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426章 会试 上

第426章 会试 上

    第426章 会试 上


    郭家是五进的大宅子,张平安跟着下人一路去了客院。


    路上还遇到了几个负责洒扫的丫鬟婆子。


    庭院打理的干净整洁。


    张平安到的时候,范举人正在廊檐下给笼子里的画眉鸟喂食,看起来倒是一派悠闲。


    “这鸟养的真不错”,张平安忍不住赞道。


    他虽不懂鸟,但看这鸟毛色艳丽无瑕,眼睛黑亮有神,一看就知被照顾的极好。


    范举人从下人手里拿了帕子,将手擦干净,笑道:“这是我从金陵带过来的,正好给我做个伴儿!”


    随后招呼张平安道:“进来坐吧!”


    两人在偏厅坐下后,有下人上来奉茶。


    张平安笑道:“住在这里倒是清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范举人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道:“是啊,我舅兄对我这次会试也是寄予厚望,特意安排了这处偏院儿给我。”


    “您在金陵过得怎么样?”


    “金陵就跟这临安一样,世家大族众多,好些北边南渡过来的都挤在金陵,抢占了不少当地大族的资源,所以初时南北两边大族处得也不是很和睦,去年开始就好多了,日子跟以前在县城肯定不能比,但比平民老百姓还是要强的多”,范举人淡然道。


    接着又笑了笑:“我刚到临安的时候,心里还在想着,不知道能不能碰到熟人,结果就真碰到你了!”


    张平安也笑了:“这还多亏了当初您给留的那封信,我看到信以后便回了老家,接上亲眷一起去了府城,然后从府城坐船又到了省城,当时局面还没这么危急,我们从省城坐船过江到了岳州,在岳州安顿了大半年,后来岳州也不好了,我便想着到临安投奔我一个同窗,毕竟临安是天子脚下,要太平的多,最后这才在临安安顿下来,说起来两年的时间过得也挺快的。”


    “这都是你的造化”,范举人笑道,并不居功,“接下来我也要去州学,旁听一段时间,我们这下算是半个同窗了!”


    “那甚好,接下来我们见面机会也多了,还可以时时讨论一下学问”,张平安是真心高兴,范举人算是他人生的贵人。


    “平安,这个就不必了,我这次考试权当是给我最后一次机会罢了,并不执着,你还是当以你自己为先,有钱家这棵大树在,你又年轻,以后肯定要比我走的远得多”,范举人摆摆手道。


    张平安知道对方这是好意,无奈道:“那中午一块吃吃饭聊聊天总行吧!”


    范举人捋着胡须哈哈笑道:“当然可以!”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张平安这才知道,除了范举人和林俊辉的家人都在金陵外,县城里其他几家大户多数也都在金陵,包括谭县丞的家人也在。


    “你以前的那位同窗,就是谭县丞的那个侄子,不知你是否还记得,他目前就在金陵的州学读书,去年乡试上了副榜第三名,差一点中举,实在太可惜了!”范举人道。


    “我记得他,脾气虽差了点儿,但读书悟性不错,人比较傲气,不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年纪不大,还有很多机会的”,张平安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挺惊讶的。


    毕竟能上副榜第三,说明实力不差。


    按他对这位同窗的了解,估计得被乡试结果气个半死。


    “话是这么说,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能入仕还是要尽早入仕,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现在这世道啊,没点权利真是寸步难行,扛不住一点风浪,稍有差池,便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范举人语含深意道。


    张平安知道这话跟前线不稳有很大关系。


    毕竟金陵紧挨江边。


    “杀一人为罪,屠万人为雄,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蠢蠢欲动的人不在少数,这个我明白,多谢提点”,张平安郑重行了一礼道谢。


    范举人笑了笑没接话,转移话题道:“可惜了,你在临安已经成亲,不然我真想把女儿许配给你!”


    张平安窘,干笑道:“是我没这个福气,配不上令千金。”


    此时天色已晚,张平安也不方便继续叨扰,便起身告辞离开。


    反正日后同在州学上课,见面机会也多。


    等第二日张平安再去州学上课的时候,范举人果然和他的连襟黄举人一块儿去了上舍乙班。


    张平安见此,忍不住想到了老师韩举人和大师兄潘仕北、二师兄柳文昌,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在何处。


    如果在南方的话,以大师兄的学问,去年乡试定能上榜,理应会来参加这次的会试才对。


    不知两人能不能再遇见。


    但愿大家一切都好!


    时间不知不觉一晃而过,转眼到了二月初,张平安考试的日子。


    这次是真正的鱼跃龙门!


    张老二和徐氏近一月请了不少佛像菩萨回来,但凡印象中有的神像,都请回家摆着,日日上香,虔诚祷告,连庄子上都去的没那么勤了。


    逢初一十五一定会去寺里添香油钱,这还是跟其他大户人家的女眷学的。


    主要是求个心安!


    这个月初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北方的反贼派了两股水兵,分别从江宁关和下口关潜入南方,意图破坏沿线布防。


    幸被及时发现,才没造成严重后果。


    姜奉平的叔叔也在这次战役中战死。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来,隔江对峙的局面不会再持续太久了,天平即将被打破。


    大批蜗居在金陵的世族开始涌入临安,房价更贵了,城东更是寸土寸金。


    大丫几个都庆幸房子提前买了。


    徐小舅悔得捶胸顿足,赶紧跟徐氏借了一笔钱,把家底都掏空了,才最终在城北比较偏僻的位置买了一处小院子。


    这些都是徐氏絮絮叨叨跟张平安和钱攸宜说的,也相当于是把借的钱过了明路。


    小两口其实根本不在意这个,老人的钱他们自己心中有数,看着安排就行。


    “娘,这次准备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张平安看着两个硕大的考篮,有些头疼。


    看这尺寸,估计还是让老爹定做的。


    考棚就那么屁大点的位置,这两个篮子一放,他都没处下脚了。


    徐氏连忙解释道:“儿子,现在天还冷,寒气可厉害着呢,你不多带点烛火和柴火可扛不住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