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四十四章 征收商税

第四十四章 征收商税

    朱标清了清嗓子,他先是口头表扬了马耀文火眼晶晶,是御史之楷模。


    随罚了央郡十贯宝钞,并且今天抓紧去补换牙牌。


    最后,让央郡回去不要打孩子,教训教训就行了。


    现场官员无不夸赞太子仁厚。


    竟然连这一层都想到了。


    就连胡惟庸也是对太子称赞不已,听的老朱心花怒放,捧腹大笑。


    这是咱的儿子。


    朱标表面谦和,内心却起了嘀咕。


    因为这个马耀文是陈宁的人。


    陈宁是胡惟庸党的人。


    而礼部虽是清水衙门,但是却一心向着皇上。


    胡党今天应该只是个试探。


    如果朱元璋发怒,干掉了央郡。


    那么礼部尚书朱梦炎就会是下一个目标。


    朱梦炎乃大儒,曾经担任过国子监司业。


    在天下读书人眼里,他就是老师的形象。


    这也是朱元璋为什么要把他安排到礼部。


    胡党是在搞事情。


    好在这只是第一轮小小的交锋。


    接下来该老朱登场了。


    朱元璋此时收回了刚才的笑容。


    他眉头一皱:“刑部上前谈话。”


    维中连忙站了出来:“皇上,臣在。”


    “你在什么在。”


    “咱问你,昨天在宫门口当街行凶的人抓到没有?”


    “反了天了,他奶奶个熊。”


    “今天在宫门外当街杀人,明天是不是在宫里杀了咱?”


    维中吓得膝盖一软:“臣知罪。”


    朱元璋怒斥:“知罪。知罪,你也就知道知罪了。”


    “三天之内,能不能抓到凶手。”


    维中慌乱的表示:“皇上,刑部负责关押,审判,而且就算抓捕,也要有第一手证据啊。”


    “这件事是刘府尹负责啊。”


    躲在人群中的刘懋才听到点自己名字。


    娘的,这个维中。


    他急忙跑出来:“回皇上,杀人者的面容,臣以及命人画出来了,臣一定将贼人抓到,解帝之忧。”


    “如果臣做不到,请陛下砍臣的头,绝无虚假。”


    朱元璋“嗯”了声:“这可是你说的。”


    “当街杀人不是小事。”


    “要不然老百姓怎么看我们。”


    “既然你的军令状下了,咱也就把话说到这里。”


    “三天后,找不到凶手,休怪刚刀不饶人啊。”


    刘懋才倒吸一口凉气:“臣遵旨。”


    站在前排的胡惟庸,心里隐约有些不对劲。


    皇上怎么如此关心一个打架斗殴的事情。


    但是他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


    毕竟缉拿凶手这种事,和中书省关系不大。


    可是刘懋才是自己安排的一个棋子,他属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为一个罪犯没抓到肯定不会被砍的。


    刘懋才只不过是在打个军令状。


    胡惟庸左思右想,还是不知道怎么搞得,心神不宁。


    就在这时候,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从两侧的台阶往上走。


    “启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这是东宫的人,文武百官基本都是东宫的人。


    但冯宗异是皇帝钦点辅佐太子的。


    属于未来的辅臣级别的。


    他上场,也就是太子有话说。


    朱标有些纳闷,冯先生奏本自己怎么不知道。


    当年朱元璋设置了两个班长。


    一个是帝班一个东宫太子班。


    现在朝中赫赫有名的大臣,基本都是在东宫挂名。


    为的就是好让太子未来登基,不至于措手不及。


    而身为帝师的冯宗异,不会做出不打招呼就上奏的举动。


    朱元璋看到他:“爱卿有何本要奏?”


    “回皇上,苏州百姓因为重税,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臣建议取消重税,还天下清明。”


    “另外苏州商贸发达,可抽取商税,来补田税。”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嗡嗡叫起来。


    这个冯宗异老糊涂了吧。


    商税和苏州,在洪武朝是禁词。


    怎么能轻易说出口。


    李善长身为百官之首,以及猜出来了。


    这恐怕是太子的注意。


    只不过皇上会不会采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朱元璋听后勃然大怒:“混账东西,咱说出来的话怎么能轻易收回去。”


    “这天下是姓朱还是姓冯?”


    “你收商税,置普天之下的商户怎么办。”


    “别说了,来人啊,将冯宗异拖下去,碎尸万段。”


    冯宗异前几天就收到了皇帝的指示。


    他知道现在是在演苦情戏。


    怎么能轻易放弃。


    “皇上啊,请听老臣一声劝啊。”


    朱元璋捂着耳朵:“哎呀,咱不听,咱不听,英子,快架出去先廷杖二百,以儆效尤。”


    冯宗异依旧喋喋不休: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滩,吏留而税之,既阅曰而不售之。


    皇上您常说:来远人而在乎修政,裕国用而在乎通财。


    只有懋迁之利,流传不穷。


    方能军用自足,商贾之士,乃为贱也,汉君之制也,朕有所不知也。


    皇上,您的胸怀何其宽广。


    天下商税三十抽一,控制牙税,这是商人莫大的荣幸啊。


    可国资钱也,如今老百姓开荒种地不容易。


    每年赋税这么少,我们可以以苏州为试点。


    苏州富户居多,多为大户,先试试吧。


    试试吧,皇上。


    如果您不愿意,老臣立刻撞死在这柱子上


    不对现在外面没有柱子。”


    他又看向台阶:“老臣撞死在台阶上。”


    朱元璋面带难色:“你这个人怎么那么犟啊。”


    “你这是在向天下商人嘴里要钱啊,这让天下人怎么看咱。”


    此时李善长和胡惟庸,中书省大臣,以及公候武将同时站了出来:“请陛下裁决。”


    就算中间有些人不想愿意也晚了。


    大势已去,不过只是一个苏州而已。


    因为皇帝就不喜欢苏州,又不是在其他地方收商税,对自己的利益没有冲突,何不做个顺水推舟?


    朱元璋看着这么多站了出来,面露难色:


    “唉,你们可害苦了我啊!”


    “那就先苦一苦苏州商人,骂名我来背好了。”


    “传旨,冯宗异挂户部侍郎,全权负责苏州商户收税任务。”


    “老臣遵旨。”


    冯宗异此时从怀里拿出一个本子:“皇上,这是臣连夜赶制的税收册子,请您过目。”


    “不用看了,准了。”


    “中书省通知下去,太子免除苏州田税,咱要推行商税不得有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