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部的女工和管理层的大学生下赌约了。
这事儿一出,没人说保密。
运输部的小伙子跑了几个厂房,一个下午就传开了。
整个工厂,没人不知道两个人打赌了。
男人们乐在其中,很快开始下赌注。
分成了两个派别,赌得不亦乐乎。
陈德胜拿了两张纸条飞舞回来,贱嗖嗖地凑到老梁身边。
“师傅,你押谁?”
老梁正在擦车,闻言白他一眼。
陈德胜皮糙肉厚,才不在乎这一眼。
他立马又凑上去,“选一个吧师傅,赢了还能赚根烟抽呢。”
老梁这才停下,认真看一眼他手上的纸条。
陈德胜乖巧举起,一手一个,“左边写个‘赵’的,是小赵同志的;右边是王萍同志的。”
“师傅,你押谁?”他没忍住好奇又问一遍。
老梁摸摸下巴,手还没干的,一手抓了左边的。
陈德胜大惊失色,“师傅,你这是要给小赵同志打气?”
可没多少人押赵青娥,半数不说,三分之一都没有。
“屁嘞!”老梁一脚送他走,“我是真相信小赵。”
“你们这群没眼光的小屁孩懂个什么!”
陈德胜灰溜溜爬开,顺势滚进厂房。
笑得谄媚,挨个问他们要不要玩玩。
一路问到张芬芬面前,被对方一个白眼瞪飞。
但她还是抽了赵青娥的,就算是这种无聊的游戏,她还是想小娥赢!
到了李香秀面前,她果断拿了赵青娥以外的人。
“小兄弟,现在谁的票多啊?”
陈德胜嘿嘿一笑,“当然是王萍同志!”
“她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主意肯定比我们多!”
李香秀了然地点点头,不禁感到畅快。
她就说,怎么可能大家都这么没眼光,看重一个乡巴佬。
再看看满脸严肃的郝师傅,她又开始感到不爽。
陈德胜摸到郝师傅身边,犹豫再三,抱着赴死的心态凑过去。
纺织部谁人不知郝师傅出了名的可怕啊!
他哆哆嗦嗦:“郝师傅,玩一把吗?”
郝师傅看他一眼。
和十二月的寒风似的,差点把他冻死!
没想到,下一秒,他左手上的纸条少了一个。
郝师傅把纸条压在书页中,继续认真干活。
“好嘞!”陈德胜差点高兴得窜起来。
他还没反应过来,左手上又少一张纸条。
赵青娥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靠在郝师傅工位边上把玩着纸条。
撕的并不规整,边边角角都是毛毛的。
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个“赵”。
和右手空荡荡对比起来,写着她的姓氏的纸条在陈德胜手上还剩好大一把。
陈德胜一愣,“小赵同志,你也要玩儿?”
赵青娥哼笑一声,“怎么?不允许本人参赛?”
“允许允许!”他打着哈哈,不好意思地把手藏到身后去。
赵青娥也不在乎。
她就是过来和郝师傅说一声,今天提早下工的。
反正今天的活早就干完了。
话一说完,旁边的李香秀没忍住瞟一眼。
赵青娥正好捕捉到。
但她没说什么,和郝师傅道别后收拾东西利落开溜。
五月下旬,天越来越热。
在厂房里闷着都难受,出来被太阳一照,赵青娥感觉自己都快升天了。
供销社里也没看到风扇,别说空调了。
她今天提早下工,想着去供销社买凉席。
没和纪江知打招呼,她还得快点才是。
出去的时候正好赶上运输队出动,她蹭了一段路。
本来供销社离厂里不算远,结果车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停靠,愣是给她拖到书店门口去。
这蹭了,还不如她自己走得快。
看着对方愧疚的神情,她也说不出什么重话来,连说了好几声没事才下车。
书店门口立了块牌子,写着最近入库的新书。
赵青娥瞟一眼,没什么新奇的,倒是杂志还比较有吸引力。
来都来了,她干脆进去瞅一眼。
反正这次纪江知没跟着来,没人认识她,看会书怎么了?
她在新到的期刊前停下,翻阅了一下报纸,没看到什么重大新闻。
期刊一本本看过去,居然还真让她看到了新鲜的东西。
看着文艺的封面上,选择性登上了几个书名和作者名字。
她稍作停顿,突然看到个熟悉的名字。
揉揉眼睛,她再看一眼,居然还真不是她眼睛花了!
这不是纪江知吗!
她饶有兴趣,立马照着目录翻开了那本诗刊。
果然,在对应的书页上,她还真看见了纪江知的大名。
“本诗已纳入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
赵青娥差点管不住自己激动的尖叫声。
她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站着个人,突然一出声,差点给她魂吓飞了。
“你是,小纪媳妇?”
书店老板杵着拐杖,上下打量她。
两条眉毛皱着,很是不解。
上次不是说,她是个文盲吗?
他刚才观察半天了,这人一进来就看了不少书。
赵青娥没想到老板居然还真记得她。
她连忙合上书,心虚地挠挠鼻子,“好久不见老板。”
他眼神直勾勾地看着她手里的书。
“这不是刚好路过吗哈哈。”
赵青娥把书举到他面前,终于想好理由。
“江知前段时间教我认字,这不是在书上看到他的名字了嘛。”
她殷勤地把书递到老板面前,“您帮我看一下,这是不是江知的名字?”
老板狐疑地看了她一眼,确认一眼,“是。”
“还获奖?”
他的注意力一下就飞走了,连忙拿过书。
“这是他去年写的诗!”
老板再三确认了,“还真是!”
他欣慰地摸摸胡须,“我就知道这小子能成大事!”
赵青娥立马松了口气,她兴奋地凑过去,“真的啊?”
“什么奖?”
老板指着她刚合上的那页,“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
“全国啊!”她嘴角都快翘上天了,一把从口袋里掏出钱。
“老板你快结账,我还要把好消息带回去呢!”
老板连忙应和,两人手忙脚乱,没一会儿把账结清楚。
赵青娥抱着书一溜小跑。
她现在是真的有点高兴!
回去路过供销社,她顺路带上凉席,朝着工厂一路狂奔。
一进大门,她举着书本炫耀,“我家江知获奖了!”
保安一脸懵,就看她兴奋跑远了。
一路宣扬到厂房门口,她正好赶上纪江知和小诚过来。
看着她汗涔涔的样子,纪江知傻眼了。
他还没反应过来呢,陈德胜拿着两张小纸条过来。
重复了一遍规则,他眼睛在两人之间轮转,生怕错过好戏。
纪江知半点没犹豫,抽走了他左手的纸条。
陈德胜懵了,他还以为读过书的会选择王萍呢。
纪江知没给他理由,上前接过她手里的凉席。
“跑这么快干什么?”
“买凉席,天太热了!”
赵青娥抹一把汗,兴奋地把书举到他面前。
“纪江知,你获奖了!”
她笑眯了眼,“还是全国的!”
纪江知一愣,看着她手上的那本书,果然看见了自己名字。
“我去书店,老板和我说的!”
小诚扒着她的大腿好奇。
她蹲下去牵着一双小手疯狂摇晃。
“你爸爸拿奖了!”
小诚被她感染,高兴地咯咯笑。
“拿奖啦拿奖啦!”
母子俩欢声笑语,很快靠嘴巴把消息传遍周围。
不少人被吸引过来,纷纷和纪江知道喜。
才下班的女工出来,就着这个消息小声讨论起来。
“赵青娥还真是个有福气的。”
“没有她在外面赚钱,人哪儿有机会搞文学。”
“一个在厂里搞方案,一个在家里拿奖,了不得!”
……
一片艳羡中,只有走在人群后方的王萍和李香秀暗自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