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能干的涂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能干的涂节

    第146章 能干的涂节


    “为什么这么说?”


    朱标接着讲述:“胡惟庸这个人看起来马虎,实际上心细如针,不到关键时候他绝对不会反。”


    “他儿子死了,只会加快他谋反的进程,加强对我们的恨意。”


    “按照儿臣看来,想要拿下胡惟庸就必须拿下一个人。”


    “御史台涂节?”


    朱标大吃一惊:“父皇怎么知道是他。”


    朱元璋哈哈大笑:


    “这还是要从当年我见到他说起啊。


    开过以后,我们延续宋制,设立中书省和御史台。


    经过反复斟酌,决定让李善长和徐达任中书省左右丞相,而让刘基担任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乃言官之首,负有监察百官之责。


    同样,他也有权力监察中书丞相,换句话说,李善长也好,徐达也好,刘基都有权监察。


    按照权利自然是李善长大点。


    可是按照督察来说,刘基的权利才是最大的。


    至于为何要选刘基为御史中丞,咱当时有三方面考虑:


    第一,刘基这个人性格孤僻,李善长退隐后,咱曾有意让刘基来做丞相,刘基却回答说:“臣疾恶太深,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负大恩。”


    可见,刘基他是眼中揉不得沙子的性格啊,得罪人的活可以干,居中协调各种关系却不是他的长项。


    所以干不了宰相的位置。


    有时候这个规矩可死可活。


    能当领导的,必然是对上能沟通好,对下能协调好。


    如果动不动就拿规矩来压下属,和同事,那这样的人还不如不用。


    只会加快毁灭而已。


    第二点呢,刘基是浙东人,而当年开国的大臣大多是淮西人,他们本就不是一个阵营的,让浙东人监视淮西人,才符合咱的利益嘛。


    第三,刘基资历深厚,咱拜他为“先生”,他来监察百官,那些“泥腿子”官员也会服气。


    这个刘基啊在御史中丞任上也算尽职尽责,有时候甚至连咱都管上了,虽然不如韩宜可那么刚,也算是不负我望。


    后来到了洪武四年,这个刘基却以身体多病为由恳请告老还乡。咱挽留好多次,无果后,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可是那问题来了,刘基走了,御史中丞这个“得罪人”的活谁来干?


    咱就是因为这件事,不同意刘基走,这个得罪人的确实没人敢做啊。


    总不能随便拉一个胆小如鼠的人来顶着这个位置吧。


    当时,李善长已经归隐定远老家了,他临行前,李善长向咱推荐了胡惟庸来主持中书省的日常事务。


    而当时中书省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汪广洋。


    也就是说,刘基离开后,咱必须需要找一个资历深、且疾恶如仇的人来监察中书省的胡惟庸、汪广洋等人。


    这两个人有能力,有野心,就像两只饿虎,没有御史这个笼子关着,早晚会祸害人。


    后来咱曾有意让汤和来主持御史台,还授汤和“左御史大夫”的头衔。


    这个位置可是很久没有给淮西老将了。


    标儿啊,你当时推荐的也是汤和吧。”


    朱标点点头:“确实,汤叔叔当年引荐您当兵,后来身为千户却跟在您屁股后面。”


    “做事忠心耿耿,资历深,他如果做御史中丞大夫,朝中谁敢不服。”


    朱元璋点点头:“可是他让我失望了。”


    “不过也能理解他,江山好不容易打下来了,他也老了,给子孙后代都铺好路了。


    何必干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呢。


    稳如泰山是不能干御史的。


    这个汤和眼见好几次官员违法犯罪,都被他压下去了。


    理由竟然是都是当年打江山的将领,没必要为了一点点错误,就揪着不放。


    你听听,这是御史中丞说的话吗。


    他去他娘的做菩萨不得了。


    就在咱找不到合适人选时,一个河南小将进入我的眼睛里。


    那个人便是涂节。


    朱元璋眼含泪花,啧啧道:“这个涂节啊,真是个好官啊。”


    “唉……”


    朱标明白老朱这时可惜的叹气。


    涂节是江西赣州人,这年代可没有什么江西老表。


    在宋朝时有个地域歧视。


    那就是江西人,宋朝官员对江西的歧视达到了顶点,就连苏东坡都非常讨厌。


    至于为什么讨厌,咱们也不知道。


    就像后来人们说河南人偷井盖,东北桌饺,上海北京xx,以及四川大凉山xxx。


    或许这些事情在几百年后,压根就没什么。


    后世也不会理解为什么会笑话这种事情。


    就像明朝也不明白为什么宋朝讨厌江西人。


    江西的文化和政治中心都是可以的,涂节就是其一,他是个元朝官员。


    朱元璋收复河南,他就在汝宁郡当个本地官。


    这个汝宁也就是后世的河南驻马店。


    当年这里可不穷,遍地的粮仓,号称天下之中,古代测量中心点,就是以河南驻马店测量。


    比如四季,你到中国的南北方都体会不不来。


    如果你到驻马店商丘安徽阜阳等地生活,你会有清晰的感受。


    那就是说芒种就是芒种,说大暑就是大暑。


    气候非常明确。


    就是因为当年汝宁被奉为天下之中。


    如果涂节只是这么干下去。


    可能最多升到京城当个小官,也或许直接在地方干到死。


    空印案或者老朱收割人头时,直接带走。


    关键在于,这个涂节非常刚。


    他不同于海瑞,韩宜可的刚,他是一种软刚,让你拿他没办法。


    他把汝宁搞得风生水起,人口大涨,税收顶呱呱。


    并且减轻了上蔡,汝南,平舆的田税,祛除了蒙古人的恶征,又借来耕牛,粮种,短短几年老百姓生活好的多了。


    搞得好,受到朝廷表扬。


    也会引来小人的妒忌,当时河南省巡抚的警惕。


    他害怕涂节会顶替自己,毕竟他刚当巡抚才一年多,汝宁一个小小的同知干的这么好。


    得想个办法干了他。


    刚好机会来了,超级大boos汤和来练兵了。


    皇上派汤和到安徽练兵,为巩固北方做出卓越的贡献。


    这个人得吃东西,不可能光练不吃,那样子谁给你练,都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