。


    他扶着避雷针头盔,一路狂奔。


    身后是噼里啪啦的枪声,吓的心惊胆战。


    不过,也许是祖先保佑,也许是打无规律奔跑的真人靶实在太难。


    他躲过了一劫。


    ……


    “快,过河,别耽误了。“


    苏十八厉声喝道。


    为了区区一个敌人就打了几十枪,实在是浪费弹药。


    600多人匆匆越过石拱桥。


    苏十八望了一眼坚固的石桥,摇了摇头。


    他不是不想摧毁这座石桥,而是短时间内做不到。纵火无效,拆毁没那实力,炸毁没那预算。


    还是,速速逃命吧。


    小半个时辰后,江浦镇数千兵丁终于赶到。


    逃走的八旗斥候和枪声指引着他们穷追不舍。


    胡之晃出于某种目的,在刻意的彰显自己的忠诚。


    他挥刀劈开一银箱,大声吼道:


    “招募一队腿脚快的,每人赏2两,追上贼兵缠住再赏2两。”


    数百锭银子就这么滚落地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小200人自告奋勇报名。


    他们扔掉了身上的所有零碎以及干粮,扛着火枪一路疾跑。


    ……


    午时,


    他们终于追上了苏十八部。


    双方隔着一定距离开始互相射击,铅弹横飞。


    “不要耽误时间,快走。”


    “缠住他们,等总兵大人来了,咱们就是大功一件。”


    拉扯,就会拖慢行军速度。


    半个时辰后,


    江浦镇标赶到,合围。


    兵丁们累的气喘吁吁,狼狈不堪。


    若不是看在胡之晃平日里待弟兄们不薄,这些丘八才不会这么卖命呢。


    就连八旗兵都颇为诧异。


    阿吉噶私下感慨,这江浦镇绿营不错,能打仗。光军纪这一条,就超过大清国绝大部分同行了。


    ……


    胡之晃猫着腰,开始排兵布阵。


    “弟兄们,别急,先包围起来。”


    “依托盾牌、大车设防、再不行就靠着小树林,坟堆也行。”


    花费了小半个时辰,


    江浦镇才勉强捏了个松散的包围圈。


    这也就是欺负苏十八部战斗力差,要是换了吴军其他任何一支军团,这包围圈就是搞笑的。一个冲锋,破围!


    胡之晃站在大纛旗下,威风凛凛。


    想到苏十八这家伙献妹的往事,他忍不住嘿嘿笑出了声。


    “咳咳,让弟兄们先试探攻一波。老规矩,先赏2两。”


    “嗻。”


    又是银弹开道,屡试不爽。


    双方打的乌烟瘴气,并无章法。


    让绿营兵迎着子弹冲锋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绿营兵擅长打这种围攻战,畏惧打正面接触战。


    要让绿营兵死战不退,打正面接触战、肉搏战,那必须督战队和银箱一起到位。两者缺一不可。


    ……


    江浦镇的老兵油子们躲在盾牌和大车后面,缩着头将火绳枪举过头顶概率射击。


    消耗火药很快,伤亡数目很低!


    这种作战方式看似很落后,实际上很先进!


    苏十八也意识到了自己很可能会葬送在这里。


    放眼望去四周都是平原。


    随便一处坟包,都算是区域制高点!


    他和心腹琢磨着:


    待天一黑,就突围出去。保不住这600人,保住几十号亲信也是好的。


    身为西北人士,


    他也是听着李自成的故事长大的,当初李自成逃进商洛山仅仅是十几骑!大军出山横扫西北时,闯王老营也不过一两千绝对死忠。


    所以,


    真正有组织力的团体从来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


    “胡将军,我有一计。”


    阿吉噶凑了过来,低声说出了他的想法。


    胡之晃听了眼睛一亮,这计策确实不错。


    以大车盾牌形成防御线缓缓往前推,弓箭手躲在后面抛射。


    只要抵近到35丈之内,就可以给苏十八部造成可观的伤害!


    “好,就依你计。”


    刚吩咐了底下人去准备。


    就有兵丁来报:


    “有2位本地士绅求见。”


    “踏马的,老子在打仗,他们来凑什么热闹?”


    “说是要给大军提供10头猪,条件是不要毁了西边那块坟地。”


    “什么坟地?”


    “说是他们俩家的祖坟。一家姓葛,一家姓张。”


    胡之晃脑瓜一激灵,低声问道:


    “附近是不是有个葛村?”


    “对。”


    “那老货是不是叫葛有财?”


    绿营兵递上帖子,上面有2人的名讳。


    ……


    胡之晃原本是半文盲,识字不多。


    可在董府这段时间还跟着夫人认识了几十个比较重要的字。


    比如“官”、“财”、“金银”、“兵丁”、“枪炮”、“美女”、“东吴”之类的,可能对未来的发展有裨益的优美字词。


    他一眼就瞅见了葛有财,最后的那个财字。


    笑的露出了大白牙:


    “娘的,这是自己送上门了。把人扣下来!”


    “嗻。”


    绿营兵才不问扣人的缘由呢。


    拿了两根粗麻绳,先把人捆了拴在马车上。后来觉得这俩老货叫唤的烦人,就塞块破布把嘴给堵了。


    打仗要紧!


    前方,枪炮齐鸣。


    “总戎,抬枪到了。”


    “靠恁娘,这帮王八羔子终于到了。快,准备上抬枪。”


    ……


    抬枪,一种颇具大清特色的火器。


    介于火枪和火炮之间!


    看似落后笨拙,实际上战场威力惊人。创造过无数奇迹,一直沿用到200年后。


    明亮给的这批抬枪质量很不错。


    乌黑厚实的枪管,结实的榆木枪身。


    装填很费劲,一杆抬枪需要3个人伺候,足足150息才搞定。


    胡之晃急的直骂娘。


    因为对面的苏十八部,已经开始试探突围了。


    苏十八不傻,只是缺少正规战场经验,做出正确决策慢了些。他,早就该突围了!


    ……


    “总戎,30杆抬枪准备完毕。”


    “那还等什么。轰啊。”


    两人一组,抬枪的轰鸣声响彻战场。


    漫天飞舞的霰弹铁砂,苏十八部被压制的头也抬不起来,狼狈不堪。


    中枪者在地上打滚哀嚎,痛苦的捂着伤口挣扎。即使是优秀的外伤大夫来了,也束手无策。只能狠心把一整块肉都剜掉。


    反击的火力顿时弱了下去。


    许多人心慌畏惧,无心还击。而是抱着燧发枪四处寻找可以藏身的区域,哪怕是个坑,是个土堆也好。


    胡之晃哈哈大笑:


    “快,弓箭手全部压上。”


    没一会,大车后箭雨腾空飞起。


    一蓬蓬的落入苏十八部当中,成了压倒西北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都别慌,上刺刀,我们一起冲出去。”


    苏十八撕心裂肺的大喊,集合他的心腹,同时驱使一些杂鱼冲在最前面。


    ……


    刺刀冲锋,很考验双方的勇气。


    困兽犹斗之下的这些人红着眼睛搏命,气势惊人。


    大车防线后面的营兵见状,一哄而散。


    胡之晃目睹了这一幕,心中感慨“意料之外,情理当中”。


    高声喝令:


    “镇标左营游击。”


    “标下在。”


    “你带200鸟枪兵,去挡住贼兵。”


    “嗻。”


    “抬枪手,朝本官集中。”


    集结在大纛旗下的抬枪手们,紧张的再次装填。


    胡之晃则是拎着佩刀,冷脸望着他们:


    “都听好了,待会听老子的号令开枪。谁要是掉了链子,老胡认识你,大刀不认识你。听明白了吗?”


    “嗻。”


    ……


    胡之晃照例摘下凉帽,把大辫子一甩盘在脖间。


    扒掉官袍,露出伤痕累累的肥胖身躯。


    佩刀一指:


    “弟兄们,跟我冲的赏银翻倍!”


    被鼓舞的抬枪眼睛放光,跟着上官去玩命。


    清军打仗有个很大的特点,士气薛定谔!


    跟着一个不要命的主官,很容易士气爆棚!如果这个主官还很慷慨,那士气简直冲云霄!


    百十号人,乱糟糟的大踏步向前。


    最中间的十几号赤膊莽汉,正是胡之晃以及他的亲兵卫队。


    正在指挥部下和苏十八部对轰的左营游击,脑后的余光瞅见了这一幕。


    连忙招呼:


    “闪开!”


    众人如蒙大赦,呼啦啦退避到两边。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