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书,女配梦想做闲鱼 > 第185章 面案 隔板

第185章 面案 隔板

    “哼。”淮西跺了跺脚。


    顾立夏觉得米饭熟了。


    往堂屋走。


    江秀已经挖好了米饭。


    正在端汤和端菜。


    “开饭啦,孩子们。”顾立夏一嗓子,呼啦一下全进来了。


    “这是什么?”淮西最先问。


    “鱼,没有刺,快吃吧。”江文虽然吃了点,骑车加上回来担水,也消耗了不少的体力。


    给孩子们夹鱼吃。


    顾立夏先喝汤,不和他们几个孩子抢着吃。


    更何况单鱼肉差不多有4斤。


    顾立夏喝了差不多两碗汤,然后夹鱼肉,吃米饭。


    吃完饭,第一锅桃罐头就到时间出来了,江文垫着毛巾拿出来,拧紧。


    接着第二锅。


    第三次就那5瓶,也是一锅。


    第三锅刚进去,江文收拾。


    顾立夏出来坐大门口,崔姨就过来了,手里拿着两瓶罐头,往顾立夏手上放。


    “拿着,正好家里有。别不好意思收,有来有往的,下次我也好意思要你们给的 不是?文子和秀儿呢?”崔姨拍了拍顾立夏的手。


    “厨房订柜子呢,碗柜关不住了。”顾立夏找理由,现在厨房那个样子绝对不能让人进去。


    好在崔姨也忙,说了几句就走了,“我回家给孩子们挑毛裤去。东边儿寄一件儿,西边儿寄一件儿,南边儿寄一件儿。忙的我哟。”


    顾立夏看着当奶奶的崔姨还是挺幸福的。


    第二个回礼的是郑副厂长,过来的是他大儿子,领着小孩,拿了一袋奶粉。


    给了顾立夏就走了。


    第三个刘副厂长媳妇也大方的给回了两袋红糖,红糖也是金贵补品。


    第四个是许厂长,直接拿了小半袋玉米面,估摸着够10斤,怕江家粮食不够吃。


    顾立夏直接喊江文倒进厨房的玉米面缸里,还了袋子。


    最后一个是白副厂长,拿了半提月饼和一袋奶粉。


    江文给江秀补了一上午的课,又往前讲了一部分。


    江文等第三锅出锅,拧紧瓶盖。


    中午顾立夏不想吃,啃了颗上星期拿出来的苹果。


    其他人吃的早上剩下的鱼和稀饭。


    吃完各自回屋。


    顾立夏和江文说了计划把碗柜也加隔板做成放酱的柜子。


    只隔下面的空间。


    大概能隔6层。


    上次做桃梨罐头那一次,就是放进碗柜里,没隔板摞着放的。


    江文上次负责了放酱,这次又285瓶,“那也不够啊,再打一个柜子?我下午问问淮南,他爸妈的柜子能动不吧。”


    午休起来,江文带着淮南走了。


    往村子里去了。


    顾立夏安顿了要两块案板,菜板小点没关系和现在的一样也行。


    面板一定要大,现在菜板的两倍,或者更大都可以。


    顾立夏之前没有考虑到面案这个问题。


    今天自己做这个酱,切块,切鱼,想想平时还要切菜和面。


    然后就感受到了。


    还要拉一班车的柴,就做酱就特别费柴火,更别提每天吃的三顿饭了。


    江文就直接问了淮南柜子的事。


    “可以,现在也就是那么放着。”淮南觉得一个柜子,代表不了什么,反正是给家里人用,又不是送人,用吧。


    去了赵叔家,只有赵叔一个人在家。


    其他人全部都地里去了。


    大一点的孩子也一样。


    只要不是在校学习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地里,或者山上找吃找喝。


    赵叔正在打床板,看来是秋收后有人要结婚了。


    这个时期正是做家具的好时间。


    秋收过,有了粮食,有了肉,基本上要结婚的都是这个时间结。


    淮南爸妈的衣柜高和宽大概就是一米2尺,深2尺。


    至于碗柜,上次就做过,赵叔这有尺寸。


    就是淮南爸妈的衣柜也一样。


    因为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尺寸。


    像是顾立夏上次订的那种大衣柜。


    根本就用不上。


    家里没有那么多衣服铺盖。


    也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放。


    江文一说,赵叔就直接在工具间找出了足够的隔板。


    倒是小面案也有。


    让江文自己装柴。


    大的面案需要现场做。


    赵叔做大面案。


    江文和江淮南直接把赵叔家里柴房的柴,直接往板车上放去。


    先拿长的那种棍子,墩子之类的,在外边儿挡住,板车前后是没有遮挡。


    然后,江淮南捡小的直接往板车中间扔。


    江文细细的整理,外面全是细长的枝条。


    为了保证走在路上不掉。


    还直接拿绳子捆了个大概。


    用了两根绳。


    江文装好柴,赵叔也把菜板打磨的差不多了。


    像是一个桌子。


    宽80㎝,长1.2米。


    等赵叔打磨好,赵叔又去借了村里的牛,赵叔才会赶车。


    “家里有鸡蛋,不多,50多颗,要吗?”赵叔套好车,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搓着手问江文。


    “要,都装上吧。让淮南挎着篮子就行。”江文愣了一下,已经想好去张柱家换鸡蛋,就没有想到赵叔,但是也不会拒绝。


    多了,就多吃两顿油炒鸡蛋。


    比起顾立夏空间的食物,江家人吃的很寒酸了。


    赵叔高兴的很,进厨房提了篮子,出来也没有给淮南。“小孩子家家的不会提。要不让他和我坐牛车前面吧?”


    “淮南,你自己的想法呢?”江文现在已经慢慢的学会了尊重他人意愿,包括淮南三兄弟。


    “好。”淮南和赵叔,挤在一起坐板车的前面。


    江文蹬着自行车跟在他们的后面。


    万一有柴掉下来了还能捡一捡。


    不过,走到张家村也没有掉,绑得特别紧的情况下是不会掉的。


    江文直接骑车进了张柱家。


    毛蛋坐在院子里。


    看见自行车骑过来。


    立刻回屋提了鸡蛋篮子。


    两个人一手接篮子,一手交钱。


    毛蛋也认识钱,很快数好,江文也数好了鸡蛋,没问题35个。


    江文把篮子放进去自行车前面的背篓里。


    走人。


    拐回大道上。


    看见牛车已经进城了。


    为了不颠坏鸡蛋。


    在后边儿也不算快。


    稳稳当当的跟在后边。


    直到进了家属院,江文下车开始推自行车。


    江淮南也跳下了板车直奔家里。


    开大门。


    开堂屋门。


    拿了放在角落的铁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