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367章 无法自拔的杨宪

第367章 无法自拔的杨宪

    第三百六十七章:无法自拔的杨宪


    战败的消息扩散开来,百姓们对浮屠营也开始陷入了深深的怀疑。


    昔日那个立下不世之功的浮屠营,难道真的消亡了吗?


    而随着盛庸刀斩侍郎的事件传开,再经由那些所谓的清流传播,而后又以讹传讹下来,变成了浮屠营将士骄纵自满,打了败仗还斩杀上官。


    态度,极为恶劣!


    但不管如何,浮屠营被刑部收监,六百多人回到京城,没有鲜花没有掌声,连家人都没见到,就被直接关在了刑部大牢。


    杨宪也匆匆回到相国府。


    “老爷,有老家的学子前来拜见。”


    管家上前说道。


    杨宪点了点头,随后道:“带去正堂。”


    正堂之中,杨宪见到了那个来自浙地的年轻学子。


    其实说是年轻,但年龄和杨宪也不过相差十岁。但两人身份地位相差太多,可谓是天南地北!


    一个是当朝监国,目前的权势顶点!二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言可定生死。


    一个只是心中抱负无处施展的书生,一介白身,毫无权势。


    来者名叫花纶,在仁和是个挺有名的才子。


    其最出名的便是那张俊朗的脸蛋,颇有一种诗词之中‘春光娇面秋月眉’的模样,也就是常人所说的男面女相。


    花纶在杨宪面前行礼参拜之后,便将自己所作的经义交给杨宪一观。


    “这是你作的?”杨宪看着手里的经义,问道。


    花纶点头,恭敬的回答:“是,相国,这是学生所作!”


    杨宪本来已经看到了一半,但是在花纶回答之后,又翻过手将册子的署名看了一遍。


    这位杭州学子所写的策论,核心思想是‘陈漠南弃留利害疏’。


    文中以北宋时期的宋辽局势举例,而后延伸到联金灭辽的国策上,指出历史上最有名的‘徙戎论’。


    徙戎论是出自西晋时期官员江统的一部政治着作,其主要主张是应该将内迁关中的游牧族群迁出关外,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久而久之必生祸害。


    这篇策论,有让人拍手叫好之处。


    尤其是利用宋辽局势引出徙戎论,更是无声的将北宋的结局用来敲击世人的心门。让人们反思当前这种汉人、色目人、草原人不分的局势下,是否会存在敌人渗透的情况?


    杨宪看的连连点头,但对于其中的文章内在并不在乎。


    身为大明的相国,他自然能够看得出花纶这纯粹是读书读傻了。


    江统在提出徙戎论时,西晋国内的腐朽与八王之乱已经彻底摧毁了国家,说是国家,不如说是一个名头挂在那,谁也不愿意弑君。


    但拿徙戎论出来比较当今天下,难道是担心陛下手里的刀不够利索?


    大明这两年增添了二十万军士,猛将更是层出不穷!


    天下已定,雄主在位。


    换成现在的国力去北宋时期,皇帝能把辽帝跟金帝的裤衩子给扒了。


    但是……。


    杨宪看了一眼花纶。


    而后,看着花纶念道:“宝剑锋从磨砺出啊!”


    宝剑!


    对,花纶就是一把宝剑。


    杨宪微微一笑,随后很是优雅的将册子放在一旁,点头道:“你的策论作的不错,你的老师是谁?”


    “回相国,学生恩师只是杭州城一教书先生……。”


    “诶!知道知道名号总是好的。”杨宪淡淡一笑。


    “尊师为我大明培育出如此国之栋梁,让本相十分敬佩啊。”


    花纶一下子有些激动起来。


    杨相国这话,难道是说自己的策论写的好?


    岂不是说,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到了?


    也难怪花纶如此高兴。


    洪武六年起,大明便不再举行科举,改成了荐举制,凡四品官员以上皆可荐举贤才。


    而荐举人其实也就是保举人,荐举人的级别越高,被荐举的学子在官场上地位也就不一样。花纶十分自信,他看不上寻常三四品官的举荐,而是想着由相国杨宪举荐自己。


    只要杨宪这条路走得通,花纶便可平步青云!


    杨宪将花纶的策论收下,让他三天之后的傍晚再来拜会。


    花纶自然是千恩万谢之后告辞离去。


    杨宪回到正堂坐下坐下,这才收敛了自己脸上的笑容。


    “老爷。”


    一个高瘦的书生走了出来。


    杨宪嗯了一声,道:“时运到了,困了便有人送枕头啊。”


    那书生微微一笑。


    “李善长何时回京?”


    “约莫是三日后。”


    “准备动手吧!”


    杨宪早就已经让人在李善长归京的道路上做好了准备,让一百多个忠诚于他的刀斧手伪装成老百姓埋伏于途经的城门之中,等到李善长的马车到了之后便装作是百姓暴乱将其诛杀。


    杨宪本想要再等等再动手,他在亳州城布置了不少,连负责建城的工匠都买通了,但皇帝一纸让李善长归京的书信,却一下子打乱了杨宪的计划。


    此时不动手,就没机会了。


    只要李善长出了亳州城那个龟壳,自己一定能找到机会动手!


    “那刑部那边怎么办?那些武人就这么不管不顾的话,若是等到太子或者陛下回京,怕是会坏事。”


    杨宪深吸一口气。


    他在赌!


    其实他做的这一切看似很冒险,甚至可以说是在找死!


    但是从他将第一个官员换成自己的人的时候,就已经是没有回头路了。现在杨宪做的是什么?


    结党营私。


    有人也许会说,杨宪这完全就是没长脑子,在晋王生死不明,皇帝和太子都在的情况下还做这种事,当锦衣卫当皇帝的刀是摆设?


    但换个角度,不这么做,你又能怎么办?


    当你迈进官场以后,你会发现自己心中的报复根本难以实现,在自己身处的局面上,想要最快最有效实现办事,唯有‘吃拿卡要’。


    提拔自己人,让自己所在的部门成为自己的一言堂。


    这不是常规操作?


    而杨宪是一个很生动的人,他进了官场之后,始终还是记着自己和李善长的恩怨。


    前一世,杨宪自认为得到了皇帝的重视,而李善长年迈体衰,又有懒政的行为,于是杨宪觉得自己行了。


    我多能干啊?李善长干的那些事,我上我也行!


    朱元璋也有意用杨宪敲打李善长,于是将杨宪扶持起来,杨宪觉得自己在皇帝心里超过了李善长这个‘开国第一功臣’,于是开始大肆弹劾李善长。


    任职期间,罢去旧吏,更用亲信,专决省事,族侍御使刘炳,劾左丞汪广洋,广洋因免官。1370年,杨宪被朱元璋处决。


    只能说,杨宪骨子里就不是一个聪明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