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国实业 > 第一零二一章 大事故

第一零二一章 大事故

    凌晨一点多,新款火车头拉着空车皮开回调度车站。


    这个点,路上没有别的车,更不会有人忽然跑到铁轨上来,一路上司机都是全速前进。


    还有两公里多就到站了。


    司机鸣笛,开始减速。


    猛然一阵失重感,自己的身体和车头飞起来了。


    奋力抱住了把手,耳边一阵巨响“砰”,自己又重重落在车厢地板上。


    浑身都疼,耳边“嗡嗡”响,司机挣扎着爬出车头。


    车头歪在旁边,半空中烟尘弥漫,不知道那里漏气发出“嘶嘶”声。。


    两条乌黑细长的线在半空中扭成了麻花,闪着冷冷的蓝光。


    司机茫然地看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那是铁轨。


    身边嘈杂的声音排山倒海一样席卷而来。


    “脱轨了。”


    “出大事了。”


    “同志,你还好吗?有没有受伤?”


    司机眼前一黑,晕了。


    ------


    按照李文军指定的新规定,在进站前五公里就要减速到五十公里。


    司机依旧按照以前的操作,两公里才减速,调度员也没有提前换道,导致了脱轨事故。


    幸好当时火车头没有全速前进,所以司机没受伤,后面又是空车皮,所以也没有货物损失。


    火车头都侧翻在一旁,却没有损害。


    本来这个事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毕竟任何研发都是曲线前进的。


    可是其他几个车辆厂就拿这个事情做文章,说株市车辆厂太冒进,不够安全。


    这还是拉货,要是拉人就是重大安全事故。


    上面很重视这次事故,部委为了这个专门开了个研讨会。


    把李文军和姜长航,杨守拙都叫过去了。


    然后杨守拙还把陆汉先也骗来了,说是发布新型陆军武器。


    大家也不知道陆汉先是什么人,以为是李文军他们的跟班。


    那些人自然是要抓住机会攻击株市车辆和李文军的机会,而且那火力猛烈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人指使的。


    李文军他们都不出声,也不辩解。


    陆汉先听得直抿嘴。


    最后是主持人看不下去了,问李文军:“李文军同志作为株市车辆厂的专家和支持企业,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李文军这才笑了笑,淡淡地说:“请问大家,中国铁路是不是打算永远保持在最快一百公里时速的水平?”


    然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不废话吗?


    李文军造的高速路和汽车,让公路运输时速都到了一百公里了。


    然后他现在在造装甲车,发动机马力越做越大,做超大货车是迟早的事。


    那汽车的单次运输量也会上去。


    铁路运输的所有优点,公路运输就都有了。


    高速路网一完善,明摆着铁路不提速就是死。


    可是汽车提速也是李文军搞出来的,现在铁路提速也都指望他,总感觉有点跟他买了矛又要跟他买盾一样。


    李文军说:“全世界的铁路都在提速,扩张网络。地上地下,城市乡村。只是为了运几个人和水果蔬菜吗?其中道理我不说你们也明白。假设现在西边发生战争,我们要运二十万兵过去,光靠汽车,要一个星期到半个月时间,火车几个小时就能办到。”


    杨守拙微微挑眉,瞥了一眼陆汉先。


    陆汉先脸上浮现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李文军说:“还有些东西,大型机械,用汽车压根就运不了。”


    有人哼了一声:“你说这些,跟铁道部有关系吗?”


    李文军说:“好,那我就说说有关系的。为什么北上广,江浙经济好,就是因为交通发达。汽车做短途客运还行,大部分人长途旅行还是会选择铁路或者航空。可是飞机票又太贵。”


    立刻有人反驳:“现在没有那么多人长途旅行。”


    李文军不紧不慢说了两个字:“春运。”


    然后世界就安静了。


    他又说:“还有暑假。以后生活好了,大家要出来旅游。中国到时候会有十几亿人口,这些人十分之一在路上,都很吓人。”


    有人哼了一声:“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株市车辆厂这一次的事故,不是铁路提速的重要性。”


    李文军点头:“好,我们说回这次事故。我们做出的新款车头,最高时速其实已经超过了两百公里,为什么我们只说两百公里呢,因为没有合适的足够长轨道来测试。现在的铁路承受不了那么高的速度。这一次出轨,也是因为铁轨的质量和线路转换跟不上速度。现在要做的是升级铁路和调度系统,进行人员培训,努力跟得上我的速度,而不是叫我不要生产速度那么强大的车头。”


    那些刚才叫嚣的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们本来还觉得李文军说时速两百公里有点吹牛,但其实根据他们派去的人监测得到的数据,事实是,新车头最高时速超过了两百,而且还没全速。


    其他车辆厂的车头最高时速是一百六十公里,还只能维持很短时间。


    李文军就是个怪物。


    一个技术怪物。


    主持会议的人说:“好了具体情况大家已经明白了。李文军同志说的跟我们调查的结果基本相符。大家有什么意见,请私下反馈。”


    杨守拙嘴角抽了抽:丢,搞了半天,李文军是在演给陆汉先看。


    散了会,李文军请大家吃饭。


    有些人刚才骂的凶,这会儿也不舍得走,留下来想知道李文军还要说什么。


    李文军安排陆汉先跟几位领导坐在一起。


    那几位心里直犯嘀咕。


    这个人什么人,竟然坐上座?


    杨守拙和姜长航作陪,李文军坐到下首去了。


    陆汉先虽然面色温和,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


    都是杨守拙和姜长航在应酬。


    李文军发现他们这些在大院长大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在不熟的人面前都不说话。


    等到快吃完的时候,陆汉先问李文军:“你觉得如果铁路要提速,从哪里动手好。”


    李文军说:“跟公路的步骤一样。”


    先从京穗大动脉开始,因为这条线不管是客运还是货运需求都很大,最容易体现出提速后的优势。


    这条线路运营起来了,在伸开网络就容易了。


    陆汉先微微点头:“好,我去试试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