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 > 第270章 大业已成,自当大贺之!

第270章 大业已成,自当大贺之!

    “欲入致命?”


    白起深深的看了一眼扶摇,眼中掠过一抹惊艳。


    不愧是大秦公子。


    当真是雄心万丈。


    “对于你而言,想要入知命,也不是没有可能!”


    白起沉吟半响,朝着扶摇,道:“毕竟如今的你,虽然得到了赵章的馈赠,却没有直入天象!”


    “半步天象,归根到底终究不是天象!”


    “你的境界依旧在指玄,只是战力超越了指玄,堪比天象!”


    “如今的你,拥有赵章之馈赠!”


    “只要将其吸收,化为自己的东西,便可以入知命!”


    说到这里,白起一指点出,一道猩红的光芒没入扶摇的身体,白起继续,道:“老夫给你留下了一道封印!”


    “它会压制你的突破!”


    “这样一来,你可以慢慢的炼化,然后领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知晓何为命数!”


    “想要踏足极境,依靠外力很难达到,只有靠自己!”


    ........


    面对白起的解惑,扶摇心中大喜。


    只要有机会踏足指玄极境,对于他而言,便是天大的好事。


    毕竟,扶摇自始至终都清楚一个道理。


    万丈高楼平地起!


    根基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的天资,机缘,资源,根基都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走远的因素。


    “扶摇多谢武安君解惑!”


    这一刻,扶摇起身,朝着白起行礼。


    白起不仅帮了他,更是为他解惑,这些恩情,值得他一礼。


    纵然他是大秦公子。


    但是,白起可是大秦武安君。


    不管是在秦王政心中,亦或者在大秦锐士之中,老秦人心中,武安君白起的重要性,远在大秦公子之上。


    毕竟,武安君白起只有一个。


    而大秦公子,当下便有十八个。


    ........


    临淄。


    齐王建投降!


    齐地并入大秦,这意味着大秦彻底的兼并中原,完成了中原的一统。


    秦王政也完成了历代先王遗志。


    秦王,成为了中原唯一的王。


    临淄幕府。


    扶苏眼中满是凝重,朝着蒙恬,道:“上将军,武安君之风采,纵然是时隔三十载,依旧是如何的恐怖!”


    “哈哈,武安君,可是我大秦的武安君!”


    蒙恬眼中满是狂热,语气更是激动:“大秦锐士,天下第一之名,便是来自于武安君!”


    “可以说,他给了大秦锐士荣耀,他让秦人挺直了腰杆,可以傲视中原诸国!”


    “长公子,如今齐地已经兼并,齐王建与后胜,也赶赴咸阳!”


    “王上派遣而来的官吏,正在途中,一旦他们抵达,你我也该返回咸阳了!”


    “大业已成,自当大贺之!”


    “公子与儒家的关系,也当重新调整,荀子入咸阳,至今没有消息传来!”


    “名家已经灭了,一旦儒家不识好歹,必将会牵连到公子!”


    闻言,扶摇意味深长一笑:“上将军,孤觉得儒家一定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武安君出现,公子华,公子芾,司马错将军,张子纷纷出世!”


    “二十万大秦锐士荡平大梁天衢山,名家已经成为了过去,他们又不是傻子,自当引以为戒!”


    “除非是他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对抗我大秦,对抗武安君!”


    “嗯!”


    微微颔首,蒙恬思考了片刻,朝着扶苏,道:“长公子,天下一统,这个时候,公子应该在咸阳才是!”


    “齐地事了,有臣坐镇足矣!”


    “当此之时,公子还是先行一步,赶赴咸阳!”


    闻言,扶苏眼中掠过一抹精光,随即点了点头。


    大秦有王,却没有储君。


    如今天下一统,值此之时,大秦也当有一位储君了。


    作为大秦长公子,大秦朝野上下寄予厚望,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他,自然要人在咸阳。


    有时候,一步先机,便是步步先机。


    一念至此,扶苏朝着蒙恬拱手:“上将军所言极是,齐地就拜托了上将军了,正好荀子入秦,孤先行一步!”


    “臣恭送公子!”


    这一刻,蒙恬也是点头,道。


    在他看来,不管是秦王政最终选择了扶摇还是扶苏,在这之前,作为最有可能的储君人选,都要争一争。


    天下社稷,巍巍王权。


    就在扶苏的眼前。


    在这个时候,扶苏岂能不争,就这样拱手让人。


    .........


    大秦咸阳。


    章台宫。


    “荀况见过秦王!”


    荀子入秦已有三日。


    此刻名家被灭,武安君白起出手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


    一直到今日,秦王政才请他入章台宫。


    荀子心头很是憋屈,但是他清楚,这是秦王政的态度,他不得不低头。


    儒家之人,做出的事情,需要他去擦屁股。


    看着一身文气,有一种知识气息的荀子,秦王政点了点头:“荀子入秦,儒家的态度,寡人看到了!”


    “参与代郡一战的儒家一脉,廷尉府也已经收押!”


    “此事就此揭过!”


    说到这里,秦王政话锋一转,道:“寡人之长子,寡人之长史,寡人之臣子,皆与荀子关系不浅!”


    “荀子之名,寡人如雷贯耳!”


    “寡人欲于咸阳,开大秦学宫,不知荀子可愿入秦,担任学宫祭酒?”


    相比于儒家,秦王政更看重荀子。


    他倒不是在乎荀子的战力,而是看重荀子的教学之能。


    他可是清楚,李斯,张苍,蒙恬等人都在荀子处求学,而且,荀子也与扶苏以及扶摇有瓜葛。


    秦王政的态度很明确。


    那便是收了荀子,让其为大秦培养出更多的天骄。


    闻言,荀子一愣,随即展颜一笑:“多谢秦王看重,但老夫已经年老,有需要坐镇稷下学宫,无暇分心!”


    “大秦学宫,也不适合由儒家的人担任祭酒!”


    “所以,请秦王恕罪,此任老夫无能为力!”


    听到荀子的拒绝,秦王政深深地看了一眼荀子,没有在提及这件事。


    毕竟荀子的姿态摆的很低。


    以退为进!


    这让他有些束手束脚!


    诸子百家,不光是儒家,他要用之,就不以暴力促成。


    他是秦王,不是扶摇。


    任何的决定,都需要考虑周全,而不是一味的讲究痛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