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478 我方战舰1艘,敌方200艘,但不重要!

478 我方战舰1艘,敌方200艘,但不重要!

    “2军团的弟兄们,请回吧。我们4军团先到一步,快看这新鲜热乎的封条,还有这冰冷的大炮。”


    一名准尉站在大炮旁,


    身边,1个班的步兵平端燧发枪蹲在路障后。


    态度很明显。


    别想动粗,否则火并。


    僵持了一会,


    隶属于第2军团的一个排的轻步兵骂骂咧咧的走了。


    他们连兵分4路,跑的吐血,结果才占了一间县衙~


    消息一传回去,


    郑大哥满口的“康娘”~


    所有人都耷拉着脑袋,深深的被这个结局伤害了。


    ……


    望山门内,


    武昌城西南角,


    第4军团终于望见了总督衙门。


    参谋已经跑瘫了,


    把手里的封条一甩:


    “弟兄们,我不行了,交给你们了。”


    没一会,


    那两扇气派的铜钉朱漆大门,以及门口的两尊汉白玉石狮子,都多了好几张封条。


    江北走私专业户,


    少尉顾一刀双手按着膝盖,大口喘,眼前发黑,


    他赶紧解下军用背包,从夹层里面摸出油纸包的红糖。


    将半袋倒入自己嘴里,又将剩下半袋丢给那名已经瘫在地上的参谋。


    糖分,


    是身体正常运转的关键。


    关键时刻,没有什么比一碗糖水更能快速挽回生命的营养物质了。


    ……


    参谋猛灌2口清水,感觉体力在一点点回流。


    他挣扎着,靠着石狮子,


    笑道:


    “难怪人人都说你们第4军团在江北富得流油,近卫军团专供的牛皮背包,你们也敢人手一包?这包得卖10个银币吧?”


    “谣言,绝对是谣言。纯粹是弟兄们家里略有薄产,爹妈时常寄钱接济一二。这背书不错,只要12两银子。”


    参谋撇撇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


    顾一刀紧了紧腰带,


    他手里有份在番司衙门里搜出来的武昌地图。


    事实证明,


    磨刀不误砍柴工。


    寻宝路上有一份地图可以省去很多时间。


    他指着东边:


    “前面,还剩一个学政衙门。总指挥说了,占一个省级衙门赏500块银币。”


    “加把劲,完事了本官在城里摆宴,最好的酒最贵的菜最漂亮的歌姬。”


    “跑起来!”


    ……


    学政衙门在武昌城东南角。


    他们赶到之时,第2军团的人恰好也赶到了。


    “我们先到的。”


    “放p,弟兄们给我围了他们。”


    顾一刀心中暗叫不好,


    己方6人,对方50人,优势在皖。


    对峙,


    双方都有武器在手,气氛颇为紧张。


    虽然说互相开火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拳脚相交的可能性很大。


    而且,


    事后没法追究~


    主官不可能为这种事出头,只能恨铁不成钢的抛下一句:


    “下次再遇到,你若打赢了,伙房煮的肉你捞第一碗。打输了,一天的饭都省了。”


    ……


    对峙,


    双方都在琢磨着对策时。


    有人高呼:


    “不好了,学政衙门失火了。”


    果然,


    后院起火,火势还不小。


    两边都傻了眼,功劳归老天爷了。


    第2军团也顾不得许多,赶紧冲上去把学政衙门的牌子卸下来,作为曾实控的证据。


    ……


    武昌城东城墙内,


    有一小山坡叫梅亭山。


    此山平平无奇,然坡上有一赫赫有名之地——楚望台。


    名字来源于朱元璋第六子、被册封为楚王的朱桢,他经常站在坡上向北眺望,故而得名。


    20世纪的一天,


    楚望台的枪声划破夜空,击碎了大清王朝苟延残喘的美梦。


    从此威名远扬,


    知名度堪比铜雀台。


    ……


    棋盘街


    新军家眷居住区,此时一片混乱。


    都在逃难~


    1名新军千总冲进自家在的巷子,恰好见到家人夹着大包小裹刚出屋门~


    “爹、娘,你们快带着弟妹往南边跑。”


    “儿啊,你跑不跑?”


    “祖先牌位带了吗?”


    “带了。”


    “房契带了吗?”


    “找不到,不知道你藏哪儿了。”


    ……


    千总旋风般冲进去,抽出开一块墙砖找到多层油纸包裹的房契,塞进爹手里。


    红着眼睛叮嘱:


    “收好了,将来朝廷打回武昌,我们老孙家还能拿回宅子。”


    “哎,哎。”


    老爹含着泪,


    望着自己的大儿子拦住一群新军溃兵,


    高呼:


    “弟兄们,去楚望台军械库,和吴贼死战到底。”


    200多号新军呼啦啦跟着跑了。


    ……


    武昌城中乱成一团。


    逃难的百姓在奔跑,破城的吴军也在奔跑。


    被击溃的溃新军一部分往城外跑,一部分在主心骨的指挥下据守。


    事实证明,


    农夫成军,比油滑绿营兵的战斗意志要坚韧。


    尤其,


    这些人原先都是一个村或者一个乡出来的。


    楚望台军械库被打开。


    残兵们从里面推出了5门劈山炮。


    领头的孙千总恨恨的吼道:


    “弟兄们,武昌失守,我不甘心,你们甘心吗?”


    众人红了眼眶,怒吼:


    “不甘心。”


    ……


    虽然还是不懂炮瞄,但这些人至少知道了,霰弹杀伤步兵效果的有多好。


    武胜门周边那下雨一般的霰弹泼洒,血流成河。


    印象深刻。


    农夫们从未想过,世上居然有如此高效的杀人武器。


    不远处巷子里,


    出现了红黑军服的隐约身影。


    “开炮!”


    连续3次霰弹轰击后,恰好路过的第2军团一个步兵排终于意识到遇上了死硬分子。


    一边集中线膛枪远距离还击,


    一边寻求援兵,调大炮来助阵。


    ……


    郑河安望着楚望台硝烟,恨不得把王杰揪出来碎尸万段。


    他有理由怀疑这老东西不是陕西人,而是江南人,不如怎么会搞这么一滑稽戏,短短半天把偌大省城和自己首级一起送给了4军团那帮家伙~


    此战以后,


    素来以尖刀著称的第2军团,在吴军序列中该如何自处?


    丢脸丢到家了。


    “总指挥,大炮就位。”


    “那还等什么?轰平楚望台。”


    在步兵的掩护下,1门6磅长炮、3门臼炮机动到位。


    军官报出一连串的数据。


    6磅铁球精准命中新军火炮阵地,土垒障碍和大炮一起弹飞,场面十分过瘾。


    ……


    数轮炮击之后,


    臼炮前出齐射。


    第一轮都落在了军械库屋顶。


    碎砖瓦砾乱飞。


    军官吓了一跳,赶紧下令炮手们抬着臼炮后退20丈,再次轰击。


    军械库是肥肉,


    不希望被毁于战火。


    接二连三从天而降的榴弹,将在军械库门口堆积土袋拒守的新军打的无处躲藏。


    ……


    “弟兄们,上刺刀。”


    第2军团两个步兵排,端起明晃晃的刺刀准备冲锋。


    突然,


    连续两声爆炸。


    楚望台腾起了黑色蘑菇云,在场众人诧异。


    原来竟是新军残兵在绝望之下,主动引燃了军械库内的火药殉葬。


    这下好了。


    楚望台周边不可能再有活人,也不可能缴获任何物资。


    ……


    这些疯狂的新军不是为清廷打仗,


    而是为王杰的恩情打仗,为逃出城的家眷而打仗,为将来有一天朝廷打回来,家眷能够做回武昌城里人而打仗。


    一时间,


    凶狠的郑河安也被吓到了。


    他觉得王杰还是有点东西的~


    如果再给这个老家伙2年时间慢慢攒家当,保不齐他真能练出一支不错的新军。


    不过,


    战争就是这样。


    差一毫一厘,都会被人狂虐。


    胜利属于吴军!


    ……


    武昌城太大了,


    吴军这点兵力只能重点攻城,而无法围城。


    而为了抢首功,第4军团和第2军团都没有在第一时间控制城门,处处有漏洞。


    赵庄文跑了。


    他拐走了半个千总队,沿途还不断收容出城逃难的新军家眷~


    这种仁慈行为让他赢得了军心。


    队伍越裹越大,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也跟着后面往岳州(岳阳)跑。


    逃难规模一度甚至高达5000人。


    ……


    洞庭湖水师总兵王霖在城破的第一时间,就抢夺了马匹往南狂奔。


    召集手下弟兄扯帆逃命,往南逃窜。


    刚登上文昌门的黄肆,目睹了千帆竞发,生机勃勃的一幕。


    急的直跳脚:


    “快,打旗语令水师追击。”


    黄肆终于见到了郑河安。


    “郑总指挥,许久不见。”


    “怎么着~”


    黄肆是衙役出身,最擅察言观色。


    知道老郑心中极度愤恨,


    但还是耐心建议道:


    “武昌既破,本官建议分兵,东半城归你们,西半城归我们,我部已占领的衙署府库除外。各自清剿残兵。怎么样?”


    “行吧。”


    于是,


    俩边不欢而散。


    ……


    武昌城往南,


    郊区有一地叫唐家湾,郑河安在此布置了一个步兵连加一个炮兵排。


    目的不言而喻,


    堵截武昌溃兵,封锁南下道路。


    “少尉,西边长江里,我们的水师正在和清军水师激战。”


    “战况如何?”


    “清军船多,我们船少。打的很激烈~”


    少尉犹豫了一秒钟,


    厉声喝道:


    “留下一个步兵班,其余人全部去江边支援。”


    ……


    此刻,


    长江炮声隆隆。


    洞庭湖水师大小船只数百艘乌泱泱的往南逃,后面跟着1艘凶神——地狱号。


    舰长韦森牢记娇妻张筱妹临行前的叮嘱:


    “奴隶(努力)立下军功~”


    努力!努力!


    奴隶在努力。


    前皇家海军的归化水手们将风帆利用到了极致。


    船速飞快,双方的距离越来越短。


    ……


    王霖爬上桅杆,往后一看,顿时心悸。


    大吼:


    “抛弃无用物资,加快船速。”


    韦森也爬上了乌鸦巢,而且站的更高。


    也下令照办:


    “扔掉瓶瓶罐罐,够3天的吃喝就行了。”


    “换三角帆,z形前进。”


    双方咬的很紧。


    这种长江飙船的行为,百年罕见。


    ……


    逃兵第一定律:


    你不用跑的很快,只需要比同伴跑的快。


    200多艘小船,此时将自身的优越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因为,


    他们除了帆还有长桨。


    生死关头,


    绿营兵们特别团结,拿出了赛龙舟的水准。


    一人喊号,


    其余人轮流划桨,船速飞快,很快就超过了大船。


    此刻,


    从空中俯瞰,第一方阵是200多艘小船集群,第二方阵是40多艘大船集群,最后一个方阵是孤零零的地狱号。


    没人想下地狱,也不想靠近地狱。


    ……


    韦森兴奋无比,


    娴熟的下了桅杆,高呼:


    “舰首炮。”


    话音未落,


    船头腾起白烟~


    一发2斤重的炮弹划出优美抛物线,好死不死的落在最后的1艘大船尾舵。


    目睹此景,


    甲板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如此狂热,


    知道的是命中了敌船尾舵,不知道的以为命中了紫禁城呢。


    这帮归化水手一贯如此,快乐和金钱都不能存着,必须立刻马上挥洒。


    因此,


    他们极大的拉动了太仓州水师轮休地的经济。


    对此,


    陛下毫无意见,为什么要改变他人的天性?


    上船积极杀敌,下船拉动经济,这样不好吗?


    ……


    舰首炮口径不大,2磅而已。


    但射角很广。


    炮架特殊,可上下左右自由旋转,一般用于轰击进入船只死角的敌人。


    那艘尾舵中炮失灵的清军赶缯船,失控搁浅。


    船上绿营水手好像炸了窝的马蜂,纷纷跳水泅渡。


    当地狱号和这艘搁浅赶缯船平齐时,


    侧舷开火~


    将船彻底打废。


    然后速度不停,继续追杀。


    ……


    王霖看到了地狱号甲板上那些忙碌控帆的黄毛夷、红毛夷。


    只觉口苦。


    他在福建下过海,挨过洋枪洋炮,知夷人擅海战。


    只是不了解怎么成了吴军?


    这仗还怎么打下去?


    投降吗?


    倒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现在不是投降的时候,被追杀呢。


    要想卖个好筹码也得反复谈判好几轮,还要适度展现实力。


    ……


    “打旗语令小船回防。几百艘船被人一艘船追着打,真踏马晦气。”


    座舰又打旗语,又是敲锣,又放炮,终于成功的拉回了部分军心。


    20几艘桨帆船调转方向从左右两翼出击。


    3艘大型米艇打中腰主力。


    “拼了,拼了。”


    王霖升起总兵旗,又扒掉官袍,辫子绕脖。


    左手握佩刀,右手拎长斧。将海盗本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见洞庭湖水师急眼了,


    韦森立马下令:


    “拉横船身,轰他们。”


    “陆战队全部上甲板。”


    ……


    体型庞大的三级风帆战列舰快速拉横,侧舷对着冲过来的清军战舰。


    开炮次序井然~


    先是上层炮甲板小口径舰载炮,


    然后是中层炮甲板,


    最后是底层重炮。


    甲板炮和陆战队也不失时机的猛轰两翼驶来的小船。


    战果斐然,


    好似螃蟹倒入沸水锅。


    至少有13艘清军战舰重伤报废~


    然而,


    韦森依旧表情紧张,死死盯着遮蔽视线的大团硝烟。


    见洞庭湖水师虽然伤亡惨重,其余完好的船只依旧冲破硝烟,顺水顺风,速度飞快。


    他一秒都没有犹豫~


    高呼:


    “调头,回武昌。”


    船尾4名老水手立即调整船尾三角帆,以最快速度最小转弯半径完成了180度转向。


    ……


    “升前主帆、前上帆。”


    船首水手们执行的也很干脆。


    船速明显提起,顺风顺水、劈波斩浪。


    1刻钟后,


    甩开了尾追的洞庭湖水师狼群。


    ……


    此情此景,双方都松了一口气~


    韦森:


    “穷寇莫追。”


    王霖:


    “撤,见好就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