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去吃饭

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去吃饭

    第150章 出去吃饭


    杨才名很才,人不才。


    乃工部文思院副使,已经呆两年多了,马上就可以转正大使了。


    他目前这个副使有多大呢。


    大概从九品,还待确定。


    工部部门五花八门,是六部中单位最多的部门。


    也是油水最多的。


    像工部营缮清吏司。


    工部虞衡清吏司。


    工部都水清吏司。


    工部屯田清吏司。


    这四个部门,不说郎中,你就算随便当一个员外郎,都够你吃一辈子了。


    而杨才工作的文思院。


    不提也罢。


    他负着手,弓着腰,胡子斑白,活像个老爷爷。


    一路走回了家。


    “老爷,您回来啦。”


    迎接他的是同样头发全白的老管家。


    他熟练的接过老爷的包袱,掂了掂轻轻的。


    看来今天户部又没有发粮食。


    打开一看,却是一些香料和不值钱的宝钞。


    看样子有好不少。


    杨才叹了口气:“别数了,这是两年的。”


    两年的?


    老管家有些不解:“老爷,怎么发了这么多啊,而且还都是香料”


    原来根据洪武十年皇上的规矩


    从九品官员,一年的禄石约六十石,或者三十贯。


    这其实已经不少了。


    养活一个人错错有余,前提是只能养活一家人,多了养活不了,至于房租啥的更是雪上加霜。


    杨才叹了口气:“这是两年的,全是香料需要自己去换。”


    “那些品级高的官员可以领到木炭,布匹,食物,或者地方特产等等。”


    “我啊,唉,只能领这玩意儿。”


    “看起来多给了点,可实际上三年后又能值几个钱呢。”


    “现在有些商人贼的很,宁可不卖,也不要这宝钞,唉。”


    老管家也是劝慰:“老头子我可以少吃点,可是小姐她。”


    原来是杨才的胖闺女就要出嫁了。


    男方在卫所当百户,品行优良,精神的很,本来杨才对武夫有些嫌弃,可是自己这个从九品有什么一个挑剔呢。


    而且女儿天生肥胖不好看,能嫁出去就不错了。


    但是,你嫁人总要给嫁妆吧。


    哪有女儿出嫁,父母不给嫁妆的啊。


    这传出去还不丢死人了。


    女儿出嫁你不给嫁妆,你好意思接受人家的聘礼?


    你是窝囊穷成什么样子,才会吃点男方的聘礼。


    你不给嫁妆,你女儿嫁过去,男方那边嘴上不说,心里会好受?


    指不定怎么瞧不起你女儿。


    难道你女儿是个货物,你养了十几年,一转眼卖了?


    杨才这个苦恼啊。


    这些他能预支最多的钱了。


    按照结婚要花十几贯,嫁妆十九贯九,这还不算迎亲的,吃饭的,等等…


    最大的困难是房租要交了。


    这应天的房租贵的厉害。


    已经拖欠一年多了,现在那个王婆子堵门口。


    如果交了房租,钱就不多啦。


    未来两年还怎么活啊。


    这结个婚要花掉两三年的俸禄。


    历朝历代,有这么狠的吗。


    谁家结婚能消耗这么多啊。


    可想在应天生存,就离不开钱。


    自己那个清水衙门,连个人影都不多,更别提贪污了。


    杨才摇摇头:“实在不行,胖丫嫁出去,你拿走一半养老,剩下的别管了。”


    老管家缓缓的跪了下来:“老爷,您可千万别多想啊。”


    “我可以死,您千万不行啊。”


    “我去讨饭都可以,老爷您不能有这个想法啊。”


    杨才搀扶起来他:“宝钞终究还能买点东西,《丰源斋》的那十七桌酒席定了没有?”


    “马上孩子就要办事了,不能让男方接亲的没有饭吃啊。”


    老管家摇摇头:“老奴无能”


    “那酒楼狗眼看人低,仗着背后有人,死活不肯卖给我们,非说先交五两白银定金。”


    “要不然就不收宝钞。”


    杨才继续问道:“你有没有给他讲,我们愿意多付五贯钱?”


    “讲了,可对方根本不愿意啊。”


    “老爷,我不中用啊。”


    杨才摇摇头:“就算宝钞贬值,这些东西也能换不少钱,怎么就办不好了。”


    “我去找那酒楼掌柜的,我看他卖不卖这个薄面,一个商贾反了他了,走。”


    “好,老奴跟你一起去。”


    《丰源斋》


    五六名小二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朱元璋父子两坐在酒楼对面的鸭血粉丝滩大块朵颐着。


    这鸭血粉丝汤汤汁浓郁,粉丝软糯,鸭血都是现杀的活鸭子,热乎着呢。


    这鸭血粉丝汤以整鸭熬汤,鸭血的滑嫩、鸭胗的柔韧、鸭肠的爽滑、鸭肝的绵软、鸭汤的清鲜,再配上q弹有嚼劲的粉丝,吃一口让人直咂嘴。


    南京人自古喜食鸭馔,盛行以鸭制肴,有“金陵鸭肴甲天下”之美誉。


    所以南京被称为“鸭都”。


    咳咳不是那个鸭都,而是这个鸭都


    朱元璋撒上香葱,芫荽,还加了醋和辛椒,吸溜一口汤,一时间浑身发汗。


    他的右手还拿着一个鸭腿,不是那种酱红色,而是盐水鸭,左手一边拿着碗边喝汤,碗底还压着两个烧饼。


    吃一口馍,喝一口汤,再咬上一口肥美流油的白鸭腿。


    那叫一个地道,那叫一个美。


    粉丝滩老板笑的直摇头,称呼好久没见吃过这么香的了。


    一看朱元璋就是从北方来的。


    朱元璋有些不解:“你是怎么看出,俺是北边来的?”


    “俺这穿着打扮,难道不像京城人士?”


    老板也是无奈:“像,太像了。”


    “一看你就是老盖了帽。”


    朱标则斯文多了,他将烧饼泡在鲜美的汤汁里面,撒上点芫荽提味。


    老板之所以看出朱元璋是北人。


    并非他的口音,还因为南京人喝鸭血粉丝汤是不加那些乱七八糟的调料的。


    就比如醋放那么多,辛椒放这么多。


    不符合南京的口味。


    中原地区喜欢咸味和重口味,但不是辣椒的重口味。


    相反喜欢大锅菜。


    就是把各种调料,食材都放在一个锅里煮,满满的一大堆,看起来非常没有食欲。


    远不如江南的小巧玲珑。


    但是这种大锅菜就像胡辣汤,看起来没有食欲,吃起来就不同了。


    在寒冷刺骨的冬天,冻的浑身颤抖,受不了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厉少的闪婚小萌妻 绝世战王 人在盗墓签到打卡 影帝的懒散人生 我的靠山好几座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