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七十八章 倒闭也是好事

第七十八章 倒闭也是好事

    第78章 倒闭也是好事


    我儿子?


    白老爷子有些愕然:“殿下,您与犬子也认识?”


    “犬子已经离家数天了,老朽还以为他去山中学习了呢。”


    这个老头居然毫不知情。


    莫非白猿摆这一道,他老爹不知道?


    朱标随后讲道:“那就让花云给你讲讲吧。”


    很快,上午发生的事情便传到了白老爷子的耳中。


    他气的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老天爷啊。”


    “我们白家这是怎么了。”


    “逆子,逆子,孽畜啊。”


    给太子爷送案子的确是他安排的。


    但是白猿这个逆子竟然要提议给朝廷修长城,谈生意。


    这不妥妥的低能儿吗。


    这哪里是我白柳的种,气煞我也。


    朱标劝慰:“你先别生气,首先孤要明确告诉你朝廷是有钱修长城的。”


    “令子的心是好的,是为朝廷着想的。”


    “这一点要给予表扬。”


    “第二点,令子干了一些不太雅观的事情,触犯了律法。”


    “按照律法来讲,是要凌迟的。”


    凌…凌迟…


    白老爷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犬子,殿下,给犬子一个机会吧。”


    “我白柳愿意捐出所有的财产,就请饶了犬子一命吧。”


    朱标笑了笑:“怕什么。”


    “我能坐下来吃你一口鱼,就没打算杀他。”


    “刚才孤也说了,今天不搞杀富济贫那一套。”


    “朝廷也不稀罕你白家那点财产。”


    “这商税可以延缓一下,田税朝廷肯定是要减免的。”


    “如此一来,苏州的百姓也能缓口气。”


    “但是有一点,你们今天宴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朱标也把话坦白了,不管是白家大公子,还是今天这群人宴请自己。


    背后绝对是一桩大生意。


    而不是简单的商税问题。


    众人此时都看向白老爷子,他们知道早晚都是要说的。


    只听到跪着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念道:“其实也挺难为情的。”


    “殿下知道,苏州纺织占据我朝近一半的纺织业。”


    “光是靠纺织业生活的百姓多达几十万人,苏女更是多达上万人。”


    “除了每年运到宫里头的,以及户部的,这剩下的老朽等人多少也沾了点光。”


    “可是从去年开始,不知道怎么了,从杭州来了一家纺织大户,仗着有关系。”


    “短短一年就抢走了我们大半生意。”


    他们做出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纺织机器。


    像最初的布是用麻和葛纤维来纺织的。


    剥掉大麻或者葛藤的皮,麻皮在水里泡上几天之后,皮就松散了。


    用棍子槌击几下,麻丝就出来,再放进一些矿物质,使其脱胶,麻丝变得更麻利,接着,把丝捏出来。


    纺轮只有铜钱两倍大小,样子也像铜钱。中间的小眼插着竹签,签子顶上系上麻丝。


    用手转动纺轮,利用纺轮在悬坠状态时的重力和旋转扭力,把几绺麻线拧成结实的一根长线——纺轮质量越大,坠力就越大,旋转拧出的线就越细,纺轮质量越轻,纺出的线越粗。


    把拧好的麻线,分成经线、纬线,相互垂直地排列起来,就是布了。


    “太子殿下啊,这些纺织光是说说都如此费劲,更别提去做了。”


    “而那个叫春善坊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竟然把产业提高了一半还要多。”


    “以一家顶我们十几家,整个苏州的纺织业都快要被他们吃光了。”


    原来是为了这事。


    朱标明白,如今的大明缺银子,很多官员或者藩王宗室发工资都是用实物发的。


    比如有的发米,发香料,发木炭。


    更多的还是发匹布。


    官员领到这些东西,再拿去卖,或者拿去换粮食生活用品。


    所以根据这个大致算一下:以布折米,比价是一匹布折两贯宝钞。


    但是目前,这个宝钞的价值一直跟废纸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如果野外必要时,还可以拿来擦屁股。


    它是一直在贬值,木有人要,估计拿去烧坟,老祖宗都嫌弃,所以这个参考性比较差。


    以后重点就要改革这个宝钞。


    如今仅仅过了三四年,都烂大街了,更别说以后了。


    而今江南织造业发展,布价下跌,


    一匹布才折银三分。


    一两=10钱=100分所以这个,一两银子可以买33匹布,不过这个可能是比较普通的棉布。


    而布匹的种类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


    目前整个大明的纺织机应该在二十万台左右,年产在两千万到四千万匹。


    听起来很多,但平均下来,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朝鲜南洋欧洲人他们没有纺织技术,每年还会花大价钱从明朝买有大量的布匹。


    哪怕是蒙古,俄罗斯都偷偷会派人来买。


    布匹在未来几百上千年都将会是一个赚钱的大生意。


    只要工业革命不带临,布匹就是最挣钱的。


    而且中国自古以来是纺织大国,并不是啥布匹都死贵。


    此前看到过一个数字,明代中后期一般棉布价格是0.15两或者说一百五十文左右,布四十尺一匹,


    折合一尺也就一文多钱。


    有个几十文钱的用料衣身袖子要多大有多大了。


    如按大米作为等价物折算人民币一米棉布不到一块钱。


    而后世市面上的棉布便宜的也要十多块一米,虽然幅宽比那时候宽,但无论如何相比起来要贵得多得多得多。


    只不过如今经济发展大家都小康了收入高了也不觉得贵以及廉价化纤普及了,而已。


    古往今来,贵的永远是绫罗绸缎,比如蜀锦,也总有普通人消费的起的普通棉麻布料。


    大袖子也不是贵族专属,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穿长衫穿大袖子的各种正装是基本操作,穷秀才、教书先生、算命先生、医师、账房、掌柜、道士和尚这些群体怎么都算不上贵族。


    朱标想了想:“你的意思是让孤从中帮你们一把。”


    “把杭州的那个什么制造坊给赶跑,然后让你们继续赚钱?”


    “然后孤和朝廷落了个欺行霸市的名声,就为了成全你们。”


    “说句关起门的话,孤觉得你们倒闭这倒是件好事。”


    好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