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万朝援龙!召唤武将争霸蓝星! > 第396章 柱国大将军,独孤信

第396章 柱国大将军,独孤信

    “哎哟喂,龙国的史灵石就是爱玩!”


    “难道他的老丈人是李刚?”


    “放屁,那至少是立春书记那个级别的吧!”


    “我咋觉得像侯亮平那种才称得上靠上硬邦邦呢?”


    “唔,不知我那岳父普大帝有没有资格?”


    “你踏马的在想屁吃!”


    直播间的人自然不知道有着最强老丈人名号的武将,到底是谁。


    但是有的聪明的网友已经猜测出其中可能与古时候王室有关。


    否则,怎么敢称最强?


    而马农当然一眼看穿了隐藏在这背后的武将就是,独孤信!


    别藏了!我一眼就看出来是你!


    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


    他出生在贵族之家,先祖追随北魏的建立者拓跋氏发迹。他的祖父独孤俟尼镇守武川,便在此安家。他的父亲独孤库是领民酋长,母亲费连氏也是贵族。


    北魏孝文帝亲政后,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南迁的贵族改穿“冠服”,以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为“正音”,“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还将复姓改为单姓,如拓跋氏改姓为元。


    而留在北方驻守的贵族们仍然姓复姓,语言和服装都保持传统,也因此逐渐被边缘化。独孤信的家族正是如此。


    独孤家族发展到独孤信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独孤信凭一己之力,让没落的家族重回舞台中央。


    北魏正光年间,包括武川镇在内的“六镇”爆发起义。二十出头的独孤信,与贺拔度等人斩杀了起义军将领卫可孤,一战成名。


    不久,独孤信加入葛荣的义军。葛荣败亡后,尔朱荣见独孤信年少英勇、气度不凡,便起了惜才之心,任命他为别将。


    独孤信在一次次征战中,成长为北魏的骁勇名将。


    北魏永熙三年,迫于权臣高欢的压力,孝武帝率领宗王及心腹将领西迁长安。


    北齐军营,高欢看着大屏幕显示的介绍,拔地而起,愤然道:“诽谤,他们这是在诽谤我啊!”


    “朕岂是那种祸乱朝纲的权臣!删了,统统给朕删了!重新输入!”


    高欢急的直跺脚,一旁的兰陵王笑而不语。


    祖父呀,您这都称帝了……


    独孤信毅然放弃身处洛阳的父母妻子,匹马追随孝武帝,孝武帝不禁感叹“世乱识忠良”,赏赐他一匹御马,封他为“浮阳郡公”,赐邑千户。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东魏占据荆州。因为独孤信曾在荆州任职,治理有方、深得人心,于是被任命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等职,用来招抚荆州百姓。


    独孤信口才了得,在阵前大讲利害得失,瓦解军心。由于荆州百姓大都感念他的恩泽,他得以率军以少胜多,成功收复荆州。


    “瞧瞧人家!看来当初鲁子敬的口才还是差了些呀!要是口才再好些,搞不好二爷就被说动咯!”马农偷笑道。


    不久,东魏大军突至。由于缺乏援兵、寡不敌众,独孤信不得不率部就近逃到南梁。


    梁武帝爱重独孤信的才能,对他十分礼遇。但是独孤信始终不忘西魏,多次上书请求北归。


    三年后,梁武帝感慨他“事君无二”,终于同意放其北归,还送给他大量礼物。


    “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侍二夫!此人,倒让关某钦佩!”


    关羽眯着眼打量着独孤信,他平生最看不起那些始乱终弃的人!


    而这独孤信,很合他的胃口!


    虽然两人相差了几百年,但是若是真的如此,关羽倒是不介意与他交个朋友!


    西魏大统三年,独孤信等人回到了心心念念的长安。此后,他收复弘农,攻克沙苑,平定岷州叛乱……


    独孤信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不断加官进爵。西魏大统十四年,独孤信晋升柱国大将军。西魏大统十六年 ,迁尚书令。六官制度建立后,任大司马。


    “宇文泰手底下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啊!倒是各个都不差!”刘伯温嗯哼了一句。


    喝了口茶,继续讲述独孤信的事迹,而旁边的龙国士兵,则同步上传到网上。


    “噗,”马农突然噗呲一笑。


    直播间里看的十分不解。


    “召唤师咋突然笑了?”


    “可能是想到高兴的事情吧。”


    “什么高兴的事情?”


    ……


    马农确实是想到了有趣的事情,这独孤信,战绩不俗,在治理地方上的能力也是十分出众。


    但是马农知道他确实因为两个事,一是印章,二是女儿。


    嗯……侧帽风流也算一个吧!


    印章是古人身份的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独孤信自然也不能少!不过这却苦了独孤信,如此多的官职、头衔,每当要用印时,他不得不在一堆印章中寻找。


    于是乎,这个印章达人了个法子,把他担任的各种官职连同常用的一些印文都刻在一枚印章上,既方便携带,又很别致。


    于是,一枚有 26 面的多面体印诞生了,全名是“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用煤精制作成近似球形的二十六面体,其中有正方形面18个、三角形面8个,47个规范的楷书印文、刻在14个正方形面上,包括,6面作为办公用的行文用印:


    “大都督印”“刺史之印”“大司马印”“柱国之印”“令”“密”;


    4面专门给皇帝上书用的印:“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


    以及4面日常书信用印:“独孤信白书”“信白笺”“信启事”“耶敕”。


    一印十四用,可谓是“最牛印章”。


    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而他最为出色的地方,无疑是他的投资眼光!他善于编织人脉网络。西魏、北周的很多权臣、大家族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与三国时期诸葛家押注三方不同,独孤信可是全都押中了!


    独孤信有七子七女,他的七个儿子在历史上倒是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如果不是专门研究,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


    反倒是独孤信的女儿,竟有三人都成了皇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