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 第504章 物理14

第504章 物理14

    大明时空节点。


    紫禁城。


    “上次科学院根据永乐大钟的原理,简化后重新设计的24小时大钟现在做得怎么样?”


    朱棣看到大宋的天文钟后,想到了自家的大钟。


    之前从天幕了解到后世是24小时划分后,研究院对时间又进行了研究,将根据天文星象确定的十二时辰也换成了24小时,并以永乐大钟为基础,研制了新的时钟。


    “陛下,大钟已经做了出来,研究院也一直在调试验算其准确性。”


    宋礼对于这些朱棣关注过的事都会弄得清清楚楚。


    “弄出来了就行,另外这个等速运动的原理也都要记得安排人去研究。”


    朱棣估计这个原理应该很重要,他也想将时钟弄小来。


    很明显,不说时钟在平常生活中的作用,起码在军事上就能体现它的重要意义。


    “不光是这个原理,涉及到天幕提过的,咱们古人就有过研究的东西都要安排人弄清楚原理。这比之前没头没脑的研究应该更容易。”


    杨荣不忘提醒宋礼,毕竟研究院一直是工部在管辖。


    宋礼很认真的点头应允,这些东西他都会引起重视的。


    大明如今全靠着技术的更新来发展生产,对研究院的种种动作,朱棣时刻都会留神。


    “沈括当真不是一般人,竟然对这么多方面都有研究。”


    朱高炽对沈括的学识佩服不已。他记得石油这个名字就是沈括提出来的。


    以此来看,他要是接触了天幕的播放的现代知识,不知道会不会是一个数理化的全才。


    “从沈括的事来看,咱们华夏不是没有人才,只是没人从科学的方面去培养和引导。现在咱们重视这个方面,以后定然会涌现出这样的人才。”


    夏原吉丝毫不怀疑如今的大明会有人才出现。


    “声学难道只能用于音乐?光的传播能被雷达捕捉,声音的传播呢?会不会一样可以用于军事?”


    无论什么科技原理,朱瞻基的想法也都是从军事上出发。


    “或许是能用于军事方面,只是咱们知识面的匮乏,想不到而已。”


    朱棣觉得后世发展科技的动力应该也是军事优先。毕竟天幕也曾说过军事领先于民用。


    此时他们并没有接触到潜艇军舰等海军知识,当然不会联想到声呐之类的东西。


    “果然是从咱们大明之后就开始逐渐开始趋于落后了。”


    杨荣看着天幕感慨不已。任谁看到自家落后都不会舒爽。


    因为华夏在此之前一直都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所以咱们对科学的态度都要端正过来,现在发现了也不晚。”


    朱棣此时是有着万分的信心让后世一直处在继续在领先的位置上。


    天幕继续播放。


    “1581年,随着西方传教士入华,以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作为传教手段。从此,近代物理学知识开始在我国传播。”


    “这个时期,华夏最伟大的创造性的发现是在声学上。”


    “明代王子朱载堉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数理理论,为现代键盘乐器(如钢琴)的创制打下了基础。”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首次记述了隔声以及建造隔声房的方法,它比西方同样的理论和建筑要早约250年。”


    “另外,宋应星着的《天工开物》等,都为中国古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随着西方物理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不仅开始制造千里眼(望远镜)、万花镜,也知道原子、x光、无线电报。”


    “华夏人起初将力学译为重学,将物理学译为格致学。”


    “1900年,正式以物理学命名的教科书第一次在华夏出版。”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由于出国留学人员中攻读物理学的人数逐渐增多,物体内部的运动规律愈被人们所认识。”


    “科学能够转变为生产力的论断也逐渐为政府所重视。因此,华夏的近代物理学也慢慢地发展起来了。”


    大秦时空节点。


    咸阳宫。


    “资本主义的萌芽?难不成咱们封建社会要过渡到资本主义,最后才会像后世一样到社会主义?”


    嬴政对于后世的政治体制是有过很多想法的。


    以前天幕也曾提过明清的资本主义发展。当时并不知道这些政治体制的形成和优缺点。


    现在看过鹰酱的种种奇葩操作后,打死他也不敢让资本主义有任何发展的前途。


    “任何政治体制都是要靠人来执行,咱们现在也不见得就不好。”


    李斯谨慎的出言说道。


    这么敏感的话题,谁敢胡乱发言?


    看过天幕都知道,社会主义肯定是以工农为主,现在大秦是以嬴政,以皇权为主,难不成要搞革命?


    嬴政听了李斯的话也只是点头不语。他也不好怎么说。


    他能保证自己能按照现行的政策带着大秦上路,但他不能保证继任者能继续执行下去。


    这也是他一直纠结的问题。因为他不知道扶苏能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


    而且他甚至考虑了几十年,一百年后,甚至更久远的时间之后,大秦能不能继续这样发展下去。


    而且他也不知道大秦能不能存活这么久。


    “可惜了,都已经落后西方了,这么多有用的物理知识都没人学习发展。偏偏出个大明王子来学,还偏偏学个没什么用的声学。”


    冯去疾大失所望的感慨出言。


    “哪里有什么有用没用一说?这些物理知识都是有用的。怪就怪在咱们自己不重视。有更细致的研究,怎么会轮到西方蛮夷来发现这些原理?”


    尉缭很不服气的说道。同时也对自家没有走上这条路而充满遗憾。


    “这个无线电报应该就是类似千里传音之类的技术吧。刚才还说声学没用,这不就是能发挥的地方?”


    嬴政看了看冯去疾说道。


    当然他也没有怪罪的意思,毕竟这也不是大秦能弄明白的东西。


    冯去疾有些懊恼的搓了搓老脸。


    “这也是后世华夏那么多人去西方留学的原因吧。毕竟是自己落后了。知耻而后勇。”


    李斯此时也看得非常的不爽。内心也感慨好在有天幕的存在,这些事应该不会再发生了。


    “所以咱们的物理,以及其余学科都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研究。哪怕咱们弄不出成果,也要给后世留下研究的火种。”


    嬴政内心叹了一口气。他不知道很遥远的未来大秦会怎样。


    他此刻只想努力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丰厚的本钱。哪怕是有废物的出现,也不至于将他留下的资本全给败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