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人在八仙,从画皮鬼开局 > 第一百零二章 纯阳真人,乃人间道门执牛首耳!

第一百零二章 纯阳真人,乃人间道门执牛首耳!

    第102章 纯阳真人,乃人间道门执牛首耳!【二合一,求订阅】


    在里长的吩咐下,那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便拔腿向居英山跑去。


    想要把何书修与卢母拦下来。


    何书修是个秀才,从小到大,大部分时间是在读书,没干过什么农活,体力自然不如那整日操劳的庄稼汉。


    加之还拉这一把年纪的卢母,二人压根跑不快。


    刚进山跑得没多远,就被那几位后生从后面包抄了上来。


    “何秀才,你跑什么?”


    “王知县是来看卢大娘的,又不是来抓你们的!”


    几位后生堵住了二人的去路,因为太累了,不由得双掌按在大腿上,气喘吁吁道。


    “不是来抓我们的?”


    “难道……”


    闻言,何书修一愣,下意识与卢母对视了一眼。


    他想起了最近县中大力打击豪强,为富不仁之辈,加之先前山神托梦,一下子明悟过来。


    怕是那戚家已然败落,芸娘一案,该到真相大白之日。


    一念及此,何书修心中郁结全泯,颇有云开雾散幸然之意。


    他转身对卢母笑道:


    “大娘,咱不逃了。”


    “书修,是大娘拖累你了……”


    卢母以到了走投无路之境,不由得苦叹道,一脸哀色。


    “大娘,您不要多想,王县令此来说不定是为芸娘沉冤昭雪的。”


    何书修安慰道。


    “这是真的?”


    卢母一下子张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看向何书修。


    “多半假不了,咱们先下去吧。”


    何书修道。


    说完,便对不远处几位后生招了招手,示意搀扶卢母下山。


    民间乡风淳朴,加上何书修又是个秀才身份。


    几位后生见状,自然不会拒绝。


    一行人下山以后,王知县等人已在卢母家中。


    虽说知道居英山是穷乡僻壤地。


    卢家也是个贫户家庭。


    可真若到了这卢家,可让王知县大跌眼镜。


    这卢家,有三间屋子。


    两间开了缝的粗胚土屋加之一茅草屋。


    家里陈摆十分简单,没有任何贵重物品。


    大多老旧,看上去用了很多年。


    看在这里,王知县心有触动。


    “在下何书修,拜见县令大人。”


    那何书修进屋,来到王知县面前,躬身问好。


    他是秀才身份,不用下跪。


    但卢母只是老百姓。


    见到了一县之尊,自然得跪下行礼。


    “何秀才,不必多礼。”


    “卢大娘,也快起身吧。”


    王知县平和开口,倒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势。


    “不知县令大人,来找卢大娘所谓何事?”


    何书修将卢母扶起来后,便向王知县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何书修与卢母心中似乎有了答案。


    但居英村百姓可没有。


    大家十分好奇,堂堂一县之尊,怎会来此穷乡僻壤之地?


    究竟所谓何来?


    “本官来此,是因为芸娘一案。”


    “这芸娘当时被剥了人皮,抛尸荒野,本官只当她也为鬼怪所害。谁料想,凶手竟是县上的戚家老太爷。”


    “之前是本官查察不明,草草结案,致使芸娘蒙冤,在这里本官向何秀才与卢大娘告罪了。”


    王知县解释道。


    说完,便向二人拱手谢罪。


    见此情形,左右村民无不大惊。


    这堂堂县尊大人,竟给何秀才和卢大娘赔罪?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毕竟,在众人看来,县尊大人身份是何等尊贵!


    何书修虽说是个秀才,书读得很好,但毕竟还没有做官。


    卢大娘更不用说了,只不过是平头老百姓罢了。


    二人焉何可让一县之尊给他赔罪?


    但先前王知县此话之中透露出芸娘是被县里的戚老太爷所害,着实让人大惊失色。


    一开始,芸娘死在居英山上。


    是被剥去人皮的。


    大家不由自主想到是鬼怪作祟。


    如果今日不是王知县亲口所述,芸娘是被人害死,谁又能想到?


    对于那县里戚家,这居英山百姓也有所耳闻。


    知晓戚家是县中大户,家中是出了名的富贵。


    可谓是有权有势。


    众人自认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无人敢与戚家叫板,多半会与卢母一样忍气吞声。


    毕竟,戚家得罪不起!


    想到这里,一时之间众人也是心头沉重了些。


    其实,王知县也不太情愿对二人赔罪。


    但谁让芸娘一案,是韩道长亲自提的。


    对于韩道长,王知县可是相当敬畏。


    连朝廷派狄公前去威州查察大案,其背后就有他的身影!


    这如何不让王知县怀疑,这韩道长有鬼神莫测之力?


    说不定,眼下正看着呢!


    事实上。


    韩湘子是看不到的。


    但山神牤蝮是能够见证的。


    “县令大人真是折煞我等了。”


    “芸娘一案,能有拨云见日一天,已不负在下所盼了,一切还是多亏了县令大人。”


    看见王知县对自己与卢大娘行礼,何书修经过短暂恍惚后,也急忙弯身回礼道。


    至于卢大娘,此刻已是泪流满面。


    这一日,她等的时间太长了。


    明明知道凶手是谁,也不敢报官。


    还每日煎熬,害怕被人报复!


    这份苦楚,谁又能懂?


    “说来惭愧,芸娘一案,若非韩道长点拨,本官还蒙在鼓里。”


    “眼下,那戚老太爷已被押去了威州,由狄公受审,如果本官所料不错,用不了些许时日,那戚老太爷就要被问斩!”


    闻言,王知县可不敢居功,连忙说出了实情。


    听到此话,何书修脸色一惊。


    竟由狄公受审?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戚氏宗族也遭殃了?


    何书修心中闪过诸多念头。


    但王知县提到韩道长,还是让他与卢大娘心中一暖。


    原以为是王知县在背后出力,没想到竟是韩道长!


    他二人倒是欠韩道长一个天大的人情!


    当日为芸娘殓尸的是他,今时为其伸冤的也是他!


    这份恩情,何书修与卢母不敢忘。


    已经决定要为其立一牌位,日日供奉,来报答他。


    “何秀才,那芸娘之墓在哪里,本官想去拜祭一番。”


    忽得,王知县提议道。


    “县令大人,请随我来。”


    眼下,芸娘冤案告破,是该烧香去她坟前拜祭一下。


    闻言,何书修也就应下了。


    待他与卢母备好了纸钱蜡烛,就带上王知县去了芸娘的墓地。


    ……


    隆山县到威州距离不短。


    这边,那群千牛卫带着戚老太爷,一连急行了三天,才赶到了威州。


    一到戚府,为首的千牛卫就押着戚老太爷到狄公与袁芳面前交旨了。


    “禀阁老,戚老太爷带到!”


    那千牛卫进堂,就跪地与狄仁杰言道。


    顺便还把戚老太爷给按到了地上。


    “办得不错,速度倒不满。”


    闻言,狄仁杰笑道。


    听上去十分满意。


    “阁老,是那隆山县令王明远办事利索,为卑职等人快速找到了这戚老太爷,要不是一时半会儿我等还回不来。”


    那千牛卫到底是承了王知县的人情,在狄公面前为他美言了几句。


    狄仁杰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记性颇好。


    这个隆山县令王明远,他算是记下了。


    “行了,路上辛苦了,人留下,伱们先下去歇着。”


    这边,袁芳似乎看出了那千牛卫的意图,并未戳破,而是对他挥了挥手道。


    “是,大将军!”


    言罢。


    那千牛卫便退了出去。


    “你便是那强暴民女不成,剥了人皮的戚家老太爷?!”


    此人走后,袁芳望了眼面前这个老头子,语气颇为不善。


    他早已从周刺史口中,得知这戚老太爷做的是何等天怒人怨之举!


    故而,此人虽然到了古稀之年,但可不值得同情!


    袁芳是军人出身,身上自有血性!


    若非眼下穿着官服,他高低要凑戚老太爷几拳!


    闻言,戚老太爷却没有说话。


    到了威州,面见了狄公,得知自己必死无疑,他已是一脸死灰之色!


    “袁芳,将其押入大牢,择日在审。”


    狄仁杰看他年老体衰,加之一脸风尘仆仆之色,倦怠非凡,也没有急着受审,只是先吩咐了句。


    见状,袁芳只得照办了。


    唤来一人,将戚老太爷带了下去。


    “袁芳,你觉得周刺史这几日坐镇威州如何?”


    待屋里又剩下他二人时。


    狄仁杰从案椅上起身,走来活动活动筋骨,随口对袁芳问道。


    “阁老,以卑职来看,这周刺史办事沉稳老练,既精明强干,又纤悉无遗,有大臣之风。”


    袁芳不假思索回道。


    “说的不错,此等人才不该被埋没,等回了长安,本阁便与圣上奏请,言他之功,希望能把他升迁到长安为官。”


    “这样的治世能臣岂可被一州所困,理应为社稷所用。”


    狄仁杰微微点头,已动了赏识之心。


    “阁老说起回长安,卑职倒忘说了。”


    袁芳闻言,忽得语气一变,换了个话题。


    “长安怎么了?”


    狄仁杰皱眉问。


    袁芳无奈言道:


    “阁老,咱们把戚氏宗族严办一事,已传到了长安。”


    “据张阁老回信称,如今朝堂可热闹的很,戚氏宗族尚在外为官的大臣,以及昔日恩生等人纷纷向陛下请奏,戚氏宗族勾结邪门,祸害百姓之举,已当交给三司会审,不得任阁老一人裁决。”


    “如今,不少世家也是风声鹤唳,麟台之上多了不少弹劾您的折子,可把张阁老给难住了。”


    “真是难为柬之兄了。”


    闻言,狄仁杰无奈一笑。


    随后,他默然了片刻。


    半响后,才问道:


    “陛下那边是何态度?”


    “陛下倒是明事理,专门召张阁老进宫,让他写信回复阁老,戚氏宗族一事要严查到底,不可姑息,但也要刑罚分明,不可迁得大怒。”


    “看来,圣上还是相信阁老。”袁芳说道。


    听到这里,狄仁杰松了一口气。


    不过,此事既然圣上认可,他倒也不必太过担忧。


    他断案一向以事实为据,如何赏罚,自有度数。


    公理自在人心,狄仁杰不怕别人说闲话。


    “如今,这戚氏宗族一案倒没什么再可查下去的,要紧的还是整饬吏治。”


    “既然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对此吵得不可开交,那本阁就写份信回去,揭露这戚氏宗族泼天罪举,以示天下。”


    思虑间,狄仁杰又道。


    话落,便走回案桌,开始写起了奏折。


    对此,袁芳不敢叨扰,便退了出去。


    ……


    说那罗浮真人见虞山之上那位真人,得道功满,未曾登天而去,便耐不住性子,驾云去了虞山寻他去了。


    一来这虞山,果真是钟灵毓秀,山光水色。


    与那卯酉山一般,是个宜修之地。


    “福生无量天尊。”


    “山人叶法善,来此虞山,拜会道友。”


    入了虞山,罗浮真人不便以神念搜出那人来,只得望向此方天地,施礼一拜。


    话落,就见一处山峰之上,兀自白烟升起,随即便有一道人现身。


    见到此人,罗浮真人定眼一瞧。


    那道人头戴道巾,襕衫楚服,生得虎体龙腮,凤眼朝天,金形玉质。


    略一感知,他体内法力雄浑如炽阳,长绵似九江之水。


    怕不自己之下。


    道门之中,向来不少真人推举他为人间玄门执牛首耳,眼下来看,怕是得易一下主了。


    “原来是大名鼎鼎罗浮真人,在下吕洞宾,见过道兄了。”


    这吕洞宾之前听罗浮真人自报姓名,来此又看他形貌奇古,修为高深,也是朝他稽首问好。


    对于叶法善,吕洞宾既在人间修行,如何不知道他的大名?


    道门之中可都在传道门之中真人为首者,乃是这叶法善也!


    今日他前来,吕洞宾早已猜出是因为他成仙之日闹出的动静,引起了罗浮真人的注意。


    有同道中人来拜访自己,尚在吕洞宾意料之中。


    更何况,他即将下山前往红尘历练,是该多结交一些人。


    “吕道友,客气了。”


    “尚不知吕道友真人宝诰为几何?”


    罗浮真人笑了笑,随即开口问道。


    “乃纯阳真人是也。”


    吕洞宾巍然一笑。


    随即,与他邀道:


    “罗浮真人远道而来,还请入洞一叙。”


    “贫道正有此意。”


    罗浮真人一笑。


    看得出来,这吕洞宾倒是率直之辈。


    话落,他便身形一动,化作一道虹光,随吕洞宾去了这仙人洞。


    这仙人洞,乃是吕洞宾在虞山修行之地。


    洞中无奇珍,陈设质朴。


    贵客临门,吕洞宾没什么好招待的,就拿出了珍藏的美酒来,与他对饮。


    酒过三巡,罗浮真人便直言道:


    “吕道友,贫道今日前来实在冒昧些,但还是想问吕道友既可成仙而去,为何还要留在人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