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力支持
既然转型是迟早的事,那不如趁着张立行这个合作伙伴还不错,提的条件也很好,干脆早点转型,这样对蜡烛厂还是很有利的。
刘东明见意见慢慢一致,最后说道:“好,既然大家都赞成这一次合作,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了,以后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别给我们蜡烛厂丢脸。”
随后第二天刘东明又召开全厂大会,在大会上将这件事情告知给了蜡烛厂一百七十二名工人知晓。
工人们当然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毕竟他们也知道厂子效益越来越不好,他们也为蜡烛厂的未来担忧。
现在有机会转型,以后干的好,还可以自己单独干,这有什么不可以,就只当现在是学徒了。
大会结束后,刘东明就立即来到饮料厂,将同意合作的消息告知给了张立行。
张立行很高兴,心也激动的砰砰直跳。
张立行知道合作如果顺利达成,那么饮料厂的产能将至少翻两倍,月产能将有望突破两百万瓶,跻身国产饮料行业第一名!
怀着激动的心情,张立行和刘东明开始对细节进行讨论。
细节决定成败,必须要先将细节都说清楚,条条框框都要先明确,这是必须要事先讨论的,如果事先不说清楚,那么以后很小的一件事情,也很可能会转变成两个厂的大矛盾。
等到一切都讨论结束,刘东明便将合作的事情正式向上级部门汇报。
为了事情进展顺利,张立行也是陪着刘东明一起去了市委,向上级部门说明这件事情的必要性。
这件事情很特别,因为以前没有先例,反响自然很大,整个市委很快就惊动了,各个部门的领导都是来开会商议。
在会上,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面对这种情况,书记李广全说道:“既然开会不能让意见一致,那就实地考察吧。”
于是李广全带着一众部门领导都来到了蜡烛厂,实地查看情况。
当他们看到仓库里面堆积如山的蜡烛,还有生产机器已经两个月没有启动,而财务上已经是只剩下不到一万块钱。
这点钱,最多只能应付这个月的工资支出,下个月的工资只怕就要靠上面支援了。
而后他们一行人又来到了立行饮料厂,与蜡烛厂不同,这里却是勃勃生机,生产机器不停歇,工人们干劲十足。
两相对比,差别令人动容。
在接待的李广全的时候,张立行诚恳的说道:“李书记,这次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双赢模式,绝不存在饮料厂吞并蜡烛厂的事情,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保证,并且接受所有人的监督。
蜡烛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随着通电区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蜡烛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困难,并且是一年比一年更困难,绝无回转的可能,就像古代的马车一样,注定是要被时代淘汰的。
如果现在蜡烛厂不转型,那么以后的困难会比现在更大。市场不等人,我愿意帮助蜡烛厂转型,如果合作期满,蜡烛厂的经营比现在更差,那么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李广全和一众领导听了张立行的话,联想到自己家里似乎已经很久没用蜡烛了,不得不说,电的时代,确实是让蜡烛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而这时,在一旁陪同参观的化纤厂厂长孟海涛也跟着说道:“李书记,张立行是个好同志,当初化纤厂效益不佳,就是他给我出的主意,建议化纤厂转型,这才有了化纤厂的今天。
我相信蜡烛厂和张立行同志合作,一定不会吃亏,甚至可能是蜡烛厂的机遇,蜡烛厂可以在合作中学习,等到合作到期后,蜡烛厂完全可以成功转型,成为一家品质卓越的饮料厂。”
李广全点头,然后他对其他领导干部说道:“立行饮料厂可以说是我们市委看着长大的孩子,这个厂的品质和德行一直都是过硬的,既然蜡烛厂和饮料厂合则两利,散则两亏,不如就让他们试一试,我们身为领导干部,在旁边加强监管就是了。”
其他干部都是赞同,没有人再反对了。
有了上级领导部门的同意,事情进展的极其顺利,张立行很快便和刘东明签署了合同,约定合作代工期限为五年,五年后视情况再行谈判。
,,,
“老弟,这杯酒我敬你,祝你事业越来越好。”
搬迁的事情一定下,张立行也就和孟海涛进行交接,免不了也是要吃一顿饭。
这次张立行搬迁对于孟海涛来说那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张立行竟然发展如此之快,短短两三年时间,就从一无所有,变成月产能达两百万瓶,年产能破两千万瓶的超级大厂。
喜的当然是自己的化纤厂将收回那两个大仓库,自己的化纤厂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可以说化纤厂也是张立行发展的受益人。
张立行笑道:“好,那就承老哥吉言,同时也祝老哥的化纤厂越办越好,效益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
“多谢多谢。”
几杯酒下肚,两人不禁是畅谈未来发展。
孟海涛说道:“老弟,现在经济是一年比一年好,厂子是越来越多,特别是深镇那边,据说深镇现在有个外号叫小香岗,真是发展的快啊,我担心以后的竞争会加剧,你看我这化纤厂以后还能像现在这样稳步经营和发展吗?”
张立行微微一笑,说道:“现在一切都只是刚起步,以后的发展会更快更好,等我们内地发展起来了,别说香岗,整个世界在我们面前都是小弟弟,这是不可阻挡的大势。”
孟海涛听了大受震惊。
张立行继续说道:“至于老哥你的化纤厂,你放心,和你同类的厂子虽然会越来越多,但你所面对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需求量以后就是跟滚雪球一样翻倍的涨,基本二十年内不愁。”
“好。”
这句话最让孟海涛放心,他忍不住大叫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