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生港岛,我,米饭班主 > 第406章 川崎重工,博士的重工之路

第406章 川崎重工,博士的重工之路

    从沪上来港的可分两拨人。


    一波是原来去沪上做生意的广府人,而今我军在东北攻略日益千里,形势一片大好。


    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些广府人便想着先派家里人来港置业,算是做一条退路。


    另外一波便是其他在沪上做生意的人,这些人主要以甬帮为主,当时他们几乎掌控了十里洋场的金融业以及纺织业。


    只论钱上的数字,那绝对吊打港岛的这些大亨。


    “这些粉肠。”


    廖宝珊忍不住爆句粗口:“会长,最近来港的上海佬确实多了一点。”


    高要略略点头,上海佬本来是以搞实业为主的,纺织啊面粉啊之类的都是他们在搞。


    扛起民国实业大旗的就是这般上海佬啊。


    巅峰时期,这帮上海佬号称一件棉纱赚一个元宝!


    正常来讲,他们的好日子将一直持续下去。


    奈何,架不住队友的神助攻啊。


    常凯申此人是枭雄本性,出了名的吃干抹净不认账,资本在他眼里就是尿壶,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一用,不需要的时候便炮制各种手段。


    1946年,常凯申干了一件大事,直接导致全国人民在很快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亿万富翁”!


    中美商约!


    该条约签订后,大量来自美利坚的日常生活用品进入大陆,第一站就是上海滩!


    例如“洋米”、“洋面”、“洋纸”、“洋碱\/洋夷子”(肥皂)、“洋布”(机织布)、“洋烛”“洋蜡”(蜡烛)、“洋火”(火柴)、“洋帕”(毛巾)、“洋袜”、“洋油”(煤油、机油、润滑油和汽油柴油)、“洋烟”(卷烟)、“洋钉”(铁钉)、“洋灰”(水泥)、“洋笔”(钢笔)、“洋伞”、“洋锹”、“洋镜”等等!


    一如后世被美货倾销的墨西歌,这些美货不仅质量好,价格也便宜,一棍子就把上海滩的这些实业大佬给打懵了!


    倾销第一年,上海滩关闭2590家民营工厂,倒闭比例高达76%!失业人数高达30万人!


    实业难做,那就搞金融咯。


    问题是,金融也不好搞啊。


    宋国舅开展的一系列骚操作不仅未能组织通货膨胀,还反向助推啊,当局大量的外汇、贵金属、国有资产流失,货币疯狂贬值,在这等情况下还做个鸡毛的金融。


    是以这帮上海佬便起了找退路的心思,这一找便找来了港岛。


    当时的港岛连广府都比不上,于上海佬眼中那真是乡下人,财大气粗的他们来港岛后买车置业投资,一展猛龙过江之态!


    廖宝珊补了一句:“不知天高地厚!”


    高要一听便哈哈大笑,他拍拍廖宝珊的肩膀:“老廖,看来你是杀上海佬敢死队的队长。”


    上海佬既来港岛肯定要搞钱,搞实业太慢,而且港岛的条件又太简陋,这些人自然不会那么快便搞实业。


    是以便装去炒股、炒市面(炒金)。


    目前港岛的股票市场主要是鬼佬在玩,这个圈子不仅封闭、排外,还出了名的坑华人。


    比如说贺新之所以会跑去濠江,就是因为他老豆被鬼佬上司坑破产了嘛。


    被坑几次,再加上当时港岛的股票市场并不大,这些人便转头扎进了金银贸易场。


    既进贸易场,自然会跟如今风头最近的廖宝珊对上。


    廖宝珊咧嘴:“这些城里人看不起我们乡下仔,总要让他们知道莽字是怎么写的。”


    高要微微一笑,老廖看起来粗鄙,实则心思细腻的很,谁小瞧了他便要倒大霉。


    “上海佬是过江龙,跟洋行关系极好。”


    高要叮嘱:“还是要小心。”


    港岛洋行的总部基本都在沪上,他们跟上海大亨打交道是必然的事情。


    否则的话,在这帮上海佬决定立足港岛之时,港府又怎么会配合为其争取到英联邦内最大的纺织品出口贸易额?


    从这点上来讲,这帮上海佬对于助推港岛的工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明白。”


    廖宝珊拍拍胸脯:“会长放心,我老廖心里有数。”


    “走,见见大家。”


    繁华谢幕,除高晋、高宾、雷官泰等人留着,其他人纷纷告别离去。


    “太快了。”


    满面红光的雷官泰感慨:“要哥,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以吹水为主。”


    高要说道:“这个就叫东方速度。”


    “不过在床上可不能这样。”


    几人哈哈大笑。


    雷官泰脸一红,他臊眉耷眼问道:“老娘真给我找了?”


    “找了。”


    高宾挤眉弄眼:“晚点你自求多福。”


    “行了。”


    高要打发高晋跟高宾走人,他而后才对雷官泰说道:“泰仔,今晚你辛苦。”


    “明日我们再聊。”


    “不急,不急。”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雷官泰一点都不急,他对高要说道:“要哥,我觉得外面大有机会。”


    二战等于是把原由的秩序全部打断,资源打散,全球都在重建。


    那是几十亿人的需求大爆发,怎么会没有机会?


    在这种时候,无论在哪里,只要敢放手一搏的,没有不发达的。


    无非是小钱以及大钱的区别。


    雷官泰主要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美利坚,一个是东洋。


    美利坚是当时第一生产大国,富庶天下。


    一个则是东洋,其在之前是亚洲唯一挤进列强的国家。


    虽然如今被打成白地,不过烂船还有三斤钉啊,底子还是在的。


    高要晓得雷官泰向来天马行空,便笑问:“你有什么想法?”


    “夷为中用。”


    雷官泰不愧是学霸,他始终认为人才是最主要的:“要哥,我以为可以聘请萝卜头来港。”


    这话说出来并不容易。


    雷官泰几乎是费劲全身力气,甚至都有点不敢抬头看高要。


    “啪啪。”


    高要鼓掌,他说的很简单,就一个字:“好。”


    雷官泰豁然抬头:“要哥,空有非议。”


    高要微微一笑:“我若是将别人的眼光放在心上,又何来今时今日的地位?”


    “做事当以发展为前提。”


    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就如冈村宁次,此人于战后得常凯申关照,以身患疾病推托审判,于今年 3月29日得常凯申特许转赴沪上疗养,被安排住进一所非常幽寂的王宅,由淞沪警备司部派出便衣军警实行严格保护。


    而高要更知道的是,随着战事加剧,此人很快就会被常凯申拜为顾问!


    又如赴华调停内战的马歇尔,其来华第一件事便是要常凯申于东方彻底清楚东洋势力。


    仇恨?


    不,不,不。


    马歇尔为何不对慈父这么讲?要知道慈父可是直接扣下50万日军、200万德军于沙俄做工赎罪的。


    正常来讲,东方留下这些萝卜头赎罪也是应当的。


    当时这些萝卜头因为前途未卜的原因,还真想留在东方。


    结果马歇尔一定要遣返全部的日军与日侨,合计300多万人。


    为何?


    来东方的这批小鬼子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接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是工程师,而且他们又理解东方文化。


    如果这些人留下…


    当时马歇尔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这些人留下,东方将在这些小鬼子的协助下于15-20年内迅速强大,重走当年东洋的崛起之路。


    这不是不可能!


    对当时80%文盲率的东方来讲,300万接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萝卜头确实是能起很大的作用。


    遗憾的是,因为白皮的施压,这条路被断了。


    而且极容易授人口实。


    这才是雷官泰讲话吞吞吐吐的原因。


    高跟着虚指下外面:“官泰,这里是港岛,自由的都市。”


    “你看外面,堂上诸位,皆豺狼鬣狗,不乏汉奸之辈。”


    高要最大的底气是敢于跟任何人掀桌子,他对雷官泰说道:“放心大胆的去做,一切由我。”


    “谁敢搬弄口舌,我便要跟他们算一算账。”


    前文讲过,港岛现存的大亨、洋人,于日占时期没少有做走狗。


    战后,港府审判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高要所怕何来?


    当前港岛跟东方有一点是一样的,文盲太多,缺少真正的工程师…


    雷官泰释然:“要哥,你真是我们的大旗。”


    高要哈哈一笑:“看来你已经有想法了?”


    雷官泰自然有想法,他说道:“要哥,盟军于东洋规定一应工厂全部解散,工人放假。”


    “到处都是饥不饱腹的工程师,该!”


    雷官泰骂一句,而后又道:“但是这些人不能浪费。”


    高要点头,小鬼子在战时已能独立制造航母、潜艇等重工,所以才能在战后得盟军松口,于极短的时间重建工业体系,并成为第一造船大国。


    当时海面上走的船,十之七八都出自东洋,棒子迎头赶上那还是90年代以后…


    那时候人家东洋都不将船作为重心啦。


    “讲。”


    雷官泰说道:“我联系了一拨川崎重工的工程师。”


    “等等。”


    高要懵了,他飞快问道:“川崎重工?”


    “是啊。”


    雷官泰茫然:“是啊,川崎重工。”


    “要哥,你听说过?”


    高要当然听说过。


    川崎重工起家于明治维新,1878年在大藏省的帮助下建立。


    一直以来其都是东洋最重要的重工业企业之一,1906年向东洋交付第一艘国产潜艇,并于当年建造第一台国产蒸汽机车。


    在二战期间该公司还向东洋提供了飞燕战斗机、五式战斗机、一式运输机等军事装备,并建造了着名的榛名号战列舰以及加贺号航空母舰。


    不过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其早早就被盟军盯上,第一时间便被勒令解散。


    高要哈哈一笑,一直以来,他都在想一个问题,位置、环境跟港岛非常相似的星加坡都能发展出高科技工业。


    因何背靠大陆这巨无霸的港岛却变成了地产+金融之城?


    要说工业起步,当时港岛可是相当不差的,其纺织业、成衣业、玩具业、钟表业一度占据世界相当大的贸易额。


    高要认为,这里面恐怕是无人领导的缘故,他愿意做这个领路人!


    “泰仔。”


    高要拍拍雷官泰肩膀:“此事做好,你便立了一大功。”


    当时东洋什么都缺,连粮食都需要盟军来资源,其国内对于外汇可谓是如饥似渴。


    女人纷纷委身大兵,男人则出国打工,一如棒子。


    在这种时候,雇佣萝卜头过来做事并不难。


    高要记得英联邦占领军似乎也已进驻东洋,其主要是驻守东洋西部地区,指挥部在吴市,司令是霍勒斯·罗伯逊中将。


    这些占领军主要负责东洋除军事以外的各种事务,包括处置东洋的军工业。


    想起这一点,高要喜的击掌:“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


    他对两眼发直的雷官泰说道:“泰仔,我看你要提前跟宾嫂见个面了。”


    说起来也是幸运,当时高要是冲着高宾的面子才为水妹铺路。


    这水妹没有辜负他高某人的期望,于港岛驻军的关系处的极好。


    根据高宾的说法,水妹已经接下太平洋盟军以及东洋盟军的军衣生意。


    换句话讲,通过水妹便能接触到驻日盟军的实权军官啊!


    高要这人胃口大,他手一挥:“既然要搞,那就搞大一点。”


    “搬生产线过来。”


    “反正是废铁价。”


    这还真没说错,当时东洋那边,除一些民用工业外,军工企业是盟军的重点目标,一律被勒令停工停产肢解。


    拆解下来的生产线确实是按照废铁卖的。


    比如说当时有一笔生意就很发财,便是先将内地的猪鬓、大豆、桐油等特产品运去港岛销售(联合就在做这件事),而后将南洋运到港岛的粮食再运去东洋,而后将东洋拆下来的钢铁卖去东方。


    嘿,就这么一个循环,不说多,十几万是肯定有的。


    后世港岛的曹船王、赵船王便是靠这一手起家,而后又在韩战中大发横财,一跃而成巨富!


    既然钢铁是废品,那生产线当然也是废品。


    高要跟着略有几分惭愧:“泰仔。”


    既然要这么搞,那雷官泰肯定要再去东洋。


    高要有点没法对三婶跟燕妮等人交代啊。


    雷官泰立马道:“要哥,无谓这般讲。”


    “成家立业。”


    “我既已成家,自然要立业。”


    高要沉重点头,他也不矫情:“时不我待。”


    能够卡bug也就是这么一段时间,等后面盟军彻底松口,东洋的这些生产线便会马上复装。


    他等于是在抢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