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人在八仙,从画皮鬼开局 > 第252章 世尊如来,佛眼难观韩湘子;韩愈《谏佛骨表》出世!

第252章 世尊如来,佛眼难观韩湘子;韩愈《谏佛骨表》出世!

    但韩湘子呢?


    前世并非是什么帝君转世,也非上神仙卿。


    可偏偏他成仙时,能被玉皇大帝授予四品正神开元演法妙道星君,这其中怕大有深意……


    众仙家猜不出来,也不多想。


    无论如何,韩湘子是位列四品之位,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今后在天庭之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


    ……


    说瑶池仙境。


    藏真宫中,洪崖大仙得知散教劫数已毕,便推算一番昔日他身边角栗小仙童转世之人薛应龙的境遇来,得知他已拜在骊山老母门下,心思微定。


    就在这时。


    一道朗笑之声,却兀自在藏真宫里响了起来:


    “洪崖仙友,可在宫里?”


    这声音听着亲切,心知是找自己的,洪崖大仙当即走出了宝殿。


    他刚一出门,就见一白发光顶、体胖肚宽的大仙,正与自己持扇拱稽道:


    “恭喜洪崖老兄收的好徒弟!”


    来人正是赤脚大仙。


    “仙兄,此话怎讲?”


    洪崖大仙尚不知韩湘子被封为四品正神一事,故而听到此话,难免一头雾水。


    赤脚大仙咦了声,有些诧然道:


    “哦,洪崖仙友,还不知你那高徒韩湘子已被玉帝封为四品正神开元演法妙道星君一事?”


    “本仙这几日一直闭门修行,鲜少走动,哪里能知晓。”


    洪崖大仙笑道。


    闻言,赤脚大仙骤然明悟过来,旋即一脸疑虑望了眼四周,拉着洪崖大仙,低声道:


    “不打紧,你那高徒也是今日册封,本仙一听说,就来了你这藏真宫。”


    “事不宜迟,咱们去那杜酒神处,与他讨杯酒喝。”


    洪崖大仙本还在困惑,这赤脚大仙怎无事来了这藏真宫。


    一听到要去杜酒神处,他瞬间就明白了后者的用意。


    怕他是想借着韩湘子受封四品正神一事,去找杜酒神要酒喝。


    思虑于此,洪崖大仙不禁轻笑了声:


    “仙兄来送消息是假,贪酒是真吧?”


    被洪崖大仙看穿了心思,赤脚大仙脸色不变,依旧笑道:


    “洪崖仙友门下高徒,得封四品正神,难道不该庆祝吗?”


    “自是要庆祝,当浮一大白才是。”


    洪崖大仙放声一笑,一脸欢喜。


    对于韩湘子,能被封为四品正神一事,洪崖大仙乍然获悉,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但此话既从赤脚大仙口中说出,他自然不会怀疑什么。


    如今来看,他收韩湘子为徒,倒做了一个不错的决定。


    说完,二人就一道出了藏真宫,往杜酒神那里去了。


    ……


    ……


    西天。


    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的灵山之中。


    那西天如来释迦牟尼佛正端坐在功德金轮上,脚下是一片茫茫佛国众生,壮丽恢阔,乃为如来的婆娑佛国净土。


    这灵山之上,常放佛法之光明,瑞彩千条。


    山里是琪花瑶草、古柏苍松。


    冲天万丈,耸汉凌空。


    可低头观落日,引手摘飞星。


    黄鹤信来秋树老,彩鸾书到晚风清。


    花向春来美,松临雨过青。


    紫芝仙果年年秀,丹风仪翔万感灵。


    除此之外,山上山下俱是佛宫宝阙,琳馆珠庭。


    真堂谈道,宇宙传经。


    此山之中,有一宝刹。


    乃大雷音寺。


    古刹之中,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


    刹中更有八菩萨、四金刚、五百罗汉、三千揭谛等。


    一个个,无不宝相庄严,佛威煊赫。


    就在这时,这灵山之上,忽有一僧人,脚踩佛莲而至。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那诺陀罗汉。


    说自从散教教主金壁风把余下散教门人带回乌鳌岛后,他也在西凉待不下去了,就直接回了西天灵山。


    “拜见我佛如来!”


    诺陀罗汉到这灵山之上,当即对那高坐山峦的金色大佛,持礼问好。


    见状,释迦摩尼佛微微颔首。


    不多时,云端之上,一位菩萨开口问道:


    “诺陀罗汉,怎不见你前番带走的那些伽蓝、金刚?”


    这位菩萨,身穿宝衣,头留佛髻,肌肤如盈,似雪如霜,面庞柔和,雍容华颜,左手执莲华,华上置摩尼宝珠,右手作施无畏宝印,跌坐于莲台之上。


    正是除盖障菩萨。


    这尊菩萨,早已明悟四谛,证得八苦,有菩萨果位在身。


    乃是西天八大菩萨之一!


    “禀菩萨,弟子所率领一应伽蓝、金刚全在散教一劫之中,悉数身陨。”面对除盖障菩萨的询问,这诺陀罗汉直言道。


    “居然全身陨了?”


    除盖障菩萨微微一愣,有些困惑。


    同一时间。


    灵山之中,其他罗汉尊者也面面相觑。


    此番散教一劫,佛门也决定派些人,前去应劫。


    本想着此劫过后,多多少少能回来一些。


    却没想到,是诺陀罗汉孤身一人。


    这可让大家意料不到。


    “禀菩萨,此番天庭之中,有一洞箫真人,名为韩湘子。”


    “道门之中,似他在主持大局,此人本领不凡,神通广大,据说是太上门人,此番就是他请来了青玄左府的青玄大道君、九阳大道君、度人道君以及清微道君来,这才让我佛门损失惨重。”


    见灵山诸多菩萨尊者,罗汉伽蓝议论纷纷,他不禁连忙解释道。


    “洞箫真人韩湘子?”


    听到这里,除盖障菩萨脸色微微一变。


    随即,其手指算掐,闭上双目,欲动用佛眼来一探究竟。


    岂料片刻之后,除盖障菩萨忽地身躯一颤,双目一瞪,喃喃自语道:


    “怎…怎会如此?”


    “自本座修成佛眼来,世间少有我不能洞察之事。”


    “这韩湘子到底是何来头,为何本座算不出其变数来?!”


    话音落下。


    直接引得灵山众佛一片哗然。


    除盖障菩萨可是佛门八大菩萨之一,连他佛眼也看不出此子深浅,还真让大家感到震撼。


    “无虑,容本座一观。”


    不多时,释迦牟尼佛笑道。


    旋即,他双眸一眨,周身无量佛光涌动,似有弥天极地的梵音,响彻天地。


    几息过后,释迦牟尼佛脸色一凝,不复之前拈花微笑之状,他开口道:


    “这韩湘子乃天庭正阳开悟传道真君的徒弟,是道祖门徒,此外也是那太乙救苦天尊的传人。”


    “不久前,玉帝刚封此人为开元演法妙道星君。”


    话音落下。


    这漫天诸佛菩萨无不变色,俱诧道:


    “想不到,这韩湘子有如此来头,怪不得能统御道门。”


    “他是天尊传人,岂不是说相当于我教佛子?”


    “……”


    “等等!我佛师尊,此子是刚成仙就被授为四品正神吗?”


    忽然间,有位菩萨似想到了什么,忙对释迦牟尼佛求证问道。


    “不错。”


    释迦牟尼佛微微点头。


    “什么?!”


    “刚成仙就被称为四品正神,这玉皇大帝究竟是多青睐于他!”


    “此子,难道将来可证天尊不成?”


    “……”


    这一刻,灵山众佛菩萨闻言,又被震惊到了。


    那韩湘子刚成仙,就可为四品正神。


    这也太夸张了吧?


    众人一时之间难以置信。


    但这毕竟是出自如来之口,大家也辩驳不了什么。


    更何况,偌大灵山之中,除却世尊如来外,谁又能一观这韩湘子跟脚来?


    很快,释迦牟尼佛略一抬手,铺天喧然之势便戛然而止。


    只见,这位世尊如来佛眼扫过灵山一应佛陀、菩萨、尊者、罗汉、伽蓝等众人,道:


    “此子身上有大因果大福运,更有大劫数。”


    “适佛法东传在即,若无必要,无需与他作对。”


    听到此话,灵山众人赶紧双手合十应答:


    “遵世尊法旨!”


    ……


    ……


    春去秋来,霜凋夏绿。


    又是三载光阴即过。


    韩湘子已离开人间,快有十二载了。


    说大唐历经十余载休养生息,到如今已是河清海晏,开创了一盛世。


    每逢国诞,无不是八方来贺,万国来朝。


    彼时,他叔祖韩愈已是耄耋之岁。


    而柳宗元、刘禹锡等好友,早在这十几载之中相继去世。


    如此高龄,韩愈早已被圣上恩准,告老还乡。


    为此,五载之前,他便回了昌黎。


    之所以能活如此岁数,是因为当日在其的寿宴之上,韩愈服食了不少韩湘子游历人间所带回的仙珍奇果。


    这也让韩愈到快此岁,依旧牙齿未落,仅是双鬓斑白而已,看上去与花甲在龄并不多大差别。


    此外,这十余年里,唐皇也已仙逝。


    新皇继位,已快七八载有余了。


    新任唐皇虽说不是一代贤君,但也是一位广纳谏言,任人唯贤,是个明君。


    只是唯有一点,让韩愈对其颇有微词,那便是奉斋礼佛,极为笃信佛法。


    先皇在位时,虽同样如此,但经过洞箫真人相助,替他平定了西征之乱,对道学之崇又胜佛门。


    岂料,随着大唐之中佛法传入,这新任唐皇是越来越推崇得道高僧了。


    至于韩湘子嘛?


    他在人间已消失了十余载。


    老一辈人提及这位洞箫广济天师或许大有耳闻,但年轻一代的人们,却对这位天师愈发模糊了。


    毕竟,眼下佛学在大唐日渐兴盛,而黄老之学却慢慢衰落。


    这种情况,自然是影响到了大唐文脉之中。


    不少儒门仕林之人也在研习佛法,所谓的就是投机取巧,从而导致荒废学业。


    韩愈早已发现这其中弊端,身为一代文宗,他可谓忧心如焚。


    曾找到不少文坛巨匠,一并写了几份奏折,托人交给了陛下,痛斥宠佛之举,就目下之情形,针砭时弊,还积极献策,望其改正。


    只可惜,每次皇上的回复总是含糊其辞。


    还让韩愈颐养天年,勿要忧虑国事。


    对于圣上这般敷衍之举,韩愈也是无可奈何。


    几份奏折递上去,不了了之后,他也不再规劝,只得亲自在昌黎讲学宣礼。


    只可惜,他没有什么神通手段,收效甚微。


    ……


    ……


    是日,韩府。


    韩愈本在书房之中,审誊先贤文章时,忽有仆役进来言道:


    “老爷,这是长安来的书信,您请过目。”


    “哪位寄来的?”


    闻言,韩愈放下手中纸笔,把书信接过,随口问道。


    “是刘大人。”


    那仆役答道。


    他口中的刘大人,乃是刘禹锡之子。


    韩愈微微点了点头,就把书信拆开,拿着跟前细读。


    可还不待百息时间,这韩愈兀自脸色一变,紧接着就晦郁阴沉起来。


    看上去,显得极为恼怒与不满。


    “老…老爷,您这是?”


    一旁小厮见状,赶紧硬着头皮问道。


    他服侍韩愈不少时间,几乎没见过这位修养有道,和粹之气,盎然于面的大儒有过色厉之容。


    韩湘子猛地把书信往书桌上一拍,怒气冲冲,骂道:


    “糊涂!”


    “糊涂!”


    “陛下糊涂!”


    那小厮被韩愈此言吓了一大跳:


    “老爷,官家可非议不得!”


    韩愈气急败坏,口无遮拦道:


    “为何议不得?”


    “老夫三番两次陈表规劝于圣上,望其勿要一味沉迷佛法,眼下圣上居然信了那妖僧的胡话,要在长安盖佛寺,亲迎佛骨?真是荒唐!”


    原来那刘大人这信中说陛下,最近听取了那弘济高僧的建议,要亲迎佛骨入长安。


    可以预料的是,一旦把这佛骨迎入长安,那长安之中势必会掀起一股佛学之热。


    到那时,儒学要彻底萎靡下去!


    此外,堂堂一代天子,九五之尊居然要亲迎佛骨入京,这在历朝历代简直闻所未闻!


    如果这“佛骨”能和他侄孙韩湘子一般,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要迎其入城,倒也无可厚非。


    可所谓“佛骨”并没有什么贡献!


    一念及此,韩愈只觉心中怒意难消,气愤难平,似有一股浇不灭的野火在燃烧。


    他走出屋外,想透一下空气。


    却觉得愈发烦闷。


    蓦地,韩愈像是下了某种重大决定,他快步走到书房,对那小厮命道:


    “快研磨!”


    听到此话,那小厮不敢怠慢,急忙走到书桌跟前,熟稔的研磨。


    不多时,韩愈用毛笔蘸了那一滩乌墨,略一思忖了片刻,就忽地下笔起来。


    他笔如龙蛇,越写越快。


    这一刻,他心中的火烧得更大了,似点亮了整个屋子,也渲染了整张纸!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一法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