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音爆!(二合一)
吴用造出来的“幻想h20空天母舰”真的非常大,它的全长达到了7米,翼展达到了5.5米,加上起落架和尾翼的高度有1.5米。
它的整体机身比较扁平,所以能看出它大概率是个缩比模型,如果是1:1的话,它大概会有几十米那么大。
它整体呈翼身融合结构,前半截造型比较尖锐,是非常典型的超音速机头,而它后边的机翼又拓展了出来,让它在保持超音速机体造型的同时保有一定的大翼展特性,增加了一些长航时飞行器属性,让它看起来不是一枚纯粹的“箭头”。
同时它的尾翼可变形,这样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竖起尾翼可以增加低速稳定性,而进入巡航阶段之后,尾翼放平和机翼融为一体可提高隐身性能。
虽然它看起来像是缩比模型,但客观体型也不小,吴用又舍得用材料,直接让它的空重达到了1.2吨!
然后它的腹部“弹仓”里还装了好几枚“假装导弹”和三架不同作用的无人机。
“假装导弹”就不说了,就是多段窜天猴改的,而三架无人机的设定分别是高超音速飞行器、长航时飞行器和垂直起降飞行器。
加上这些东西,再装满燃油,它的重量能达到2吨。
这还是因为它的“弹仓”超大,导致燃料箱不够大,装不了多少燃料的缘故。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它的飞行时间只有25分钟。
经过天机星反复的计算,理论上它是能飞超音速的,但是具体能不能,还需要真实的试飞一下。
所以吴用联系了运输用的拖车,又联系了那个无人机机场,还申请了航线。
当拖车过来,司机看到这玩意也愣了一下。
“好家伙,这是你造的?”
“对,造着玩的。”
“造着玩?现在的年轻人真牛……”
司机看到了吴用手里的摄像机,连忙改口道:“真厉害,我们小时候也就玩一玩积木,玩一玩航模就算厉害了。”
吴用客气的说道:“我这个其实也算航模。”
司机:“……”
你看我信吗?
因为这玩意也不是什么保密设备,所以运输的时候没有用祖传三色布包起来,就那么大大咧咧的让拖车运了出去。
吴用也没有开自己的车,而是坐到了拖车的副驾驶,因为回来的时候还需要拖车拉回来。
一路上引起了不少的关注,有人直接拍下来发到了网上,吴用不管他们会怎么说,他在思考这架飞行器能不能飞到超音速。
虽说视频制作出来肯定能升级,但要是能凭借他的原始设计就能让飞行器飞到超音速,他会更高兴。
毕竟这是自己能力的体现。
历史上最小的超音速战斗机就是联盟研究的歼12战斗机,它的长度在10.6米左右,翼展在7.1米左右,机身高3.7米左右。
歼12战斗机的机体就是传统飞机的造型,也就是一个圆柱机身插上两片常规的翅膀。
虽然不好比,但只看尺寸比吴用造的“幻想h20”大两圈,光空重就达到了3吨,起飞重量能达到4~5吨,最大平飞速度能达到1.5马赫。
只不过歼12的优点是小,缺点也是小。
因为太小了,能装下的东西实在有限,不仅载油少,载弹也少,只能找敌人“拼刺刀”,还是在自己的防区上空跟敌人“拼刺刀”,定位太尴尬,所以下马了。
当然,其实歼12还不算最小,还有比它更小的战斗机。
只是再小的就无法突破因素了。
这种飞机就是联邦在七八十年前研发的xf-85战斗机。
这种飞机的出现还跟“空中母舰”有些关系。
七八十年前的飞机航程都不算长,尤其是体型小的战斗机,为了解决远程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问题当时的两大强国就研发了“子母机”。
起先是北边那个国家在做,他们将轰炸机与战斗机组合进行过一系列名叫“连环”的子母机试验。
其中最大胆的举动是在一架大型轰炸机的两边机翼上各安装一架螺旋桨战斗机,翼下也吊装两架螺旋桨战斗机,机身下还有一架螺旋桨战斗机,由母机把5架子机带上空中进行分离和回收。
跟耍杂技似的。
同一时期联邦海军也曾用两艘充氦飞艇挂载螺旋桨战斗机实施侦察。
后来联邦发现飞艇的飞行速度太慢,也不稳定,螺旋桨战斗机的性能也不行,所以换成了螺旋桨轰炸机和喷气战斗机的组合。
他们研发的是xf-85寄生式战斗机,是用轰炸机的弹仓运送。
当遇上敌方战斗机就放出,战斗完毕后又可以回收进轰炸机内。
因为就是装在弹仓里的,所以受轰炸机内部空间的限制,设计方案尽可能压缩了飞机的“三围”,其滚圆的外形看上去就像一颗长着翅膀的鸡蛋。
或者说就是一颗“载人炸弹”。
除了机体袖珍,带有36°后掠角的主翼还可向上折起,尾翼部分也被设计成多片x形布局,便于收入狭小的弹舱内。
既然是由轰炸机带上天,这种飞机自然无需传统的起落架,而是在座舱前面安装一个可收入机身的挂钩杆供吊放和回收用。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机身下还设有可收放的钢制滑橇用于意外情况下的紧急着陆,对主翼翼尖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它展开之后的机翼在6.4米左右,比“幻想h20”的翼展大一些,但是长度却小得多,只有5.4米左右。
因为是一颗“蛋”,所以在这小的机体高度有3.35米高,空重达到了1.8吨,最大重量是2.5吨。
它的最大飞行速度是每小时900千米左右,比螺旋桨飞机快得多,但是无法超音速。
而且因为机体大小受限,所以滞空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左右,也就比原装续航摆烂,想要靠升级搞定的“幻想h20”好一些。
只不过这种“鸡蛋”战斗机因为技术问题不好解决,也解决不了再回收问题,再加上长程战斗机和空中加油技术的出现,xf-85项目下马了,两架xf-85被放进了空军博物馆。
有这么多奇思妙想的“前辈”,虽然有成有败,甚至不管成败都下马了,但还是给吴用来了一点信心。
天机星都计算过那么多遍了,他也相信自己参与的设计和做工。
万一呢?
吴用家附近的无人机机场其实是一个民用无人驾驶试验基地,据说建设花了好几亿,是一个集无人机飞行、航空知识科普、低空旅游、飞行体验、飞行员培养、航空器托管维护及相关配套产业等于一体的通用航空基地。
机场有1条1000x30米跑道、1条平行滑行道、3条垂直联络道。
看这数量就知道这机场有多小。
倒是设有6万平方米停机坪、配套1万平方米机库,可满足50至60架飞机停放。
当然,都是小飞机。
无人机可以大一些,但有人机都是那种单人驾驶或双人驾驶,还有载客个位数的那种小飞机。
停一停直升机也可以。
大型飞机的话……可能紧急降落的时候会来这。
目前机场有不少企业进驻,开展了空中巡查、航拍、航测、科学实验、港口勘察和工农作业。
也积极推进各类机型应用服务,实现训练、作业、科研试飞等多业态发展。
对于吴用的这种无人机飞行申请,小意思。
但是当拖车把“小无人机”拉过去之后,负责对接的人还是吓了一跳。
“幻想h20”虽然是“缩比模型”,但它的外观非常唬人,尖锐流线的翼身融合机身彰显了极致的设计与制造工艺,那质感一看就跟平常的“泡沫航模”不一样。
就算是“泡沫航模”能做这么大,也足够唬人了。
“这就是你说的小无人机?”
“是的。”
见过了司机的反应,吴用已经有准备了,所以直接拿出一些资料和证件给工作人员看:“这是我的资质证书。”
工作人员接过来看了看,发现确实很专业,这才放心了不少,以为吴用是那种专门搞飞行器研发的机构的人。
不过工作人员淡定了,那些过来飞小无人机和飞航模的玩家不淡定了,这么大的一个东西进场,他们手里的小家伙立刻不香了,纷纷围过来观看。
当吴用他们卸车的时候,他们就在旁边张望。
碰是不敢碰的,他们就是玩无人机和航模的,比外人知道的多,这个大家伙一看就不便宜。
甚至要是某种科研项目的话,价值能上天。
“这造型牛批啊,看起来真犀利。”
“感觉跟歼20似的,看着就先进。”
“这东西的机身看着不像是泡沫。”
“我在航展上拍过歼20,这东西不光机身有意思,连机身上覆盖的东西都有点隐身蒙皮的意思了。”
“这不会是一架隐身无人机吧?”
“说机不说吧,文明伱我他。”
“我怎么看这造型有点像网络发的那种h20概念图呢,还是超音速隐身轰炸的版本。”
“哎,你这么一说确实有点那个意思。”
“h20肯定没有这么小,这会不会是类似攻击11、暗剑或飞鸿97那样的歼20‘忠诚僚机’呢?”
“不可能,这三种无人机也不可能这么小,虽然没有h20那么多,但至少也得十几二十米了,估计跟歼20差不多大小。”
“它会不会就是一个造型炫酷的航模?”
“不会……吧,这做工就做一个航模,图什么啊?”
“这不能这么说,这么大的航模足够进世界记录了,就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要不上去问问……”
他们这边聊着,吴用就指挥工作人员把飞行器从车上放了下来,然后机场把航空燃油车开了过来,开始加油。
趁着这个机会,有好奇心中的飞友就凑过来问东问西,吴用因为不太保密,把一些能说的东西都说了。
比如尺寸、重量、燃油、滞空时间等等。
毕竟这架飞行器不是什么保密项目,等它升级之后才叫厉害。
甚至就算真有秘密技术,光凭他说的这点信息也没用。
想要制造先进的飞行器,刚听听数据和看看外形没多大用,里边的系统和技术复杂着呢。
等飞机加完油,吴用开始操作它进行自检。
飞行器的遥控不是普通遥控器,而是类似于之前小潜艇升级之后的那种“遥控站”,遥控能力比那种小设备厉害多了。
那些之前猜测是“大航模”的人看到这个遥控站就知道自己猜错了,更别说之后有人问了具体数据,稍微一扩散他们就知道自己错的离谱。
等他们看到吴用做的这一系列准备,他们就知道这位……他玩真的!
那边吴用检查完毕之后启动了引擎,随着涡轮转速越来越快,引擎声音越来越尖锐,围观的飞友们瞬间兴奋了。
“嗡——”
“我超,这引擎声,牛批!”
“一听就知道是好引擎!推力很大!”
“大佬说着引擎是他自己造的,我简直膜拜!”
“开始了开始了,滑行了!”
“我得拍下来,不管是成功起飞还是炸机,今天都没白来!”
“哈哈,我都开直播了!”
“焯,你牛批!”
而吴用那边跟塔台沟通之后,确认没有飞机过来之后就开始让飞行器滑行。
开始的时候没有开全力,只是简单的让飞行器在跑道上滑行了一下,看了看稳定程度,等到在跑道上往返了两圈之后,吴用就准备让飞行器起飞。
油门推到底,引擎的轰鸣更加尖锐,当飞行器越跑越快的时候,终于脱离跑道飞了起来!
当飞行器从人群上去飞过之后,那造型、那体型、那引擎轰鸣,跟一架真的战斗机或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一样。
“真飞起来了!”
“牛批!”
“焯,这引擎声,立了!”
当他们还在欢呼的时候,吴用已经操控着飞行器向更高的空域飞去了,而塔台里的人眼睁睁的看着这架飞行器的速度增长。
“时速竟然能上500,可以啊。”
“确实,技术不错,不知道是哪家公司的。”
“哎,等等,这就600了?”
“不,700!”
“嘶——900!!”
“卧槽,不是吧,他想干什么?”
“1200!!”
“卧……”
一声“卧槽”还没在塔台工作人员嘴里喊出来,他们里听到了一声巨响。
“轰——!!”
塔台的玻璃都被震动了。
而在跑道旁边往天上看的飞友们跟他们的感受不一样,因为飞友们是先看到天上的“小飞机”模糊了一下,然后机体周围出现了一团锥形白雾。
就当他们大脑急速运转,想要把“航模”和某个超音速战机才会有的现象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听到了巨响。
“卧槽!!!”
“音爆!!”
ps:感谢“syz时间流逝”和“08a”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