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 > 第391章 高博士,阿爆,听说你想

第391章 高博士,阿爆,听说你想

    华灯初上,高要带着一大群人走出有骨气。


    按照道理来讲,一群男人吃完饭以后应该一起去整个三温暖嗨皮嗨皮。


    高要于这等声色犬马倒是没什么兴趣,他这个人喜静,喜欢一个人干,不太乐意于别的男人坦诚相见。


    当下就吩咐陆大潮:“后半场,你安排好。”


    “今天都不要走。”


    高要对众人笑道:“大家难得从四面八方过来,今天晚上就好好放松放松。”


    “新亚书院于明日建校,好一棵梧桐树啊。”


    “正好一起参加。”


    自英人殖民港岛以来,便实行来去自如的政策。


    除了新界的这一票原住民外,绝大部分的港人对于港岛并没有什么归属感。


    是以这里的风气向来是金钱至上,十分浮躁。


    不过老古人说的好啊,缺啥补啥。


    一心扑在铜臭味上的港人那可是相当尊敬文化人的。


    比如说高要这等大佬,他身上头衔无数,其中不少都是重量级的称呼,比如说潮州商会会长、乐善堂永远总理、太平清醮值理会永远总理之类。


    每一种称呼的背后都代表着十几万乡人的有力支持。


    但是于高要而言,反而是港大给与的博士称呼最让他欢喜,也最让他重视。


    众人一听,登时喜形于色,他们争先恐后道:“文曲星下凡,那定然要过去沾沾才气。”


    “到时候,说不准可传给我家那小犬。”


    “说不得,还能出国留洋。”


    以他们的身家,送家里的麒麟儿去国外留洋是小意思。


    不过这留洋也有说区别啊,虽然都要送钱,但是成绩还是要分高下的。


    对于新界的乡绅来讲,财富无法暴露于大众,关系网也只能潜藏水底,惟有自家孩子的成绩可以示之以众。


    高要哈哈一笑:“看来我得祝诸位家中多出文曲星。”


    “越多越好。”


    众人登时喜笑颜开:“借总理吉言。”


    家族必要人才辈出,如此,即便其中出了败家子,也能保证家族的香火可以传承不绝。


    最怕就是人丁稀少,便难以培养出麒麟儿啊。


    陆大潮这才右手朝外面一招。


    一直在观望这块的串爆、十哥、曾细九三人赶紧抖擞精神上前,他们也不理其他乡绅,而是先恭恭敬敬跟高要打声招呼:“博士(会长)。”


    博士是曾细九喊的,串爆跟十哥都是潮州人,所以要叫高要会长。


    高要只对串爆有印象,当年阿洛有跟自己讲过,他先笑着跟曾细九握手:“辛苦阿sir。”


    曾细九激动的浑身发抖,他结结巴巴道:“不…不…不辛苦。”


    高要含笑又跟十哥握手:“十哥,辛苦。”


    拿着刀敢从九龙杀到港岛,再从港岛杀回九龙的十哥被高要这么一喊,胆气都快没了。


    他急出了一头白毛汗:“会…会…会…”


    威势如此,便是江湖上的豪杰,也莫敢担当博士尊呼。


    高要略略拍下十哥的肩膀,而后才跟串爆握手:“我记得你,阿爆。”


    高要哈哈大笑:“阿洛跟我讲,当初你想打上月球。”


    曾细九跟十哥顿时羡慕非常。


    串爆麻了,这话好像是去年的时候,自己私底下对洛哥做的保证。


    怎么洛哥这种事还对会长讲起呢?


    自己也没个准备啊。


    再看到曾细九以及十哥等人羡慕的眼神后,串爆心中骄傲万分,他挺起胸膛,而后大声道:“愿为会长犬马。”


    高要哈哈一笑,他拍拍串爆的肩膀:“大家胶几人,最要紧都有发展。”


    陆大潮这才对三人说道:“总理们身心疲惫,等下你们带大家去放松放松。”


    “一切开销挂我账上。”


    “明白,明白。”


    串爆3人连连点头,这是陆大潮的习惯,平常收钱归收钱,却绝不会额外再要什么孝敬。


    若是出去潇洒,潮哥都会额外给钱。


    这是让江湖人敬重的地方。


    “请潮哥放心。”


    曾细九跟十哥都看出博士似乎对串爆另眼相看,便不敢抢话。


    串爆保证道:“绝对让总理们身心愉快。”


    乐善堂这些人一看这情况就晓得高要等人不会一起嗨皮,便纷纷含笑点头,而后随着串爆等人一起离去。


    “我们走一走。”


    时值近夏,这空气既湿又热,让人浑身难受。


    幸好尖沙咀沿海,不时有海风吹来,可稍解闷热。


    喷着白烟的货轮进进出出,码头上的工人如蚂蚁般在辛勤劳作。


    “本来他们的薪酬应当再翻一倍。”


    “结果现在付出的劳动所得却减少了。”


    “知不知道为什么?”


    陆大潮跟高晋都摇头。


    “重光后,港岛人口急剧增加,通货膨胀,价格较日占前增加了四至五倍,可是工资并没有追回差距。所以政府想透过冻结工资以维持廉价的劳动力,以加快战后重建及维持贸易竞争力。”


    二战后,全世界绝大部分的地区都面临一个问题,通货膨胀。


    绝大部分国家的货币购买力都在急剧下降。


    比如说小鬼子,从45年到48年,其物价平均涨幅达到70倍。东京零售物价指数上涨了100倍。


    其不得不通过实施“金融紧急措施”来减少流动性,试图扭转局面。1:“封锁存款”措施,强制规定每家每户一个月只允许提取500日元的生活费。


    2:旧钞换新钞。


    3:开设赌马赛事。


    高要觉得小鬼子对自己人还是不够狠…


    港岛其实也差不多,虽然统制政策已经结束,大部分物资也恢复了自由贸易,但必须先向出入口处申领货物进口的许可证。


    在诸多政策以及来港华人的努力下,港岛商业逐渐兴旺…


    问题是,港岛当前的饭碗实在不多,再加上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难民来港。


    通货膨胀的情况将更加严重。


    “我们应当自救。”


    高要望着远处,余晖铺在海面,如金纱。


    “这是我们华人的地方,不能指望港府。”


    “是的,老爷。”


    陆大潮这才禀报:“普度药厂已定于下月开始兴建工厂。”


    高要微微一笑:“大潮。”


    陆大潮忙道:“老爷。”


    “如今你在各界已很有面子,说的上话。”


    “这都是老爷的威名。”


    陆大潮很清醒,如果把高升比作一个王国,自己最多也就是个西厂的厂公。


    所有的台阶、荣誉、威名,全部都是建立在老爷身上。


    这玩意,老爷想给谁就能给谁,想收回就能收回。


    他恭恭敬敬道:“我也只不过是扯老爷的虎皮而已。”


    “不用这么看轻自己,那也是你有本事。”


    陆大潮当然是有本事的,他奉命掌管九龙江湖,把各方关系梳理的清清楚楚,安排的头头是道。


    纵有瑕疵,也绝不影响大局。


    能做到这点,便是绝对的本事。


    高要对于有用的人向来不吝褒奖:“如今你已经是一方大佬。”


    “选个地方,给自己造栋宅子。”


    陆大潮一怔,他心中有暖流流过:“老爷。”


    其实已经有江湖人准备向其投效大宅,不过陆大潮一直没有接受。


    高要摆摆手,算是已经决定,他跟着又指指码头:“现在全港九,生意最兴隆的仍然是码头。”


    “却还有这般多苦力在闲聊。”


    这年头如果能赚钱的话,没有人愿意停下来。


    苦力为何在闲聊?当然是因为没轮上工。


    更重要的是,除了搬运外,在港岛,实在很难找到其它工作。


    所以在这时期,什么同乡会、社团的力量才会空前强大。


    因为大家都要依仗集体的力量去找饭碗。


    “知不知道为什么?”


    陆大潮知道是在问自己,他沉思下说道:“老爷,是因为饭碗不够分配。”


    “大家在这里等,是因为外面没有饭碗了。”


    “绝大部分的饭碗都被各社团、同乡会握住,而大家也不得不握住它。”


    “否则根基就散了。”


    港岛所有的争斗、厮杀都源于此。


    从前东福和逞凶放恶是因为投奔其的东莞籍苦力越来越多,他们需要更多的饭碗。


    “桌上的肉就这么多。”


    陆大潮冷静道:“谁也不够吃,如果还有人再想上桌,那就是从别人碗里抢肉。”


    “所以就一定会打。”


    高要眼中满是欣赏之色,自己没有看错,陆大潮这小子就是天生于绿林分肉的人。


    假以时日,或许也能成为分猪肉的太公。


    “横、恶都是表象。”


    陆大潮于市井、江湖非常了解,他这人又聪明,不仅会看会听更会分析,所以才能摆平各方。


    “老爷。”


    陆大潮诚恳道:“没有人想打打杀杀,大家都希望和气生财。”


    “王老吉跟我讲,有一段时间,他从不去外面找女人,也不找女人上门。”


    “晚上睡觉,要换好几个地方。”


    那段是时间便是忠信义于江湖上开始扬名立万的时候,从大声雄扑街开始,江湖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谁都怕自己无缘无故便成为枪下亡魂啊。


    陆大潮最后总结:“归根到底,大家出来,就是为了有一碗饭填胃。”


    他已隐隐明白高要的意思。


    不过陆大潮虽然聪明,却也只是识得几个字,而且其蹿起来的时间也很短。


    绝大部分精力又花在维系人情、搭建秩序上。


    在此以外的事情,陆大潮实在是有心无力。


    高要自然清楚这点,他徐徐说道:“想要天下太平,便要有更多的饭碗,就要有更多的人开厂,好让更多的街坊开工。”


    “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


    这是一条龙的。


    战后,东洋经济能够一骑绝尘的主要原因便是其国内的教育非常普及。


    至于它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以提供廉价劳动力,来主动吸引资本过来压榨。


    即便如此,当时的资本对于亚洲诸国的主要观点就是一个廉价的原料提供基地,连相关上下游的产业都不想搬过来。


    因为一个没有教育体系的地方,于资本眼中便是价值洼地,不能产生原料以外的价值。


    这也是当前马歇尔在东方动辄指手画脚的原因之一。


    韩战,改变了资本对于亚洲的判断!


    高要收回思绪,他平静道:“我们既然来了这里,造福乡梓是必须的。”


    “在九龙、新界,识字的,要得到尊重。”


    陆大潮躬身:“是,老爷。”


    华人到了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开拓者,亚洲,可以说就是华人开拓出来的。


    一如港岛,一如星加坡,一如南洋…


    高要非常了解自己的国人,重实惠轻假大空。


    想一想,东西方中,也只有华人在拜神求佛的时候是要神仙给与回馈的…


    在当前,儿童也是个劳力。


    由于当时的义学并不多,一般家庭也舍不得送家里的孩子去上学。


    高要不认为自己振臂一呼就能感动这些街坊把孩子送去上学,所以他准备换一个方式。


    “市政局统计,当前港岛的小贩已超5万。”


    这是个惊心动魄的数字。


    小贩便是在街头贩卖货品的小商家,他们多以贩卖低廉货品及食物为主。


    多年来,小贩一直是港岛低下阶层主要的谋生手段之一,并能让市民以低廉的价格满足生活所需。


    名义上,这些人并不需要交租金。


    实际上,他们是要交牌费的,也就是保护费。


    “我要你另外成立小贩管理队,你亲自抓。”


    陆大潮神情登时严肃:“是,老爷。”


    凡涉及到管理的,其中必有可巧取、贪腐之处,高要也知道这点实在是很难避免。


    他不认为自己是海瑞,也无法做到这点。


    就说道:“别的我不管,就两个要求。”


    “一者,决不能因此而额外压榨街坊。”


    “二者,小贩中,若有识字的,其应当得到相应好的位置,并要因此而大肆宣扬。”


    高要说一个,陆大潮便应一声,等听到后面,他不由眼睛一亮。


    这一招真是妙啊,可比苦口婆心的讲大道理要好多了。


    若是小贩们晓得识字竟然有这等用处,定然会绞尽脑汁去上识字班、夜校之类。


    其家中的孩子自然也有极大的概率被送去上学。


    至于到时候若是小贩们人人都识字后,位置能不能安排的过来的问题,根本就不被陆大潮放在眼里。


    开玩笑,识字之后,选择便多了,又哪里会以小贩为主业?


    陆大潮心悦诚服:“老爷,我看九龙这边的识字班要忙不过来了。”


    “哈哈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