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之最强霸主 > 第五十一章 入洛阳

第五十一章 入洛阳

    大战结束。


    刘可没有参加庆功宴,而是去王允那里喝了点小酒。


    “定方,老夫知道你是年轻人,既为官,切记戒骄戒傲。”王允苦口婆心道。


    刘可知道自己当众杀了阎忠,犯了官场的大忌,但是他完全没有必要在乎,天下都乱了,中央还管得到他不成。


    然而,王允不知道啊。现在还是灵帝在位,还是有那么一点秩序的。


    “洛阳权贵众多,不要惹是生非!”王允道。


    “只要他们不嫉妒我的才能,一切都好说!”刘可淡然道。


    “……”王允扶额。


    自从听说要去洛阳,刘可军中也闹得不可开交。


    谁去?谁不去?


    就连荀攸和糜竺都蠢蠢欲动,没办法,入洛阳是荣耀,谁不想去呢?


    “我也去!”陈群自告奋勇道,稚嫩的书生脸上洋溢着笑容。


    郭嘉笑而不语。


    刘可看着都有着头疼,反观武将就容易抉择了,他默默地看了一眼高顺,后者泪流满面点点头。


    廖化也要留下!


    高顺是山贼头子,廖化是黄巾头子,这两个人家底不怎么样。


    将部队交给高顺,刘可也放心。


    至于文官,他就头疼了。陈群还是少年,他要去凑热闹,还真拿他没办法,主要他留下也不足以压阵。


    郭嘉要去的,不然后方不稳!他很可能撒手不管,那时候麻烦更大。


    至于糜竺善于交际,去洛阳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荀攸也一样,士族出身。


    所以两个人的功能重叠了。


    刘可刚要拍板,突然荀攸道:“颖川长社有一猛士来投!”


    猛士?


    刘可顿时来了兴趣。


    “此人姓徐名庶,子元直!”荀攸道。


    徐庶?不是文官吗?怎么变成猛士了?


    其实,徐庶在少年时代,非常敬慕那些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侠客,矢志要做一名急公好义、惩奸除恶的侠者。


    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幼拜师学艺,积攒下了一定的底子。待学有所成之后,便游历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的善举。


    就这样,徐庶很快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


    而此时正是黄巾之乱时期,徐庶还没有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谋士。


    不过刘可不清楚,但是他还是打算见一见,果然,如荀攸所说,是一名猛士。


    武功更在廖化之上!


    刘可纳闷了,徐庶,你的技能树怎么点歪了?


    先不管这个,荀攸确实发掘了人才。


    刘可最终下定了决心,道:“奉孝和长文留下!”


    “不!!!”郭嘉和陈群同时惨叫。


    这两个人技能互补,很完美!


    就这样,刘可带着荀攸、糜竺、典韦、太史慈同时进京,当然还包括了新加入的徐庶。


    刘可还要进一步观察,这个人到底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徐庶。


    就这样,一行人浩浩荡荡入了京。


    一句话,洛阳真tm大啊!人也很多。


    刘可刚想到处逛一逛,曹操就来抓人了。


    “定方!你怎么来得如此之晚,快快快,皇甫将军还等着我们一同面圣!”


    劳资只是在队伍末尾,晚了十分钟!


    刘可心里诽谤,不过面圣这种大事,还是需要慎重的。


    “主公这边来!”荀攸神秘一笑,吩咐侍女带着刘可进入马车换装。


    不一会儿,刘可穿着金光闪闪的轻甲出来了。


    看来荀攸没有白带,很懂事。


    刘可现在的身份是东阳县令和越骑校尉,这两个官职是有冲突的,不过在东汉末年没人管这个。


    县令的服装远远丢在东阳,只能以越骑校尉这个官职面圣,这样也能彰显刘可的武功。而他原本的那一套甲胄,杀气太重,不适合面圣,所以荀攸搞了一套假把式。


    而刘可金光闪闪的样子,亮瞎了曹操的狗眼。


    狗大户!


    曹操心中暗骂,嘴上却不断地夸奖。


    然后,刘可就和曹操如同哼哈二将一般,跟着皇甫嵩进入皇宫。


    还是一句话形容,皇帝真有钱!


    一路上到处都有禁卫,守卫森严,让人望而生畏。


    刚进入大殿,皇甫嵩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曹操也是一样。


    “臣等叩见皇上!”


    只留下刘可在风中凌乱,皇帝长什么样子还没见到呢,就把头埋下,这不是刘可的作风。


    最终他还是拱手作揖。


    “大胆!见了陛下,为何不跪?!”一名太监中气十足地喝道。


    刘可正犹豫,皇帝就伸出手制止了太监,道:“既是刘姓族人,自然高人一等。”


    这句话,让在场众人神色一变。这是什么情况?


    汉朝现在在位的皇帝,是灵帝刘宏,他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


    也正因此,民不聊生。张角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灵帝当居首功。


    也就是说,刘可众人平定黄巾之乱,就是帮皇帝擦屁股。


    刘可偷瞄了一眼皇帝。


    苍白的脸色,暗淡无光的眼神,一副纵欲过度的样子,这让刘哲心里大失所望。


    眼见大家疑惑,灵帝解释道:“扬州刘定方,其父刘有义为汉室流落在外的宗亲,先祖可追溯到淮南王刘安。”


    我怎么不知道?


    刘可一脸懵逼。


    不过,封赏功臣之际,一般都会扒开祖宗十八代,估计就是那个时候发现了什么。


    皇帝都认了,刘可想要否定也没办法。


    刘宏见刘可茫然的样子,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按照查出来的辈分,刘可还是他的爷爷!


    “爷爷”太扯淡,于是他打算给刘可安排一个“皇弟”的身份,那刘有义不就成了他父辈?


    所以,刘可就成为了他的“侄儿”。


    在皇甫嵩和曹操看来,刘可的地位一下子变成了皇亲国戚!


    “侄儿,还不快快见过叔父?”刘宏大笑道。


    “侄儿拜见陛下!”刘可作揖道。


    刘可不傻,直接称呼皇帝为叔父,别有用心的人太多了。


    最终,曹操被赏赐了一些钱财,官迁济南相,而皇甫嵩拜为左车骑将军。


    只有刘可一步登天,被封为扬州刺史,一步登天。


    至于连升几级?刘可已经懒得去算了,总之,他已经是一州大佬了。


    但是,他一直摸不清皇帝的用意!


    谁会无缘无故对你好?


    果然,封赏完毕,刘宏就挥一挥手,让众人退下,刘可也在其中。


    灵帝没有丝毫亲近他的意思,包括那一句“侄儿”,也很虚伪。


    就在刘可捉摸不定的时候,一名太监找上门来,正是之前呵斥刘可的太监。


    “小心张让!”曹操莫名其妙地低语,就离开了。


    原来他就是张让!


    张让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


    “刘刺史,那一声侄儿可动听?”张让笑眯眯地道。


    “那当然!”刘可肯定道,又同时补充,“让张常侍见笑了。”


    一时之间,刘可摸不透张让的心思。


    紧接着,张让拿出一个玻璃工艺品把玩了一会,道:“此物甚是精美,不知刘刺史可否忍痛割爱?宫中大匠闲置久矣。”


    东西不是在你手里吗?


    不好,他是看上了玻璃工艺!


    刘可瞬间反感,他终于明白了一些事情。


    为什么灵帝千方百计和刘可拉关系呢?


    因为巧取豪夺不好听!


    大太监张让看上了刘可的玻璃工艺生产,这可是会下金蛋的鸡,所以向刘宏建议。


    为了钱,皇帝都可以买官卖官,何况是一个“侄儿”的身份?


    “既然张常侍喜欢,我立刻命人送来100具,包您满意!”刘可道。


    能收买就尽量不起冲突。


    张让也听出来刘可的意思,要多少都可以谈,但是工艺不要想!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刘定方,皇上侄儿、扬州刺史,还不能满足你吗?”


    这已经是近乎呵斥。


    刘可见事不可为,踹了张让一脚,在对方气急败坏的咒骂中甩袖而去。


    他一出宫,就迎头撞上了王允。


    “为何怒气冲冲?”


    “迟早干掉张让老儿!”刘可道。


    听闻了此事,王允破口大骂好几分钟。


    “联姻之事休提!莫要连累我王家!”


    刘可这才有点在乎,到手的貂蝉,还能飞了?


    这可不行。


    “看我的!不就是张让吗?”


    王允看到刘可又折返回去,一会儿,就和张让勾肩搭背出来了。


    “司徒公收了一个好女婿啊!”


    直到回到了司徒府,王允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做到的?


    刘可撇撇嘴,他答应送张让的礼物不变,而且当场写了书信回东阳,说张让会派遣大匠去东阳学习。


    这叫缓兵之计。


    到了扬州,谁说了算?


    “张让此人极为记仇,定方务必多加小心。此次你稳住了他,但是那一脚恐怕不轻。”王允警告道。


    刘可连忙点头称是。


    到时候他把王允家人都接到扬州,留他一个光杆司令就行了。


    谁怕谁啊!


    张让拿什么威胁他。


    王允见刘可口是心非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吹胡子瞪眼离开了。


    走得好!


    刘可一溜烟跑到后宅,一路询问下人貂蝉的行踪,终于在一处凉亭见到了她。


    天生丽姿,气韵天成,不施脂粉便已是人间绝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