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570 酣畅淋漓的战争艺术,完美的胜利~

570 酣畅淋漓的战争艺术,完美的胜利~

    ~


    盛京将军弘响心中焦急,手心是汗,站上马背瞭望前方战事。


    “将军小心。”


    话音未落,两颗米尼弹从头顶飞过。


    弘响惊吓坠马,左手臂骨折。


    被众亲兵护送着转移了位置。


    一名亲兵望着1里外的石碑塔,上面隐约可见吴军散兵身影。


    狐疑道:


    “奴才们想不通,吴军的火枪到底是什么妖术。”


    “本官告诉你们,压根不是什么妖术。而是从欧洲佬那边弄的最新式枪。”


    “啊?”


    弘响默默摘下了惹眼的尖顶避雷针。


    忍着痛,解释道:


    “是京城那帮洋毛子传教士说的,皇上对他们给予厚望,正在想办法仿造呢。”


    ……


    东陵内,第三道巨木防线。


    被锯断放平的百年巨木既坚固又沉重,压根推不动,仅有的几处缺口又被塞门刀车顶住,无奈的八旗兵只能靠人命堆。


    辽东军团的乌合之众们微蹲在巨木后,手握长矛,谁露头就戳谁。


    八旗兵重甲在身又如何?


    戳面门。


    望着一具具滑下的尸体,三名老旗丁相视一眼。


    其中两人丢下兵刃,原地半蹲。


    另一人踩着他们的肩膀站上去。


    “一二三~”


    半蹲的俩人突然发力,将肩上之人抛过巨木。


    ……


    两杆长矛戳来。


    落地翻滚两圈的老旗丁微蹲,左手握盾,右手拎刀,像猎豹一般蓄势待发。


    盾牌格挡,滑开一杆长矛。


    脑袋一歪,躲开另外一杆长矛。


    抓住对面破绽向前猛冲,将距离缩短为0.


    短刀破长枪。


    一截血淋淋的胳膊落地。


    另一人丢了长矛掉头就跑,刚跑出5步,被追上,一刀砍翻。


    “尼堪,拿命来。”


    老旗丁热血上头,刀盾步战,连续杀人。


    ……


    第4道防线,殷东耕隔着巨木望着那个不断前进的避雷针。


    他紧张的脸色发白~


    突然,他抓起地上的一柄短斧。


    跟着那个避雷针往右侧跑动,瞅准时机,甩过巨木。


    隔山打牛。


    砸的老旗丁一踉跄。


    “尼堪,该死的尼堪包衣。”


    听着暴跳如雷的吼声,殷东耕压抑住心中恐惧,举起一石灰坛甩过巨木。


    哐当~


    早有准备的老旗丁挥出一刀,将坛子击碎。


    ……


    纷纷飞扬,满天飘。


    老旗丁捂着眼睛踉跄后退,被杀的连连后退的众人终于鼓起勇气齐刷刷挺起长矛戳去。


    “杀。”


    瞬间,老旗丁身上多了三五个透明窟窿。


    然而这并改变不了什么。


    因为已经有更多的八旗兵越过巨木跳入第三道防线,疯狂砍杀。


    第四道的包衣们纷纷往后溃逃。


    孝陵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丢失。


    ……


    据守孝陵的2000吴军终于出手了,炮手们抬着5门臼炮运动到了预定位置。


    小装量火药包,木板隔开。


    之后塞入铁皮霰弹圆柱体。


    5门臼炮一字排开,各自距离5丈。


    沉闷的炮声连续响起。


    霰弹雨从天而降,落入前三道工事内。很均匀,很及时。


    炮击炮原理,隔山打牛。


    ……


    臼炮的装填速度很快,因为省略了许多长炮必须的流程。


    连续5波霰弹雨淋头。


    八旗兵死伤惨重,一百多人当场死亡,四百多人受伤倒地哀嚎。


    “杀,重回阵地。”


    包衣们重新鼓起勇气顺着缺口鱼贯而入,刀砍矛刺,将满地打滚的八旗伤兵逐个弄死。


    南路清军攻击受挫,狼狈后撤。


    东路的清军也明显颓废。


    ……


    昌瑞山顶,重炮阵地。


    炮手们纷纷请命:


    “侯爷,打吗?”


    “不急不急。”


    话音未落,不远的山林里冒出清军身影,宁远州汉八旗终于迂回到位了。


    炮手们纷纷拿起放在一旁的燧发枪蹲在沙包后开枪射击。


    火枪对火枪。


    轰~


    一发重炮炮弹落入树林,硬生生撞断几十棵树,犁开一道走廊。


    宁远知州袁常在被当场打成了两截,怒目圆瞪,没留下遗言就咽气了。


    “袁大人死了。”


    “跑啊。”


    众清军胆寒,纷纷后撤,果断放弃了偷袭计划。


    ……


    炮台上,施令洋满意的盯着一组炮手:


    “每人赏银30两,战后兑现。”


    “谢侯爷。”


    “刚才那一炮是怎么办到的?那片树林明显比我们矮。”


    “先将射角降至最低,再把炮尾车垫高,火药包减半再减半。”


    “你有把握?”


    “不敢欺瞒侯爷,我承认这一炮有赌的成分。”


    “父帅,今日之战,儿发现大炮的威力竟是如此恐怖,吴廷的铸炮技术一流。”


    “你忽略了炮术和炮车,多多观察,对你将来大有裨益。”


    “是。”


    施秉仁默默站到一门重炮侧后方,观察。


    山脚下,清军的第二次进攻,卷土重来了。


    ……


    吱呀吱呀~


    健壮战马牵引着红衣大炮驶入庄严的东陵。


    炮手前方牵马,后面推炮。众旗丁喊着号子咬着牙准备近距离轰击那该死的巨木壁垒。


    盛京将军弘响忍着骨折疼痛,好似雕塑。


    有时候,提前死掉真的是一种解脱。如今倒好,既是大清罪人,也是吴廷罪人。


    旁边,


    有人突然小声道:


    “将军,万一打高了,会不会打到孝陵阳殿?”


    “你去督战,谁打歪了就砍了谁。”


    “嗻。”


    ……


    炮手们只能拼命将楔子往里砸,将炮尾抬高再抬高。


    没办法,


    保护皇陵是绝对正确。


    如今这般把大炮拉进东陵就已经是大不敬了,而且是十分大不敬。


    “开炮。”


    炮声骤然响起,沉闷好似天边滚雷。


    盛京将军弘响忍着痛张开左手掌,感受雪花消融,冰凉止痛。


    前方,


    火炮轰击产生的大量白烟形成了一道厚厚的雾墙。


    东陵四周皆山,风吹不进来。


    微风驱散不了如此浓重的硝烟。


    ……


    昌瑞山顶,施令洋露出了残忍的微笑。


    扭头询问:


    “都准备好了吗?”


    “回侯爷,确保一轮覆盖清军大炮。”


    东面,受限于地形,清军只有步兵进攻,并无火炮助阵。


    南面,地形宽敞。清军至少拉上了25门重炮,以及上万的步兵。


    很明显南面是主攻,东面是策应。


    故而,昌瑞山的5门12磅舰载长炮全部指向南面。


    进驻东陵这么多天,炮手们早就标注好了距离,可以直接跳过试射环节。


    ……


    在清军发狂的攻击下,辽东军团伤亡惨重。


    辽东军团16000人,如今,已不足10000人。


    还能鼓起勇气继续作战的至多2000人。


    吴军将这些人编成督战队留在最后,将那些失魂落魄的乌合之众顶在最前面。


    巨木壁垒好,好就好在层层叠叠。


    每层之间通道好似城门,可由塞门刀车决定关闭还是打开。


    ……


    不过,在炮弹的轰击下巨木壁垒开始错位、移位,被炮弹轰的七零八落。


    空中俯瞰就像是小学生的挑小棒游戏,毫无章法的堆叠在一起。


    孝陵阳殿顶上。


    一名炮兵士官笑了。


    他对战局充满信心,优势在我。


    清军打了上百发炮弹,却没有一发落入孝陵。


    这说明什么?说明孝陵就是己方的防弹光环。


    就差一个完美时机。快了,快了。


    肚子咕嘟咕嘟。


    他撕下大饼塞入嘴里,默默咀嚼着。


    和他一样,许多人此时正在咀嚼提前下发的大饼,这玩意下肚特别顶饿。


    ……


    施令洋坐在山头,吃着热腾腾的烤饼。


    心想,


    人是铁,饭是钢。


    再打2个时辰,敌人怕是举不动刀。


    正如他所料,清军此刻集体感觉到了饥饿。虽然吃了早饭,但油水并不算多。


    因为,没人提前通知伙夫杀猪宰羊。


    进攻是仓促决定的。


    所以,绝大部分人没有携带干粮。


    只有极少数盛京支援来的旗丁人老成精,提前藏了点食物。此时,他们毫不犹豫的塞入嘴里,丝毫不顾忌身边人的眼神。


    老兵都知道,吃饱睡足,活下去的概率比别人要大10倍。


    ……


    弘响也意识到了危机。


    “一刻钟后,擂鼓总攻!不论马甲、步甲、养育,不论官阶,自我以下全部投入进攻,一举杀光吴军。”


    “昭告全军,这一战是背水一战。”


    “如果我们输了,敌人会掘东陵、屠盛京。世祖爷和圣祖爷的骸骨会被砸碎,我们的妻儿将沦为奴隶,辽东将成为敌人的养马场。”


    “为了大清,也为了妻儿老小。我们,有死无生。”


    众将官心中悲戚,纷纷下马跪拜。


    ……


    当清军的喊杀声好似惊雷滚过大地时,所有人都意识到最后一刻到了。


    孝陵前,


    吴军召集这段时间表现最积极的炮灰们,告诉他们:


    “考验你们的时间到了,顶住盛京八旗,飞黄腾达。甭想着溃逃,否则,枪炮认不得你。”


    殷东耕、刘四也是豁出去了。


    当众高呼:


    “为了大吴。”


    然后,头也不回的去指挥自己那一波人。


    吴军默默布置榴霰炮,准备随时痛击己方溃兵。同时将所有臼炮布置在步兵防御线之后,抛物线杀敌。


    昌瑞山再次传下军令:


    “所有长炮不得随意开火,必须和山顶重炮同步。臼炮、榴霰炮除外,可自由开火。”


    ……


    人数过万,无边无际。


    清军潮水一般翻越巨木,围绕第3道防线,双方激烈交锋。


    手持长矛的炮灰呐喊着戳杀那些攀爬的八旗兵,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滑下。


    明明是松木,此刻却变成了红木。


    不过,盛京八旗也不是傻子。


    将一杆杆长矛化身标枪,投掷越过巨木。


    辽东军团有样学样。


    互相伤害呗。


    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吸收了无数标枪。


    标枪之后,铁盔、碎石、盾牌、石灰、破烂腰刀,甚至是残肢断臂漫天飞舞。


    双方互砸,好不快活。


    ……


    时间在不断流逝~


    每一刻钟,都伴随着上千条生命消失。


    然而盛京八旗是哀兵,背水一战,巨大的绝望促使他们集体发疯。


    “顶不住了,快开炮啊。”


    随便怎么呼喊,这么残酷,驻守孝陵的吴军依旧是一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姿态。


    一个字:稳。


    就连包衣殷东耕这种甘愿献上女儿的好奴才,也忍不住抱怨:


    “主子们也太狠心了。”


    ……


    孝陵炮声响起。


    先是臼炮,抛物线打击追赶在己方溃兵后面的清军。


    炮声好似避水珠,己方溃兵如梦初醒赶紧往两侧跑,露出了后面的清军。


    防线后的吴军如释重负。


    “打。”


    枪声骤然响起,铅弹将冲锋的清军打倒一片。


    榴霰炮直瞄轰击人群,铁珠乱飞。


    ……


    孝陵前,火力不绝。


    吴军很注意节奏,一部分装填一部分射击,火炮补位。


    由此保证,不被人海战术冲破。


    “父帅!?”


    “开炮!”施令洋整个人激动的直哆嗦,高举的手臂狠狠下压。


    昌瑞山重炮响起。


    千里镜里,


    有巨木一头翘起,旋转120度后又重重砸下,血浆飞溅。


    还有巨木隆隆滚动,碾压过人群。


    太残忍了,太刺激了。


    孝陵殿前,15门长炮一字摆开,齐刷刷喷出火焰。11度射角,跨越射击,打击更后面的清军。


    ……


    “自由射击,快速射击。”


    “狠狠地打,打崩盛京八旗。”


    火枪手们开始了自由射击。


    炮手们更是自动屏蔽了战场上的一切杂音,以最快速度最大默契,装填,轰击,再装填。


    没有瞄准,没有观测。


    只为了最快速度倾泻炮弹。


    ……


    承受不了如此惨烈炮击的旗丁们纷纷溃退。


    望着前方火光闪闪。


    后方一众督战的盛京将军衙门主要官佐们,心如死灰。


    “将军,怎么办?”


    弘响悲愤的揪住自己的辫子,割断。


    “大清朝,完了,完了!”


    “我,爱新觉罗.弘响不愿苟活,诸君若愿意陪伴吾一道死在这祖宗圣地,就跟上吧。左右都是个死。”


    说完,


    他狠狠抽打战马,冲向前面战团。


    众人有跟着冲上去的,有原地跪着哭喊的,有掉头就跑的。


    总之,


    弘响说的没错,东陵完了,盛京完了,大清朝也完了。


    ……


    昌瑞山顶,火光闪闪。


    炮手们脱掉棉衣只着单衣,各司其职,清膛、推弹,忙而不乱。


    就连16岁的施秉仁也自觉从水桶里拿出浸透的毛毡盖在炮筒上,给重炮炮筒降温,缩短轰击频率。


    舰载12磅长炮,射程远,威力大。


    一路拖曳至此所费的人力畜力,此刻得到了最大回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