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便携式个人智能终端设备
3.3毫米厚的小平板电脑,这是以前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
如果在场的大佬们没有记错,之前最薄的平板电脑是7毫米左右。
7毫米对于手机来说都算轻薄了,用到平板电脑上更显超薄。
所以雷总小心翼翼的拿着,其他人也小心翼翼的看着,毕竟这是3.3毫米的超超超薄平板。
甚至它都不是整体的,而是分段的,众人真怕大喘气把它吓断了。
而雷总为了确认它的坚固程度,矛盾的小心翼翼用力掰了掰扭了扭,确认反折叠方向不会轻易折断之后才松了一口气,也算认可了它的坚固程度。
当然,使劲弯折肯定能掰断,但正常人谁会在使用中使劲掰扯它,更何况知道它只有3.3毫米厚之后,使用的时候肯定会小心一点。
就跟刚买了新车一样,有个小小的划痕都心疼。
后边熟练了就好了。
雷总确认了坚固程度,然后才开始仔细端详这台“小平板”,结果没有发现充电口。
“这台……手机是完全抛弃充电口转无线充电了吗?”
他问道。
至于“外星科技”的3.5毫米耳机孔,他问都没用。
现在不少旗舰手机都取消这个了,这台展开之后只有3.3毫米的手机就是想装……特么的也装不进去!
“是的。”
吴用回答的同时打开了墙上的会议电视,上边有“升级z”的内部结构图,他指着结构图说道:“这款手机展开之后太轻薄了,市面上所有的充电口都装不进去,所以干脆取消转成了无线充电。”
“我们优化了无线充电方案,让它的损坏率降到了最低,一般情况下就是有线充电口坏了它也不会坏。”
虽然是解答雷总的问题,但其他人也点了点头。
升级科技公司的成立时间虽然短,但技术实力却相当厉害,而且他们记得升级科技公司的专利池里有无线充电技术的相关优化方案,他们公司还用了,打算用到自己的新款手机里。
不过他们看升级z的内部结构图,发现它的电池比较小,再考虑到它只有3.3毫米的厚度,那电池电量应该更小,续航怎么样?
听到有人问这个,吴用就说道:“那是我们用的新型电池。”
“在座的各位应该跟国内的电池巨头合作研发过自己专属机型新电池,为的就是提升一点点电池容量,我公司也是一样。”
“如果各位注意这方面新闻的话,应该知道我公司跟联盟两大电池巨头合作开了一个新的电池制造厂,事实上我公司已经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电池,也就是硫硒固态电池,它的容量是当前电池的两倍。”
“别看升级z里边的电池体积非常小,其实它的电池容量达到了6000毫安,算是一般小平板电脑的电量水平!”
“不过它有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续航时间其实还要更长一些……”
“嘶——”
其实在座的各位没听到吴用后边说的那一句,仅凭前边的内容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比当前电池容量大两倍的新型电池?!
那岂不是说用到自己公司的手机里,4500毫安尺寸的电池体积能轻松破9000毫安?
而长续航手机几乎都是塞的5000毫安大电池,那用上这个什么硫硒固态电池,岂不是能破毫安!!
有一说一,现在手机用户的电量焦虑已经很严重了,如果手机单次使用时间能提高一倍,那不得爽死?
对了,吴总后边说什么来着,还有智能电源控制系统,续航还能更长?
是了,升级科技公司还擅长智能技术,既然能管理电源,其他的能不能管理?
“当然可以,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我公司正在准备发售的‘小葱’机械狗,它的智能陪伴系统完成度非常高,我们把它的核心智能挪到了升级z手机里。”
“也就是说,它是一款实实在在的智能手机,或者说便携式个人智能终端设备。”
“毕竟它展开之后实在不能说是常规意义上的手机了。”
对此,在座的各位深以为然。
这台设备确实不能单独说是“手机”或“平板电脑”了,因为它两者兼得。
叫“折叠手机”或“二折手机”也不太合适,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台手机的售价直接打二折呢。
至于折叠手机……
一般的折叠手机是“v”字结构,展开之后只相当于两台手机并排在一起的屏幕,斜角线大概8寸左右。
升级z的“z”字结构展开之后却相当于三台手机并排在一起的屏幕,斜角线大概8.5寸左右。
别看只大了0.5寸,好像不多的样子,但因为它的屏幕形状是长方形的,而不是“v”字结构折叠手机展开之后的接近正方形,所以不仅常规信息的显示会多一些,看视频的时候更是完胜!
而折叠手机除了硬件有缺陷之外,软件的缺陷也不少。
毕竟正常手机的屏幕是长方形的,转换到正方形的屏幕之后软件得重新适配。
从头开始适配就是大海一样的工作量,成本增加。
不适配的话,那就是不好用,被用户吐槽到死。
而“升级z”的第一形态是常规手机,第二形态是常规平板电脑,不存在软件适配问题。
所以要说“升级z”是折叠手机,那几家做折叠手机的老板和ceo都感觉脸红。
等他们都体验了一番之后,“升级z”又回到了吴用手中。
他们的评价是——完美!
但太过完美的东西其实对现实世界来说就是有“缺陷”的。
其实展开之后3.3毫米的厚度只是表象,它内部的厚度只会更薄,因为手机后盖和屏幕都是有厚度的。
哪怕现在手机的内部结构都是多层堆叠的,有些能勉强放进去,但大部分是超过这个尺寸的,所以肯定会有缩减。
就连后盖和屏幕也得做一些缩减。
而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摄像模组了。
别看现在的旗舰手机厚度都说什么7毫米、8毫米的,那都是不包含摄像模组的厚度,可现在哪款手机的摄像模组不是高高凸起的。
如果加上了它,厚度早超过1厘米。
不过这对于吴用来说不算什么。
他之前升级的设备里边有激光雷达,里边有光学镜片,升级之后他就获得了高科技先进镜片的制造技术,所以能做出更加轻薄的摄像模组。
不过他不想增加太多的成本,所以没有选择太过先进的,以至于摄像模组的像素只有2000万像素,跟几年前的配置一样。
前置屏下摄像头的像素更低。
其实这也是吴用的策略。
他给自己的定位是科技先行者。
之所以把国内的友商们都叫来,就是不想把手机产业打死,而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大家一块赚钱,繁荣市场。
至于国外“友商”……那不关自己的事。
所以作为第一款“完美”设备,它其实不完美,它的瞄准客户就不是摄影爱好者,而是那些“能扫码就行”的用户。
它的首发优势就是“便携”与“大屏”结合。
后来升级镜头、升级手感、升级质感、升级性能什么的,都是友商们要做的。
而另一个完美的不完美,大概率会来自联邦。
毕竟“升级z”这么牛批,联邦那边肯定会制裁它,就像制裁某为一样,余总肯定深有体会。
其他零件好说,国产的也不弱,核心芯片怎么办?
听到这个,吴用指了指屏幕上结构图里的芯片对余总说道:“余总,升级z用的就是祥瑞9000芯片,不知道你们库存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