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秦风起,我只手挽天倾 > 第290章 你借我威,我借你势,以煌煌威势以成事!

第290章 你借我威,我借你势,以煌煌威势以成事!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王绾高呼一声。


    眼中满是坚决,心中热血再一次激荡。


    周身文气纵横,一念入天象。


    他底蕴深厚,才学渊博,见识不俗,一直以来,以大秦相位,以养其势。


    但是,他心中的政道己见未展,心中念头不能通透,一直局限于指玄巅峰,再无寸进。


    大道在前。


    无数先辈在前,他王绾又如何不能为了己身理念奋力一争。


    正是心中做出了决定,坚定了信念,他修为更进一步。


    ........


    这一次,博士学宫来人不少。


    他清楚,这是要来一场论战,以口舌之争,决最后的胜负。


    但他不惧。


    堂堂大秦丞相,自有煌煌之威,岂能惧怕他人。


    一念至此,王绾走出了书房,来到了客厅。


    此时,客厅之中,众博士皆在。


    家老已经送上了酒水与点心。


    见到王绾到来,众人纷纷行礼:“我等见过丞相,此番拜访事发突然,还望丞相莫怪!”


    “诸位博士不必多礼!”


    王绾笑了笑,朝着众博士,道:“这里不是官署,也不是朝堂,诸位随便一些!”


    “诺。”


    这一刻,王绾于首座:“诸位所来,不知所求何事?”


    彼此对饮一盅,叔孙通拱手,道:“王相,大秦并六国,王上欲图治天下,何事最为根本?”


    “自然是治式!”


    回答了叔孙通的问题,王绾话锋一转,道:“老夫敢问诸位博士,这天下,大道有几,治式有几?”


    他要看看这个博士的能力。


    要还是一片虚幻,异想天开,他就真的要思考是不是与之合作了。


    闻言,叔孙通与伏胜对视一眼,伏胜开口,道:“天下大道,不外乎,王道与霸道!”


    “天下治式,亦不外乎诸侯与郡县!”


    王绾点头,抿了一口凉茶,不予置评。


    他心里清楚,伏胜说的不错。


    这个天下,能够选择的方式并不多。


    这一刻,淳于越突兀开口:“丞相,廷尉府官署,十三公子皆谋郡县制,丞相何以置评?”


    此话一出,客厅中气氛变得凝重。


    这不光是因为涉及到了根本之争,也是因为涉及到了李斯与扶摇。


    一个大秦廷尉,当今权臣,秦王政的心腹。


    一个大秦公子,手握赫赫战功,爵至大良造,封君于临洮。


    而且,这两人在章台宫中,明确表态,与王绾政见相左。


    此刻,王绾莞尔一笑,瞥了一眼淳于越:“此事,乃是王上下达诏令,我等可以商议,可以谋划,廷尉府官署与岷君自然也可以。”


    在王绾看来,淳于越这人,城府太浅,不足与之谋。


    他虽然与扶摇政见不同,但对于扶摇极为的尊重,就像是扶摇自始至终,面对他,也不曾失礼一样。


    从扶摇封君开始,他便不曾称呼扶摇为十三公子,若是称呼岷君。


    称呼一个人最高爵位亦或者职位,这是对于对方的尊重。


    这也是大秦朝堂之中的管理。


    哪怕是长史无实权,廷尉府赫赫权势。


    在大秦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乃至于秦王政都称呼李斯为长史,除非是,需要动用廷尉府,否则从不称李斯为廷尉。


    朝争!


    政见之争,视同水火。


    但不到最后一刻,撕破脸皮,才是最无能的作为。


    这一刻,周青臣打破了沉寂,道:“大道之争,不在诸侯制,不在郡县制,而在商君法制与《吕览》。”


    闻言,王绾面色不显,心底深处却涌现一抹喜色。


    “何以见得?”


    周青臣笑了笑,朝着王绾,道:“诸侯制源远流长,郡县制行于大争之世!”


    “大争之世,七国不封诸侯而行郡县,乃大战所需!”


    “今我大秦荡平山东六国,战乱平息,当谋治世!”


    “以战时之法,行太平盛世,无疑是风马牛不相及!”


    ........


    “哈哈,不愧是博士仆射,这一份口舌,当真是了得!”


    王绾抿了一口凉茶,意味深长,道:“六国方平,以分封而行,复辟旧制,不可取也!”


    “那位岷君,已经提剑了!”


    “别说是王上,廷尉府,就算是老夫也不答应!”


    “春秋战国四百余载,这片天下,死了太多的人,流了太多的血!”


    “当今天下,虽然一统,但北有东胡与匈奴,南有诸越与百越,西有诸羌!”


    “中原必将要凝聚在一起,恢复元气,然后以伐四方!”


    “诸位若是想要推行,夏商周三代王道为本的诸侯制度,将会在大秦朝堂之上,无任何立足之地!”


    说到这里,王绾语气微凝:“诸位当三思之!”


    见到王绾表态,周青臣大笑一声:“以《吕览》为本,行众封建之举,以安大秦,以定中原!”


    “王相以为如何?”


    “哈哈,《吕览》之中,有诸侯制么?”


    王绾心动,但是他要试一试这些博士,有没有做好准备。


    一旦他出头,公议提上日程,就是天下治式决定之时。


    他可是清楚,长史李斯,曾负责编撰《吕览》。


    对于《吕览》,甚至于吕不韦本人,都不及李斯了解。


    若是这些博士没有做好周全的准备。


    到时候,将会是他孤军奋战。


    他是大秦丞相,也是支持分封制度的第一人。


    一旦他率先下场,就意味着败局已定。


    “《吕览·慎势篇》,故,观于上世,其封建众者,其福长,其名彰.......”


    “吕氏之论,封建越多,天下越安!”


    这个时候,周青臣话锋一转,朝着王绾:“丞相,以为当何如?”


    此时的周青臣,颇有些小心翼翼。


    他心里无比的清楚,他们想要成事,就必须要借助王绾之威。


    他们众博士,在大秦的根基太浅。


    此时此刻,主动权在王绾身上。


    闻言,王绾将茶盅里的凉茶一口喝尽,将茶盅重重的置于案上,道:“老夫也是这个政见!”


    “我等一同上书王上,以开公议,一旦公议,便可论政于章台宫,如此一来,天下治式必决!”


    这一刻,王绾心头做出了决定。


    他以全部荣辱权势作赌。


    不求胜败,只求一腔热血为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