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鲲鹏号”隐身空天母舰(二合一)
“注意看……”
“它就是从这里开始加速的,上次只飞了1.2马赫,这次竟然飞了1.5马赫,显然上次不是极限,只是简单的试飞,然后等它飞出了海岸线以东56公里,我们的雷达就丢失了目标。”
“所以说,这个外形看起来像是隐身机的……小模型,真有隐身效果?”
“是的,机场那边的地勤人员表示机体外形不好说,毕竟他们的眼睛不是雷达也不是风动,看不了那么准,但不管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这架飞行器的材质都像是真正隐身飞机用的隐身材料,加上机体够小,所以隐身效果非常不错,。”
“这样吗……”
对接了专项小组,空军那边也不再管吴用的试飞目的了,只管给专项小组提供信息支持,但是专项小组依然有些迷糊。
他们搞不清楚吴用到底打算干什么?
如果说这玩意是吴用造着玩的,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毕竟不管是按照地勤的分析还是空军的分析,这东西看起来像是模型,但制作规格高得离谱,肯定是消耗了大量设计和制造资源的。
造这样一个东西就为了满足个人爱好,吴用有这个权力吗?
情况可能有好几种,一是吴用没这个权力,但存在以权谋私的情况。
二是吴用有这个权力,这样的话又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吴用的组织内等级非常高,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多,其二是天机组织拥有的资源多到离谱,不管是哪个级别的人员都能玩得起这玩意。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玩意不是吴用想玩,而是组织任务。
或许……天机组织只是一群高技术的知识分子,以前只想着搞技术了,没有傍身的武力,所以才这么遮遮掩掩的不敢露面。
毕竟他们的技术力这么高,要是武力也足够的话干嘛不光明正大的露面呢?
现在开始把技术变现了,考虑到自己需要武力保护产业,所以才开始研究武器装备,隐身的智能战斗机就是其中一个项目。
现在让吴用试飞的这东西是一个技术模型。
真要这么说的话……也有点道理。
同时套上之前的“外星人”或“未来人”理论也差不多,都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转变的意思。
其实别管是“外星人”、“未来人”还是“纯地球人”,如果想要搞事的话,指不定谁比谁狠呢。
人类自己之间的大战从来就没有停歇过。
所以联盟这边常规备战即可。
而吴用才不管别人怎么脑补,反正飞行器已经飞出了联盟的领海范围。
不过在这期间他注意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通讯问题。
虽说智能系统可以隐秘的通过卫星向他传递消息,但因为是隐秘性的,所以每次的信息数据都非常小,只有关键信息传递。
而如果想肆无忌惮的传递的话,除非他去国家备案,然后正常的使用卫星链路。
但他有很多东西都是保密的,这个方法肯定行不通。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拥有自己的卫星,那真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想用多大的宽带就用多大的宽带,不用怕其他部门挤占,也不用挤占其他部门的。
如果决定弄专用的卫星,可以自己造,这也算一个造物选题。
要是把单颗卫星造的够大,对于私人来说有点“奇观”的概念,估计视频效果不会太差。
甚至后边要是加上发射的视频还有卫星的太空视角,那视频播放量肯定更有保障。
而且都造卫星了……要不干脆连火箭一块造?
毕竟火箭这东西,只要是能入轨的,对比人来说都是巨无霸。
这个选题确实让吴用兴奋了,他决定完成升级之后考虑一下造火箭的事。
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升级“幻想h20空天母舰模型”,它已经飞行很长时间,眼看着快没油了,再不升级就真的要跟潜航器看齐了。
因为它不在身边,所以吴用就在地下基地里,就在潜航器的指挥台旁边对着“幻想h20空天母舰模型”的遥控站说道:
“升级!”
这个命令下达,吴用面前的指挥台开始变换形状,而远在大洋上的飞行器也出现了高能反应。
变大!
然后,第一岛链上的联邦空军雷达就突然响了起来。
当他们让战斗机紧急起飞的时候,吴用这里的指挥台变化已经完成了。
经过升级,二级的“幻想h20空天母舰模型”自动遥控站变成了类似三级潜航器的指挥台,所以说把这俩玩意放在一块还挺合适。
打开数据面板。
【造物命名:隐身空天母舰】
【造物等级:三级】
【造物数据:长100米,翼展90米,高15米,空重300吨,最大起飞重量900吨,飞行时间25年……】
【造物配置:使用金属基复合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制造机身保证了强度,同时重量大大减轻。
高级智能模块可以自主控制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同时可以控制每一块外部石墨烯迷彩屏幕进行拟态隐身。
具备一大一小两个‘弹仓’,可储存大量导弹和炸弹,可搭载最多10架无人机。
使用核能装置供电,并且提供喷气动力,可进行超音速飞行……】
【造物评价:这是一架真正的‘航空母舰’……】
【源视频:《h20还不飞,于是我就自己造了一架》】
【播放量:108.3万】
【条件未满足,无法升级!】
三级的技术资料入脑,吴用已经习以为常了,现在的他已经完全不惧三级信息的压力。
不过这架升级之后的飞行器还让给了他不少惊喜。
都升级过这么多次了,他算是知道“设定是设定”和“实际是实际”了。
升级过程中总有真正的技术修正,他的设定也不都是准确和正确的。
这次的飞机升级竟然也用了核动力,人类之前的梦想竟然在他这里成真了。
要说核动力飞机,人类之前也研究过。
冷战初期,世界的两极为了取得军事上相对于对方的压倒性优势,都制订过一系列疯狂的武器研制计划,核动力飞机堪称“疯狂中的疯狂”。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间里,令人恐惧的“蘑菇云”是大众唯一能与核能联系起来的印象,但很快这种吓人的印象便被一股“核能狂热”思潮取代,核能被认为将成为一种服务于社会的新型产业,将引来一场新的革命。
而飞机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二战的休止符都有它的参与,甚至因为燃料不够,联邦执行的核弹轰炸计划充满了危险
既然核动力会引起新的能源革命,那飞机的航程也不可避免地与核动力联系在了一起。
理论上一镑浓缩铀燃料释放的能量可以驱动一架飞机不停的环绕地球飞行80圈。
两国都需要这玩意,于是就设计了核动力螺旋桨飞机和核动力喷气飞机,但都因为技术限制不得不下马。
但不妨碍它们设想过核动力飞机有多么牛批。
联邦就设想过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飞机,堪称上个世纪最疯狂的设计!
当时的联邦觉得自己虽然军事基地遍布全球,但也时刻担心会被敌方切断它与海外基地之间的联系。
于是他们提出一种大胆的设想,将天空当做大海,研发一种能够搭载士兵和战机,去往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空中航母”。
联邦空军要研发设计一种可搭载3000名士兵或22架战机,且连续飞行41天都不用着陆的飞机,这一项目被命名为“cl-1201”。
因为有这样的需求,所以他们设计出了翼展达到341米,机身长170,高约47米,起飞重量能达到5400多吨的庞然物。
要知道超大型的安-225的翼展才80多米,最大起飞重量也才640吨。
340多米的翼展比一艘超级航母的甲板长度还要长!
5400多吨都是一艘大型护卫舰的吨位了!
而为了让这个大家伙飞起来,理所当然的要上核反应堆系统,核反应堆堆芯直径约9米左右,可为飞机提供1.83千兆瓦的功率。
为了保护机组人员免受核辐射的危害,9米宽的反应堆堆芯还将配上一个厚度达6米的辐射防护罩。
这样的功率配置,将支撑cl-1201在5000米左右的高空,以0.8马赫的速度,连续飞行41天不用降落。
之所以使用了核反应堆还要一个月多降落一次,那是因为机组人员需要落地补充水和食物。
不过这东西听来各方面都很完美,但最终也只停留在了图纸上。
因为这东西就如同一个无底洞,需要不断地投钱、投钱、投钱,但总也填不满,总结为三个字——超烧钱!
不过它最大的缺陷还是在于它巨大的体型。
始于“巨大”,也终于“巨大”。
因为体型过大,以至于它比其他飞机更容易受到攻击,且它本身还不具备隐身性能。
在战场上,这分明就是一个最惹人注目的活靶子。
而升级之后的“隐身空天母舰”虽然没有cl-1201那么巨大,但100米的长度和90米的翼展还是成为了当前世界最大的飞机。
针对自己的巨大体型,它还有专门的“隐身系统”。
就是类似于之前的“舰载无人机”的光学拟态蒙皮,可以在智能系统的精准控制之下实现“光学隐身”。
采用高级智能系统,去除了机组人员之后,它真的可以做到一直巡视天空,当吴用需要它出现在哪里的时候,它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哪里。
当然,它也是可以降落的,而且别看它的机体长度有100米,但它的翼展“才”90米,也就比安-225的翼展稍微大那么一丢丢。
所以能降落安-225的4f机机场就能降落隐身空天母舰,而这样级别的机场联盟国内有十几座,世界范围内有更多。
甚至有需要的话它还可以在海面上降落,客串一把水上飞机。
只不过不能潜水,这算是一个遗憾。
因为翼型也不合适,还当不了地效飞行器。
但其实也没啥,因为不管是潜水的速度还是地效飞行的速度都没有在空中飞着快,完全是“扬短避长”。
这两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隐蔽性好,可“隐身空天母舰”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能“光学隐身”,隐蔽性嘎嘎好。
也因为它可以降落在水面上,还可以飞行,所以吴用给它取名为“鲲鹏号”。
“命名成功!”
虽然它的机体不是那种300多米的巨无霸,但也是目前地球最大,勉强配得上这个名号。
至于它里边搭载的“小型”飞行器,那……
还没等吴用查看完“鲲鹏号”的资料,鲲鹏号就传来了信息。
因为机体够大,还装了核动力,所以三级的“鲲鹏号”上也拥有中微子通讯器,能直接跟指挥台联系,不再需要通过卫星中转。
“发现联邦第一岛链机场起飞两架战机,预测飞行路线与鲲鹏号重合!”
吴用:“?”
怎么就发现联邦的战斗机了?
或者说联邦的战斗机是怎么发现鲲鹏号的?
不过他转念就想起为什么来了,因为之前潜航器升级的时候就闹着一次这样的事。
估计这次也一样。
鲲鹏号前身已经飞近第一岛链了,变身的时候应该正在穿越第一岛链,升级的高能反应正好被雷达捕捉到,然后对面就起飞了战斗机。
知道了这个吴用就不着急了,正好试一试“鲲鹏号”的隐身能力到底怎么样。
就算被发现了也不要紧,反正对方也不知道“鲲鹏号”隶属于哪个势力。
如果对方发现了鲲鹏号并且想要攻击的话,吴用也正正好试验一下新飞机的武器系统。
激光防御系统就不说了,它里边的导弹也相当厉害。
不管是装药还是发动机燃料,都是金属氢,它的能量密度非常高,一根黄瓜大小的迷你导弹就能达到常规导弹的威力和航程。
要是做成常规导弹大小,它的威力和航程就堪比洲际导弹了。
甚至能当“无污染的战术核弹”来用。
就当吴用想这些的时候,“鲲鹏号”的后视光学雷达就发现了对方,非常小的两个黑点。
而对方好像没有发现“鲲鹏号”,因为“鲲鹏号”虽然被雷达扫过,但只是一扫而过,没有锁定告警。
之后鲲鹏号截获了对方的对话信息。
“鹰巢,鹰巢,这里是小鹰一号,没有发现不明飞行物。”
“鹰巢,鹰巢,这里是小鹰二号,我也没有发现不明飞行物。”
他们汇报的非常仔细,不仅雷法没发现,他们上下左右的目视也没有发现目标。
指挥中心那边让他们按照航线继续飞行一段时间,如果还是没有发现,就可以返航了。
到时候这事又会记入“ufo档案”。
听到这里吴用就觉得有点……失望,但很快笑了起来。
“要不给他们来点刺激的?”
ps:感谢“syz时间流逝”的500点币和“08a”的100点币打赏~~周末回家休息,竟然比上班还累,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