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书,女配梦想做闲鱼 > 第161章 给孩子们分梨水

第161章 给孩子们分梨水

    顾立夏直接把暖瓶里的热水倒进了盆里。


    半盆变成了满满一盆。


    半碗兑成了3碗。


    才喊淮南,“和小伙伴们说一下。给他们一人舀点儿糖水喝。不过得拿自家的碗来。先到先得,没了就没了,一会回来你先喝。我给淮北和淮西先舀下。”


    顾立夏舀了梨水给淮北和淮西,江秀,还有圈鹅回来的江文,也给淮南舀好。


    顾立夏自己是不想喝的,但是为了合群,也喝了一点。


    淮西喝的眼睛都享受的眯了起来。


    淮北生怕自己还没喝完,其他人就来了,大口大口的往进灌。


    淮南也立刻回来了。


    顾立夏端盆出来江家大门口,最先到的是小姑娘白雪和隔壁的孙光。


    都给舀了梨水,半碗。


    来一个,舀一碗,隔壁孙家的大丫二丫三丫也都出来舀了半碗。


    不过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站着喝,端着回去了。


    顾立夏自己愿意发善心,只是发善心罢了,不会管东西进到了谁的肚子里。


    吴大娘也端碗出来了。


    顾立夏自然不会明着拒绝。“这是给淮南和淮北还有淮西的朋友们的。吴大娘等给孩子们分完之后,如果有的话可以给你一点。”


    “邻里邻居的,我又不是没看到你家早上往厨房提了什么?给我一点怎么了?意思是这东西只有小孩能喝了。凭啥我不能喝?”吴大娘对于顾立夏一点也不尊重自己的态度,非常反感,极度讨厌,有娘生没娘教的东西。


    顾立夏没有答话。


    只是给孩子们分着。


    孩子们多了,根本分不过来。


    一人一勺罢了。


    很快,分完了。


    顾立夏没管吴大娘,只是对孩子们说,“都回家吃饭吧。我们也要吃饭了。下午不晒了再出去玩。”


    说完就进了院子,关了大门。


    进堂屋。


    这几个人已经吃上了梨皮和桃皮。


    顾立夏放下了盆和勺子,开始收拾厨房,江秀也帮忙。


    江文就去帮淮西洗澡,之后再拖厨房的地。


    顾立夏和江文也进去淋浴间假装冲了澡。


    出来,回屋,进空间。


    顾立夏虽然早上吃饭了,但是还是馋了,做桃罐头那会就想啃鸭腿了。


    一进空间,直奔客厅零食柜,拿了鸭脖开始啃。


    江文第一次见这些食物。


    拿了一个牛板筋,吃进去又辣又咬不动。


    进退两难的境地。


    顾立夏看见了直接说,“使劲的嚼嚼。谁让你挑了最难啃的一个骨头?”


    又拿了一袋羊肉串撕开,递给江文一串。


    果然,很好嚼。


    江文感觉这东西后劲挺大的,吃了还想吃。


    顾立夏久违的薯片,奶茶,辣条。


    吃了一点,剩下的江文全部解决。


    两个人的身体都不是很好。


    吃的多了有拉稀的风险。


    吃好就各自回屋,洗漱,午休。


    睡到4点半,顾立夏醒了,问了系统。


    江文在楼下煮饺子吃。


    顾立夏不想吃,一会出去直接煮丸子,放点葱花就可以了。


    都要吃呢。


    等江文吃完,一起出了空间。


    煮了40个鱼丸。


    捞出来,三孩子一人6个。


    江文捞了四个。


    顾立夏和江秀,一人9个。


    吃完,江文收拾灶台,顾立夏刚在饭桌上,说了照相的事。


    最激动的是淮南。


    两个小的还不懂这个。


    这是顾立夏之前就有的打算。


    去光明照相馆去照相。


    江秀拿了给孩子们做好的还没有上身的新衣服。


    三个小子,其实头发有点长了。


    但是也来不及了。


    换好衣服,都去洗了头和脸。


    江秀也重新梳了头发。


    顾立夏也一样。


    锁门,锁院子门,出发。


    走过街道办,走过邮局,走过派出所。


    向右拐,走过派出所的家属院,走过医院的家属院。


    接着再走200米,到了光明照相馆。


    光明照相馆是江城现存历史最久的照相馆,创建于1921年,已经屹立了近一个世纪。


    无数张照片,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点滴。


    开办之初,光明照相馆摄影技术单一,主要以拍摄人像为主。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光明照相馆惨淡经营了9年多之后,被迫关店歇业。


    1930年,不仅增加了服务项目,还又重金招聘了技艺精湛的摄影技师。


    1950年,照相馆座商登记表,第一台设备花了8000银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照相馆以坚持质量至上、精益求精;实行低廉收费,价美物廉;态度殷勤,有问必答等经营之道,赢得了顾客的一致好评,进入第一个发展鼎盛时期,每日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兴隆,当时官方及民间的团体照相业务都被开明照相馆独家垄断。


    随着知名度不断扩大,照相馆的生意扩展。


    周边地区也常有人慕名而来,甚至专请光明照相馆的技师前去照相。


    倭寇占领后,照相馆的生意难以为继。


    解放后,光明照相馆迎来了新生。


    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大潮中,光明照相馆走上了公私合营的道路。


    1958年正式划归国营,由此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辉煌期,规模迅速扩大,生意十分红火,营业额稳步上升。


    今年年初,光明照相馆引入了用颜料给黑白照片上色的技术。一时间,这种“彩色”照片大受欢迎。


    如今,半年过去,这个高潮早已过的差不多了。


    一家人进了照相馆。


    以前的老板,现在的馆长。


    就在门前坐着。


    随着江家人进了里面。


    “要照什么照片。几个孩子照?”很显然,馆长认为是来给孩子们照的。


    “一起先照一个全家福。然后我们夫妻二人单独照一张。4个孩子照一张。”顾立夏这么安排是为了每个人都照了两次。


    争取不让每个人都心里有疙瘩。


    更何况,顾立夏打算10月份,买解放军缩小版给全家,都再来照一次。


    过了年,再过来照一次。


    反正就是一个季节一次,一年4次。


    每年都来。


    等孩子们长大了,已经忘了自己小时候的模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