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清话事人 > 621 四处出击的蒸汽自由轮

621 四处出击的蒸汽自由轮

    秋明。


    一座富有盛名的城市,被称为“西伯利亚第一城”。


    大约200年前,一支罗刹探险队来到这里,筑起城堡,作为进军西伯利亚的桥头堡。


    如今,


    这里俨然是乌拉尔山以东第一繁华城市。


    叶卡捷琳娜任命苏沃洛夫改任中亚方面军总司令,指挥30万大军,抵御吴军。


    为了战争~


    圣彼得堡向巴黎银行家借款1200万法郎,向伦敦银行家借款600万英镑,向尼德兰银行家借款800万荷兰盾。


    向普鲁士、撒克逊各购买2万支燧发枪,150门大炮。


    还临时招募了500名西欧退役尉、校官。


    ……


    秋明,一支庞大的商队缓缓进入城门


    多辆马车上有贵族的家族徽章,故而一路畅通无阻。


    守门士兵无聊,随口问了句:


    “嘿,你们从哪儿来?”


    “从伊犁来。”


    “那里不是吴廷的地盘吗?”


    “是啊。”


    “两国已处于战争状态,吴军居然没扣押你们?”


    商队头目尴尬的摊开手:“他们说,自由贸易。”


    士兵也傻了。


    自由贸易?


    世上有这种自由吗?这怕是有点自由过头了吧?


    ……


    罗刹人喝茶的习惯和西欧不一样,他们更喜欢砖茶,或许是因其重量轻,体积小,价值高。


    若是运输其他货物,商队的利润会大打折扣。


    从湖广运至伊犁的砖茶堆积如山,敞开卖。


    吴廷的口号是:


    “生意,让战争走开。”


    对此,圣彼得堡的贵族们特别赞成,只要边境贸易不绝,他们都可以从中赚取不菲利润。


    开疆拓土,那是女皇的事。


    挣钱是自己的事。


    ……


    伊犁如今俨然欧亚陆上贸易枢纽城市,市场供应充足,正经货物有茶、丝、瓷、香料,不正经货物有军火。


    吴廷接受金、银、战马、女子4种支付方式。


    军火只卖散户,不卖大户,且仅限于燧发枪。


    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私人代表也来了,已求见了陆军大臣林淮生,希望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


    落到具体就是:


    “能否向奥斯曼大量出售枪炮?”


    林淮生口头表示希望很大,待苏州的明确旨意抵达后,即可书面签约。


    ……


    俗话说: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奥斯曼帝国和罗刹帝国已经打了5次全面战争。


    在上一次,也就是第五次战争中,奥斯曼帝国输了,罗刹人得到了克里米亚地区,从而打通了黑海出海口。


    第6次战争,想来已不远。


    奥斯曼人很焦虑。


    由于罗刹人全面学西欧,各种战法、武器层出不穷,大量外籍军官充斥沙皇的军队,战场优势越来越明显。


    如今,东帝亲自下场了。


    奥斯曼帝国的心情可想而知。


    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令人搜罗了300名绝色女子、100匹罕见宝马、1000斤金子、20箱珠宝,通过私人代表送到伊犁。


    请林淮生转交吴皇,以表达奥斯曼最真诚最炙热的友谊。


    不出意外,吴皇肯定会笑纳。残损的西清目前指望不上了,奥斯曼还可以指望。


    ……


    “林帅,这是今日的后勤简报,以及工厂生产简报。”


    “嗯。”


    林淮生每天都要看这2张表。


    打仗打的是后勤。


    罗刹人还在慢吞吞的蓄力,吴军已经开始了小规模军事行动。


    第8军团一部依仗蒸汽炮舰和蒸汽运输船,沿着鄂毕河开始进攻两处枢纽:新西伯利亚城和托木斯克。


    兵力不多,在西伯利亚不宜搞大兵团,后勤和运输都不会支持。


    参谋本部在两年前定下了基调:精锐老兵加先进武器加航道运输。


    实际上,罗刹在西伯利亚腹地也没太多兵力。


    ……


    西北木材用于打造战船,质量略次。


    但没得选。


    千里迢迢运输木材的代价太大了。


    在吴皇的要求下,造船署上马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项目——自由轮。


    没错,就是沿用二战时期老美的办法。就地取材,量产一堆垃圾船,能跑就行,能用两三个月就行。


    甭管木材是否合格,是否阴干。


    七拼八凑,饥不择食,在额尔齐斯河上游、在鄂毕河上游,各种质量糟糕的船只快速下水。


    ……


    鄂毕河面。


    4艘蒸汽炮舰打头,冒着黑烟。


    30艘小型蒸汽牵引船后面拖着一串无动力木船,和火车原理相似。


    浮力!


    沉重的船队只需施加小小的力量即可移动。


    鄂毕河不是大海,没有大风大浪,正是自由轮大显身手的时候。


    一路顺水,速度满意。


    ……


    新西伯利亚城是一座典型的星堡,相较于雅克萨,其防御程度上升了不止一两个档次,厚度惊人。


    六角布置有炮台。


    中间还有瞭望塔。


    部份城墙顶上加了盖,能防臼炮霰弹。


    虽然驻守兵力只有500人,300正经罗刹兵,其余200是哥萨克。


    但很难啃!


    吴军反复炮击,反复进攻。


    棱堡下的堑壕成了最难以逾越的障碍。好不容易火力压制住守军,云梯刚架上,罗刹兵就开始往下丢炸弹。


    爆炸的火光中,勇敢的士兵和云梯一起坠入堑壕。


    连续三次进攻失败~


    李小五眼睛冒火,攥紧拳头,他此刻和隔着几千里的赵二虎有同样感受。


    “撤。”


    死不起了。


    都是老兵,死掉200人就很心疼,死掉2000那就是帝国的罪人。


    ……


    棱堡!


    一攻一个不吭声。


    客观的讲,吴军一路走来,其实缺乏专业的攻坚战争经验。


    当然,如果换吴军守罗刹人攻,结局也是一样的。


    吴军在四周挖壕沟围困,拉起铁丝网,洒下铁蒺藜。


    依托伊犁后勤,铁产量足够。


    新西伯利亚守军蹲在城墙上,就这么默默望着。


    他们有丰富的被围攻的经验,无所吊谓。


    留下一点哨兵,其余人生活照旧,该喝酒喝酒,该玩娘们照样玩。


    一座有500老兵驻扎的完备星堡,在弹药足够的前提下,在不超过20倍敌人的围攻下坚持三五个月,轻松寻常。


    这里是后勤困难的西伯利亚。


    敌人来的越多,面临的困难也越多。


    ……


    第8军团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军官士兵各抒己见。


    “司令官,我们带了100枚火箭弹,把它们用上吧。”


    李小五摇头:


    “100枚没有把握。要么不用,要么一次性把新西伯利亚炸平。我已经派人去伊犁请拨1000枚火箭弹。”


    众人点头。


    司令官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一旦打草惊蛇,下一次再用火箭弹效果就不好了。


    一名老兵建言:


    “司令官。现在气温回升,冻土层松软,我们可以土工作业,垒起多座高台,高度略高于棱堡,把大炮拉上去轰。”


    参谋连忙摇头:


    “土方量太大,不现实。”


    老兵一愣,随即另辟蹊径:


    “那就集中线膛枪手,每天超远距离跨射,扰乱敌方士气。”


    李小五点头:


    “可以,让罗刹人不得安宁。”


    ……


    伊犁。


    陆军大臣林淮生连续接到两路军报。


    沿额尔齐斯河、鄂毕河进攻的2路人马都遭遇了类似的尴尬情况。


    当下,库存有5500枚火箭弹,都拨给了这2路攻城,将来和苏沃洛夫决战时西征军就失去了一个大杀器。


    但是,


    不先拔掉新西伯利亚和鄂木斯克,己方也会被动。


    占领这两处,就能截断圣彼得堡和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的人员、物资联系。


    西伯利亚就成了孤悬之地。


    己方可以慢慢蚕食,慢慢消化。


    最终,他叹了一口气,签署了调拨令。给李小五拨2000枚,给韦俊拨1500枚。


    ……


    蒸汽船立大功,拖着长长的无动力船队将火箭弹送至前线。


    新西伯利亚城。


    双方已僵持了35天。


    罗刹哨兵瞅见城外出现了一辆孤零零的马拉板车,立马敲响警钟。


    钟声悠长~


    外面那不是一辆简单的板车,而是一辆全地形人工智能概率火力远距离投射平台。


    吴军把50支线膛燧发枪装填完毕后,塞入格子里。


    估算一下距离和角度。


    人为调整板车,


    远远的~


    用细长棍子一摁一排扳机。


    炙热的子弹划过美丽的抛物线坠入城中,让敌人不得安生。


    ……


    正在城内正常活动的士兵们瞬间抱头鼠窜,各自就近寻找庇护处。


    下一秒,


    咻咻咻~


    不少子弹从天而降。


    噼里啪啦,叮呤咣啷。


    轰轰,


    罗刹人的炮台也展开了报复射击。


    当然,一般是打不到什么的,主要是起“骂人”的作用。


    一名刮胡子刚刮一半的哥萨克蹲在墙壁后,用他粗壮的手指从面前的泥地里抠出一颗刚坠下的尚有温度的铅弹,放到嘴里含了会。


    砸吧砸吧。


    又吐出来。


    咒骂道:


    “这帮无聊的猴子。”


    城外~


    吴军拖着板车撤走了,代表解除警报的乐器声响起。


    罗刹人继续生活。


    平平无奇的一天,从炮击开始。


    谁也奈何不了谁。


    ……


    罗刹哨兵一边喝茶,一边望着远处码头忙碌的吴军。


    “他们又运来了什么?”


    “大概是更多的火药吧。”


    “打个赌,他们多久撤围?”


    “4个月。”


    “不,我认为是6个月。”


    “来来来,买定下注。”


    提起打赌,大家就不困了。


    就连平日里傲慢的军官也笑呵呵的主动加入,丢下一枚银币,为无聊日子增加点乐趣。


    心态很重要。


    所有人都很乐观,


    吴军除了集中海量的大炮轰炸,优势兵力合围,用人命一点点的铺路,几乎想不出其他速胜办法。


    ……


    次日。


    牛角声划破黎明。


    罗刹哨兵立马示警:


    “鞑靼人要大举进攻,来真的了。”


    城外,


    2500步兵整齐列阵。


    盾车摆满一排,壕车摆满一排,火炮摆满一排。


    更远处是几十个发射架,火箭阵地距离步兵稍远,考虑安全。


    李小五透过千里镜来回眺望城防。


    身后,


    几名参谋手持纸笔,现场绘制。


    要不了半年~


    陆军士官学校的作战科目就会增加不少最新案例,攻打棱堡的课题将成为重点科目,太恶心了。


    ……


    “放。”


    火箭弹腾空而起,瞬间打破了罗刹人的信心。


    他们懵了。


    谁也见过这种新式武器。


    远远飞来,落地爆炸,太恐怖了。


    新西伯利亚城瞬间被爆炸的烟火笼罩,当然,至少一半的火箭弹落在了城外。


    目睹此情景的吴军纷纷感慨:


    罗刹人就不能把堡垒修大点吗?如果眼前是燕京城,保证火箭弹入城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


    炮兵也动了。


    按照事先布置,大炮将推行到距离城墙1里处乃至更处轰击,尽量提高精准度。


    远远的轰没有一点意义。


    棱堡目标太小,城墙太低矮。好不容易命中一发,嘿,炮弹蹭着那墙就滑过去了。


    再一看,敌墙仅仅擦破点皮。


    ……


    “进攻!”


    一群士兵在前面推动填壕车,后面步兵扛起几十架云梯。


    士兵们集体不穿大衣,端着明晃晃的刺刀跟在后头,快速冲向新西伯利亚。


    李小五有些紧张,打了多年的仗从未遇上这么恶心的敌人。相比罗刹人,清军简直就是一群白痴。


    几千里外,还在围困尼布楚的赵二虎打了个喷嚏。


    东线傍晚静悄悄~


    西线黎明,炮声隆隆。


    新西伯利亚城四处起火。


    指挥官气的直跳脚,一边要求所有还能动的士兵全部上城墙,一边驱使城中家眷和奴隶救火。


    ……


    城中,一处火药库殉爆。


    火焰乱飞,好似过年的烟花。一处炮台也跟着殉爆了。


    城外,


    李小五兴奋高呼:


    “快,就从那里进攻。”


    不用他讲,老兵们也知道柿子捡软的捏。


    此时,所有人不管头顶嗖嗖飞的枪子炮子,咬牙拼命冲。


    老兵就是老兵,知道和死神赛跑的时候千万别乱想。


    命是有数的。


    与其恐惧,不如啥也不想快速飞跑。


    当兵的拿命往上顶,赢了晋升军官,输了家属拿抚恤金。


    吴皇对军队还是不错的。


    去年,甚至在抚恤之外自掏腰包,给历年所有战死将士家眷发了50枚银币,伤残将士个人发了40枚。


    ……


    先填壕,后架云梯。


    一部分人射击城墙上探出的敌兵脑袋。


    当第1名士兵踩着云梯冲上棱堡时,李小五后背全是冷汗。


    他紧张的是,不确定棱堡后面是什么。


    万一有类似瓮城的存在呢。


    万一里面有套娃呢。


    千里镜中,


    棱堡城墙不断有人坠落。


    有灰色牲口,有红与黑。


    爆炸腾起的黑烟此起彼伏,己方的掷弹兵也上去了。


    那一个个重量一斤半的链球甩出去,威力不可小觑,一炸一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