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587 捆绑战争,不许脱钩~

587 捆绑战争,不许脱钩~

    ~


    “海洋之心”城堡,下午茶时间。


    贵妇们欣赏艺术品、喝下午茶、聊八卦、传阅东方经典成人连环画(魔改红楼,陛下绘)、听音乐会、和年轻的使馆随员跳交谊舞。


    总之是笑的合不拢嘴,玩的昏天暗地。


    女人们如此快活,男人也不会太差。


    老牌贵族们坐在城堡最高处阳台一边眺望温莎堡,一边和贾伯爵聊天。


    乔治三世最信任的内阁首相,诺斯勋爵来了。


    此时,他在欣赏茶道!


    两名刚伺候完贵妇们的厨子马不停蹄的赶来泡茶,倒茶。


    没办法,


    使馆不养闲人。


    每一个人都是身兼数职。


    ……


    全套景德镇烧制的精致茶具,泡茶动作行云流水,暴露了厨子是潮汕人的事实。


    茶香四溢。


    赏心悦目。


    诺斯勋爵的手跃跃欲试。


    伦敦人哪见过正宗的茶道。


    精湛的表演,精致的茶具,罕见的茶宠,皇室特供大红袍,无与伦比的环境。


    纵然是公爵大人,也不得不用两个手指捏起小茶杯,浅吸一口:


    “verygood。”


    ……


    喝茶,当然要抽烟。


    烟酒茶,不分家嘛。


    贾笑真首先摸出一根类似雪茄造型的烟卷。


    众人大骇,太粗了!太棒了!


    很符合男人的审美。


    “先生们,都来一根?”


    诺斯勋爵首先尝试,他是个老烟枪。


    这个环节,所有贵宾由一位只着新中式月土兜的巴黎女仆跪式伺候。


    女仆先将烟卷塞入一精致的玉石过滤嘴,再小心的剪掉烟卷前端,然后点燃,小口吹旺,最后凑到贵客嘴上。


    “sir,please。”


    贵客全程都不需要动手。


    嘴一歪,雪茄就自动来了。


    叭叭小吸两口,蹲在一旁的巴黎女仆会恰到好处的移开烟卷。


    极致享受。


    ……


    上议会议长助理,突然问道:


    “伯爵阁下,这是产自哪里的烟草?似乎有些地中海的味道。”


    “不不不。产自我们帝国境内内一个特别有文化,特别浪漫的地方。嗯,叫彩云之南。”


    众人纷纷点头。


    确实,彩云之南就是比地中海上档次。


    议长助理又吸一口,赞叹:


    “似乎还夹杂着一丝少女的香味。”


    贾笑真眼睛一亮,捧哏,你可是自己找上门的。


    赶紧解释:


    “吾皇在帝国南疆择了一处山清水秀之地,开设了皇家专供手工烟卷厂。需用上等果木,小火烘烤。之后由能背诵女则的未婚云南少女在其腿上,卷成如此这般的烟卷。”


    “最后,还得这么一夹,烟卷才算竣工。”


    “诸位,是不是觉得回味无穷?”


    众人震惊。


    妈的,难怪这么好抽。


    诺斯勋爵狠吸两口,再捏一把巴黎女仆,赞叹道:


    “此刻,我仿佛置身彩云之南。”


    ……


    如果认为伦敦的贵族都是傻子,那就是自取其辱了。


    他们很理智。


    友好,是因为得益于两国贸易源源不断的税收流入王国的钱袋子。这世上,哪儿有什么纯洁的友谊,无非是各取所需罢了。


    18世纪,撒克逊的关税相当高。


    他们对进口的茶叶、丝绸、瓷器征收比例极高的关税,用于大洋彼岸的战争。


    目前,撒克逊王国和吴国没有矛盾点,却有太多的利益共同点。


    妥妥的蜜月期。


    撒克逊人的3级舰建造技术、金属处理技术、建筑技术都对吴国敞开了。


    使馆武官可以参观王国内最先进的军工厂,偶尔还能登上一级风帆战列舰出海体验。


    ……


    次日清晨,


    送别贵客。


    巴黎女仆们像唱诗班一般站立,唱起《送别》。


    虽然语言不通,但音乐是无国界的。


    在略带伤感的歌声中,贵客们拿到了一份礼物。


    男的是礼盒装的烟卷、玉石过滤嘴,女的是一只翡翠手镯和一方苏绣月土兜。


    待众人离开后,


    贾笑真吩咐使馆商务秘书:


    “放出风声,我这里有一批非常抢手的奢侈品,急找下家。”


    ……


    堡内,


    4名被特意留下的记者恭敬的起身,摘下帽子。


    “伯爵阁下,有什么需要我们效劳的?”


    贾笑真眼皮浮肿,眼圈发黑。


    大手一挥:


    “记者是一个高尚的职业,我曾经也是新闻行业从业者,深知其中不易。小小礼物,略表敬意~”


    于是,


    每个记者的面前多了一支纯金笔。


    “伯爵阁下,受之有愧。”


    “不不不,在我们吴国这叫车马费,是给优秀而富有正义感的记者的出差补偿。”


    众记者感慨万千,这是多么优秀的文化啊。


    文明,在东方。


    《月亮报》记者安迪问:“伯爵阁下,希望我们如何报道?”


    贾伯爵的声音坚定而富有正义感:“一定要如实报道。”


    安迪瞬间秒懂:


    “1个小时后,请伯爵阁下过目一下在下的初稿?”


    “这不好吧?或有干涉新闻自由之嫌疑?”


    “不,伯爵阁下是行业前辈。前辈指导后辈,天经地义。”


    ……


    短短数日内,报纸开始密集报道。


    有简单粗暴的夸,有笔法刁钻的赞,有和风细雨的描述。


    角度各不同。


    例如,


    《月亮报》专注于花边新闻,读者群体是全覆盖的,从普通工人到上流社会都爱看。


    《埃菲尔报》专注于最新流行货品,主要是针对上流社会和小部分中产。


    《苏格兰绅士报》热衷于报道虚无缥缈的哲学、艺术、文化,针对的是文化阶层和少数上流阶层。


    密集报道半个月,卖报的赚爽了。


    巴黎某商行上架了一批顶级东方奢侈品,当天就被抢购一空。


    文化输出需要落到实处,也就是载体,例如商品、生活方式、衣着服饰、书籍思想。


    吴皇亲自定下了了几样关键载体:


    茶丝瓷、奢侈品、思想。


    茶丝瓷针对中层,奢侈品针对上层,思想针对下层。


    ……


    吴国的远程海运能力有限,所以不涉足大宗货物,专注于高价值小体积的奢侈品。


    原则是:单品高利润。


    使团来时,


    随船带了200件贵妇装、200箱烟卷、150箱翡翠玉石、100箱上等茶具、50箱手帕,10箱蜀锦、10箱工艺品、10皇家专供茶叶、10箱珠宝首饰。


    其中,很少有式样、图案重复。


    每一件物品都是珍品。吴皇很爱惜自己的名声,绝对不允许砸自己的牌子。


    贾笑真大搞饥饿营销,一边买报社通稿,一边断断续续出货。


    ……


    上有所爱,下必所效。


    随着伦敦、巴黎的上流社会开始流行东方奢侈品,民间对茶叶的需求量也逐渐攀升。


    哪怕是杂货铺店主也觉得捧着一杯茶叶水很有面子。


    当然,最好是搭配青花瓷茶碗。


    这叫“好马配好鞍”,报纸上讲的。


    舆论,对民间影响很大。


    贾伯爵也适度的做点慈善事业,比如坚持在泰晤士畔的使馆门口派发食物,每天100块加糖面包,2大锅加糖红茶水。


    风雨无阻,从不断绝。


    搞慈善的钱,和买记者良心的钱比起来,就是九毛一毛的毛尖尖。一年到头下来其实也没花多少钱,但挣来了很好的名声。


    这就叫雷声大雨点小。


    总之,


    使馆和各大报社友谊很坚固。


    记者们抢着参加活动,挖空心思的写出爆款稿件。


    贾伯爵给的车马费、润笔费向来高于市场价,对于文字优美之徒,更是不吝红包。


    文化输出、舆论导向之下。


    伦敦乃至更多地区的中下层人士对于东土无限仰慕。


    ……


    虽然世界日新月异。


    但是,


    路易十六初心不改,钻研锁具,成果斐然。


    他美丽的玛丽王后也是老样子,每日沉迷于华丽的舞会、服饰、首饰。


    在凡尔赛宫的一场舞会中,她骄傲的告诉从圣彼得堡来的一位女贵族:


    “本宫有8万件新裙子。”


    “上午、中午、晚上各换一件,一辈子也穿不完。”


    很显然,


    她是借罗刹女贵族之口,传到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耳中。王室女人之间的斗争也很残酷。


    ……


    包法利小姐作为巴黎的新晋名媛,也被邀请参加。


    即使身处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她的中式贵妇装也很抢眼。


    许多贵妇都对这种无裙撑的新式漂亮裙装很感兴趣,就连玛丽王后也好奇的多看了几眼,然后告诉她的管家女侯爵:


    “去伦敦找那位吴国的伯爵,他有多少件,你就买下多少件。价格随便他开~”


    “另外,邀请他来凡尔赛宫参加舞会,本宫想和他共跳一曲,顺便聊一聊艺术。”


    玛丽王后已经习惯了一掷千金,虽然她已有8万件新裙子,可衣柜里还是少一件。


    女侯爵立马恭维道:


    “那一定会是前所未有的盛大舞会。”


    “是啊,本宫已经迫不及待了。“


    只不过,


    她打死也想不到,贾伯爵同样迫不及待。


    ……


    贾伯爵推出包法利小姐跻身巴黎顶级名媛就是为了钓鱼,钓巴黎的上层大鱼。


    目前和伦敦的盟友关系只是暂时的。


    早晚有一天,吴国的触手会伸的更远,从而和皇家海军不得不产生冲突。


    吴国不可能为了一棵大树(伦敦),而放弃一片森林(欧洲)。


    吴皇指示:


    未来的世界哪怕处于战争状态,也要尽量保持正常的贸易状态。通过数十年的反复较量,将欧陆变成帝国工业品的倾销地。


    ……


    在欧洲,两国之间一边打仗一边做生意,一边打仗一边外交的例子比比皆是。


    表面是文明!


    实际上是两国之间牵扯太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没法做到一刀斩断。


    这里面的缘由很复杂,除了国利还有私利。总之很难讲清楚。


    而我们的贾伯爵就在为深度捆绑而努力。


    秉承吴皇旨意,他立足伦敦后还要在巴黎、在阿姆斯特丹、乃至在圣彼得堡设使馆,建立人脉网。


    办法很俗:


    通过这些爱慕虚荣的贵妇、交际花,搭线各国上层。


    高端的外交,往往采用最原始的方式。


    跳~舞。


    睡~觉。


    给~钱。


    ……


    就在欧洲报纸密集讨论“喝茶=绅士,喝茶=初步体验东方文明。不喝茶=野蛮,不喝茶=不是人。”


    李郁终于回到了他久违的苏州府。


    吴廷重臣、江南巨商、百姓数万人聚集在大运河畔,欢迎陛下凯旋而归。


    军乐、地毯、礼炮、进献鲜花的少女。


    虽然靡费无数,但仪式感确实拉满。


    被万民敬仰、爱戴的感觉,超过低俗娱乐一万倍。


    有那么一瞬间,


    李郁甚至觉得自己就是玉皇大帝,未来或许还能兼任上帝。


    ……


    我们总是赞颂高雅,但骨子里仍然喜欢俗。


    纵然是陛下也不例外。


    回宫后,李郁就沉湎了。


    御团拥有舞姬136,乐姬49,服装首饰2大殿,都是团长容嬷嬷找人捐输的。


    所以,没花内帑一文钱。


    体现了陛下不愿奢靡之志。


    “晚上是什么曲目?”


    “陛下,御团新排练的《吴皇破阵乐》。”


    ……


    宫殿四周墙壁内,冰块静静融化,降温降噪。


    殿内,


    上百根碗口粗的蜡烛和镶嵌在墙壁上的巨大镜子,提供了足够的照明。


    十几种乐器同时奏鸣。


    一队“吴军女兵”,杀出来了。


    那紧绷的军服、飘逸的裙摆、锃亮的军靴,肩上扛着刷漆木枪,动作整齐划一,又飒又爽。


    又是一队“敌方女兵”,杀出来了。


    兽皮、红缨枪。


    披头散发、脸涂油彩、野性十足。


    纵然是帝国第一战帅——陛下也分不清这是曾经打过的哪一路敌人。


    大概在未来会遇到吧。


    ……


    舞蹈嘛,主要是体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真厮杀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一群积极上进的女孩子在斗舞罢了。


    过程是美好的。


    结局也是美好的。


    穿军靴的一方,跳了三轮,终于战胜了穿兽皮一方。


    准尉并拢皮靴,脆生生的喊道:


    “请陛下检阅。”


    ……


    李郁脸如猪肝,放下酒杯,在嬷嬷的搀扶下起身。


    瞪大眼睛,手指着准尉:


    “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报告陛下,禁卫军第13轻步兵排向您报道。”


    很显然,御团训练有素。


    一个个并拢军靴挺起身子,敬礼动作俏皮而不失标准。


    “报告陛下。准尉,菲菲。”


    “报告陛下。火枪手,霏霏。”


    “报告陛下。掷弹手,飞飞。”


    “报告陛下。炮手,非非。”


    “报告陛下。小鼓手,斐斐。”


    ……


    李郁显然喝多了,大手一挥:


    “很好,此次剿匪很成功,弟兄们都是好样的。”


    “全体都有,卸甲,回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