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仙 > 剑起五行 第21章 回春馆

剑起五行 第21章 回春馆

    再登青石山,玉葫芦里装的是三牲六畜。


    一团黄烟飘荡,从中行出衣着黄袍的俊秀男子。


    咧嘴一笑,邪魅中透出几分不羁。


    “我还以为你这小鬼头,把大仙我给忘了呢。”


    “大仙助我颇多,”苏夜笑容灿烂,“即将远行之际,当然要最后与您道别。”


    “你这小鬼头,嘴皮子功夫还是这般厉害。”


    黄大仙抬起右手,扔给苏夜一个物件。


    随手将其接住,发现是红绳串着的两个小铜铃。


    没有铃心,摇而不响。


    “大仙,这是何物?”苏夜疑惑看向黄大仙。


    “此法宝名为风妖铃,认主之后,可依据主人实力做出响应。


    遇到逊于自身的妖邪,铃铛便会响起;若是发烫,最好赶快开溜。”


    苏夜将红绳绑在腰带,来回走动,并无声响。


    “只有这串铃铛?”停住脚,歪头看着黄大仙。


    好歹是长生不朽的一方鬼仙,出手太过寒酸。


    黄大仙负手而立,面颊微仰,看起来有几分傲气:


    “胡夫人帮那小丫头稳住魂魄。


    胡掌柜教了你太极易理,还有点不起眼的炼丹术。


    本大仙……总该教你点东西。”


    苏夜洗耳恭听。


    “于旁人而言,兵刃只是增幅实力的工具,”黄大仙吐字清晰,“可对你来讲,剑是安身立命,荣达显贵,乃至证道成仙的根本……”


    话讲一半,余下自参。


    实是精通伏羲八卦的能人,难以摆脱的坏习惯。


    幸得苏夜悟性不俗,立时领会黄大仙妙意。


    他灵根残缺,以剑养气登临仙途。


    太初剑,正能无限成长。


    苏夜抱拳拱手:“大仙,在下悟了。”


    恰到好处,方能稳步渐行。”


    玉葫芦里的三牲六畜,转移至黄大仙妖囊。


    苏夜步下青石山,明白了个理。


    剑乃立身之本。


    ————


    苏夜印象中最大的城市,便是祖父常去卖货的丹阳城。


    始建于大周王朝,曾经几度更名,先后经历黎阳,泰鼎,宁安等名号。


    大乾建国初期,彼时名宁安的城池,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炼丹大师玉阳子。


    太祖皇帝为表彰玉阳子功绩,降下圣旨,取“丹”“阳”二字,作为这座大型水陆城市的名称。


    彼时的丹阳城,乃是大乾炼丹师心目中的圣地。


    五年一届的灵丹大会,盛况更是空前。


    苏夜小时候坐在祖父肩头,手里拿着糖葫芦,听台上名伶唱戏。


    彼时总觉咿咿呀呀的唱腔啰嗦,可祖父总是听得入迷。


    数百位炼丹师在丹炉前炼制丹药的场面,更是给年幼的他,带来了专属于炼丹师的震撼……


    今年并非灵丹大会举办的年份,丹阳城中不甚热闹。


    宽敞的石板路,可供两辆白玉马车并行。


    苏夜再进丹阳城,只觉不似年幼时那般广阔。


    那时的他,误以为一辈子都逛不完这座城。


    站在客人稀少,招牌有点破旧的面馆门外,不禁想起一些旧事。


    祖父卖的是山货,不值几两银钱。


    到了晌午饭点,便到这家名为“回春馆”的面馆里吃上一碗面。


    热乎乎的面给苏夜。


    祖父另要一碗免费的面汤,就着带来的又干又硬的馕,应付着填饱肚子。


    “客官,要不要进来吃碗面?”掌柜的主动招呼客人。


    苏夜回过神,迈步跨过只有几寸的门槛,进到排布九张方桌的面馆。


    声音清亮道:“掌柜的,来碗店里招牌的回春面。”


    “好嘞,”掌柜的应完声,取下肩膀搭的毛巾,帮着擦掉条凳上的灰尘,“您先坐,面马上就来。”


    苏夜像小时候那样坐在桌北,便于观察行人的条凳,忍不住问:


    “掌柜的,店里那个虎头虎脑的伙计呢?”


    掌柜的站住脚,回身仔细打量苏夜,沉吟道:


    “我总觉着你面相有点熟悉,却又想不起……”


    苏夜笑着说:“我以前常跟祖父来您这吃晌午饭。”


    “你祖父叫什么?”


    “苏振山。”


    “原来是那个小萝卜头,”掌柜的面现笑意,“都长这么大了……你要不说,我都没认出是你。”


    “店里虎头虎脑的伙计,去哪儿了?”苏夜又问一遍。


    掌柜的笑容消散:“你说小虎啊,遭了妖物毒手……没了。”叹息一声,没回头说,“我去厨房给你做回春面。”


    用毛巾抹一把脸。


    不知是擦汗,还是擦泪。


    苏夜心里很不是滋味。


    近些年常听人说大乾妖邪四起,起初村里人不信。


    后来镇上张贴妖邪影图形的镇妖师来得越来越频繁,不得不相信传言。


    后山小崖看到村里地痞身死的场景,蓦然浮现在识海。


    毕竟是平日里讨厌的人,心里并无太大感触。


    得知往日相熟的朋友,被歹毒妖物所害,心境全然不同。


    回春面里放了青菜,香菜和香叶,看起来绿意盎然,因此而得名。


    面汤表面浮着香油花,还有一颗用茶叶腌制的鸡蛋。


    依旧是小时候的味道,只是心中难受,总也吃不出香味。


    “掌柜的,您知道是何妖物,害了小虎哥吗?”苏夜假装无意,实则有心。


    店掌柜压低声音:“负责追查此案的镇妖师,曾跟我讲过。说是个会飞的精怪,生性谨慎,非常难抓。”


    “抓到了吗?”


    “没有。”


    “小虎哥……是在哪儿遇害的?”


    “重阳节那天,他去枫叶山上省亲……”店掌柜眼眶泛红,“要不是……”


    声音哽住,讲不下去。


    苏夜心下犯起嘀咕:难道重阳节当天,妖物们约好了,一同在山间吃人?


    还是某种邪气所致?


    “小伙子,枫叶山的妖物尚未归案,”店掌柜又用毛巾抹了把脸,“你可千万别去那儿。”


    苏夜微笑道:“妖邪害人,我躲还来不及呢,岂会上山送死?”


    “那就好。”


    一碗回春面,合该五枚铜子。


    苏夜拿出一锭官署纹银,送给坚执不肯收下的店掌柜。


    “这些年的面汤,价值比银子珍贵。”苏夜握住店掌柜的手,一语终结了他的抗拒。


    店掌柜局促道:“银子我就收下了。以后有时间,常来吃面。”


    “您也要多保重。”


    苏夜离了回春馆,步出丹阳城西门,径奔位于城西的枫叶山。


    枫叶山以其形似枫叶而得名。


    多年以前,道士玉阳子就是在此间羽化升仙,晋升为仙级炼丹师。


    六十年俗尘因果满,方才遗世而去,继续追寻大道。


    无论是雨竹林的宋央庙,还是玉阳子当初隐居的道场,皆因大能飞升,失去了往日庇佑。


    妖邪生发,雾气氤氲。


    此时已是初冬,山间阔叶林叶片落尽,光秃秃的树枝,显出一片萧条景象。


    苏夜召出指尖大小的隐身符,贴在丹田部位,隐迹藏形,沿山路向上攀登。


    上行约百米,来至边缘有白石护栏的石台。


    硕大的石雕丹炉,刻着“乾坤炉”三个古篆字。


    苏夜总有种玄妙感觉。


    玉阳子修行的道场,总该留着些炼丹秘法,供后来人参悟。


    这个想法,从看到乾坤炉的刹那生发,在识海中不住盘旋。


    若能领悟玉阳子的部分造诣,于初入炼丹门的苏夜而言,不亚于接受师祖传承。


    心中的渴望,令他充满了前行动力。


    这是困在苏宅院落里,永远无法生出的期待。


    继续迈步上行,耳听幽深山涧里的猿啼鹤唳。


    许是天气严寒,或者雾气氤氲所致,总觉山间有股挥之不去的妖氛。


    那只会飞的妖邪,以妖猴的印象,浮现于识海。


    杀掉它的冲动,甚至压过了找寻玉阳子丹方的渴望。


    苏夜感受到本心,不禁莞尔:“我和惊鸿,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呢喃方止,走进了迷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