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578上庄集

578上庄集

    看完星星,唐植桐先给小王同学冷敷。


    得亏这是冬天,不缺冰水,要是放夏天,怎么也得出门买个冰棍。


    毛巾投进冷水中,等泡透后拿出来拧个半干,然后包住手腕即可。


    趁小王同学坐旁边冷敷的工夫,唐植桐开始看信。


    一共三封信,分别是吴海洋、顾勇、马克俭的回信。


    唐植桐先拆开吴海洋的回信,这次的字迹比上次好了很多。


    吴海洋东拉西扯一番,字里行间能看出他心情愉悦。


    信的最后,吴海洋说自己马上就要做爸爸了,很有成就感。


    尽管通篇没有一个字提到自热小火锅,但有这句话在,唐植桐知道妥了,小火锅的配比肯定定下来了。


    眼下阿三依旧迷之自信,号称世界第三,不断地挑衅我们的底线,希望抓紧生产一批送上去,也能让边防兄弟如虎添翼,大破敌军!


    第二封信是顾勇的,先是答应在得知蔡峰喜讯后通知唐植桐,又借此聊了聊当初在工地如何如何,最后提议春节前后找机会大家坐一起叙叙旧。


    马克俭这次的回信语言委婉了很多,说最近事情比较忙,一直想见面坐坐,一直没能抽出时间云云。


    唐植桐看到这,明白果酱的事已经提上了日程。


    大家各有所忙,挺好的。


    淮扬菜、徽菜的事,马克俭一句都没提,估计他写信的时候还没有收到自己的第二封信。


    反正菜的事情不着急,以后日子还长,明儿椿树胡同就有京西稻做的二米饭吃了,就现在来说,这绝对是厚待,毕竟不是谁都能吃上这种米。


    既然马克俭也有坐一坐的想法,唐植桐打算提笔给顾勇和马克俭回信,说说这事。


    回信之前,唐植桐又给小王同学换了一次毛巾:“海洋哥快当爹了,你最近有没有见嫂子?”


    “最近忙,没有过去。算时间也差不多了,估计就在这几天。”小王同学跟吕丽娴走得近,自然清楚她临盆的日子。


    “顾勇和三哥都有一块坐一坐的想法,我征求下他俩意见,年后直接去看嫂子和孩子得了。


    明儿我跟咱妈说,你带些鸡蛋过去给嫂子。


    省的年后咱拿多了他俩脸上不好看。”唐植桐把毛巾放好,自己起身甩甩手,用另一块毛巾擦擦手,准备写回信。


    “行。”小王同学露出小酒窝,答应下来。


    这次的回信说的都是正常的人际往来,唐植桐没有打哑语,直说吴海洋马上要当爹了,咱们是不是年后过去看看嫂子和孩子?


    写完两封信,唐植桐贴上邮票、封好口,打算明儿一早投邮筒里。


    又给小王同学换了一次水,唐植桐从衣橱里找出小王同学藏着的虎骨酒,打算明儿早上给她搓搓。


    眼下东南亚那边是有红花油的,但四九城非常少见,毕竟进口红花油是需要外汇的,而外汇正是眼下国内奇缺的东西,压根不可能大规模进口非必要物品。


    虽然没有红花油,但有替代品,毕竟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难免跌打损伤。


    离普通百姓最近的恐怕就要数“大力丸”了。


    解放前的时候,不少撂地的艺人都兼营售卖“大力丸”。


    之所以说是兼营,是他们的目标群体很广,一套花里胡哨的动作下来,先卖一波大力丸,能卖多少算多少,再耍一套功夫,最后捧着个帽子讨钱。


    至于大力丸是個什么东西嘛,唐植桐一直稀里糊涂的。


    唐植桐上小学那会,偶尔还能见到撂地卖艺的,有时候会好奇的往里面钻。


    里面一套功夫下来说什么“服一丸,金枪不倒一整宿”、“吃一丸,人受不了,床也受不了”一类的虎狼之词。


    周围的大人笑哈哈,当时唐植桐还有些莫名其妙。


    有时候换一波人,虽然还是大力丸,但说辞就变了:“跌打损伤、腰膝酸软,一丸见效,药到病除”云云。


    现在想来,这些大力丸恐怕就是某口服液、某药酒的老祖宗,没有它们不能治的病,即便治不好也绝对治不死,如果真死了,那就是没有按照疗程服用云云……


    当然,万事有例外,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云南白药也是大力丸出身,以前叫“百宝丹”。


    这个可就厉害了,在战场上大展神威,一举成为国家保密配方。


    相比起街头的大力丸,唐植桐更相信虎骨酒。


    虎骨酒其实不光可以用来喝,涂抹的效果一样很棒。


    “大晚上的,你干嘛?不许喝。”小王同学看到丈夫拿着酒发呆,直接站起来从他手里夺了过来,上一回喝了些,折腾了自己半宿,记忆犹新呢!


    “啊?不喝啊,我想着拿出来明天给你揉揉手腕来着。”唐植桐先是一愣,接着笑了起来:“小王同学,你这思想不纯洁啊!就我这战斗力,还需要喝酒吗?”


    “呸!”小王同学红着脸啐了丈夫一口,臭不要脸~~


    一宿无话,睡一觉就来到了1月21日,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


    起床后,唐植桐看看自己的衣服,把外套脱了下来,从衣橱里找出一身以前的旧衣服穿上。


    “干嘛穿旧的?看着不够精神。”小王同学洗完脸,看着换了装的唐植桐,问道。


    “不是说今天进山打兔子嘛,我寻思着旧衣服刮烂了不心疼。”唐植桐搪塞道,其实是因为打算去上庄,不想打扮的那么醒目。


    “哦。”听唐植桐这么说,小王同学点点头,毕竟很有道理嘛。


    “来,给你搓上些虎骨酒。”唐植桐先把虎骨酒倒进手掌心一点,搓热后继续在小王同学手腕上揉搓一会,一直到皮肤发红为止。


    吃饭后,唐植桐跟张桂芳把玉米面和鸡蛋的事说了一下。张桂芳没拦着,两样都是正事,换大米是为了招待老师,鸡蛋是人情来往。


    唐植桐先装好玉米面,在装鸡蛋的时候做了个弊。


    家里鸡蛋就那么些,自然是留多一点自己吃,唐植桐掺了一些自己以前囤的鸡蛋在里面。


    由于自己经常偷偷给鸡喂小鱼虾的关系,哪怕是冬天,自家鸡蛋的个头也算出类拔萃的,从外表看看不出异常。


    这年头生鸡蛋的运输是个集技术与运气一体的活。


    一般来说得用篮子,在最下面垫上一层稻草或谷糠,然后放一层鸡蛋,鸡蛋与鸡蛋之间得留有两指宽的间隔,再放一层稻草或谷糠,以此类推。


    不过眼下基本不用谷糠了,谷糠里面好歹会有点粮食,能吃!


    除了稻草和谷糠外,供销社偶尔还会用锯末作为鸡蛋之间的缓冲填充物,只不过不具有普遍性,普通百姓搞不到手。


    锯末是好东西,当年皇帝老儿就用这玩意烧地暖。


    唐植桐将玉米面和鸡蛋统统绑在自己自行车后座上,又捞上了两颗酸菜,都先带到椿树胡同。


    “走吧?”唐植桐又把气枪斜背在身上,昨天既然说了要去打兔子,正好今儿把事给办了。


    “嗯。”小王同学此时已经觉得手腕轻快了很多,活动下手腕,带上棉手捂子,出发!


    依旧是唐植桐在椿树胡同做中午的菜,小王同学送两个妹妹。


    敬民昨儿那顿揍挨的扎实,今儿走路都有些不自然,挪蹭到厨房门口,问道:“姐夫,中午吃啥?”


    “甭惦记了,今天没肉。一个炖萝卜,一个炖酸菜,不过中午的米饭会比平时香,你可以多一点。我昨天早上做的菜,你俩没偷吃吧?”唐植桐手起刀落,咔咔的切着菜,问道。


    “没有!瞧不起谁呢?”敬民鼻孔都快朝天了,有些自豪,但语气不对。


    “伱还劲劲的,让你姐知道了,能再打你一顿,你信不信?”唐植桐停了手里的活,笑眯眯的跟敬民说道。


    “姐夫,我错了!你不要告诉我姐,好不好?”敬民惊恐的将双手放在屁股上,忙不迭的认错,疼,大姐这次打的太疼了!


    “这次就算了,以后看你表现。”唐植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并不是有意跟敬民过不去,而是想让他改掉这种口不择言的毛病,同样是说话,好好表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是投入最低、回报最高的一条捷径。


    “那我能玩会枪吗?”敬民松了一口气,这一关算是逃过去了。


    “去吧,别装弹,用手举着比划比划就行。”唐植桐头也不回的嘱咐道,子弹都在自己兜里,但就怕这倒霉孩子往里面塞铅笔头啥的。


    “好嘞!”敬民得到允许,屁颠屁颠的挪走了。


    等小王同学回来拿鸡蛋的时候,唐植桐还没做完菜,虽然只有两样蔬菜,但要做成辣和不辣两种,相当于做四个菜。


    “我先走了,不等你了,单位还有事。”小王同学拎起装有鸡蛋的篮子,跟唐植桐打了个招呼就出了门。


    唐植桐乐的如此,因为一会还要去给佟旺送东西呢。


    做完菜,唐植桐把掺好的米盛到高压锅里一些,用水泡上,水高于米一个食指关节即可,自己家不用做增量饭、双蒸饭。


    淘米是不可能淘米的,在粮食供应严峻以后,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取消了淘米的步骤。


    大多都是家庭主妇端着碗或守着锅,一点一点的将米里面的杂质挑出来,然后放入锅中或蒸或煮。


    限于眼下的加工技术,米里偶尔有一点点沙子是正常的,但沙子多了就不正常了,部分地区的百姓对此意见很大。


    唐植桐听说包头钢铁公司有几个工人甚至要把带沙粒的小米饭送进海子里……


    工人说话就是硬气!


    开挂挑出大米里的沙子,唐植桐背上气枪,穿戴好行头,留下小古和两个学生,拎着玉米面出了门。


    昨儿一天没去单位,今天再不去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唐植桐先找了一个公共电话,打给方圆请假,理由嘛,当然是去学校领票、发票,解决同学们的生活问题,谁让自己是生活委员呢。


    在骑车去钟鼓楼的时候,唐植桐开了作弊器,投了信,并在路上整理好鱼、虾、猪头、下水。


    在确认院子里没人后,直接“扔”在里面,随后扬长而去,直奔西直门。


    在西直门火车站外,唐植桐找个犄角旮旯,将自行车、玉米面、气枪统统收进空间,然后进站买票。


    这回运气不错,正好有车,虽然气味不好闻,但好在路途并不远,唐植桐打算在车厢连接处抽烟,几颗烟的工夫就到了。


    车厢里没有坐满,两辆车厢之间并没有人。


    “哎~哥们,你也是去上庄赶集的?”从五道口车站上了些人,其中有一个男子背着个包选择跟唐植桐一样,站在两个车厢中间,没有去找座位。


    唐植桐一愣,集?竟然有集??


    一刹那的工夫,唐植桐脸上就堆满了笑,一边瞎编,一边给那人递烟:“这么明显吗?嗐,我听别人说了一耳朵,想过去碰碰运气。老哥抽烟。”


    “眼瞅着你就像是第一次去,特意换的旧衣服吧?洗的也太干净了。你这是打算买点啥?往哪倒腾?”男子接过烟,跟唐植桐打探着消息。


    “嗐,我还真是头一回。不怕老哥笑话,就是买点吃的,自己家吃,城里管得严,可不敢倒腾。


    今儿一早就听见喜鹊叫,巧了么这不是,出门就碰见贵人了。”唐植桐陪着笑脸,掏出火柴给男子点上烟,同样想着套套消息。


    这次出门属于临时性的,没有提前探路,对那边两眼一抹黑,本来还打算往脸上摸两把灰,再穿的破烂一点,悄悄地进村,既然有集市,事情就好办多了,如果再有人带个路,那就再好不过了。


    “嘿,贵人不敢当。”男子右手夹着烟,左瞧右望确认没人之后,右手做了个捻钱的动作,朝唐植桐示意:“带你过去嘛,也不是不行。”


    “得嘞,跟您说话就是痛快!”收钱办事是目前绝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准则,不过唐植桐并没有直接给钱,而是掏出两盒大前门,不够再加嘛。


    “兄弟是个痛快人呐!放心吧,下车跟着我走,保准有你想要的东西。”那人一看是大前门,麻溜的接过去塞进自己的兜里。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