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穿成皇家小祖宗 > 第832章 徐州水患

第832章 徐州水患

    第832章 徐州水患


    一场秋雨一场寒,打从入了秋开始,宋晚晚身上的衣裳就一日厚过一日。


    她坐在廊边的摇椅上,看着头顶阴沉沉的天色,无奈的转过身道:


    “这雨连着下了五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


    自从五天前开始,秋雨便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停的时候。


    虽然雨下的不算大,却也阻了宋晚晚出行的步伐,让她的心情更加烦闷。


    她原想着这几日讨了旨意出宫去。


    皇宫虽是人间富贵地,可在这里待久了,她更向往外面的广阔天地。


    宫内抬头看见的永远是四四方方的天,可出了皇宫之外,外面的广阔更是美不胜收。


    于书雪跟乔嫣然坐在一旁,人手捧着一杯热茶,以同样的姿势观着雨景。


    忽的一声闷雷从远方响起,天色似乎更黑了些,雨也瞬间变大了起来。


    听着雨打屋檐的声音,于书雪稍稍把身子往后蹭了蹭,喝了一口热茶道:“看这个情况,今日是停不了了。”


    这几天总是下雨,空气中都带着水气,呼吸间皆有着沉闷,人也变得愈发的懒散。


    她只想懒洋洋的靠在这儿,最好是小憩上一阵,其余什么都不想做。


    宋晚晚拿起一旁的团扇摇了摇,感觉空气流通了些,这才道:


    “等过几天雨停,秋风那么一吹,天就更冷了。到时候衣裳穿的厚,放风筝都不方便。”


    乔嫣然笑着接道:“到时候多跑跑动动,也就不会觉得冷了。”


    她在家里野惯了,闲暇时候就会去跑马,非要出了一身汗才觉得放松。


    可自从入了宫,跑马就成了奢望。


    眼下能有机会出去,她自然十分期待。


    宋晚晚点头,“倒是这么回事。”


    放风筝须得有风,还得有足够的技术,才能成功使风筝升天。


    若是技术不够,那就得靠奔跑来凑。


    只要跑得够快,风速够大,风筝总有飞起来的时候。


    于书雪依旧懒洋洋的,“到时候你们两个努力,我在一旁给你们加油鼓劲儿。”


    出去踏青还行,迎着风快跑,她自问做不到。


    宋晚晚不甚在意:“随你。”


    近来宫里人多了,她不缺于书雪这一个。


    宋晚晚这头岁月静好,皇帝那边则是兵荒马乱。


    看着徐州呈上来的奏折,皇帝的眉头已经皱成了川字形,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指上的白玉扳指。


    刘全福小心翼翼的站在皇帝身侧,就连呼吸都下意识的放轻了几分。


    自从前几日京中下了雨,皇上便开始愁眉不展,忧心着各州郡的情况,唯恐它们遭了水灾。


    京城偏北方,雨水本就不丰,可依旧连下了这么多日的雨。


    南方的情况可想而知。


    这奏折上面写的怕不是什么好事。


    果然,还没到半盏茶的时间,皇帝猛然放下奏折,右手紧紧的拍在了书案上。


    “荒唐!”


    猛然一声厉呵,惊的御书房中宫人瞬间跪倒了一片。


    刘全福赫然同在跪倒之列。


    不过他到底伺候皇帝时间长了,胆子比其他人都大些,也更加关心皇帝些。


    刚一跪下便压着声关切的道:“皇上息怒,气大容易伤身呀!”


    皇帝移过头淡淡的看了他的一眼,道:“你去把宰相、六部九寺的大臣和两位皇子都叫过来。”


    徐州发了水患,他得找他们商谈一下怎么处理,还要安排几个去赈灾的人。


    刘全福点头称是,小跑着离开了御书房。


    看着刘全福的背影消失不见,皇帝又低头看了会奏折,颇为烦闷的揉了揉眉心。


    徐州不仅发了水患,甚至因为雨水过大,有的地方大坝都被冲垮,良田亦是尽数淹没。


    看来徐州这两年不好过了啊!


    估计赋税也是个大问题。


    他得好好的想一想,到底派谁去赈灾比较合适。


    刘全福的动作极快,宫里的消息快马加鞭的传了出去,宰相和六部九寺大臣立刻乘车的赶到了皇宫。


    等待的间隙,他们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推测着皇帝突然召集大家的用意。


    宋云毓和宋云尧则是安静的跟在几位大臣的身后,脚步坚定的走进了御书房。


    他们刚刚入朝堂,根基皆是不稳,大多以听政为主,不会在朝堂之上乱发言,所以站位也不靠前。


    看着已经到达的群臣,皇帝眉宇间的川字似乎舒展了些。


    他冲着刘全福指了指面前的奏折,刘全福立刻了然,将奏折从书案上拿起,送到了宰相手中。


    “宰相看看这奏章。”


    皇帝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看皇帝这个表情,宰相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但还是接过奏折认真的看了起来


    很快,他的眉头也同样皱成了川字形。


    奏折按着顺序往下传,看过的大臣皆是眉头紧锁,直至最后奏折到了宋云毓和宋云尧的手里。


    两人看过奏章,稍稍对视了一眼,然后各自移开了目光。


    “诸位爱卿有何高见?”皇帝问。


    大家的目光皆看向宰相。


    宰相上前两步,拱了拱手道:“朝廷每年都拨了银子去地方加固大坝,如若是寻常的雨势,照理说大坝不该被冲垮才是。”


    他身后的大臣们皆是点着头赞同。


    宰相接着道:“朝廷发的银子都用到了哪里,有没有用在应用的地方,这些都应该细查,不过不是现在。”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赈灾。”


    皇帝微微颔首:“继续。”


    宰相继续道:“大坝被冲毁,百姓流离失所,然民以食为天,所以最重要的便是粮食一事。臣认为可以从徐州附近的州郡调粮,以解徐州燃眉之急。”


    “皇上,不可!”


    宰相还没有说完,便被一旁的太常寺卿急急打断。


    他道:“徐州偏南且多雨,附近的州郡亦是如此。调粮虽可解徐州燃眉之急,可留下的祸患却是不小。”


    光禄寺卿接着道:“若是徐州附近没有招灾,那么调粮一事自然皆大欢喜,否则……”


    他顿了好久,才道:“否则或可使得民意沸腾,暗指朝廷不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