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三国之最强霸主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诸葛瑾的自投罗网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诸葛瑾的自投罗网

    令吕范头疼不已的山越,就这么被击溃了,死的死,逃的逃,还有四五万可怜人成为了俘虏。


    刘可将俘虏交给吕范安顿,他自己赶往新昌县去了。


    也不知道管亥怎么样了,若是新昌的黄乱真的有高人相助,那么凭借着六万的兵力,拿下新昌还是绰绰有余的。


    然而,当刘可赶到新昌,却是风平浪静,一切都白担心了。


    难道真的是如此吗?


    还真的是。


    黄乱不堪一击,吕布一马当先,砍了他的脑袋。


    剩余叛军纷纷投降,会稽的山越之乱,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平定了。


    俘虏接近十万!


    可谓是辉煌的胜利,会稽百姓弹冠相庆。


    然而,此时却有一人来访,此人仪表堂堂,声明要拜见扬州牧。


    终于来了!


    不过怎么这么晚?


    没想到真的被贾诩说中了,这就是投名状了。


    提前引爆山越的叛乱,让刘可一阵收拾。


    只见那人不紧不慢地走进大帐,不卑不亢地道:


    “鄙人复姓诸葛,名瑾,字子瑜,拜见州牧大人!”


    诸葛瑾?诸葛亮的大哥?


    刘可顿时来了兴趣,道:


    “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教唆山越,不怕我治罪吗?”


    诸葛瑾笑道:“为什么要怕呢?我看州牧大人收拾山越不费吹灰之力,根本没有对扬州造成太大的伤害,若是任由山越发展,恐怕后果更加严重吧?”


    “果然善辩,只不过你犯了一个错误,为何不先书信和官府沟通?这样的行径,和造反有什么两样?”刘可反问道。


    “当日,州牧大人驱逐我的叔父,可曾有书信告知?”诸葛瑾不甘示弱道。


    “不知你的叔父是……”刘可想了想,该不会是诸葛玄吧?


    果然,诸葛瑾报上了诸葛玄的名字。话说诸葛玄也够倒霉的,在豫章任太守的时候,被刘可用大军直接撵走了。


    所以,诸葛瑾的意思很明显,若是山越暴动灭了官兵,他们自然会趁势起兵。但是官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剿灭了山越,情况就不同了。


    所以诸葛瑾来摊牌了,倒是光明磊落。


    诸葛玄的事,刘可不愿意再提,厚不厚道,就看你在哪边立场上看问题了。


    但是诸葛瑾为人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怎么可能会想出这种毒计?


    于是,刘可试探问道:“诸葛孔明可在?”


    诸葛瑾连忙摇头,道:“我族弟不足十岁,他可没有得罪州牧大人!”


    刘可不禁哑然,没想到诸葛亮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娃娃,还是不要打扰他为好。


    毕竟,他现在的可塑性太高了,要是技能树长歪了,变得愚钝怎么办?


    即使能保持聪明,若是他决定当个木匠,不当丞相,也头疼。


    看看徐庶就知道,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习武打架,到现在还没有扭转过来。


    诸葛亮好像和徐庶是同窗来着……看来有必要让徐庶去荆州求学,别老是当一个宅男。


    “那么,子瑜此次前来,该不会是看上我扬州的大牢了吧?”刘可笑道。


    “自然不是。”诸葛瑾可不是自投罗网,他接着道,“不知州牧大人可否回答我几个问题?”


    这就是考核了嘛,小伙子加油!


    回答几个问题,赚一个人的一生,刘可觉得,这样的交易,特别划算。


    “请问!”


    诸葛瑾也不矫情,道:“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怎么样才能使得天下人归心呢?”


    尼玛,这范围也太大了,不过这难不倒刘可,他道:


    “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让天下人同享天下的利益,就可以得到天下,这就是王道。天有四时变化,地有财富生长,每个人各取所需,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就是仁政了。”刘可道。


    “我明白了。”诸葛瑾笑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利益均分可为王!”


    他又问道:“一个贤明的君主应该如何执政呢?”


    “国家祸福在于国君贤与不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刘可道。


    “懂了,要重用贤臣。”诸葛瑾道,不过下一个问题,就很犀利了,“对于汉室,州牧大人怎么看。”


    天下都在传,东阳侯贤明可为帝。诸葛瑾深以为然,但是东阳侯本人怎么想呢?


    他很好奇。


    刘可模凌两可地道: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诸葛瑾暗叹刘可狡猾,但是这句话还真的非常有道理。


    这是历史的车轮留下的铁证,最古老的王朝也有退出历史的一天。


    想想秦皇汉武,那时候多威武,结果……


    “州牧大人对世家怎么看?”诸葛瑾又道。


    对于奇葩,有什么好说的呢?


    世家无疑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刘可无论推动什么改革都会触动他们的利益。


    所以科举制度势在必行,事实证明,儒家比世家厉害。但是,在此之前,刘可准备搞出九品中正制出来麻痹世家。


    于是,刘可粗浅地提了一点。


    诸葛瑾也是世家,所以自然希望世家能够发展。而传闻中,刘可是很排斥世家的,既用你的人,又打压你的家,就是这么无耻。


    但是刘可的回答,却让诸葛瑾耳目一新,竟然是寒门与世家并行之策!


    只要是人才,就可以得到重用。


    “主公英明!”诸葛瑾当即拜服。


    “名字:诸葛瑾”


    “忠诚度:90”


    没有白费刘可一番心思,总算是多了一员大才。


    刘可已经能够想象得到,他的三省六部刚实施,却突然发现,六部大佬都凑不齐。


    尴尬不。


    所以人才总是不够用的,改革势在必行。


    “此前一事,还望主公海涵。”诸葛瑾小心翼翼地道,诸葛玄在豫章担任太守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对付山越,一些情报调查得非常详细。


    这也是诸葛兄弟能够轻易教唆山越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还是山越贪婪,自己的生产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再加上部落安逸,人口疯狂生长,只能对外掠夺。


    简单地说,就是造人太多惹的祸。


    刘可对此满不在乎,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向前看吧。”


    说到向前看,诸葛瑾不好意思道:“主公,属下还有一事禀告。”


    “何事?”刘可问道,不知为何,他总感觉有大事发生。


    “是关于山越王的事情……”诸葛瑾正色道。


    这么说来,之前只是小打小闹,试探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