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 > 第276章 扶苏与扶摇政见之争!

第276章 扶苏与扶摇政见之争!

    听见秦王政提到扶苏。


    群臣都将目光看向了公子宗室一列为首的扶苏身上。


    这些目光中,有期待,也有平静,更有冷笑。


    大秦朝臣从来就不是一股绳,而是被秦王政强行凝聚在一起,才彰显出了强大的力量。


    一致对外。


    现在外部力量消亡。


    自然不可能一直和谐下去。


    这一刻,扶摇也是眼中浮现期待,他倒要看看,扶苏是否有长进。


    还是一如历史上那般。


    不可救药!


    被秦王政提及,扶苏并不意外。


    作为大秦长公子,早就参与朝政,每一次,秦王政都会点他的名。


    “禀父王,儿臣以为两位丞相以及长史所言有理!”


    “乱世用重典,如今乱世被我大秦平定,自当以仁德治天下!”


    扶苏起身,朝着秦王政肃然一躬,道:“山东六国皆亡,天下皆秦,从此之后,再无秦人,楚人,赵人之分!”


    “天下人,有且仅有我秦人!”


    “如此之时,自当施恩于天下!”


    “只有如此,我大秦才能立足于道德制高点,纳中原于秦!”


    “至于诸国王族,勋贵,老世族,也是我秦人,自当厚待之!”


    ........


    扶苏的一番话,让章台宫中陷入了一片安静。


    秦王政眸子明灭不定,脸色始终平静,没有丝毫的变态。


    这一刻,扶摇也是脸色凝重。


    他不得不承认,史书上的扶苏,必然是被春秋笔法所化。


    作为大秦长公子,这些话,从其口中说出,其实算是合格了。


    不论是格局,还是眼界,都有。


    唯一的不足,便是对于诸国王族以及老世族太过于亲厚。


    秦王政没有表态,而是将目光落在了扶摇的身上。


    “扶摇,你觉得呢?”


    闻言,扶摇长身而起,朝着秦王政拱手,道:“禀父王,儿臣以为将魏王,齐王恩养于咸阳!”


    “迁六国勋贵与老世族十万户填咸阳!”


    “六国社稷宗庙,皆不可存!”


    “这个天下,有且仅有一个炎黄正统,那便是我大秦!”


    此话一出,群臣在也坐不住了。


    他们都清楚扶摇话中的意思。


    什么恩养于咸阳,根本就是为了面上好说,这要是将魏王与齐王囚禁于咸阳,控制在秦王政的眼皮底下。


    至于什么六国社稷宗庙皆不可存,他们倒是能够理解,现在大秦作为胜利者,自然有资格决定一切。


    扶摇这一番话中,最狠的便是,迁六国勋贵以及老世族十万户填咸阳,这是要将老世族与六国勋贵连根拔起。


    六国勋贵与老世族,最大的根基便是在当地的田产以及恐怖影响力。


    一旦被迁入咸阳,等于将一切打倒重来。


    而且,扶摇对于六国贵族以及老世族态度,明显与王绾等人截然不同。


    这一刻,章台宫中气氛变得诡异起来。


    此刻,没有人开口说话。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朝会了。


    很明显,扶摇这是与扶苏对上了,而且还将王绾等人划入了扶苏的阵营。


    与此同时,群臣也是心中泛起一抹寒意。


    相比于长公子扶苏,十三公子扶摇明显更像秦王政。


    心狠手辣!


    态度霸道强势,做事不留余地。


    见到气氛紧张,秦王政眼底浮现一抹笑意:“诸位爱卿以为,扶摇之策如何?”


    此话一出,大秦文武大臣,便清楚,秦王政的态度了。


    王绾与冯去疾对视一眼,然后朝着秦王政,道:“王上,我大秦刚刚荡平天下,此刻正是休养生息,盘整华夏的时候,不宜大动干戈!”


    “一旦迁六国勋贵,老世族十万户入咸阳,将会引起天下动荡!”


    “于我大秦不利!”


    “王上,丞相所言甚是,公子之策,太过于霸道,只适合于乱世,不适合于治世!”与此同时,章台宫中,大部分臣子开口,语气坚决。


    他们也反对扶摇的意见。


    除了大秦武将之外,文吏之中,也就只有寥寥几人没有开口。


    一个上卿顿弱,一个长史李斯。


    这些事情,与顿弱关系不大,故而,顿弱沉默不言。


    李斯沉吟半响,然后沉声,道:“王上,臣赞同十三公子之言,旧韩之乱不可再有!”


    “魏王与齐王必须要居于咸阳!”


    “六国宗庙社稷,以及野王的卫国社稷,将全部取缔!”


    “徒六国勋贵与老世族十万户入咸阳,可以减少地方乱象,有助于我大秦掌控诸地!”


    “也能让咸阳变得更为繁华!”


    说到这里,李斯话锋一转,朝着秦王政,道:“至于迁徒六国勋贵与老世族会造成乱象,臣以为上将军会给王上答案!”


    闻言,秦王政看向了王翦。


    这一刻,王翦起身,语气肃然,道:“只要王上一声令下,老臣愿率领大秦锐士,再一次为王上马踏天下!”


    “荡平一切不臣!”


    “哈哈,上将军与长史之言,正和寡人之意!”


    这一刻,秦王政从王座上起身,霸道凌厉的目光扫视群臣,语气冰冷:“长史说的不错,韩地之乱不可再有!”


    “就以长史之言,此事由国府官署负责,拿出一个章程,递交上来!”


    “诺。”


    见到秦王政做出决定,群臣便点头应诺。


    他们心头也许还有各种想法。


    但是,他们不敢反驳。


    他们都清楚,以秦王政的强势,商议之时可以畅言。


    若是一旦做出了决定,那就决定了,不能更改。


    王权不容挑衅!


    见到群臣纷纷点头应诺,秦王政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他可以容忍群臣拉帮结派,甚至于彼此争斗,但是,一切都必须要服从王权。


    一旦他做出决定,所有人都必须要放下各自的坚持,鼎力支持。


    要不然,就不适合继续出现在章台宫中。


    念头一闪而过,秦王政开口,道:“既然此事有了决议,那边说一说,我大秦当以何制度治国?”


    这一刻,章台宫中陷入了死寂。


    所有人都清楚,这个问题,远比之前的那个问题,更为棘手。


    之前的问题,说错了,没有关系。


    但是这个问题,一旦说错,便等于与秦王政的政见相左。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