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 第17章 彩礼

第17章 彩礼

    林素华整个人如遭雷击。


    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家的,等她回神,已经坐在了家里的沙发上。


    低头。


    直勾勾看着手里的信件,她猛地沿着封口一撕。


    “见字如唔,展信舒颜


    素华,我是姐姐。家里一切都好,刚收了油菜籽,给你寄了一些特产。


    你生活可舒心?


    顺颂时祺。”


    字数很短,不到50个字,但林素华反反复复读了10遍。


    连丈夫回来了都不知道。


    邓佑军打开门,第一眼看到门口地上的一堆东西,仔细分辨:“菜籽油、大米、咸鸭蛋、皮蛋,东西还不少!”


    抬头,对沙发上低着头不知道看什么入迷的媳妇儿问道:“素华,这些好东西你从哪儿买的?”


    林素华听到他的声音,下意识抬起头。


    一双红扑扑的眼睛映入邓佑军的眼帘,他顿时脸色大变,三两步走过去,紧张兮兮道:“媳妇儿,咋了?”


    心里闪过各种念头:自己妈过来找她麻烦了,工作上不顺……


    这时,林素华声音颤抖着开口:“佑军,我姐姐给我写信了。”


    闻言。


    他先是松了一口气。


    下一刻,瞪大了眼睛:“你说谁给你写信?”


    大姨子?!


    她怎么会……


    当年,两人结婚,她都没出现。


    林素华把信递给他:“真的,你看,是姐姐。”


    邓佑军凝神。


    看完。


    他轻声呢喃:“没想到,还真的大姐。”


    林素华突然皱眉:“佑军,你说……”


    邓佑军打断她的话:“素华,不管你想不想和大姐和好,我都支持你。”


    他知道,这些年,素华对她姐姐也是心里有怨的,但更多,是惦记。


    “我不是想说这个。”


    林素华无语的翻了个白眼:“我的意思是,大姐突然给我写信,不会是家里出什么事儿了吧?”


    她了解自己大姐。


    性子倔,认定了一个事情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要不是遇到什么大事,是绝对不会主动给自己写信示好的。


    越想,她心里越急。


    “不行,我……”


    邓佑军安抚:“素华,你冷静一下,你别想多了自己吓自己。”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并不觉得林素娥家里出了事儿。


    首先,信里已经报了平安。


    其次,家里要是真的出了事儿,因此要给二十多年没联系的妹妹求助,哪里还会这么磨磨唧唧啥也不说,还精心准备了礼物?


    听了邓佑军的解释,林素华的心情也平复了下来。


    其实,她不是想不明白,就是关心则乱,没法理智思考了。


    沉默了一会儿,她突然开口:“佑军,我想请假去一趟蒲县。”


    邓佑军先是一惊,然后有些无奈。


    感情,平日里自家媳妇儿对大姐的抱怨都是假的;这不过一封信,就喜得恨不得立马飞奔到姐姐的怀抱里?


    “这会不会太快了?”


    “既然姐姐给你寄信,你也回信,多聊几次再回去吧,免得吓着大姐。”


    一开始,林素华还不以为意,听到最后半句话,脸色严肃了起来。


    沉吟一番,她不甘的点头:“行吧,还是先在信上聊。”


    说完,拉着他兴致勃勃往屋里走:“佑军,你给我出出主意,写什么回信?”


    邓佑军忙拉住她:“别急,先吃饭。”


    林素华:“……哦。”


    水口村。


    林素娥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封信,给林素华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此刻。


    她正兢兢业业履行媒人的义务。


    ……


    双方都见了家长。


    定亲即在眼前。


    林素娥去了三合村陈家。


    陈德福两口子热烈欢迎,她也没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德福哥,桂英姐,和平和素英算是定下来了,咱们也该商量一下彩礼的事情了。”


    “你有啥子要求尽管跟我说。”


    闻言。


    陈德福和汪桂英对视一眼,他说:“这个,我和桂英商量过了,咱们农村人,也不和城里人一样讲啥子三大件,也没有这个条件。”


    “不过,该有的重视得有。”


    “彩礼240块钱,500斤稻子,再要一辆缝纫机。”


    “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林素娥认真记下,毫不犹豫摇头:“一点儿也不过分。”


    这是实话。


    乡下虽然穷,但是娶媳妇儿的彩礼却不少,反而,有时候比城里还多。


    城里的三大件。


    七十年代是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八十年代是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九十年代是录像机、彩色电视机和摩托车;现代是房子、车子和票子。


    乡下永远是落后城里的。


    现在乡下嫁女儿,硬通货就是粮食。


    言归正传。


    听到林素娥的回答,陈德福脸色好看很多。


    身为一个爱女儿的父亲,想到女儿不久就要离开自己身边了,心情是很不愉快的。


    彩礼要多了,担心婆家有意见;彩礼要少了,又觉得委屈了女儿,觉得婆家会看不起自己女儿。


    此间矛盾,滋味简直了。


    汪桂英突然想到什么, 出声:“对了,素娥,村里有消息要分田了,我们肯定要把素英留到分田之后。”


    林素娥二话不说点头:“这你放心,我也听说了,据说很快就要落实了,肯定等你们分好了田,再办事。”


    “赵家人性格都好,不会有意见的。”


    其实,她是知道确切的时间的,但不能说出口。


    陈德福夫妻面露笑容:“那就好。”


    说完了正事,林素娥又呆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回到水口村。


    她第一时间上了赵振山家。


    “我刚从陈家回来,和他们说了彩礼的事情。”


    钱翠花:“怎么说?”


    “彩礼240块钱,500斤稻子,还有一辆缝纫机。”


    闻言。


    赵振山和钱翠花对视一眼,齐齐皱眉,钱翠花道:“彩礼和稻子都好办,就是缝纫机麻烦点儿,不过,我们来想办法就是。”


    “三婶,就按照陈家说的,我们没得问题的。”


    赵振山跟着点头。


    林素娥舒心的笑了:“行。”


    ……


    建党节,是个好日子,也是赵和平和陈素英的定亲宴。


    中午。


    大兴镇,国营饭店。


    两家人齐聚一桌,拘束客套中带着满满的善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