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469 勒紧绳索,逼迫清军主动进攻~

469 勒紧绳索,逼迫清军主动进攻~

    ~


    采买署是李郁筹划许久,新成立的“空壳衙署”。


    自兼署长,署内无固定官吏。


    需要外派时,


    就从文官学校,以及各署的低阶文官花名册当中勾选,临时任命。


    执行完外派任务后,


    这些人各回各家,该干嘛还干嘛。


    不用多花钱,不多增萝卜坑。


    至于说,


    为何只找这些年轻的职场新人,就是看中了他们尚年轻。


    人在年轻的时候,


    还是有理想、有风度、有底线的。


    年龄一大,


    就只信钱了。


    ……


    采买署甚至连个正经衙门都没有。


    纵然如此,


    依旧横空出世,一夜成名,被外界称为“财神庙”。


    许多香客慕名而来,想拜方丈。


    然而,


    在苏州府城仔细逛3圈,愣是找不到这个衙门的存在。


    坊间传闻,


    采买署在太湖移动办公。


    ……


    李郁规定:


    有采购外派任务时,


    2名临时找来的相关行业伙计作为专业顾问,领取薪水。


    如果,


    明明有质量、价格等问题,主理却不吭声,副理可当场揭穿。


    经事后核实无误后,主理下狱,副理得嘉奖100两。


    当然,


    只压风险不给好处,也是不对的。


    毕竟伙计又不吃官饷~


    回报就是,


    留出采买单数量1成,按照之前的价格,从主理所在铺子购买。


    如此一来,


    皆大欢喜。


    东主、伙计都有动力积极参与。


    这次的副理就是下一次的主理,接受后任的监督。


    ……


    李郁还规定:


    原则上,


    相同货物的不同批次采买,不得从同一商家。


    这次在a家下单,


    下次就必须是b家~


    如果重复下单,采买署经办人员必须做出详细的书面解释,呈交御前。


    这样一来,


    想必可以避免很多的麻烦。


    雨露均沾,普洒金币。


    ……


    大运河,胥江段。


    船队规模一眼望不到头。


    主桅杆顶挂上了“奉旨运输”的明黄旗帜,畅通无阻。


    船老大们站在船头,


    心中欢喜,又挣钱了。


    岸边围观者众。


    1名祖上织席编履的小商人表现的特别激动,频频欢呼。


    惹得周围崇尚内敛的江南人频频侧目。


    “老刘,是不是又赚了?”


    “22000顶斗笠军帽,小生意。”


    “这么短的时间,你那个作坊怎么可能赶制出来?”


    “现货!”


    ……


    周围人傻了。


    “啥,老刘你居然囤货?”


    “对,我从去年冬天开始囤,囤了足足半年。你们是没瞧见当时采购署的大人上门,我打开仓库门,只见斗笠军帽堆积如山。当时,大人的眼睛就亮了,当场拍板,全要。”


    “铜钿没少挣吧?”


    “还行还行。”


    刨去成本、运费,最后500多两的纯利润。


    对于普通小商贩很不错了。


    知足!


    军用斗笠,要刷好几层桐油防雨!自然比普通民用款要贵。


    ……


    众人啧啧称奇,


    一名在松江开纺织厂的徐姓商人听见了,若有所思。


    他陡然间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低头快步走出人群。


    假如,


    自己提前生产出足够多的军服军靴被褥帐篷,然后囤积在靠近前线的区域。


    朝廷一旦要用兵,


    自己直接现地现货交割。


    泼天的富贵,不就非我莫属了吗?


    ……


    思路一旦打开,野心就随之迅速膨胀。


    他决定回去找几个同行商量商量。


    大家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润。


    观如今的形势,


    朝廷用兵只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大规模。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战争对于物资消耗,堪称饕鬄张口。


    就连李郁都没想到,自己的行为竟然意外的促生了一群嗅觉灵敏的军需商人。


    从衣服鞋袜、柴米油盐、发展到车辆船只、后勤医疗应有尽有,一切尽可外包。


    多年以后,


    这帮尝到甜头的人胆子越来越大,


    没有战争,制造战争。


    没有敌人,制造敌人。


    没有需求,制造需求。


    ……


    3000里外,汉水。


    江面的硝烟刚刚散去。


    襄阳城墙上,


    察哈尔总管哲勇望着水面漂浮的漕丁尸体和碎木板,心中颇不是滋味。


    吴军舰队凶狠残忍,这已经是第3次阻击漕粮船队了。


    皇命一道接着一道,严令各方打通襄阳——南阳运输线。


    可是,


    吴军舰队如跗骨之蛆,无法赶走~


    大批的漕船积压在汉水下游。


    沿岸各县官仓更是堆积了大量粮食,进退两难。


    ……


    “报,武昌急报。”


    哲勇拆开信件,快速浏览后,只觉头晕目眩。


    在江南活动的粘杆处细作,飞鸽传书将情报送至武昌。


    湖北巡抚王杰又令人火速转送自己。


    “~吴贼大肆采买后勤军资,西征湖广已在弦上。汉水段积压之漕船务必速速通航。否则,待江南吴贼主力赶至,两面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哲勇痛苦的揉搓着自己的大脸盘,


    吼道:


    “来人,将此信件送至南阳府御览。”


    ……


    一叶扁舟,渡过汉水。


    窥探的吴军小船并未在意。


    舰队总指挥刘武,早下达了明确军令:


    “只打战船和漕粮船队,其余一概不问。”


    这是对的,


    若是随便出来条破船,己方都出动战舰炮击,就是浪费火药、浪费麾下水手的体力。


    爪哇岛的火山灰未曾影响到湖广。


    也许是灰量不够多,也许是平流层循环未到。


    总之,


    两广地区受影响最大,炎炎夏季愣是过成了凉秋,阴天多晴天少,夜里睡觉还要盖件薄被子。


    江浙也受了影响,气温比往常偏低,但没有两广那么夸张。


    湖广、四川一点未受影响,依旧暑热。


    ……


    隆中山里到处都是诸葛式草棚,但没有诸葛。


    吴军远征舰队目前仅安排2成的人值班,随时待命出动。其余人全部休假,和诸葛亮享受同等待遇。


    这种天气,


    中暑和疾病造成的减员,远大于战斗造成的减员。


    刘武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保持战斗力和安置病号上~


    他头戴斗笠,脖挂毛巾,脚踩草鞋。


    毫无官威,然而却是最应季的打扮。


    “喝的水一定要烧开,渴死也不许喝一口生水。”


    “所有人禁止随地大小便,必须定点如厕。”


    “病号集中隔离安置,不得侥幸。”


    “都听明白了吗?”


    “是。”


    几十名军官齐刷刷敬礼。


    刘武也颇觉无奈~


    自己身为堂堂吴国水师最高指挥官,天天管这点破事。


    ……


    在陆上,


    清军一次进攻都没有发起,大约也是怕热吧。


    按照正常逻辑,


    夏季,绝不在南方用兵。


    冬季,绝不在北方用兵。


    违背这个逻辑的军队基本上没有好下场。


    ……


    巡视一圈后,


    刘武穿过一处林子,恰好撞见到了蹲在竹林里鬼鬼祟祟的李二狗等人。


    “二狗,你在这里干嘛?”


    “我,我纳凉啊。”


    刘武狐疑的望着几人围成一圈蹲在地上,聚精会神,中间空荡荡。


    怎么看,


    怎么觉得诡异。


    ……


    一机灵鬼赶紧解释:


    “狗哥他有点中暑~”


    “去溪水里洗洗,但是记住别喝生水。”


    “哦。”


    刚走出几步,


    被山风一吹,刘武豁然开朗。


    又调头回来了,再次严肃的盯着李二狗。


    “刘叔,你军务繁忙,不用管我,我,我没事的。叔,你去忙吧。”


    斜靠着竹子的李二狗,


    语气里透着3分虚弱、3分焦虑,4分警惕。


    ……


    刘武突然抽出佩剑,吓的李二狗跳了起来。


    “刘叔,你,你要干嘛?”


    然而,刘武不想搭理他,


    剑锋戳进泥土、翻开。


    一股热气冒出~


    再戳,再翻。


    底下果然有好货。


    刘武狠狠一剑,将一只时间已经烤过头的叫花鸡戳穿。


    ……


    李二狗发出凄惨的哀嚎~


    此刻,


    他觉得自己也被一剑穿心!


    “没收!”


    “不行啊,刘叔,我都饿了2顿了。”


    “二狗,这是军队,不是丐帮。还有,见面以后称职务,我可不敢当你的叔~”


    回了屋子,


    刘武摘下斗笠,用清水洗了手脸。


    迫不及待的掰开泥土,享用叫花鸡。


    香!


    生前,它应该是一只自由奔跑的年轻山鸡。


    烤的很到位。


    咸香、微辣、入口即化。


    吃完再喝一碗薄荷凉开水,通体舒泰。


    刘武一边剔牙,一边感慨道:


    “发明天才的真是个叫花鸡啊。”


    ……


    此时,


    百丈之外的竹林里,


    一群手下正在安慰李二狗:


    “狗哥,算了算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他大了你5级。”


    “亲亲的叔侄俩为了一只鸡翻脸,不至于不至于。”


    李二狗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悲愤道:


    “你们知道我放了多少作料吗?足足13种啊,这哪儿是叫花鸡?御膳鸡也不过如此。”


    手下们吓一跳,连忙上来捂嘴。


    御膳可不能乱说。


    ……


    李二狗真没胡咧咧,他花了2块大头币在苏州府一家高档店铺买的香料。


    有:


    果阿的胡椒、爪哇的丁香、云南的干姜和肉桂、吕宋的肉豆蔻、广东的陈皮,还有一小撮精盐!


    他越想越气,心里堵得慌。


    突然,


    山上的瞭望点燃起了黑烟,


    “敌袭,敌袭。”


    ……


    卧龙镇内外,


    水师陆战队和混成营士兵纷纷抓起武器,进入各自阵地。


    阳光下,


    乌泱泱的身穿灰扑扑号服的清军绿营兵,出现在了视野当中。


    李二狗戴了一顶飞碟盔。


    爬上屋顶,拉开千里镜左右瞭望。


    嘀咕着:


    “来者不善!”


    随即大声吼道:


    “弟兄们,让湖北清兵领教一下咱们的厉害。”


    “散兵出镇!”


    ……


    散兵不是一般人,非得是老兵加精确枪手才能担任。


    军中地位高。


    勇士嘛~


    一批枪手表情淡定,肩扛火枪离开工事。


    好似在自家庭院草坪散步,朝着黑压压的清军阵型走去。


    他们如此托大,是因为知己知彼。


    线膛枪的精确射程75丈,有效射程150丈,举高跨射甚至可以达到300丈。


    清军是进攻方,大炮一时无法就位,唯一有威胁的只有抬枪。


    大家注意点就是了。


    ……


    对面,


    3000多清军阵型开始变得拥挤,大家肩挨着肩,互相汲取勇气。


    距离1里时,


    见吴贼散兵枪口冒出白烟。


    军官们还未来得及笑话吴贼胡乱开枪的行为。


    己方阵中,就有人中弹倒下了。


    不多,


    但充满了诡异感。


    线膛枪最大的问题是装填费时。


    需要克服膛线、以及极微小游隙的阻碍。


    枪手会随身带个小木锤,轻轻敲击通条将米尼弹楔入枪膛底部。


    ……


    零星的射击让清军步伐犹豫,踟蹰不前。


    军官们挥舞着佩刀:


    “冲,往前冲。”


    这种时候,


    要么冲锋,要么后撤,站在原地才是最傻的行为。


    对面,


    还在零星腾起白烟。


    伤亡不算大,但是太打击人心。


    ……


    阵后,


    1名蒙古八旗骁骑校恶狠狠的举起弯刀:


    “督战队,放箭。”


    于是,


    在更大的死亡恐惧下,绿营兵们开始冲击卧龙镇外工事。


    见敌人如潮水般涌来,大部分散兵收起火枪退入镇中。


    极少数天生爱冒险的,


    原地单膝跪地,射杀军官后才从容离开。


    这种独胆英雄式的表演行为往往能鼓舞军心,收获士兵们发自内心的尊敬。


    ……


    然而,


    运气不好的话。


    就如一位刚刚滞留在最后,成功击毙了清军千总的的潇洒哥。


    遭遇了清军1队火绳枪兵的齐射。


    潇洒哥一声未吭的软软栽地。


    血,从口鼻流出。


    几十息后,


    进攻的清军从他的尸体上踩过,


    1名鸟枪把总停住脚步,挥刀砍下了潇洒哥脑袋,又翻过尸体从衣兜里摸出了铜质腰牌。


    如今,


    吴军首级越来越值钱了,20两!


    但必须搭配一块红黑军服碎布作为凭证。


    有铜腰牌更好,还能再加5两。


    ……


    吴军防线依旧沉默。


    枪炮都未曾开火。


    进攻的清军越来越不安,许多人按捺不住紧张,举起火绳枪射击。


    枪声,绵密响起。


    阵型被白烟笼罩。


    效果甚微。


    吴军都缩在工事后面,听着外边噼里啪啦的动静。


    枪子好似刮风,


    打在砖石工事上。


    几座孤零零的碉楼最为沉默,几乎让人怀疑里面是空的。


    ……


    清军的7门重炮终于开始卸车,布置炮位。


    根据经验,


    距离1里半,可以轰击了。


    与此同时,


    拥挤在一起的清军步兵再次装填、再次射击后。


    一声不吭的吴军终于反击了。


    铜喇叭声中,


    所有人探出身瞄准射击。


    枪声,密集的令人窒息。


    随即,


    火炮轰鸣。


    霰弹雨劈头盖脸扫荡了人群。


    ……


    “上刺刀,冲。”


    李二狗带头,左手铳,右手剑。


    200多人一波干脆利落的反冲锋,把当面的3000清军步兵打成了受惊的兔子,没命往后的跑。


    只撵出去半里,


    卧龙镇内鸣金收兵、退回本阵。


    清军溃兵乌泱泱的跑出去3里路,才收住脚步。


    火炮旁,


    空无一人。


    炮兵们也被裹挟跟着一起跑了。


    ……


    刘武再三严厉叮嘱过,


    舰队深入敌境,每一个士兵都是宝贵的。


    不能浪。


    牢牢守住卧龙镇,让卧榻之侧的襄阳城睡不踏实,就够了。


    主力赶到之时,


    就是全线反攻之日。


    所以,李二狗绝对不敢冒险追击,怕被远处督战的几百蒙古骑兵兜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