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460 名利场的底层逻辑

460 名利场的底层逻辑

    苏州府城东20里,皇宫御用码头。


    前来迎接御驾的人群当中,有各级官吏数十人、民间有力人士数百人。


    鞭炮、鼓乐、笑脸~


    巨大的噪音结束后,李郁才缓步走出船舱,频频挥手。


    ……


    这种场合,规矩最重要。


    首先,


    能够站在这里成为欢迎团的一员,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大家不能急,不能燥。


    微笑望着陛下走下甲板,


    然后,


    什么人只能站在原地鼓掌,什么人能够上前迎接,什么人可以和陛下说一两句话~


    都是提前定好的。


    如果乱了规矩,


    会被别人当作是没见过大世面的土包子。


    下次,


    就不带你玩了。


    ……


    李郁对着人群频频微笑颔首,从中挑拣重要人士寒暄一二。


    今日不同往日。


    仅是停住脚步,盯着人群当中某个肥头大耳的巨商,说一句:


    “寡人记得你。”


    5个字!


    就能让当事人激动的不能自已,时常回味,每逢酒桌必定绘声绘色的讲一遍。


    同桌酒徒哪怕烂熟至能诵,也得配合着演戏。


    惊诧、羡慕、赞叹,


    与有荣焉~


    ……


    吴皇宫,按照功能大致分为个12区域。


    分别是:


    广场区、朝堂议事区、国祭大典区、帝王生活区、中枢办公区、后妃生活区、儿童居住区、园林区、运动区、庖厨储藏区、娱乐区、禁卫营区~


    另外,在东北角还有个神秘区。


    所以,


    吴皇宫实际上是13区。


    ……


    进入正门,就是广场区。


    广场两侧是国祭大典区。


    继续向前走,就是朝堂议事区,两侧是中枢办公区。


    普通臣子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再向里面走就是皇族区域,闲人免进。


    ……


    吴皇宫的建筑摒弃了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的设计。


    通体采用钢筋、水泥、红砖。


    建筑层高惊人、内部空间开阔、采光通风都很好。


    明清2代,木制的宫殿着火事件数不胜数。


    吴皇宫则无火灾风险。


    除此之外,


    还废除了太监制度!改用女官和宫女。


    宫女全部来自民间,合同为期5年,按月发放薪水,原则上只招募身家清白身体健康的13到16岁江南籍未婚女子。


    女官无固定要求,帝后满意即可。


    光这点改变,就让闲人们津津乐道了几个月。


    ……


    沙场凯旋归来,少不得接风洗尘。


    欢迎团,


    留在宫中吃顿便饭。


    说是便饭,规格确实一般。


    一桌8个菜,没有熊掌、鹿尾、海参、鸡舌、鸭蹼~


    鸡鸭鱼肉,普通荤腥罢了。


    不过,


    在座的都懂,吃什么无所谓,关键是在哪儿吃!


    花钱就能进的地方,一律算不得真高级。


    所以,


    这便饭就是世上最高级的饭菜。


    众人互相寒暄,结交人脉。


    没人动筷子夹菜,因为真佛没到。


    ……


    直到1名女官走到厅内,清脆的喊道:


    “陛下到~”


    众人连忙噤声、起立。


    部分人离开座位,到门口迎接。


    部分人离开座位,靠墙肃立。


    还有部分人只负责微笑鼓掌。


    这里面,


    都是学问。


    读懂了这个,就懂了名利场的底层逻辑。


    ……


    真佛一现,和蔼可亲。


    陛下微笑着说了些勉励的话,喝了一杯酒。


    然后,


    就离开了。


    全体起立,热烈欢送。


    部分人可以送出门外,大部分人只能站在原地以目光欢送。


    直到陛下消失在门外~


    李郁就没打算彻底改变应酬文化,因为不可能,也没必要。


    ……


    酒场如战场~


    5位大臣接过了指挥权,各自坐镇一方和主桌宾客谈笑风生,抽空兼顾周围多桌,遥祝一杯。


    只有陆军大臣林淮生没参加,


    首先他是天生冷脸,不爱应酬,然后他恰好生病了。


    范、杜、胡、谭、贾,5位大臣好比那真佛座下灵童。


    在凡人界,灵童的道行也是很深的。


    闲话一句,


    不敢说让你佛前承恩,


    至少能让你人间富贵。


    ……


    总之,


    小酒盅一杯接一杯,觥筹交错。


    今日桌上酒菜,是由府城的得月楼、松鹤楼提供。


    吴皇宫主打一个凡事算成本,讲效率。


    能够承接皇宫的单,


    两家酒楼自然是使出了浑身力气,掌柜的亲自坐镇每1个环节,以最高标准、最好食材,认真筹备每一道菜。


    今天这顿酒菜,吴皇宫只是象征性的付了几锭银子,掌柜的就美翻了。


    尤其是得月楼掌柜,


    已经把李郁起兵前常去的包厢给刷了金粉,供了起来。


    广告效应拉足。


    不愁没生意!


    皇宫禁卫士兵,美滋滋的提前尝了所有酒菜。


    ……


    高端酒局,


    值钱的不是酒,也不是菜。


    而是人~


    需要有几位特别能活跃气氛的宾客撑起酒局。


    承上启下,作用不可小觑。


    菜式,


    必须跟着真佛的口味来。


    这是很严肃的正治问题。


    虽然陛下只喝了一口酒就离场,但是这菜也不能逆了他的口味。


    就算,


    今儿是在四川,桌上菜式也必须是淮扬口味。


    谁敢端出一盆红彤彤的辣椒菜,那就是对皇权的挑衅。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胡雪余起身举杯。


    所有人都跟着举杯,喝尽杯中酒,这局就算是结束了。


    总得来说,


    5位大臣喝的不多,其余人喝的不少。


    喝酒多寡,也是身份的象征。


    喝多了,掉价。


    酒局不谈正事,只谈风月、虚无、养生。


    谁要是在桌上谈正事,就是个棒槌。


    ……


    不过,


    桌上结束了。


    桌下还没结束。


    车驾离开皇宫1里,


    众人开始依依不舍,下车依依惜别。


    兄弟情深,感情充沛,情真意切。


    当然了,


    有阅历的老江湖都知道,越是哥哥长哥哥短叫的忒亲热,越不是义气主。


    上了马车,


    自诩老钱的哥哥,保不齐就讥讽:


    “老夫住园子养戏班子的时候,这小子穷的还在一套四进小破院里猫着呢。如今,嘿,竟也人模狗样了~”


    ……


    以上,


    都是糟粕。


    可以不屑不顾,可以不与为伍,完全没有问题。


    人,


    若真能做到淡泊名利、潇洒如野鹤也是极好的。


    最怕的是,


    骨子里贪财好色,又想上位又想爱护羽毛,整个人透着一股别扭。


    扎不进小人堆,混不进君子伍。


    一辈子左瞻右顾,徒增耻笑。


    ……


    “恭迎陛下回宫。”


    皇后胡灵儿领衔,莺莺燕燕盛装欢迎。


    李郁打量了一圈众女,


    从衣裳到妆容皆是花了心思的,千娇百媚、香气扑鼻。


    旁边,


    是嬷嬷们抱着皇子皇女。


    有:


    皇后所生,长子李元贞。


    杨妃所生,长女李玄吉,次子李经。


    洁妃所生,三子李临。


    白夫人所生,四子李富。


    ……


    李郁感慨,


    如今是一个班,


    再过10年,可能是一个排!


    久违的皇家家宴,其乐融融。


    当晚,


    李郁在皇后处就寝。


    这是给中宫之主该有的尊重。


    一番缱绻后,


    胡灵儿侧身,倚着塌说:


    “陛下,臣妾有个预感,这次必能有孕。”


    李郁四仰八叉,随口问道:


    “为何?”


    “因为陛下战场归来,正是阳气最盛之时。”


    “如此甚好。”


    ……


    胡灵儿明显犹豫了一下,


    问道:


    “仪妃,以后怎么安排?”


    “她需要清净,破例常住西山岛。”


    “是。”胡灵儿又说道,“臣妾想筹建2座小型离宫,一处在西山,一处在莫干山。陛下闲暇可携妃嫔子女去度假避暑。”


    “准建西山离宫,莫干山不好,待攻取湖广后,寡人考虑在江西庐山建一座避暑离宫。”


    “陛下思虑周到!庐山凉爽,且从水路即可直达,确系优址。”


    ……


    穿越前,


    庐山素有阴山之说法,对求仕求财之人不利。


    多位历史名人在上庐山之后,折戟沉沙。


    最著名的有:


    浙江省第一巴图鲁、日记大师、花园口水利总监、黄浦江之狼、松弛穿搭登山第一人~


    不过,


    李郁认为是偶然。


    去过庐山的人很多,去过泰山的人也很多。


    ……


    总的来说,


    后宫是安宁的。


    妃子们似乎继承了江南女子的一贯秉性,疏离感外溢、边际感强烈。


    互相之间,


    走动不多!


    女人嘛,接触少,矛盾就少。


    皇后兼管财税署,杨妃兼管内政部,这是2个极其要害的部门。


    李郁一个人呆在书房内,认真阅读她们送来的工作报告。


    稍有疑惑,都必须刨根问底。


    ……


    内政部,是个没有存在感的影子部门。


    以前是发展士兵、基层军官做内线。


    现在改了,先发展识字、身强力壮、反应敏捷的素人,培训合格后再派去以个人名义应征入军。


    如今,


    吴军当中,


    除掉近卫军团,其余军团都有不少于10人的内政部耳目。


    他们静静的观察着一切,


    将情报层层汇总到中枢。


    除了军中,


    内政部还在大型工矿和商会里也埋下了桩子。


    ……


    杨云娇的报告中提出了2个设想,


    第一,在苏州府城民间安插数十名暗桩。第二,在水师的每条大型战舰安插耳目。


    对于第一条,


    李郁当即就批准了。


    对于第二条,


    李郁觉得还不够,提笔写道,还应包含陆军和水师的后勤基地。


    吴军是一支近代化军队,极度依赖后勤。


    关键时刻,


    掌握后勤基地甚至比直接掌握一支军团还重要。


    ……


    这段时间,内政部有所收获。


    吴廷内部,


    大问题暂时没有,小问题真的不少。


    例如:


    在景德镇,


    扬州四大总商手段狠辣,将周边所有优质原料产地全部收购,将所有瓷器匠人全部雇佣至旗下,签署终身合同。


    抵触收购、拒绝雇佣的30余人,不分贫富,全部意外死亡~


    在皖南,


    本地茶叶商会和浙江茶叶商会矛盾凸显。


    前者在赣北收购茶山,后者从福建收购茶叶。


    ……


    在扬州~


    第4军团和清统区大搞走私买卖,茶叶换大米,红红火火!


    走私茶叶来源是福建。


    所以,这个链条上牵扯的绝不在少数。


    ……


    此外,


    江苏纺织商会和浙江纺织商会联手,以资金优势和低价倾销拉爆了赣、粤2省的数百家丝棉小作坊,又将现有的700多家大小布庄、缎庄收编为旗下经销商。


    预计,


    很快就能实现以规模补单价,盈利就在眼前~


    ……


    李郁看完,默默将情报折叠收起。


    掏出日记本,


    记录:


    “我放出了一头幼兽,刚至人间,就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攻击性。身为御兽之人,我却不知如何评价。”


    暂且,


    没空管这些矛盾。


    次日,


    吴廷召开朝议,副署长以上官员全部到场。


    ……


    吴廷没有凌晨上朝的规矩。


    首先,李郁觉得这是一种恶文化,服从测试。


    其次,他自己也起不来。


    所以,


    辰时3刻,臣子们才陆续赶到皇宫。


    巳时(9点)整,朝议开始。


    大臣们拱手作揖,署长以下单膝下跪。


    然后,大臣可以就座,其余人站着。


    关于朝堂礼节,


    李郁收到了很多人的委婉建议,甚至是强烈抗议。


    都觉得过于怠慢皇权,不够庄重。


    尤其前清降臣,几乎是声泪俱下,要求恢复三磕九拜。


    (实际上吴廷也有大礼,只限祭祀和特别重要时刻。)


    ……


    在汇合了吴国治下总人口、年度粮食产量、外销福建粮食数量后,所有人面色凝重。


    江苏,粮食可以自给,还有富余。


    江西,有很大富余。


    皖南,无法自给,缺口4成。


    浙江,无法自给,缺口3成。


    广东,无法自给,缺口3成。


    福建,根本没法自给,缺口6成。


    所以,


    主要得靠江西老表支援,此外,江南也能支援一部分。


    ……


    中枢衣冠多江南,骨子里喜欢算账,不爱受制于人。


    总结下来就是,


    如果没有南洋进口大米,没有太大的自然灾害,加上粮食合理统筹调度,是可以保证治下所有百姓吃饱饭的。


    但是,


    谁能预料老天爷的脾气呢?


    君臣一致认为,


    需要发起对湖广的战役,拿下南方最大的产粮区域,发展才能更安心。


    此时,


    正是夏初。


    从天气来讲,不适合战争。


    但是,不影响为秋季的湖广战役提前做准备。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役未开,参谋先行。


    朝议时,


    陛下指示:


    大军,当兵分数路,大迂回逐步包抄整个湖广。


    魄力要够大,一口气吞2个省(西边山区暂除外)。


    将湖广的清军和粮食全部吞下~


    由陆军部和参谋本部一起商议湖广战役的具体实施方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