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人间摄政王,横压天上仙 > 第470章 钉头七箭书

第470章 钉头七箭书

    幼童心跳如鼓擂,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束缚。


    口干舌燥,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口。


    行走之间如同背负千斤重担,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艰难。


    吱呀~


    伴随着门轴缓缓转动的声响。


    幼童鼓起勇气,推开了那扇通往未知的门扉。


    踏入屋内,眼前的景象却与她心中的预想大相径庭。


    屋内没有如同她想象的那般的阴森与恐怖,反而弥漫着家的安宁与温馨。


    整个厅堂布置简约而不失雅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央摆放的一张小巧木台。


    木台上,一个以草木精心编织的小人静静地矗立。


    草人背上贴着一张泛黄的黄纸符箓,头顶一盏暗红的油灯摇曳生光,脚下则是一盏墨色深沉的灯笼。


    两者在昏黄的灯光下交相辉映,为厅堂增添了一抹神秘。


    厅堂之内,身穿鲜艳衣衫的老妪绕着木台缓缓行走。


    口中喃喃低语,仿佛在吟诵某种古老的咒语。


    幼童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心中骤然涌起一阵刺骨的寒意。


    耳边似乎回荡着无数冤魂的凄厉哀嚎。


    不由自主地,她的双腿发软。


    身体一歪,跌坐在地上,恐惧如潮水般将她淹没。


    “奶奶……”


    她声音颤抖,带着几分哀求。


    老妇人仿佛没有听见,依旧专注地绕行。


    直到她绕完第四十九圈,才停下脚步,将手中紧握的两张符纸点燃。


    火焰跳动,符纸渐渐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这时,老妇人才缓缓转过身。


    目光柔和地看向幼童,脸上浮现出一抹慈祥的笑容。


    “小小,你是不是在好奇奶奶在做什么?”


    老妪轻声问道,语气温和。


    “不……不敢……”


    幼童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呵呵……没什么不敢的。”


    老妪的笑容依旧温和,但却让幼童有一种不寒而栗的之感。


    “这是一项源自我们圣教古老传统的咒术,名为‘钉头七箭书’,其力量之强大难以估量。


    但遗憾的是,它的准备过程异常繁琐,往往需要耗时数年……”


    老妪的语气中满是自豪,但实则这门咒术根本与莲生教没关系。


    这门咒术是老妪中年时期偶尔得到的。


    强大且诡异。


    她利用这门咒术祸害了很多人,并将目标的精、气、神、血、寿全部吸干。


    “奶……奶奶……”


    幼童的声音里夹杂着深深的恐惧与忐忑。


    “你愿意助奶奶一臂之力吗?”


    老妪继续问道。


    “怎……怎么助?”


    幼童竭力压制着内心的恐慌。


    “这灯油即将耗尽,你能否为奶奶再添一些?”


    老妇人语气平和地说道。


    “啊!”


    幼童终于被恐惧压垮,尖叫一声想要逃离。


    然而,就在她转身的瞬间,一只布满皱纹的手已经轻轻捂住了她的脸。


    随后,那只手轻轻一捏一抽,幼童的一缕灵魂便被巧妙地抽取出来,分别融入了草人头部和脚下的两盏油灯内。


    “呼!”


    老妇人轻轻吐了口气,缓缓抬起头来。


    她的目光凝视着草人身上已经钉下的五支草木之箭,心中默默念叨:


    “就差最后两支了……”


    ……


    ……


    西北道,石氏叛乱诸多首领被斩之后,西北道迎来了新的开始。


    晨光熹微,陈胜文缓步走在街道上。


    薄雾笼罩着整座城池,街边的摊贩们却早已忙碌起来,拉开了新一天的序幕。


    这些百姓,外表平凡,看似软弱可欺,面对地痞、恶霸、乡绅和帮派的压迫似乎毫无还手之力。


    但为了生计与活下去,他们可以豁出一切。


    这隆冬清晨的刺骨寒风,身穿皮裘的陈胜文自己都觉得难以忍受。


    而这些衣衫单薄的百姓却早已起身,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劳作。


    有些人甚至衣不蔽体,手脚冻得通红。


    他们忍受着寒风,劳作间隙不时搓搓手、跺跺脚。


    但脸上却不见颓丧,反而精神饱满,眼中透着希望。


    以石氏为首的世家豪族覆灭,相当于把盘踞在百姓身上吸附营养的寄居者全部清除。


    百姓身上的负担瞬间减少九成。


    地痞、帮派也都小心翼翼,百姓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陈胜文心中暗想,若无其他力量干预,至多十年,西北道百姓的生活将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


    他心中轻叹,脚步停在一条幽深的小巷前。


    巷口也有几家早点摊,热气腾腾的蒸笼后,一名中年人正悠闲地享用着早餐。


    对面坐着的是一位老者。


    老者边吃边看,似乎对西北道的一切都感觉无比新奇。


    “师伯……”


    陈胜文欲言又止。


    “蒙学那边又出问题了?”


    高潜抬眼瞥了他一眼,语气淡然:


    “还是那些士子文人又在闹事?”


    自古以来,王朝更迭、造反起义,无非是打土豪、分田地、练兵、治学、掌控盐铁、选拔官吏这些手段。


    高潜作为书院传人,更是深谙此道。


    自从知道楚南离亲自覆灭以石氏为首的反王之后,高潜便对西北道上了心。


    因此,在回返河南道救下老师之后。


    他便马不停蹄的带着老师来到了西北道城。


    这些天,他们一直在默默观察着西北道城的一切变化。


    在西北道城新上任的官员与守备军的雷霆手段下。


    城中的大族乡绅、地下恶势力被连根拔起,百姓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但麻烦并未就此消失。


    西北道城作为一道之枢纽,虽不及腹地的岭南、麟龙、万龙等地繁华,但各种设施和功能一应俱全,尤其是科举选士。


    可以说,西北道城汇聚了整个西北道中最多的儒家学派和文人学子。


    “是的……”


    陈胜文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这些士子大多是冲着科举而来,然而前不久摄政王以‘石氏谋反,士子知而不报’之名,禁止西北道士子三年之内参加科考,他们自然心生不满……”


    岂止是不满?


    简直是怨声载道!


    楚南离的这个政策,不仅断了这些士子三年的科举之路。


    还铲除了城中原本可以收留这些文人墨客的大家族和乡绅。


    更甚者,在选拔官吏甚至衙役时,也并未对他们有所倾斜。


    因此,


    这些文人墨客成了空有地位,却无经济来源的“穷人”。


    于是,有些人就开始有其他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