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512 桂军的缔造者

512 桂军的缔造者

    见阵型已经成型,


    岑溪县团总白健仁拔出佩刀,破音嘶吼:


    “前进。”


    两列火绳枪手走在最前面,之后是4个超长枪方阵一字排开。


    最后是刀盾方阵。


    阵型中规中矩,没大毛病。


    ……


    郁林州团练的打法不太一样。


    他们以大盾在前,长矛在后,正面迎战。


    没一会,


    两方的阵型都不那么齐整了,有的人领先,有的落人后。


    阵列线明显扭曲。


    冷兵器时代,


    一支军队要在前进当中保持齐整阵型太难了。


    步兵若能如墙推进,一定是精锐~


    骑兵若能如墙推进,一定是特别富裕的精锐~


    ……


    白健仁扭头看了一眼,好似演唱会的指挥家挥舞佩刀试图重新把握节奏:


    “大家放慢脚步,看着排头兵,拉直拉直。”


    效果明显,阵型有所恢复。


    双方的距离逐渐拉近,直到进入30丈。


    走在最前面的200名火绳枪手立住脚步,小心吹旺火绳。


    “放~”


    一排白烟腾起。


    坐镇后方的陆廷武眉头紧锁。


    这1轮齐射的杀伤效果很不好,难道是新枪有问题吗?


    ……


    实际上,


    白健仁也发现了。


    甚至不如用以前的非制式鸟枪打的漂亮~


    一样发懵的火绳枪手们也搞不懂怎么回事,但不敢犹豫,立即从方阵间隙退到阵后。


    “长枪放平。”


    刷,


    数百杆13尺长枪放平,枪尖朝前,颇具威慑力。


    ……


    两边枪兵对刺。


    梧州团练手里的13尺超长枪优势明显。


    郁林团练很吃亏,他们用的是10尺长枪,典型的格斗长矛,相当于士兵的双倍身高。


    兵器,一寸长一寸强。


    除了进屋厮杀,否则几乎在所有的战斗场景里,长枪都占优势。


    此刻,


    指挥失去了效应。


    双方举着长枪,奋力前刺。


    从空中俯瞰,泾渭分明。


    中间是几百杆长矛相互对戳,不时有人倒下。


    1刻钟后,


    郁林团练不支。


    ……


    眼见对面敌人向后溃败。


    白健仁心中狂喜,疾呼进攻。


    阵后督战的陆廷武更是欢喜,大手一挥,援兵跟上。


    不过,


    想一招鲜吃遍天也很难。


    郁林团练援兵也赶到,用火绳枪、抬枪、三眼铳一阵乱轰。


    刚刚取得优势的梧州团练又退了回来~


    小胜,变成了平局。


    双方各伤亡三四百人。


    次日,双方又打了一场,结果还是差不多。


    隔了几日,


    不死心的双方拉上了仅有的大炮对轰,想一锤定音。


    结果很尴尬,


    拉锯战表明,双方的技战术水平惊人的相似。


    ……


    无法破阵怎么办?


    增兵。


    以乡土为纽带,各自募集本府青壮。


    团练也不讲究,发根长矛就是兵。


    在容县以南修筑简易营寨,挖沟,挖陷坑,竖竹钉,转入了阵地战。


    双方各自组织了几次,拿不下对方营寨之后。


    终于接受了一个现实:


    在两军的技战术、火器装备水平接近的情况下,谁进攻,谁吃亏。谁防守,谁占优。


    势均力敌的战争最残酷。


    打的血肉模糊,但是战线没一点推进。


    ……


    白健仁头一次意识到,打仗除了拼谁猛,更要拼谁更有钱。


    为了筹集衣物、粮食、燃料~他的“预备岳丈”急的满嘴泡,左右为难。


    因为,


    广西本就不富裕。


    梧州又属于相对不富裕的。


    聚兵5000人结寨对抗了半个月,容县和藤县百姓不堪重负。


    陆廷武一脸憔悴:


    “小白,我们怕是要撤兵了。”


    “把容县丢给郁林人?”


    “没办法啊,后方的粮食再也筹不上来了。”陆廷武愁眉苦脸,开始掰手指,“一天1个人最少要吃2斤粮,5000人就要吃掉一万斤,一个月就要吃掉30万斤。”


    “团练大臣拨了1万两银子,勉强够应付这个月的饷银和草药,抚恤银就别想了。”


    “布匹、铁料、火药、铅子、草药,这些我甚至还没算。”


    “小白,你知道吗?为了当这个破官,我踏马的已经掏空家产了。”


    ……


    白健仁目瞪口呆~


    听起来,打仗是真烧钱啊。


    就打了这么一场毫无进展的烂仗,岑溪县有名的陆员外就成穷鬼了?那以后的嫁妆怕是也打水漂了吧?


    实际上,


    对面的郁林团练也一样尴尬。


    只不过他们有巡抚大人在背后戳着,狠心支援了5万两银子。


    所以,


    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


    白健仁垂头丧气的回到营区,情绪低落。


    当初一起砍甘蔗的铁杆兄弟之一,矮个子黄潢川扛着一杆火绳枪跑了过来,


    指着枪:


    “大哥,我知道为什么新枪打不准了。”


    “为什么?”


    “劲太大,火药太猛。弟兄们稳不住~”


    黄潢川据枪比划了一下,嘴里砰一声,枪口上扬。


    补充道:


    “铅子就上天了。”


    “哦。”


    ……


    见大哥兴致不高,黄潢川察言观色,问道:


    “大哥,怎么了?”


    “陆老爷说这仗打不下去了,没钱粮。”


    “要不咱们再冲一次?”


    “没用的,深沟长壕,郁林人躲在栅栏后面用长枪戳。人死光了也攻不进去。”


    俩人陷入了沉默。


    过了会,众铁杆兄弟都来了。


    一边扒饭,一边出馊主意。


    碗里一半糙米一半杂粮,上面浇一勺自酿酱油。


    这样的饭食,众人很知足。


    相比之前替财主家做佃户砍甘蔗,个个饿的腰围1尺6,草绳都栓不住裤子~


    如今一天能吃两顿干饭,相当幸福了。


    ……


    望着碗里扒出来的沟壑,白健仁突然眼睛亮了。


    把饭碗一搁,


    低声说道: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众所周知,全男聚会。


    一个大胆的想法,未必真能行,但肯定够大胆。


    傍晚,


    太阳落山之后。


    陆廷武忧心忡忡的望着700号人消失在山脚边。


    两军对峙,旗鼓相当,无法突破。


    东侧是北流河,西侧是大容山。


    白健仁要率岑溪团练赌一把,进入大容山攀山越岭,南下绕到敌人的背后去。


    理论上可行,但实践很不容易。


    大容山平均海拔接近1000米,山高路险。


    加之现在是冬季,山里有积雪,气温更低。


    运气不好的话,全军覆没也不是没可能。


    ……


    进山半天,白健仁就感觉到刺骨的寒冷。


    咬牙挺住~


    破旧的棉衣,御寒效果很差。


    靴子更是糟糕,以梧州团练糟糕的经济现状,根本不可能装备皮毛一体的冬靴。


    白健仁衣服夹层、鞋子内部都塞了厚厚的干稻草。


    跟随他的团练也差不多。


    稻草是穷人最好的御寒填充物。


    越往山上走,气温越低。


    不时有人因脚下湿滑而坠落以及严重冻伤。


    干粮得省着点吃。


    “大哥,太冷了。”


    “别说话,咬牙坚持。弟兄们打赢这一仗,本官给你们每人寻一套棉衣,每人发一只烧鸡,一碗米酒,大米饭管够。”


    ……


    在食物的激励下,这支装备窘迫的队伍行军全靠提着一口仙气。


    不敢停,停下可能就再也走不动了。????冬季的大山里太可怕了。


    突然,


    前面树林里扑簌簌的积雪往下掉。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黄潢川悄悄摸出火折子,点燃火绳。


    众人放慢脚步向前~


    刚靠近林子边缘,里面窜出一头黑熊,吼声惊天动地。


    有经验的猎人都知道,熊这玩意皮糙肉厚,弓箭和土枪不一定能打穿被一层松脂泥土覆盖的熊皮。


    然后,


    暴怒的熊熊瞬间把人撕成两截。


    ……


    枪声响起,不出意外,没打着。


    灵活的黑熊冲入人群,好似开无双,一掌一个少年。


    嗖,


    白健仁抓准机会,掷出长矛。


    受伤的黑熊吼的撕心裂肺,背部伤口疼痛难忍。


    众人团团围住,投掷长矛和佩刀。


    终于,


    一声沉闷的枪声响起,黑熊扑通倒地。


    黄潢川咧开嘴笑了示意这是他的功劳。


    ……


    众人猜测附近肯定有窝。


    散开寻了一番从洞里掏出来4只小熊,大卸八块。


    就地生火吃肉。


    雪入锅,就是水。


    因为熊熊袭击,队伍再次减员多人。


    不过,倒是让众人暖和多了,吓的血液沸腾。


    60多里山路~


    在第二天中午,众人终于走出了大容山,抵达北流县境内。


    ……


    先击溃了2支向北的郁林州运粮队。


    然后趁着北流县城还没反应过来,一路冲进了城里。


    亮出旗号之后,城中大乱~


    北流没有驻扎绿营兵。


    目前整个广西除了桂林,其他州县的绿营兵都被巡抚大人调走防守省城南宁。


    团练尽出,防务空虚。


    不过,


    县城中还是有不少人自发的闭门抵抗。


    白健仁没有急着剿杀,而是劝降。


    喊出了广西人不打广西人的口号。


    细论起来,


    雍正以前,郁林州属于梧州府治下。


    后来,清廷不知出于何等目的将郁林州划出单列,不再归梧州府管辖。


    ……


    白健仁撒谎了,他谎称郁林团练战败,大部被俘。


    现在,


    他来受降。


    又当着北流县士绅、豪强十几人的面,当众割破手掌,歃血盟誓。


    “广西人不打广西人,守护乡梓,同进同退,一视同仁。”


    如此一番组合拳,终于实控了北流县。


    截断了粮道!


    数日后,


    在容县南侧对峙的郁林团练开始缺粮,人心惶惶。


    知州便服潜逃,不知所踪。


    陆廷武开出了不错的劝降条件,在承诺基本不损害郁林州原士绅、豪强的前提下,他成为了新的首领。


    军政一把抓~


    地盘扩大,军队扩编。


    ……


    事实证明,


    广西人不打广西人的口号很有效。


    扩编后的梧州团练开进了西边的浔州府,兵不血刃拿下了贵县。


    之后,


    兵临府治所在——桂平。


    广西团练大臣陆廷升毕竟是当过京官的,果断率兵,从柳州府出发摘桃子,说服了浔州府武宣知县打开城门。


    这样一来,


    桂平就成了孤家寡人。


    谈判来回拉扯了半天,最终桂平也宣布加入老乡大家庭。


    柳州、浔州、梧州、郁林4地的武装合兵一处,接受团练大臣陆廷升的统一指挥,旗号桂军。


    这是建立在乡谊之上的松散联盟。


    口号是“拒外敌,保乡梓”。


    ……


    广西的事,广西人说了算——这一理念很先进,很有诱惑力。


    很快,


    在各路说客的努力下,除了南宁以及部分土司区域,其他区域纷纷宣布归顺。


    一夜之间,5万装备简陋的桂军俨然成形。


    各路首领齐聚柳州,参加桂军誓师大会。


    前理藩院官员、现广西团练大臣陆廷升慷慨激昂的发表了演讲,


    号召:


    全体广西人联合起来,维护家乡利益。


    有米自己吃,有地自己种,有事自己说了算。拒绝一切外来势力染指广西,无论清廷还是吴廷。


    斩白马,杀黑牛,当场血誓。


    以颇具乡土气息的方式发了毒誓:


    “若违违誓言,祖坟被刨,祖先不得安宁,家族从此绝嗣。”


    ……


    陆廷升在理藩院见过大世面。


    他很重视正治,创造性的提出了2个概念。


    第一,忽略汉、客、壮的身份区别,统统称为广西人。又给所有人找了一个共同的祖宗,秦始皇时期南下的驻屯秦军。


    第二,整编军队,组建常备军和地方民团。


    他的思路很神奇,但成功地说服了所有人。


    广西所有士绅、豪强皆需派出子弟担任各级军官,指挥本乡本土的士兵作战。


    常备军,需要听从统一号令。


    地方民团,只负责保境安民,任何时候都不会抽调出县作战。


    ……


    每个县组建1支常备军,500人左右。尽快实现兵器制式化、旗号正规化、训练专业化。


    理论上所有男丁都是民团。


    百万男丁,百万桂军。


    这一概念听着颇为中二,但落在这帮广西佬耳朵里只觉无比热血。


    广西佬骨子里好战。


    很快,


    陆大人的桂军概念深入人心,各方臣服。


    而陆廷升也适时的收走了各地的赋税,设布政使衙门从各地以统一标准收取钱粮。


    基本杜绝了火耗,做到了颗粒归公。


    如此一来,桂军就获得了稳定的粮饷来源,虽然不宽裕,但相比之前有了长足进步。


    ……


    砰~


    一声枪响,一头在结冰的河面上行走的野猪中弹栽倒。


    挣扎了几下~


    死透了。


    “大哥,好枪法。”


    白健仁再次审视手里的火绳枪,爱不释手。


    “3钱火药,5钱铅子,榆木枪床,枪长2尺4寸,仅重6斤。真是一杆好枪!”


    前些天,他才弄明白了为啥之前己方火绳枪集体打不准。


    因为麾下装备的那批属于重型火绳枪,5钱火药,7钱铅子,后坐力过大。


    而麾下的弟兄们普遍年龄偏小,个头偏矮。


    射击时,把握不住。


    子弹都打上天了。


    发现问题,解决就不难。


    叉子枪!


    所有士兵携带一根叉子,架在上面射击,精度瞬间提高。


    ……


    之后,


    以大米为诱饵,白健仁打了两只兔子,三只野鸡。


    跟班黄潢川打了一头野狗。


    众人将猎物带回营烧烤。


    动物的油脂在火焰的烘烤下滴落。


    香味扑鼻。


    黄潢川腆着脸开口了:


    “爹,这兔子让给我吧?”


    ……


    白健仁犹豫了一下,还是递了出去。


    毕竟自己都当爹了,不能和儿子抢吃的。


    黄潢川接过喜滋滋的撕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夸奖:


    “爹烤肉的手艺真好,要是再来一口米酒就更好了。”


    然而,无人回应。


    他回头一望,只见身披素袄的陆员外家千金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美目惊恐。


    瞅瞅白健仁,又瞅瞅自己。


    似乎是被这种匪夷所思的伦理关系所震惊。


    黄潢川一时间脑子抽风,冒出一句:


    “爹,娘来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