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手艺人:我真没想当大师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专访!我在故宫修文物!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专访!我在故宫修文物!

    秦飞回到瓷器修复室。


    记者马娟和故宫的老教授钱文武都守在这边。


    园长冯新阳也赶了过来。


    葵瓣洗已经被修复完毕,釉浆已经完全的凝固。


    钱文武拿起葵瓣洗仔细的检查,试图找到之前有瑕疵的几个地方。看书喇


    但是,秦飞仿佛有什么魔法一般,经过他的修复,瓷器上的瑕疵全部消失不见。


    这件精美的瓷器,从新焕发出生机。


    “真厉害,丝毫看不出以前剥落的痕迹。”钱文武赞叹道。


    马娟也仔细的查看吗,确实如钱文武所说,经过秦飞修复完成后,釉浆和原来的瓷器已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要不是之前看过文物剥落时的样子,甚至不知道这件文物已经被人修复过了。


    接着,摄影师多角度拍下葵瓣洗修复后的样子。


    这期文物修复专题的素材非常完美。


    还有两件瓷器,涉及到的问题也都大同小异。


    秦飞又花费了两天功夫,就把这两件瓷器都修复完成。


    冯院长对他十分感谢,还提供了一笔维修费用。


    不过几万块钱的事情,秦飞笑着拒绝了。


    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能参观储存在故宫博物院的国宝级山水画:《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被称为华夏千古以来青绿山水的最高画作。


    其涉及到的笔法和技法,皆是绘画领域的最高。


    这么多年以来,只公开展览过两次。


    每次展览,故宫外面都会排起长队。人们只为一睹这幅山水画的真容。


    冯新阳满口答应下来,然后在故宫教授的陪同下,秦飞又近距离看到了那幅画作。


    那是王希孟的代表作品。


    也是宋朝画技的巅峰。


    千年的沧桑透过画作朝着秦飞迎面扑来。


    “这幅作品,确实是千古佳作啊!”冯院长在他的旁边,感慨道。


    秦飞点点头,“是啊,只可惜王希孟没有留下更多作品,除了《千里江山图》和《千里饿殍图》,就只剩下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了。”


    听到秦飞的话,冯新阳颇感意外,问道:


    “《千里饿殍图》不是被宋徽宗烧掉了吗?也因为这件事王希孟被赐死了。”


    秦飞摇摇头,“没有烧掉,宋徽宗让人烧掉那幅画,但是烧画的那个太监留了个心眼,用狸猫换太子把那幅画换出去了。”


    “不过,后来东窗事发,替他转移画作的人被发现,那太监因此落了个五马分尸的局面,至于画作藏在哪了,却再也没有人知道。”


    秦飞想起宋朝宫廷中的传闻,还有些唏嘘。


    王希孟是罕见的绘画天才,由于其画作天赋极佳,很早就进入宋朝的书画院学习,后面宋徽宗爱才心切,更是亲自教导王希孟画作。


    王希孟为了报答宋徽宗,去外面游山玩水半年时间,回来后就画出了千古佳作《千里江山图》。


    这幅画作震惊了整个汴京城,宋徽宗更是极为高兴。


    只可惜后面王希孟作死,又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反映的是百姓冻死、饿死在路边的凄惨场景。


    王希孟是想借此表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凉,但是在宋徽宗眼里这就是大逆不道,是在骂他统治下民不聊生。


    于是,《千里饿殍图》被烧,王希孟被宋徽宗赐死。


    只能说伴君如伴虎,下属的生死全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这事在宫里闹得很大,据说宋徽宗勃然大怒,连书画院的老人们都不敢替王希孟求情。


    秦飞当时刚刚进入将作监,对这些故事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件事是宫廷内的事,并无史料记载。


    但《千里饿殍图》被太监转移出去并且消失,这事秦飞却记得一清二楚。


    那个时候为了找到这幅画,宫里没少下功夫,甚至很多藏家被抄了家。


    但这些藏家,把千古佳作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所以,他们就算是死,也不可能说出画到底在哪。


    秦飞猜测,这幅画应该是被一个收藏家用特殊的方法保存起来了。


    这种被藏起来的藏品,根本不可能找到。


    不过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再也没有人能看到《千里饿殍图》的真迹。


    就算是流传到现世,也没人知道在哪。


    冯新阳听到秦飞的话后,颇感兴趣的说道:


    “秦大师,我也熟读古籍,对文物的历史来历研究很多,但我从来没有听过《千里饿殍图》被流传下来的消息。”


    “你刚说的被太监狸猫换太子的事情,是从哪本书里看来的?”


    听到冯新阳的话,秦飞微微一笑,道:


    “只是随口一说,我是希望这幅画作能流传下来。”


    冯新阳点了点头,“是啊,宋朝的文化确实璀璨,尤其是博物院里,保留着很多唐宋时期的文化瑰宝。”


    “那些文人工匠的手艺和能力,都十分惊人。”


    秦飞仔细看着《千里江山图》,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什么,问道:


    “故宫里有宋朝流传下来的汝窑瓷吗?我能再看看吗?”


    冯新阳点头,“当然没问题,工作人员定期会维护文物,也要拿出来检查的。”


    接着,两人又去了另外一座文物储藏室。


    《千里江山图》被故宫的工作人员收了起来,下次再能被人看到,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储藏室内,负责瓷器运营维护的老教授小心翼翼的取出几件瓷器。


    这都是宋朝时期流传下来,并且没有被放在展览馆里的绝代佳作。


    秦飞一眼就从瓷器中看到了一件天青色汝窑四方笔洗。


    这件笔洗颜色虽为天青,但是可以看到笔洗的侧面绘制着龙形的图案,那是帝王的象征。


    只有帝王的御用笔洗,才有这等规格和创作。


    这件四方笔洗,是他曾经创作出来的。


    秦飞忽然爽快的笑了,他只是觉得一切都很神奇。


    冯新阳看到他在看四方笔洗,解释道:“这件笔洗可是上等的宝贝,是北宋汝窑,皇家御用的笔洗。”


    “仔细看笔洗的侧面,有龙形图案,简洁大气,绝对是宫廷内最好的瓷器师傅烧制出来的。”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宋徽宗所用文房四宝。”


    “这东西,价值不可估量。”


    冯新阳看到这样的宝贝,既觉得感慨,也觉得责任重大。


    故宫里收藏着很多华夏最好的文物,这些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华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象征。


    闻言,秦飞没有多说什么。


    他只是伸出手轻轻摸了摸四方笔洗的边缘。


    这件汝窑笔洗光滑细腻,摸上去有湿润的感觉,但实际上却并没有水。


    即便过去千年,这件笔洗依然保存完好。


    “好宝贝。”他点点头,夸了这件笔洗一句。


    因为这件笔洗,秦飞对手工艺品的意义认识的更加清晰。


    绝美的佳作是历史的见证,蕴含着那个时代文化的特征。


    当这件作品呈现出来,我们可以自信的告诉别人:这是九百多年前华夏匠人烧制的瓷器,这是我们传承下来的文化。


    秦飞收回手,心满意足。


    他对自己的创作更多了几分信心。


    被后人铭记的感觉相当不错。


    “冯院长,这件笔洗是哪位匠人的手艺?”秦飞明知故问,想听听冯新阳的说法。


    冯新阳思索了一下,摇摇头,道:“并不知道具体出自谁的手里,由于是皇家御用的文房宝器,底部也没有任何落款。”


    “但应该是将作监内的瓷器工匠烧出来的,也一定是那个时代最好的瓷器工匠。”


    秦飞不再多言。


    而后,参观结束,秦飞便和冯新阳告别,离开了故宫。


    这座宫殿依然充满厚重,红色的院墙尘封了数不清的历史。


    过去的已经过去,但过去的宝贝还保留到现在,并且更加的精贵。


    秦飞看完故宫的藏品后,也体会到了这些文物的乐趣。


    “做手艺的时候,也得买几件好物件。”


    秦飞心里暗道。


    传统行业的手艺人,兴趣爱好都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几乎没有不爱收藏的。


    能称得上藏品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当然,这个也看兴趣爱好。


    有的藏家喜欢盘东西,万物皆可盘。瘾小的就拿两个核桃盘来盘去,瘾再大一点就在家盘一串大珠子。


    瘾更大的人用手盘不过瘾,会买一根文竹放在脸上和脖子上蹭来蹭去,用脸盘竹子。


    秦飞对这些不感兴趣。


    收藏行业最贵的还要属书画,各种名家的真迹最值钱。


    比如万达老总王建玲,收藏很多古玩字画,当真是爱画如命。


    秦飞回到家,短暂休息一日。


    翌日,恰逢周五。


    周五晚上,正是潘家园鬼市开市的时间。


    于是,夜幕降临之后,秦飞便独自一人,再一次来到了潘家园之中。


    这一次,他并非要买物料,而是来这边挑一挑,有没有好一点的宝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