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人在八仙,从画皮鬼开局 > 第269章 比目云螭;道君何不能许卿?

第269章 比目云螭;道君何不能许卿?

    “乡亲们,快些请起,用不着行此大礼。”


    韩愈望着百姓们对自己纷纷跪拜,赶紧上前搀扶起面前几人来,旋即一脸情切,抬手道。


    那陈县令见此架势,也有样学样。


    “叔祖,你们且留在此处,贫道先去趟那饶平南坝。”


    送韩愈等人来了饶平县,又见这众生对自己顶礼膜拜的样子,韩湘子明白他若是待下去,这一干人等难保会不自在。


    为此,他干脆去饶平南坝一探究竟为妙。


    临走时,他与韩愈交待道。


    听到此话,韩愈微微点头。


    很快,那韩湘子的身影,就顿时消失不见。


    ……


    ……


    仅几个呼吸时间,韩湘子就来到了那饶平南坝。


    只见他脚踩祥云,悬浮在江面之上。


    此刻,这饶平南坝下梁打柱之地,依旧在涌出血水,虽然没有昨日那般汩汩流动,但也潺潺不止。


    这方圆百丈之地,更是血雾浓重,天昏地暗。


    尤其是血涌处,简直伸手不见五指。


    面对这一幕,韩湘子略挥衣袖,便有旋风刮来,将这血雾吹散。


    轻嗅了这血味,韩湘子不禁忖道:


    “倒是精血之气,却不知来自何物?”


    当下,韩湘子神念一放,直朝这江底探去。


    但片刻之后,他便摇了摇头,这江底之中,除却河蟹鱼虾,鳌龟蚌螺等外,并无旁物。


    甚至,整个江中,无一开智之物。


    韩湘子顺着那血水涌动的源头探去,只发现一颗血淋淋的目珠,悬浮在江底。


    “这是何物?”


    韩湘子脸色微变,曲指一勾,就将那目珠给摄出了江面。


    这目珠,约有鹅蛋大小,赤白分明,其内血丝眼腺等,是纤毫毕现。


    “应该不是妖魔之物……”


    韩湘子见目珠之上,颇具灵气,心里就有了分析。


    只可惜,他并未掌握道门十神通之中的宿主随念智神通,若是学了此番,仅凭此物,就可了然这原主过去之事。


    但这难不倒韩湘子。


    他虽然无法知道是何人把这目珠置在饶平南江?


    但有人肯定知道。


    那就是此地城隍爷!


    想到这里,他当即诵念真言,只见韩湘子口唇翕动之际,天地间似有一道法旨金箓普照。


    眨眼功夫,就见饶平县城上空,忽有一道人影,裹着金光而至。


    待金光散去,一位身穿玄青皂袍的中年文士,就露出身来,朝韩湘子郑重行礼:


    “小神乃饶平县城隍,不知上仙到此,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韩湘子摆了摆手,道:


    “无妨,我乃天庭四品正神开元演法妙道星君,此来人间游历,途径此处,见江上血雾茫茫,地涌血水,略一探知,发现是这目珠作怪,不知城隍可晓是何方人等把此物置于江底的?”


    说完,他就把那枚目珠拿出,以示饶平县城隍爷。


    “这南江之中,此前一直盘踞着一头有着七八百年修为的灵蛟,观这目珠,似为他所留?”


    城隍爷凝视了那目珠一眼,言道。


    闻言,韩湘子眉头一挑:


    “眼下这江中并无灵蛟,其目珠在此,难道是遭人暗算了不成?”


    不多时,韩湘子面容一肃,对其问到:


    “城隍,本仙问你,那灵蛟是何修为?”


    “这潮州方圆千里之中,可有什么得道高人?”


    这饶平城隍神不假思索答道:


    “回上仙的话,这灵蛟放在道门之中,也是快迈入半步真人的高人了。”


    “至于潮州得道高人,倒有几家小门户,但修为大多只在担山腾云一境,不值一提。”


    “倒是离此处百里,有一桃花寺,那寺庙之中的禅师,小神看不出其深浅来。”


    韩湘子脸色微凝,有些吃惊:


    “连你也看不出深浅?”


    这饶平县城隍,其实力在他看来,几乎比得上道家真人了。


    他尚且无法看出那禅师深浅,如此说来,此人修为难道比得上佛门比丘了?


    韩湘子思绪万千。


    “这禅师叫什么?”


    半响后,韩湘子又问道。


    “人称黄龙禅师。”


    城隍回道。


    此话一出,韩湘子眼神一眯:


    “黄龙禅师?”


    旋即,心中愕然:“居然是他……”


    这黄龙禅师,来头可不小。


    在后世传说之中,乃他师兄吕祖大敌!


    得知这黄龙禅师的道场,居然在潮州,韩湘子一时半会儿也是愣住了。


    不知为何,他隐隐约约觉得,目珠一事,或许与黄龙禅师有关。


    昨日,他到了潮州,听韩愈说起,现在佛门中人,对他这位洞箫广济天师可颇有微词。


    毫无疑问。


    那唐皇没能迎佛骨入京,罪魁祸首并不是韩愈!


    而是韩湘子!


    若非他及时出现,或许韩愈压根走不出蓝田!


    至于他与唐皇的对赌,也就无疾而终。


    偏偏关键时刻,他这位大唐国师出现了,不仅救了韩愈,还一路随他前去潮州,替潮州百姓解决了鼍龙之患。


    为此,佛门中人怎会不记恨他韩湘子?


    想到此处,韩湘子倒觉得自己该会一会这黄龙禅师。


    看他有何能耐?


    于是乎,韩湘子向饶平城隍打听道:


    “那桃花寺在何处?”


    “启禀上仙,此间向南一百多里,就到了桃花寺。”这城隍神把手一指,答道。


    “多谢城隍相告,本仙去也。”


    得知桃花寺所在,韩湘子当即驾起云来,化作一虹光,离开了此处。


    “恭送上仙!”


    瞧见韩湘子离去,这饶平县城隍爷不敢怠慢,忙俯身相送。


    ……


    ……


    不到百息,韩湘子就到了这桃花寺。


    只不过,他并未落下云头,而是径直矗立在云端,神念向下一扫,本想着能找到那黄龙禅师。


    可惜的是,韩湘子寻了几遍,依旧在桃花寺找不到此人。


    眼下,这寺庙之中,并无此人。


    韩湘子自认以他的神念,远超寻常真君。


    若黄龙禅师用了某种法门来遮掩,他定可察觉。


    如今搜寻不出,那定然是不在寺里。


    找不到黄龙禅师,韩湘子并未沮丧,反倒是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灵蛟目珠一事,多半与黄龙禅师有干系,若如不然,怎此时不在庙里?”


    寻黄龙禅师无果后,韩湘子正欲返回饶平县衙,岂料就在这时,他突然一脸欣喜转过身去。


    原来此刻,正有一抹让韩湘子魂牵梦绕的气息,破空而来。


    当下,韩湘子身形一动,骤然消失在原地,他驾云迎了上去,望见快一载不见的明媚女子,灿然一笑:


    “公主!”


    来人正是敖皎。


    敖皎美目一眨,泛起异彩来,她略显激动道:


    “小道士,你怎在此处?!”


    韩湘子言道:


    “贫道来此,本欲寻桃花寺的黄龙禅师,谁想他竟不在寺里。”


    闻言,敖皎秀眉一蹙:


    “不在寺中?看来本公主也白跑一趟了,不过能见着小道士你,也算意外之喜。”


    “怎么公主也在寻黄龙禅师?”


    听到敖皎此话的意思,韩湘子不禁怔住了。


    这敖皎耐心解释道:“小道士,此事说来话长。”


    “那日,本公主折返长安不久,就碰见了你师兄吕祖,还有牡丹姑娘。”


    “受牡丹姑娘邀请,我就住在淳和仙府里,顺便把你托我打听欲害昌黎公一事,告知了你师兄。”


    “经我等几经好一番打探,才知对昌黎公出手之人,是弘济法师。”


    “弘济法师?”


    敖皎说到此处,韩湘子觉得这弘济法师的名头有些耳熟。


    略一思忖,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当初力劝唐皇迎佛骨的高僧嘛。


    想不到,这老和尚也是道貌岸然,心胸狭隘之辈。


    忽地,敖皎又对韩湘子道:


    “怕小道士还不知道吧?”


    “这弘济法师,乃是黄龙禅师的师侄!”


    “所谓佛骨,就是黄龙禅师从西天弄来的。”


    “我与孚佑星君在跟踪那弘济法师时,不慎被其发觉,期间与他数次交手,他敌不过本公主,就去寻了黄龙禅师来相助。”


    “这黄龙禅师,似不是人间修士,极有可能来自西天灵山。”


    “他佛法精湛,神通广大,多半是位佛门罗汉,连你师兄都在此人身上吃了大亏。”


    “近些时日,弘济法师离开长安,似在谋划大事,你师兄孚佑星君察觉到了,就一直悄然跟踪,只是不慎跟丢了,想着此人会来他师叔黄龙禅师此处,我才一路寻到潮州。”


    “没成想,倒碰巧遇见了你。”


    听完敖皎所说,韩湘子陷入沉思之中。


    其实,他一直没弄明白,那弘济法师为何要把佛骨迎来长安?


    如果仅是为了宣扬佛法,倒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这其中,一定还有其他用意。


    亦或佛骨之中,藏有秘密?


    “贫道来寻这黄龙禅师,是因他有可能与我叔祖作对。”


    韩湘子道出了来此的目的,旋即似想到了什么,把手一翻,将那目珠拿了出来,对敖皎问道:


    “公主,你乃龙族之人,天下披鳞带甲之属,莫不以其为尊,你可瞧出这目珠,出自何方蛟类?”


    接过这目珠,敖皎定睛细望了眼。


    很快,她美眸一凝,吃惊道:


    “这是比目云螭的眼珠!小道士,你怎有此物?”


    “此物,是贫道在饶平南江所获。”韩湘子答道。


    紧接着,韩湘子一脸古怪:


    “这比目云螭,贫道倒第一次听说过此蛟的名字。”


    见韩湘子不解,敖皎解释道:


    “比目云螭,生有四爪,但却无角,它那一对龙目,极为不凡,天生就可遥视、透视、微视、甚至观人命数,一探天机。”


    “此前征西大战之中,散教有高人的法宝,名为戳目珠,这珠子就是拿此物炼制而成。”


    “不夸张的说,仅是真人一境的比目云螭,其龙目就可炼的宝镜,就比得上佛门慧眼。”


    听到这里,韩湘子心中一凛。


    想不到,这比目云螭的目珠居然这般厉害。


    佛门慧眼,不达菩萨一境的佛门中人,压根修行不了。


    仅真人修为的比目云螭,其目珠抟练而成的法宝,就可媲美佛门慧眼,这还真不可小觑。


    交谈间,韩湘子又问了句:


    “对了,公主,这目珠此前在江底一直倾泻血水,不知是何故?”


    敖皎解释道:“那是龙目泣血。”


    “比目云螭,此龙的龙珠不知腹部,而在目中,其一身精血灵华,也全藏在一对龙目里。”


    “据本公主所知,比目云螭数量稀少,我也仅在东海见过七头罢了。”


    “尚在人间的比目云螭,多半不足百头。”


    “其中,大部分为仙神所豢养。”


    谈及于此,敖皎美目微皱,一脸疑惑:


    “这头倒是蹊跷,怎独自在此生存?”


    韩湘子若有所思道:


    “兴许这头血脉并不纯正,并非真正的比目云螭……”


    “倒也这个可能。”敖皎螓首微应。


    不多时,敖皎眸眼一垂,有些复杂望了眼韩湘子,小声道:


    “小道士,东海的事情,我已经知晓了。”


    “此次是我东海的不是,让你受了委屈。”


    “我在来潮州时,龟丞相曾找到我,说东海龙王上天状告你杀害我东海之人,事实上这是子虚乌有之事。”


    “其实,龙王等人也是被奸人所蒙蔽。我那东海龙宫之中,有一四时宝鉴,此宝鉴乃是一帝器,能回溯过去,观去往之景,只因此宝之上有你你杀人的罪证,龙王才愤而上天。”


    “好在经玉帝识破,那四时宝鉴被人动了手脚,东海龙王才知误会了小道士你。眼下,东海龙王欲要向你赔罪,不知小道士可愿随我赴东海一趟?”


    敖皎素手捏着裙摆,每说一句,头就低了一分。


    她万万没有想到,小道士潮州一行,会发生如此之事。


    早知如此,他就随韩湘子一道前来潮州的。


    这厢,韩湘子听到敖皎这么说,瞬间就抓住了关键。


    能在帝器上动手脚,说明那东海龙魔觉得已经苏醒了,或许还没有复苏。


    至于敖霖太子嘛?


    说句难听的,韩湘子压根没有把此人放在眼里。


    对于他那些宵小算计,韩湘子从来不放在心上。


    压住心头杂思,韩湘子望着眼前这心情沮落,但却俏丽的绝美女子,展颜一笑道:


    “无妨,既然误会已解开,龙王还有意向贫道致歉,这东海自然是要去一趟。”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